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后,骨量会“断崖式”下降!这8个习惯一定要改

百科   2024-10-27 14:00   黑龙江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才会出现的病。但实际上,骨质疏松从来就不是老年人的“专属”,有些人三四十岁就被诊断出骨质疏松,且一旦过了40岁,骨量就会“断崖式”下降!8个加速骨质流失的习惯,一定要改。

40岁后骨量“断崖式”下降

人的一生中,骨量就像是一条抛物线,从出生到20岁,骨量会随着年龄明显增加;30~40岁是一生中骨密度最高的时刻,骨骼生长处于相对平衡状态;40岁之后,骨量开始丢失,骨骼出现“断崖式”衰老,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骨量流失得更快,绝经后5~10年呈快速骨丢失状态。

因此,一旦过了40岁,就要重视骨骼健康,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症。无论男女,应该在40岁左右做一次骨密度检查,了解一下自己的骨量处于什么水平。5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骨密度筛查,早期识别容易骨折的人群。

8个加速骨质流失的习惯

1. 长期吃素 有些人想要通过吃素食,减少慢性病,减轻体重。但长期素食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继而引起骨质疏松。建议荤素合理搭配,确保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健康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 吃得太咸 研究发现,饮食越咸,钙的吸收越差,尿钙的排出越多,因此嗜食咸味的人要特别留意自己的骨质健康状况。建议控制食盐的用量,让味蕾逐渐适应更清淡的食物。

3. 过度节食 不少女性为了追求苗条的身体,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减肥。不过,缺乏脂肪会间接地造成雌激素的缺乏,继而引起骨质疏松,老来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更大。建议选择多样化的食物,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素,避免过度节食。

4. 过量饮咖啡 咖啡中的咖啡因可引起脱钙,这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建议每天的咖啡摄入量控制在3杯以内,或者在咖啡中加点牛奶,可以减少钙质流失。

5. 常年防晒 不少人特别重视防晒,即便秋冬季出门也会戴帽子、口罩防晒。但晒太阳是产生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如果体内维生素D不足,会影响钙的吸收。建议每天进行20分钟的户外阳光照射,当然要避开夏日阳光暴晒。

6. 缺少运动 缺乏锻炼,骨细胞得不到力学刺激,不利于钙的吸收和沉积,无法增强骨骼强度及肌肉功能。要预防骨质疏松,中青年人可以选择游泳、健身等有氧运动,或一些负重运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进行一些规律的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

7. 经常饮酒 经常饮酒容易导致钙质流失,且乙醇含量越高,越容易造成钙流失。此外,长期过量饮用碳酸饮料,会摄入大量磷酸和糖分,继而影响钙的吸收。

8. 长期吸烟 吸烟会引起骨吸收加快,进而引起骨量丢失加快,同时会引起肠钙吸收下降和女性过早绝经。建议远离烟草,包括二手烟、三手烟等。

预防骨质流失,记住6点

1.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饮食多样化。保持充足的钙的摄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类)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戒烟限酒;避免过量咖啡因和碳酸饮料。

2. 常晒太阳 建议每天接受适当的阳光照射,因为晒太阳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约90%的维生素D是通过阳光照射皮肤生成的,仅有约10%的维生素D是从食物中摄取的。晒太阳时尽可能多暴露皮肤,不要涂防晒霜,晒15~30分钟即可,注意不要暴晒,防止灼伤皮肤。

3. 适当运动 通过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等运动方式(如散步、跳绳、舞蹈、瑜伽等),增强骨骼的负荷和稳定性,促进骨形成。老年人要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来选择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 避免跌倒 家中尽量减少跌倒风险,如移除地面杂物、铺设防滑垫、保持楼梯和走廊明亮等。避免久坐或久站,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体位,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5. 定期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测量骨密度,目前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检测部位是脊椎和髋部。

6. 药物治疗 如双磷酸盐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钙剂和维生素D等,以增加骨密度、减少骨吸收、促进骨形成。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网络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权,原创作者烦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编辑:胥岩

审核:乔惠琳
统筹:李佳

合作热线:13329518266


龙健康
《老年日报》官方公号之一。《老年日报》隶属于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年长者读物,是国内老年类报纸中唯一的日报,被原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誉为“年长者的精神家园”,连续9年入选“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100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