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突围

财富   2024-11-01 18:20   湖北  


兴衰一城,生死一人。

三年前,因建筑违规,湖北荆州城拆掉58米高的关公巨型铜像,举国震动。关羽雕像被拆,正寓意着荆州的困境:历史上闻名天下的荆州,在当世一度迷失,至今苦寻出路。


荆州在中国历史上,曾一个显赫的城市。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是湖北历史最悠久的城市。

春秋战国时期,荆州成为楚国都城历史达411年,超过楚国立国时间一半,见证了楚国称霸诸侯的极盛时期。

至于两汉三国,荆州大放异彩。当时荆州为全国人口最多,土地第二广的州,涵盖今日九大省市。因荆州扼长江中游,往东可顺江而下,称霸江南,往北可进攻中原,往西可为巴蜀通道。为兵家必争之地, 赤壁之战确立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格局,刘备借荆州与关羽失荆州,成为蜀汉兴衰的关键。南北朝格局时期,荆州同样成为南朝政权的长江屏障。

至唐宋之后,武昌逐步崛起,取代荆州成为中国南方门户。但荆州仍十分重要,割据湖广的政权仍以荆州为中心。至近代,荆州辖区的沙市,成为马关条约中的对外通商城市之一。

至改革开放初期,荆州仍是湖北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中部十大城市之一。随着众多县市划出,以及长江防洪的限制,荆州实力大减,今日荆州, GDP位居全省第四,与历史上显赫的荆州相比相差甚远。

疫情之后,前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六次到访荆州,发出了“荆州很痛苦”“荆州在哪里”“荆州怎么办”“荆州不能塌”等振聋发聩的灵魂拷问。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兴衰沉浮,本为常事。

低潮的守望,为未来蓄力。

2018年,国家领袖到访荆州,并在此筹划长江经济带战略,在国家大变局中,即将深刻改变荆州未来,湖北也确立了一体两翼的新战略,荆州未来战略自由度和空间巨变。


江汉横流,英雄本色。

两千年的辉煌,四十年的挣扎。

荆州重新成为一座值得值得期待的未来之城。

新时代的风云激荡中,荆州路在何方?


1运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荆州的迷失与衰落,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历史的迷失,一种是现实的迷失。

能够成为九州之一,都是历史上显赫的城市。

从战国至三国两晋南北朝,荆州的地位一直举足轻重。

春秋战国时期,荆州为楚国心腹地带,都城所在地。楚庄王称霸诸侯,楚国崛起为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拥地之广,更是有过之而不及。秦末英雄项羽刘邦,都是楚人。

扼长江中游的险要地势,是荆州称雄中国千年的重要原因。

至隋唐一统之后,荆州地位开始下降。

宋之后,江南崛起,武汉居中,荆州在全国乃至湖北的地位逐步被武昌取代。

湖北与西北方的联系,则逐步被襄阳+武昌一线所取代。

荆州在湖北的地位,逐步退居次要席位。

明末清初,堪舆学家顾祖禹在《湖广方舆纪要序》中曾说,“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

荆州在湖北的中部,但是,湖北的中心却在偏东的武昌,因可通过武昌,节制东南。

随着卢汉铁路(后来的京广线)崛起,武汉更是成为南北水陆两路的中心。

后来湖南湖北分省,省会仍在武昌,荆州仅为湖北八府之一。而荆州下辖的夷陵,则升格为宜昌府,最后衍变为地级宜昌市。荆州地位进一步削弱。

东有武汉、西有宜昌,进退维谷,是近代以来荆州的最大命门。


荆州在现代社会中的没落,则更令人唏嘘。

改革初期的80年代,荆州实力在湖北仅次于武汉。但随后行政区划改革,长江防洪区设立,以及湖北发展战略的偏倚,多重叠加,荆州逐步光华暗淡。

1983年,荆门从荆州分出,升格为地级市,且在1996年兼并了原属荆州的钟祥市。荆山是楚文化发源地,荆门是荆州北上中原的战略通道,失去了荆门等于关上了北门。

199410月,远属荆州的天门市、潜江市和仙桃市实行省直管。荆州腹地再次被削弱。,失去了东进武汉的走廊。

接连失去北部和东部腹地之后,荆州在城区之外仅剩东南部,而东南部正好是长江蓄洪区,荆州由此被封印,大片战略腹地已经失去。成了一叶孤岛。

历史上,荆州因长江而生。近几十年,荆州也因长江而受到限制。

长江之险,最险在荆州。为治理水患,荆州大部分地区,都是蓄洪区,包括沙市大部,公安全部,石首北部,监利和洪湖大部。这些区域,工业和交通受到极大限制,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此外,湖北在世纪初,启动了一主两副战略,重点扶持武汉、襄阳和宜昌。荆州正好夹在武汉和宜昌之间。自身腹地被削弱,外部又无法产生吸引力,融入武汉显远,依附宜昌又不甘心,进退两难。

2020年,荆州GDP虽位居湖北第四,但仅略超宜昌一半。至今格局未变,仅仅二三十年,变幻如天上人间。


2)公道自在人心,成败在于时势


中部崛起,大势所趋。

中国海陆兼备,传统上是一个大陆国家,内陆将是大规模国内产业转移的承接地。随着中美竞争的加剧,国内大循环的启动,内陆腹地承东启西,更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战略区。

长江流域是中国内陆腹地最重要的区域,经济总量接近全国50%2018年国家领袖到访荆州,并在此筹划长江经济带战略,国家大变局即将深刻改变荆州未来。

湖北是中国的中部,荆州则是湖北的中部。荆州是长江岸线最长的地市。有衔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地理优势。在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均将占据重要地位。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于荆州未来来说,是一次巨大机会。荆州坐拥两湖平原南北通道,浩吉铁路能源大动脉,同时属于三峡可协防区域,湖北处于长江与京广南北交叉点,荆州则处于这个交叉点的核心部位,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2012年,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立,是全国第五个,湖北唯一。荆州经济开发区,也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在国家出台的《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中,点名将荆州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地。此前美的在荆州的产业已达数百亿,而浩吉铁路的贯通,打通了长江黄金水道与北煤南运大通道。带来近千亿的煤电港化投资。玖龙等造纸巨头纷纷进入。


荆州地跨长江南北两岸,处于湘鄂交界处,是环洞庭湖经济圈重要成员,也是两省合作的门户城市,发展水平超越湖南岳阳、常德等城市。战略腹地广阔。有望成为湘鄂交界处的中心城市。

湖北内部,时势也大变。十年前湖北终于意识到:荆州不兴,腰杆不硬,因此推出了壮腰工程,着手将荆州建设成江汉平原中心城市。

此前的一主两副战略,虽然造就宜昌和襄阳崛起,但湖北整体发展很不充分。2021年,湖北提出一体两翼战略,一体的核心是武汉,两翼即 “襄十随神”和“宜荆荆恩”城市群。


从历史传承来看,荆州、襄阳、武汉是湖北历史最悠久的三座城市,荆州是荆楚文化的核心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古今落差最大,最迫切需要崛起。从实力看,荆州经济总量第四,在第三梯队中处于首位。同时,荆州处于湖北腰部位置,东接武汉、咸宁,西与宜昌毗邻,北和荆门以及仙桃、潜江等省直管市相邻,南部和湖南省常德、岳阳等地接壤,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可建成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天仙潜地区。恢复老荆州部分荣光。


经过数十年的拆分,走过蓄洪区的限制,荆州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同时跻身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区五大国家战略。

荆州有望在2035年迈入万亿俱乐部,与襄阳、宜昌争雄,成为 “宜荆荆恩”城市群第二大经济辐射体、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南下中转中心。


3)交通补课是荆州崛起的前提


交通塌陷,制约了荆州腾飞,数十年来荆州隐忍未发。

荆门、钟祥、天仙潜等先后脱离荆州,荆州失去北大门和东部腹地,交通难以规划。

因为长期处于蓄洪区,荆州在交通方面也投鼠忌器,公路、铁路、航空领域全面滞后。

交通塌陷对荆州的影响巨大。荆州难以形成统一市场,也难以纳入中部振兴体系。

如今,三峡大坝已基本解除了荆州水患。荆和沙合并近20年后也初步发生协同反应。两大紧箍咒的解除,释放了荆州的交通潜力。也将重朔荆州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荆州开始了交通补课。

“十二五”末荆州高速公路为364公里,仅占全省5.9%。交通严重欠账。

至十三五末,荆州高速公路里程714公里,占全省9.9%。排名全省第二。经过一路狂追,初见成效。

至当下,高速公路已达724公里。

2019年荆州交通投资136亿,全省第一。刷新荆州记录。

2023年,荆州交通投资势头仍非常强劲。


在本省内,高速交通至关重要。

潜石高速荆州段、沙公高速、监江高速、武监高速、沙公高速南段、江北高速东延段已经建成通车。未来,松石高速,武松高速、二管高速绕城段等也将建成通车。

目前荆州所有县市区均已通高速,打通了荆州内部的循环,以及与湖南湖北的外循环。

荆州地跨长江南北,长江大桥锁住交通咽喉。

2023年,荆州已建成通车了荆州长江公铁大桥、石首长江大桥、洪湖嘉鱼长江大桥。观音寺长江大桥也在建设后期,南岸素塔已经破百米。

长江大桥对于荆州一体化,以及链接湘鄂腹地,战略意义重大。

水运方面,荆州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全省第四位。盐卡、松滋车阳河、江陵郝穴港多式联运体系逐步完善。通江达海,大势初成。

2021年,荆州沙市机场正式通航,旅客吞吐量可达70万人次。重圆了荆州人的蓝天梦。

荆州沙市机场是江汉平原上唯一的机场。不仅确定了荆州在江汉平原的中心地位,也打开了荆州与全国乃至全球顶级资源之间的开放之门。对于荆州的文旅产业,高端产业,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重朔荆州在全国经济版图地位,最关键还是铁路。

荆州在铁路方面极度匮乏。只有汉宜铁路一条客运专线,直到2019年浩吉铁路通车才实现了大突破。荆州成为“北煤难运”重要枢纽。


打破高铁瓶颈,对于荆州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未来,荆常高铁,荆岳高铁若能开通,将打开荆州南向通道,辐射洞庭湖广阔腹地。

同时,仙洪监铁路则可打通荆州北方通道,恢复荆州和中原的联系。

荆州通过构筑大交通,初步形成了铁路十字交叉,高速五纵三横,一江五桥,一港九区的交通体系,彻底改变了荆州的战略地位。


通过交通狂飙,实现赶超战略,国内最成功的先例是贵州。

2007年,贵州高速公路里程仅926公里, 2019年即飙升到7000公里,跃升为全国第四; 2023年更达到8784公里。

2020年贵州高铁通车里程1808公里,民航旅客年吞吐量超过3000万人次。

高速公路、高铁、航空三个领域的大跃升,打通了贵州的物流和人流,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大规模进入,工业倍增收效巨大。旅游产业也突飞猛进。


十四五期间,荆州还将继续投资900亿用于交通,力度空前。

交通狂追,甚至后来居上,是荆州崛起的必由之路。


4)荆州需要工业倍增计划


工业化不足,是荆州的一大隐患。

2020年,荆州经济总量为2369.04亿。三产结构为:19.134.046.9

2023年,荆州经济总量为3151.49亿,三产结构为19.334.446.3

荆州的工业还远未完成。

更严峻的是,虽然三年来工业化程度略有提高,但是中间还有波折。2023年的二产占比,比2022年还降低了0.8个点。


当下,荆州方面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化。

荆州曾是中国工业重镇。1980年代, 沙市活力28洗衣粉、鸳鸯牌床单、荆江牌热水瓶、沙松冰箱和沙东洗衣机一度风靡全国。1985年,沙市GDP更是全国第四。

1994年,荆州、沙市合并,被称为“农村兼并城市”。荆州开始选择了农业,后来尝试旅游业,终于觉悟工业价值的时候,为时已晚。工业迅速衰落。

湖北的区域调整也重击荆州。潜江的江汉油田、荆门的炼油厂,都不再归属荆州。

中部崛起的大势,再次将荆州带到命运转折口。

荆州的优势是区位和人口,随着荆州的交通补课初见成效,荆荆高速铁路也即将打通。荆州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凸显。2012年,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立,覆盖了江汉平原五个城市,荆州本土人口660万,加其它几个城市,总人口超过千万。


家电行业是荆州承接产业转移最成功的行业。2009年美的率先进入荆州设立冰箱工厂,2020年扩建,总产能跃升为800万台,是国内单体工厂规模最大的冰箱制造基地。至2023年,产销量一直维持在线。

荆州还引进了志高,格力,海尔等巨头。并将产品从冰箱延伸到洗衣机、空调、生活家电等领域,打造千亿量级的华中智能家电生产基地。


近三年,荆州产业转移进入快车道。众多百亿项目落地。打破荆州百亿项目空白的记录。除美的外,山鹰纸业分两期在荆州投资220亿。玖龙、山鹰、仙鹤纸业纷纷跟进,打造华中高档包装纸产业集群。

华鲁恒升,云图控股等百亿项目,也在荆州投产。


2019年浩吉铁路通车,打通了长江黄金水道与北煤南运大通道。江陵绿色能源化工产业园吸引华鲁恒升落户。打造能源和高端化工产品两大集群。将其建设成华中能源基地,湖北第一个煤化工“双千亿”产业园。


荆州已经确立了工业兴市的总体战略,并且在近五年前推出了“6+1”主导产业规划。

智能家电及装备制造、能源及医药化工、造纸包装及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四个千亿产业,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两个五百亿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准备建成现代煤化工、智能家电、高档包装纸、汽车零部件、食品深加工等五大华中基地。


经过补课,荆州已初步建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现代装备制造方面,以湖北恒隆、法雷奥、美标、神电、公安车桥、中石化沙市钢管厂为代表,荆州已有2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湖北除武汉之外,品种最全、技术水平最高。

湖北能特科技、湖北新生源、瑞邦生物等龙头企业崛起。拥有荆州开发区绿色循环产业园、沙市区医药化工产业集群,成为全省首个5G商用地市州,美的建成全市首个5G智能工厂;轻工建材强强联手,山鹰、玖龙、荣成等造纸巨头聚集。


荆州的各个区县,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产业。

荆州区的石油机械产业集群,沙市的纺织服装,荆州开发区的汽车零部件和家电,监利的玻铝和光电子、 洪湖的石化装备与水产,石首的防水建材和体育设施,公安的生物医药 松滋食品加工等。


2023年,荆州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营收过百亿的两家。三安光电和美的冰箱。过五十亿的有白云边、楚源高科技,恒隆汽车。三年来多了一位。

2020年湖北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中,荆州入围10家,其中本土企业8家。分别是第公安县的凯乐;石首的楚源高科技;松滋的白云边,湖北人都知道。沙市的群力金属;沙市的江汉精细化工;公安的新生源;江陵的宏凯工贸。公安的金安纺织。

2023年,三安光电,美的冰箱,白云边,楚源高科技,恒隆汽车、万华禾香、山鹰华中纸业七家入选,比三年前还少了。


荆州需要十年工业倍增计划,工业产值先打到接近50%,完成工业化,再谈其他。目前,沿海的苏州、佛山等发达城市,仍以制造业为主业,荆州远未饱和,更需奋起直追。


5)打造中国绿谷


以农为耻,渐成风尚。

当下,各个城市以发展第三产业为荣,农业被视为落后产业。

2023年,中国第一产业占比7.1%。湖北为9.1%。荆州第一产业增加值606.97亿,占比19.3%。比上年高出0.1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十二点。


荆州的农业占比,在全国仍非常高,这是一个客观存在。荆州也存在做大农业的特殊优势。

鱼米之乡,沃野千里。

荆州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并且荆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华中第一个以农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小龙虾等产业多年全国第一。稻米蔬菜闻名全国。农民可支配收入,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既要金山又要青山的发展模式,其实就是要平衡。

东部增速已低,西部环境保护任务严重,华北受制于严重破坏的生态。未来真正有潜力的地方,就在中部。

荆州本来坐拥江湖山川,解除蓄洪限制后,一下海阔天空,纵使未来仍要十年禁渔,战略留白已经足够大。


武汉有光谷,合肥有电谷,荆州有绿谷。

振兴乡村,关键是实现产业化。荆州是中国重要粮仓,以稻米蔬菜为主导的粮油;以小龙虾为代表的水产,甲于天下。基于这个特点,荆州的重点是做大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培育本土龙头产业,打造江汉平原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成为中国农业强市。


荆州当下的战略是,每个县市区重点扶持一家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个特色产业,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园区。

荆州区的特色产业为优质大米及禽蛋,重点培育万福祥、云谷、宇祥等。

洪湖的特色产业为蔬菜和淡水产品加工。重点培育华贵、新宏业、万农等,争取创洪湖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监利特色产业为小龙虾、重点培育广利隆、桐梓湖等,筹建省级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

公安特色产业为葡萄,林纸,培育山鹰、万花等龙头企业。

松滋特色产业为粮食及畜禽加工业,重点打造白云边、神农等龙头企业。

江陵特色产业为吊瓜、黄桃、油菜等,打造宏凯等龙头企业。

石首特产为西兰花、鸭蛙香稻加工业。打造荆襄九郡、金祥等龙头企业。

沙市区特产为家禽,重点打造小胡鸭等龙头企业。


荆州计划将大米和鱼糕,洪湖莲藕,石首鸭蛙香稻打造为全国知名农产品牌。将洪湖小碗菜、公安锅盔、松滋鸡等打造成全国知名菜品。并通过中国农交会、武汉农博会等,推广荆州品牌。

同时,结合旅游和农业,荆州未来将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电子商务、民宿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

在组织形势上,荆州将推行“农企+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更多分享发展成果。


荆州的农业未来两大补课领域,一个是硬性的基础设施,一个是软性的服务。

荆州在解除水患之后,交通大补课至关重要。高速公路是筋骨,农村公路是血管。此外,千兆光网、5G网络、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也需要进村。

荆州地处平原,可适度实现机械化,解决中国农村只承包不联产的弊端。

软性补课,主要就是农村公共服务。并村之后,幼儿园和中小学减少,农村基础教育缺失,未来急需实现教育资源相对均等。此外,农村养老金、养老院双不足,也需逐步与城市靠齐。


乡村振兴,以人为本,荆州未来需要较大人才培育,在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之外,还需加大能人返乡的力度,吸引更多见过世面,有经营能力,有技术或者资金的青年来荆州创业。


6)荆州文化产业:古城如何发新芽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

荆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历史长达27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纪南城至公元693年,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楚文化最鼎盛时期在荆州,楚国800年,有411年定都荆州。《三国演义》120回中,有72回写到荆州。享有“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的美誉。

荆州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储备非常丰厚。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4077处,位居湖北之首、全国第一方阵。


坐拥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荆州的文化产业,却乏善可陈。

2023年,荆州文化产业占比不到全国平均值,文化最发达的荆州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占比。基本与全国均值持平。


荆州文化产业需要解决四个问题。


一个是定位问题。

荆州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楚文化、三国文化、民俗文化、水文化和红色文化等六大文化资源,但是,最核心的应是楚文化。关羽相被拆,也预示着三国文化让位于楚文化。

战国七雄,唯秦楚最大,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

八百年强楚,极盛在荆州;三千里江东,上限在荆州。

2010年荆州文化遗产保护区,成为西安、洛阳之后全国第三个国家级大遗址保护区。

同时,还必须找到荆州在全国文旅版图中的地位。

自荆州为中心,北至开封和洛阳,西至成都与西安,东至南京与苏杭,在整个中国长江领域腹地,荆州的古代文化地位,堪称中部之冠。

2014年,湖北省提出“世界遗产、中国品牌、湖北代表、荆州实施”。荆州也规划北部的纪南文旅区作为文旅复兴的战略中心。总面积198平方公里,包括楚纪南故城遗址、郢城遗址、雨台山古墓群等10多处楚文化遗址。投资达700亿之巨。


其二是,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水平的匹配。

文化产业,比拼的是内功。当下,湖北整体富裕程度为中国中游,荆州在湖北中上游,都需要提升。

打破高铁缺乏的瓶颈,对于荆州文旅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加强景区配套能力,建设主题酒店、特色民宿、文化商街、观光夜市,将荆州从半日游过渡到多日游。


其三是,推古出新,死的文化积淀变为活的文化产业,现代化与商业化成为必由之路。

荆州引进方特集团,打造了东方神画主题乐园。集中突出荆楚文化特色。同年荆州园博园也建成。2019年,方特东方神画开园,国庆期间吸引游客16.1万人。2019年度荆州接待国内外游客5015万人次。井喷式暴涨。至2023年,荆州接待游客达7580万人次,达到新高。

彻底商业化,是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近年,荆州吸引大的资本集团进入,除华强方特投资30亿打造东方神画主体乐园之外,曲江集团投资120亿兴建荆楚大观园;宏泰集团投资75亿兴建岁时湾节气小镇。楚国八百年城市公园等十几个均在建或建成,吸引资金数百亿。2024年,荆州拟投资数十亿打造国际影视文化产业园。


其四是,现代文化产业,是否足够发达?

荆州本土缺乏强势传媒出版集团,类似武汉的知音集团,长报集团这样的现代巨头。

同为文化古城,杭州动漫发达,北京新闻出版、演艺等产业发达。

荆州文化产业,仍停留在文化的自然经济阶段。枯树再高,不发新芽,亦难有生机。未来需要在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影视演艺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有所突破。

2024年,荆州承办了2023-2024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盛典,与电影产业结缘。是个比较好的尝试。

开放包容是文化产业的命门,移民多的城市往往更多元博大。荆州更多的是一座内地城市,对于外地人才的吸附能力欠缺,未来也是一大缺憾。


天下城市
最有影响力的战略型智库之一。汇聚众多著名专家。创办人罗天昊,战略学者,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原研究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