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刘哲课题组通过构建新型热电纳米复合材料实现肿瘤靶向光热-热电协同治疗

学术   科学   2024-07-31 09:53   北京  
近年来,肿瘤治疗新策略受到广泛关注,但如何实现高效而精准的肿瘤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难点。光动力治疗(PDT可通过激光激发,利用光敏剂产生活性氧(ROS杀死肿瘤细胞,但氧气依赖性限制了其在乏氧肿瘤微环境下的应用。随着热电催化效应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到生物医学领域。利用热电材料产生电子和空穴,进而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生成ROS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法称为热电动力治疗(PEDT)。根据材料的特性,热电材料可以受到温度变化而被激活,电子和空穴与肿瘤微环境中的氧和水反应形成超氧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摆脱了对氧气依赖性,因此有助于提升疗效,更便捷地开展肿瘤原位治疗。
天津大学医学院刘哲教授团队发展了一种基于钛酸钡的新型热电纳米复合材料(BTO@PDA-ICG-HA,它集合了光动力和热电效应,可实现光动力-热电协同治疗。钛酸钡(BTO)表面经聚多巴胺修饰,赋予其光热效应,光敏剂吲哚菁绿(ICG)的负载与靶向透明质酸(HA)的壳层包被赋予其光动力效应及肿瘤特异性。研究发现,在808 nm激光照射下,该材料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热能,而后电化学阻抗谱和热电电流检测具有显著的热电效应,该材料在激光照射下产生了大量的1O2和·O2等活性氧。体外细胞与活体小鼠治疗研究证明,这种材料能够特异性靶向乳腺癌MCF-7细胞,在激光照射下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经过15天的光动力-热电协同治疗,肿瘤组织明显缩小和消失。组织切片和血相分析表明,该治疗策略对正常器官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未呈现累积毒副作用。
因此,该研究基于钛酸钡的热电特性,成功开发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肿瘤靶向光动力-热电协同治疗,在肿瘤乏氧微环境下持续产生活性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精准、高效而温和的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该成果以Trojan Horses in Tumor: Engineered Pyroelectric and Photodynamic Nanocomposites for NIR-induced Cell Apoptosis and Tumor Growth Inhibition为题,以封面故事(Cover Story)最新在线发表于Science China Chemistry上(doi: 10.1007/s11426-024-2033-1)。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阅全文。

【通讯作者简介】

刘哲,天津大学“北洋英才”长聘教授,现任天津大学医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智能医学材料系主任、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亥姆霍兹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基于智能生物材料的疾病可视化诊疗新策略、基于微纳机器人的手术影像导航等。

【扩展阅读】

2024年《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发布!

《中国科学:化学》2024年上半年最受关注微信文章

Sci. China Chem.影响因子10.4 ||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长春应化所陈学思/宋万通团队:基于合成材料的类溶瘤病毒纳米颗粒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香港大学任咏华、杭州师范大学刘俊秋、李永光和中山大学毛宗万:可用于癌症体内治疗的发射增强的正交取向三唑基配体铂(II)配合物

深圳大学张平玉团队:超声活化的ReCORM-AIEgen用于分枝杆菌的气体和声动力协同治疗

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基于模拟宿主防御肽的氨基酸聚合物构造抗菌水凝胶有效治疗耐药菌导致的伤口感染

黄怀义副教授、籍少敏教授团队:红光激发的钌光催化剂干预肿瘤细胞物质合成代谢实现治疗多种耐药肺癌细胞

国科大黄辉团队:超分辨成像指导的光动力学和光酸化治疗

武汉大学张先正教授团队:重塑肿瘤细胞膜促进CAR-T细胞抑制实体瘤

厦门大学黄维院士、李林教授课题组:基于新型荧光抑制剂探针的胶质瘤MAO-A组学分析与超分辨成像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陈学思院士/丁建勋研究员团队:免疫效应聚(D-乳酸)纳米粒子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Chemistry(英文版)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化学期刊,致力于快速报道化学科学及相关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