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从“心”出发
聚焦四大准备
助力幼小衔接
播种有时,
花开有期,衔接有度。
幼小衔接,
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
更是习惯的养成、
能力的培养。
我们一直在生活与游戏中
帮助小朋友积蓄力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精神,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帮助幼儿做好全面入学准备。11月22日上午,济南市槐荫区演马幼教集团海慕法姆幼儿园与济南市匡山小学开展了“聚焦四大准备 助力幼小衔接”为主题的联合教研活动。
幼小衔接 从“心”出发
儿童用眼睛观察世界,用双手触摸生活,用双耳倾听他人。幼小衔接浸润在幼儿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它是能力的积累,是习惯的培养,是自然的过渡。
妙妙:小学有很多的楼。
妞妞:小学很好看。
小妤:上小学不要着急,慢慢来。
果果:小学的课一节接着一节。
文文:小学有很多好玩的课。
天赋:上小学要写很多的字。
在海慕园副园长薛丽的陪同下,匡山小学的领导与老师参观了幼儿园的各个功能区,从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到温馨舒适的食阅坊,从充满活力的户外沙水到活泼可爱的养殖区,更直观、清晰的了解幼儿园阶段学习场景和方式。
每一个场景,都洋溢着教育的温度,传递着爱与尊重的信息,让匡山小学的领导和老师深刻的感受到了幼儿园“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的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匡山小学一年级骨干班主任李林苹老师走进幼儿,带领幼儿开启关于正确坐姿和正确握笔的奇妙之旅。
李林苹老师不仅仅是在给幼儿传授正确的坐姿,更是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为孩子们种下了专注、自律与优雅的种子。
这些种子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伴随孩子们茁壮成长,助力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开启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学习新征程。
正确的坐姿
正确的握笔姿势
绘本推荐
案例分享 共享智慧
教学主任田萍首先感谢匡山小学的领导、老师和家长代表的到来,共同聚焦幼小衔接问题,进行探讨。
在幼小衔接的舞台上,教师们宛如智慧的灯塔守护者。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孩子们的需求,通过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耐心细致的习惯培养,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孩子们从幼儿园的童话世界迈向小学的知识殿堂。
大一班李臻老师,为帮助幼儿初步认识时间,进一步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带领幼儿进行了关于时间的探索。
探秘时钟 初探时间
基于对时钟探索的兴趣,活动中,李老师鼓励孩子们寻找时钟、认识时钟、创意时钟秀等多方面充分观察、认识时钟。
通过各种时钟游戏寓教于乐,巩固孩子们对于时钟、时间的认知,进一步认识时间。
体验一分钟 感受时间
一秒、一分钟、一小时……时间就在我们身边流逝,如何抓住宝贵的时间?一分钟又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孩子们开始聚焦“一分钟”,体验一分钟。
孩子们在挑战的过程中,感受一分钟的宝贵。知道做事情要认真、专注,要用宝贵的时间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课间十分钟的打开方式
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步入小学每天都要经历的时间,孩子们根据什么是课间十分钟?十分钟有多长?十分钟可以干什么?开展一场奇妙探索之旅。
短短的十分钟包含着孩子们对时间的概念和感悟,同时也是幼儿的自理能力、计划与执行力以及自制力等方面的把握。
匡山小学一年级骨干班主任李林苹老师基于小学教师的角度给大家分享了幼小衔接我们真正应该衔接的是什么。
李林苹老师的分享不仅仅给老师指明了接下来要衔接的内容,也缓解了家长代表的焦虑问题。
聚焦“衔接” 交流提升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我们共探教育融合之径,让理念互鉴、资源共享、课程衔接,为儿童成长铺就无缝过渡的坚实通途。
副园长薛丽表示接下来海慕法姆幼儿园继续探索更多科学有效的衔接策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成长需求;以及加紧与匡山小学更加紧密的交流和探讨,为孩子们步入小学铺设一条坚实的道路。
匡山小学副校长杨洋深度解析了“泉引桥”的含义,从“泉引桥”的理念中,衔接工作的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期待下次的衔接活动。
教学副校长陈涛和专职副书记杨萌就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的集中等,提出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什么,从而缓解家长焦虑及担忧问题。
幼小衔接宛如一首无声的诗,吟唱着幼儿园时期的纯真余韵与小学阶段的憧憬新章,携手一起迈着充实坚定的步伐,做好幼儿园到小学的教育接力。
遵循生命成长规律
回归儿童立场
共享教育智慧
实现资源互通
我们携手砥砺前行
搭建一座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桥梁
不断拓宽幼小衔接的广度与深度
共同探索更多创新性的教育方式
助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