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机构:天下城市智库
远人未归,秋风已至。
算账。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已经崛起了一大批城市,也初步奠定了当今城市的各自地位。
2023年是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后疫情时代,中国开始了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周期。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惊喜。
谁会是新时代的宠儿?
为此,我们特意推出“中国最有潜力的20大城市”。(2024版)
潜力:动态,向前。
最有潜力,不是最有实力。而是最强悍的发展势头。
或跃在渊,不是飞龙在天。
四大标准:
产业流入
人口流入
区位交通与物流加强
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上升。
中国最有潜力的20大城市:
武汉 重庆 深圳 成都 郑州
合肥 广州 长沙 西安 南昌
南京 杭州 苏州 佛山 青岛
昆明 上海 北京 湛江 乌鲁木齐
中国最有潜力的20大城市
(1)四大标准:
产业,人口,交通物流,国家战略
一 产业
产业是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基石。
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八个是中国传统的两河流域中游省会。为什么?这个区域,是未来承接中国东部产业转移的最大腹地。
珠三角北上,长三角西进,在大中原区交汇。
武汉、成都、重庆、郑州、合肥、长沙、南昌,正是罗天昊多年来提倡的“内陆七雄”,而西安近年也大规模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北京为什么排名在十名之外?
很简单,功能疏解,将影响北京的产业和人口,最近几年,北京的产业和人口双流出。可以预见,仅就经济实力而言,北京的排名未来肯定会下降。
国内不少机构排名,将北京作为潜力最大的十大城市之一,谬误就在于将实力当做潜力。
二 人口
与产业一样,城市的潜力,看重的不是人口的总量,而是变量,也就是人口流入量。
近十年来,罗天昊国与城坚持推出“中国城市包容能力排名”,其核心衡量指标,就是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
看比重,而不是看总量。
相对值,比绝对值更有价值。
在20大城市中,除重庆外都是人口流入城市。
上海排名在十几名外,一个重大原因是人口流入减缓,产业也呈部分流出状态。
需要强调的是,人口是一个派生问题。除了原生人口之外,所有的流动人口,其实是跟着两大因素走。一个是产业,是市场的力量;一个是公共资源,包括学校、医院、高铁和高速等,这些资源由行政主导,体现的是权力的力量。取决于行政等级。
三 区位、交通和物流
所谓大市场,一定是资源流动的中心。
四 国家战略和天下大势
形势比人强。
国家战略的改变,对于城市的未来影响,至关重要。
在中国,国家战略的改变,意味着国家资源流向、政策扶持方向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软性的,但也是长期的。
可以看出,在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八个入选。足见国家战略的重要性。
雄安新区设立,注定了北京未来地位,比现在肯定是略有收缩。经济地位更加明显下降。
南京、杭州难以排进前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长三角内部,这两个城市离上海都太近,扩张和辐射势头,被上海压制。多次国家中心城市扩容,南京和杭州都没有入选,与此关系极大。长三角扩张到安徽后,东有上海,西有合肥,南京和杭州的战略地位进一步下降。
经济实力并不强大的昆明、湛江、乌鲁木齐等城市能够入选潜力城市前20强,与国家大势变化,城市战略地位提升有关系极大。
昆明的逻辑是:中老铁路通车,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高铁系统终于打通,未来,中国铁路系统,可以直接延伸到广袤的东南亚,将东南亚纳入中国市场体系。昆明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猛然上升。同时,昆明在过去十年之间,人口和产业流入规模巨大。
湛江入选中国最有潜力城市,逻辑在于,中国一旦完成产业升级,对于东南亚才真正建立互补关系,湛江将成为北部湾的海路中心。实现快速崛起。
乌鲁木齐入选,则是因为西部决定中国国土安全。未来国家将重视。此外,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新疆是面向欧亚大陆腹地的桥头堡,而且也是中国民族团结至关重要的区域。
随着内陆腹地成为中国块头最大,增长最快的区域,泛中部区省会以上城市,全部成为潜力巨大的城市,十大之中,入选8个,正是符合这一国家大势。国家领袖19年到武汉,前年到郑州和西安,去年开年国家又发布成都重庆双城规划,足见从国家最高层面,对于中国传统的两河流域核心区的重视。
上月25日,国家出台相关战略,呼吁东部沿海的产业、资金和技术向中西部转移,而作为内陆腹地的几个省市,将成为产业转移的交汇点,尤其是武汉,珠三角北上,长沙南郊西进,京津南下,都在此交汇。
沿海四杰,开启中国帷幕,
内陆诸雄,决胜中国未来。
(2) 中国最有潜力的20大城市,详细介绍
武汉
武汉居中国天元之位。未来中国天选之城。
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经济地理中心战略地位极度重要。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的最大战略腹地,而武汉正居长江中游。天选之地,中国龙腰。内陆七雄的中心。
英国首相访华不来北京,首站就到武汉,德国首相也亲自到武汉,说明以武汉为代表的中国广泛中部区,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互补,而沿海已经局部与欧美竞争。这不仅是中国大势,更是天下大势的变化。
产业:珠三角北上,长三角西进,武汉交汇,天下之中。近十年承接产业转移非常成功。吸引的世界五百强,也超过300家。
过去十年,武汉的工业倍增计划十分成功,未来因成为中国大众制造的一张王牌。中国大陆产业转移的战略腹地。中国产业升级的主战场。
人口:近十年人口迅猛增长,提出双百战略, 2021年,武汉不仅经济增速雄踞十大城市之首,流入人口也高达120万,全国第一。武汉大学生超百万,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2022年,武汉势头仍很凶猛。
在高铁时代,武汉有底气成为发展最迅猛的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雄踞中国高铁时代之巅,千公里直达城市,覆盖中国经济总量的80%以上。
物流方面,是中国顶级物流枢纽,集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大枢纽为一体。为商界必争之地。
重庆
西部之头,中部之尾,西部唯一直辖市。
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战略于一身。成渝双城战略的核心之一。
产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且本土部分产业,如汽车、IT电子信息等产业发达。
人口:重庆刚成立直辖市的头十年人口外流,但近年人口回流,并且可以逐步吸引外地人。未来随着重庆经济发展,人口还将汇聚。
区位、交通与物流:重庆为链接中部与西部的节点,在水运方面很重要。陆路和航空也不错。机场位列前十,重庆也集五大类型物流枢纽为一体。
此前二十年,重庆是中国十大城市中唯一的人均GDP落后于全国的城市,但是重庆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近年人均GDP终于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未来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重庆为链接中部与西部的枢纽,地位险要。
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深圳得益巨大。
2019年,国家将深圳定为社会主义示范区,希望其成为共富的表率。
从先富开始,以共富结束,深圳承担了国家两个世代战略先锋的重任。
深圳产业升级完成很好,高技术产业占比67.3%,全国第一,逐步建立了健全且高端的产业体系。
人口方面,深圳一直保持强大吸引力,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达接近70%,数十年来,势头依然强劲。
粤港澳大桥通车,也将深圳从陆地末梢,变为区域中心。此外,国内多条京九路线的铁路、高铁都过境深圳。交通区域得到加强。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从偏远落后的渔村,崛起为繁荣富庶的大都市。
深圳近年基尼系数大,房价过高,贫富分化加剧。对于深圳未来造成巨大戕害,社会活力逐步有所丧失,值得警惕。
虽然十年总人口自流入,但是,深圳2022年人口流出了。警示。
市场之城,改革之城,活力之城,才是深圳魅力所在,是深圳的“元根”。
成都
成都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大西部的陆地枢纽。长江经济带的上游中心。内陆七雄之一。
成都跻身2000万人口量级的城市,是西南城市大熔炉。
成都既承接东部的产业,同时,由于科教发达,人才鼎盛,也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本土产业,尤其电子和航空全国相对领先。
成都是大西南的中心,区位优势突出,陆地交通发达。铁路雄霸西南。机场全国前四。成都也集中了四种类型的物流枢纽,同时还是西部市场中心,时尚之都。
郑州
中原腹地,黄河生态区中心,国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
产业:珠三角北上,长三角西进,都有份。富士康落地郑州,意义重大。郑州还吸引了无数国外巨头落户。
人口:郑州已成长为千万人口大市,且还继续吸引人口。
区位、交通与物流:郑州为天下中州,区域优势极度重要,高铁辐射范围大,同时,郑州集中了四大类型物流枢纽,是中部重要的商贸市场中心。
合肥
合肥战略地位的提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长三角扩容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一个是高铁规划中,合肥成为重要节点。国家大势垂青之地。
产业: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尤其是新进入长三角体系。合肥拥有科技大学,半导体、电子元件器发达。
人口:近十年流入人口总数达50万人以上,未来还将吸引更多青年。
区位、交通与物流:高铁增加多趟次,得利。陆港、生产服务、商贸三种类型物流枢纽城市。
广州
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国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华南中心城市。中国第一大省的省会,在国家战略中非常重要。
产业:广州产业发达,且消费繁荣,在珠三角九大城市中,消费与GDP的比重最高。
人口:广州也是中国人口大熔炉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几十年一直在增加中,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与包容能力。
区位、交通与物流:华南交通中心,战略中心,铁路和公路交通为华南核心。广州同时是四大类型物流枢纽城市。也是华南消费市场中心。
深圳与广州的存在,削弱了彼此战略上的重要性,不然广州排名将会上升。
四十年的深圳,两千年的广州。
长沙
珠三角北进第一通道,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内陆七雄之一。在国家战略中处于上升态势。
产业;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战略腹地。长沙装备制造业发达,三一,中联双雄争霸,其它如汽车等产业也逐步崛起。
人口:近十年人口持续流入。
区位、交通与物流:珠三角北上重要通道,高铁重镇,汇聚四种类型物流枢纽。
西安
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大西北的中心。随着中国对于西部的重新重视,西安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产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且本土的电子信息,航空等产业相对发达。
人口:最近几年人口持续流入,发动抢人大战之后,人口流入加速。高校众多,是西部教育中心,科创与人才中心。
区位、交通与物流:西安为大西部起点,陆地交通至关重要。机场全国前七。西安也是四大类型物流枢纽城市。
南昌
江西省会。 内陆七雄之一。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
南昌的价值在于未来。
南昌处于长三角西进与珠三角北上的交汇点。是中国内陆承接沿海大规模产业转移的主战场。近来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且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翘楚。新兴产业可期。
南昌缺乏大规模的千亿产业,未来需要增加首位度,产业聚焦。
在人口方面,南昌也是未来人口流入地。
南昌集三大类型的物流枢纽于一体。是国家重要交通和物流城市。
南昌地处江西,为保护上海等长江下游城市,做出了巨大牺牲。生态环境保护相对好,可持续发展性强。
南京
长三角三大中心之一,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江苏省会
在上海的卧榻之侧,削弱了南京的辐射能力。南京迟迟无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南京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的城市,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完备。同时,南京是中国第三大科教城市, 13所双一流。
南京近年来人口大规模流入。
虽然上海是华东经济中心,但南京才是真正的交通中心,千年坐断东南,战略地位非常险要。南京也是中国仅有的几个集中五大类型枢纽于一身的物流城市,同时,南京商业繁荣, 是中国重要的时尚之都。江南遗韵,两岸三地共追怀。
长三角扩容,上海在东,合肥在西,南京战略地位进一步被稀释。
杭州
长三角三大中心之一,浙江省会。G20峰会的举办城市。战略态势上升。
杭州诞生和成长很多企业巨头。最著名的是阿里巴巴。杭州对民营经济的包容和培养能力,无出其右。其营商环境在国内难有其匹。
作为人口净流入大市,十年流入200万人以上,流入人口占比超过20%以上。杭州已成博大之城。
按照现在势头,杭州很可能在近年从特大城市升级为超大城市。
杭州偏居东南,在陆地交通上难以成为中心,空港不错,机场全国前十。集中了四大类型枢纽的国家顶级物流城市,同时,杭州还是中国时尚之都,消费发达。
长三角扩容安徽,并且上海太近,都削弱了杭州的战略地位,目前还不是国家中心城市。
苏州
长三角经济重镇,中国外向型经济的代表。
苏州经济总量江苏第一,在长三角仅次于上海,苏州的经济特点为:民营经济,制造业为主体,多外商和港台投资,是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典型。
苏州产业结构完备,尤其制造业逐步向高端转型,在电子信息,IT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是中国制造业的王牌之一。
苏州1200万人口,即将成为特大城市。
苏州为港口型和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城市。不算特别强势。
苏州为地级市,战略地位却逊色于南京与杭州。能赚钱却财富外流。科教文化实力与城市经济实力不匹配。行政地位不高导致公共资源不足。
佛山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笼,佛山战略地位提升。是中国制造业试点城市。
作为普通地级市,佛山的崛起,对于中国多数城市更具借鉴意义。
战略家罗天昊认为,佛山模式的核心在于四点:坚固厚实的实体经济、强盛丰茂的本土经济、富有活力的民营经济。内生式发展。佛山是中国内生增长型城市的典范。
佛山诞生了一大批驰名全国的产业小镇,以及美的、格兰仕等全国知名民营巨头。
佛山是一个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净流入人口接近一半。
佛山为生产和服务型物流枢纽,不太强势。
此外,佛山的大学缺乏,与城市地位不相称。
2019年,佛山首次进入万亿俱乐部,完成飞跃,未来关键是创新与产业升级。
青岛
山东头牌,半岛之花,上合示范区,在国家战略中地位提升。
青岛的经济实力,远胜山东省会济南。得益于计划单列市的双重优势,既能大胆改革,又有副省级地位,可以获得资源。
青岛实施了名牌战略,海尔与海信,双星与青啤。均曾驰名国内。
青岛为人口流入地,仅2018年一年即增加10万以上。
青岛为中国重要港口城市,同时也是空港、生产型、商贸型物流枢纽城市。
青岛在城市文明,环境治理,宜居旅游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昆明
西南重要城市,云南省会。北部湾重要城市,陆地交通枢纽。
昆明的逻辑是:中老铁路通车,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高铁系统终于打通,未来,中国铁路系统,可以直接延伸到广袤的东南亚,将东南亚纳入中国市场体系。昆明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猛然上升。同时,昆明在过去十年之间,人口和产业流入规模巨大。
上海
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长三角龙头。
今年上海遭遇严重疫情,一度被北京超过,三季度终于回归。
上海经济总量和人口国内双第一。商业繁荣,科教发达,产业完备。外资和国企强势。
上海是中国长江出海口,同时是港口、空港、生产、商贸四大类型物流枢纽。
虽然浦东继深圳之后,但上海更像是一个精美的管理者,而非开拓者。难以成长出本土巨头,,民营经济活力不足,经常收割江浙成长后的企业。
直辖市的地位,利弊各半,利在获得资源,弊在政治地位过高,稳定压倒改革,导致改革锐气不足,胆略不足。
当下上海人口老化,活力减退,值得警惕。作为海派城市代表,上海需要恢复百年前的开放度,而不是四十年前。
北京
中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创中心。
未来北京总体战略地位相对全国仍是第一,但是纵比自己略有下降。
一直以来,北京集中了中国最多最重要的公共资源,尤其是央企的一半以上总部在北京,随着雄安的崛起,这种模式将得到改变。若中国进一步市场化,北京在经济领域的地位,将进一步弱化。
北京的文化产业发达,总量全国第一,金融产业发达,高科技产业也发达。总体上产业兴盛,但是低端产业流出迅速。
北京人口流入速度变缓,其中,2017年至2019年,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连续减少。
北京很独特,作为城市很封闭,作为首都却很开放。中国改革的政策策源地,在北京。
改革的先锋在南海,中枢却在中南海。
雄安搅局,北京必将巨变。
湛江
中国的好望角,扼北部湾战略中心。湛江的价值在未来。
目前产业处于发展中,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同时,石化,钢铁等产业来自央企。
湛江人口小幅增加,未来有望加快。
湛江是中国港口型物流枢纽。沿海高铁打通,湛江地位更为险要。
湛江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一方面是南海舰队基地,限制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因为粤港澳的强势。更大原因,在于北部湾尚未彻底崛起。
湛江的重要性,随着东南亚的崛起和北部湾的推进而提升。
虽然北部湾出海口不少,但湛江拥有最广阔战略腹地,经由广东连接中国泛珠三角。一旦中国完成产业升级,拥有辐射东南亚的能力,湛江将是北部湾战略的核心。
乌鲁木齐
中亚门户,欧亚大陆中心。新疆未来至关重要。
经过数百年海权时代之后,中国作为大陆型为主体的国家,逐步崛起,并且出其不意地调停了沙伊矛盾,遽然扩大了在亚欧大陆心脏地带的影响力。
国势改变,国内城市的格局,未来也将发生巨变。
从平衡区域发展与兼顾战略安全出发,中国未来新增国家中心城市里,可能有乌鲁木齐。
东决繁华,西决生死。
虽然东部是繁华富庶之地,但是,真正决定中国国家战略安全的,却是西部。
在当代中国,西部仍至关重要。未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必然取道新疆,。
西安为西北的开始,乌鲁木齐是另外一个枢纽。
乌鲁木齐为南北疆战略核心,中亚要冲,决定中国未来百年的安定还是战乱。
乌鲁木齐军政重要性在国内仅次于北京。看警力密度即知。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前哨。是西域最发达的城市。经济改革卓有成效。竟然诞生三家世界五百强,令人震惊。
乌木木齐净流入人口占四分之一,在北方省会(首府)中位居第一。博大开放。
新疆的民族和文化、宗教的治理与改革,对于中国影响极度深远。
新疆是中国与伊斯兰文明诸多国家之间的缓冲地,对于中国的统一与安定,至关重要。
乌鲁木齐是陆港、空港、商贸服务三栖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未来陆权崛起,乌鲁木齐更是中国对中亚国家交往的中心城市,前途广阔。
————— END ———
——往期经典回顾——
由于微信平台算法改版,公号内容将不再以时间排序展示,如果不想错过推送,建议星标我们,并在文末多点击"在看"及"赞"。
星标具体步骤: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的小点点,在弹出页面点击“设为星标”,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