森林防火小知识
什么是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地区发生的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大规模火灾。森林火灾不仅会破坏大自然的平衡,还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一旦爆发,森林火灾很难被控制,其破坏力更是不容小觑。森林火灾所产生的烟尘和气体污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森林火灾引发的原因
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火源,一种是人为火源。雷电击火、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和泥石流等天然原因引起的森林火灾相对较少。
森林火灾的灾害
由于森林烧毁,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将引起水涝、干旱、泥石流、滑坡、风沙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1. 森林火灾不仅能烧死许多树木,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还引起树种演替,有低价值的树种、灌丛、杂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价值。
2. 被火烧伤的林木,生长衰退,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气候、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复。
3. 森林火灾能烧毁林区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及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森林火灾能烧死并驱走珍贵的禽兽。森林火灾发生时还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此外,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工农业生产。有时还造成人身伤亡,影响社会的安定。
遇到森林火灾的注意事项
判断火势:首先观察火势大小,如果火势较小,可以尝试用水浇、土埋、树枝扑打等方法及时扑灭。但如果火势已起,应立即转移避险,并拨打森林火警电话12119报警。
判断风向:在转移避险时,务必先判断风向,逆风逃生。如果风停了或者暂时无风,要警惕风向可能发生变化,不可大意。
选择安全地带:注意远离密集的灌木、草丛,寻找空旷的安全地带。进入安全地带后,迅速清除周围可燃物,排除安全隐患。切记不可选择低洼地或坑、洞,因为这些地方容易沉积烟尘。
保护呼吸系统:森林火灾除了高温火焰会给人造成伤害,浓烟和一氧化碳也是重要的威胁因素。撤离时如果周边有水源,可用浸湿的衣物等遮掩口鼻,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避免火势围困: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要迅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因为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通常要比人跑的速度快得多。
穿越火线逃生:如果被大火包围且没有其他逃生办法,可以选择火势较弱的地方,用衣物护住头部迅速穿越火线逃生。
保持冷静:在火灾中保持冷静非常重要,不要惊慌失措,按照既定的逃生路线和策略行动。
寻求帮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大声呼救或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外界寻求帮助。
避免再次引发火灾:在逃生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使用明火或丢弃可能引发火灾的物品,以免加剧火势或引发新的火灾。
配合救援:如果遇到救援人员,要积极配合他们的行动,听从指挥,共同应对火灾。
森林防火“十不准”
不要携带火种进山:森林火灾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
不要在林区吸烟、用火把照明:一个小小的烟头,足够毁灭一片绿色的森林。
不要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的同时,不经意间掉落的小火星,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不要在林区野炊、烧烤食物:在林区升起的每一簇小火苗,都可能是损害绿色生态环境的杀手。
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野外生火取暖最容易麻痹大意,如遇大风天气,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不要在林区内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提倡文明祭祀,不在林区上香烧纸或燃放烟花爆竹。
不要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火势不易控制,极易引发山林火灾。
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监护人应加强管理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玩火的危险性。
不要乘车时向窗外扔烟头:烟头虽小,其表面温度一般都在200至300摄氏度,中心温度可高达700至800摄氏度,最易引燃森林植被。
不要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抢险:他们可能无法应对火灾现场的危险和紧急情况。
森林防火是全民应尽的义务,
让我们携手从现在做起,
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 图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