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东 赵格格:如何看待美中加墨本轮关税交锋?

文摘   2025-02-07 07:41   上海  

 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美加墨为何能快速就暂停关税达成和解?加拿大是美国制造业产品的重要出口地,而墨西哥以低端的制造业组装为主,施加于两国的关税,无法解决美国贸易顺差和“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而是被特朗普泛化为谈判移民等非贸易问题的施压工具。加墨两国对美出口分别占其本国GDP的两成和三成,特朗普算准加墨两国“不敢硬抗”,以25%的关税极限施压以挤压对手谈判空间,短期内快速达到谈判目的。暂停不意味着中止,后续一旦特朗普不满意加墨两国“表现”,随时可能会祭出关税武器。
对于10%关税,中方则见招拆招,打出综合性反制牌。在方向上不仅涉及到了能源业、汽车业、纺织业,也涉及到了互联网、生物医疗这两个新兴产业;在手段上,包括加征关税(涉及200亿美元美国产品)、实体清单、反垄断调查、升级稀土管制等,尽可能将特朗普所引发的关税风波的影响,辐射到多个行业,在美国政坛和产业界引发多重反应,遏制其动作,也为未来的谈判留下空间和筹码。

向前看,为配合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节奏,特朗普不会急于在任期第一年的上半年就和盘托出全部政治措施,我们预计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征收关税的节奏将暂缓,税率迅猛上调的概率较低;而2025年下半年,其外交出牌节奏则将取决于内政推动的顺利程度。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超预期回落;地缘政治形势超预期演变。


一、本轮关税时间线及市场反应:无论加不加关税,黄金都在涨

2025年1月10日,在首日就职演讲上,特朗普宣布将北美最高峰“迪纳利峰”更名为“麦金利山”,以向19世纪末发动美西战争并主导高关税政策的美国第25任总统人麦金利致敬,来彰显其在关税方面的决心。同日,特朗普签发行政备忘录《America First Trade Policy》,要求审查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贸易政策,并要求相关部门在2025年4月1日前提交报告。

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进入经济紧急状态,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作为回应,加拿大于2日宣布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

关税正式落地后,2月3日开盘后美股暴跌、美元上涨、黄金上涨。关税在上周六(2月1日)正式落地后,周日(2月2日)晚间美国股指期货开盘后暴跌,周一(2月3日)开盘后道指一度跌近1.5%,美元指数涨幅超过1%,COMEX黄金突破2850美元每盎司。

美股大跌,一是因为关税大概率将引发贸易对手国的反制性关税,将拖累美国出口;二是因为关税将抬高商品通胀中枢,给降息造成阻力。

而黄金和美元齐涨,则验证了我们此前在报告中所提到的黄金与美元的“脱钩”——黄金与美元的负相关性在近年来转换为了正相关性,前者作为非主权货币定价避险情绪,后者则定价美国逆全球化政策。特朗普“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再次强化了美元霸权,从而支撑美元指数上行;但是“关税大棒”下避险情绪升温,利好黄金。关税落地的周末,加密货币市场作为风险资产的风向标也出现剧烈波动,比特币(BTC)、以太坊(ETH)、SOL等主流加密货币价格纷纷创下近几周的低点(详情请参考报告《黄金与美元变局》)。

然而,2月3日,特朗普宣布决定暂缓加征加拿大、墨西哥两国关税,为期至少30天。作为回应,加拿大表示放弃实施报复性关税,并就毒品、边境加强与美国合作,墨西哥也表示在边境和毒品问题方面继续与美国进行谈判

在特朗普暂缓对墨西哥加征关税后,当日市场进行反向交易。美股跌幅收窄,道指一度翻红,美元指数盘中走低,从盘内一度涨超1%转为收跌0.08%,加元、墨西哥比索盘中大幅拉升。而黄金则成为例外,关税暂缓后黄金价格继续冲高,2月5日COMEX黄金触及2886.1美元/盎司,续刷历史新高,定价了特朗普的关税不确定性。


二、美墨加交锋:弱国无外交,与美和谈是“无奈的最优解”

对加墨两国而言,对美出口是其重要经济支柱,其产业和经济结构与美国紧密结合,若关税落地将对其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而施加反制性关税则有可能进一步引发无止境的关税大战,冲击经济、就业,乃至其当届政府执政根基。因此,与美国进行谈判是其“无奈的最优解”。

(一)首先,从加墨两国的角度看,其经济高度依附于美国,对美出口是其重要经济支柱

从比例来看,加墨两国对美出口分别约占到其GDP的24%及32%。加拿大出口占到其GDP的32%(2020年至2023年均值,按金额计算占比,下同),对美出口占到其出口的75%(2020年至2023年均值),也即对美出口占到加拿大GDP的24%。墨西哥出口占到其GDP的41%(2020年至2022年均值),对美出口占到其出口的78%(2020年至2022年均值),也即对美出口占到墨西哥GDP的32%。

从产品来看,加拿大对美出口以石油及石油制品为主,占到其对美出口的31%(2024年前11个月,下同)。加拿大同样是美国能源的主要进口地,美国矿物燃料进口中,来自加拿大的份额为52%。因此特朗普此次对加拿大加征关税时,对其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仅为10%。

墨西哥则是近年美国制造业“友岸外包”和“近岸外包”的主要受益地,对美出口以汽车船舶、机电产品、锅炉机械为主,三者合计占到墨西哥对美出口的65%。以汽车产业链为例,美国汽车进口中,来自墨西哥的份额持续上升,从2010年的22%上升至2017年的29%。2018年,特朗普终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并重新签署了《美墨加协议》(USMCA),维持了三国之间的低关税贸易,并将原先汽车的原产地规则进一步提升,即汽车零部件的75%必须在三国生产,才能享受零关税,高于此前62.5%的标准。

在原产地规则的影响下,2020年USMCA生效后,全球汽车制造商为了满足至少75%的门槛,纷纷到墨西哥设立生产基地,以享受进入美国市场的关税优惠。受此影响,墨西哥占美国汽车进口份额自2020年的33%进一步上升至2024年前11个月的35%。

(二)其次,从美国的角度看,加拿大并非是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反而是美国制造业的重要贸易顺差国,而墨西哥以低端的制造业组装为主,相关产业链很难回流美国

既然加征关税无法解决美国贸易顺差和“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在此时针对加墨推出关税政策,更像是谈判移民等非贸易问题的施压工具。从本轮美墨加实际交锋也可以看出,一旦对手国释放出和谈的意愿,特朗普当即接受其和谈诉求,并暂缓关税加征。

从贸易逆差来看,加拿大对美国贸易逆差并不大,且剔除能源贸易后美国对加拿大为贸易顺差,主要是机械和机电产品出口。2022年美国对外商品贸易的贸易逆差为1.3万亿美元,中国、墨西哥、越南是其主要贸易逆差来源国,分别占比32.2%、10.3%和9.5%。而加拿大对美国2023年的商品贸易逆差仅为784亿美元,并非主要来源国,且扣去双方的能源贸易后,加拿大对美国实则为贸易顺差,每年规模约为300亿美元左右,2023年为252亿美元,其中主要以锅炉机械、机电设备为主,2023年贸易顺差分别为214亿美元和200亿美元

因此,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如果实质性落地,对于改善美国贸易逆差的意义不大,反而有可能因为加拿大的反制性关税影响相关产品的出口,伤及自身。

墨西哥虽然对美有大量的贸易顺差,但其对美出口以产业链相对低端的组装环节为主,为美国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产品,工人时薪远低于美国。从企业盈利的角度看,相关产业链回流美国将增加制造业成本,削弱盈利,推高通胀。墨西哥北部边境自由区(如蒂华纳、华雷斯城等)因其靠近美国的地理优势,是制造业和对美出口加工的重要区域,工资通常高于墨西哥其他地区。根据Tetakawi Insights统计,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非技术工人时薪约为4美元,从事精密工作的技术工种,如数控机械师,时薪最高可以达到10.8美元。作为对比,2024年11月美国非农时薪为35.69美元,汽车制造业时薪为44.5美元,远高于墨西哥。

所以,特朗普的关税施压首秀,选取墨西哥和加拿大两国,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实质性的贸易谈判意义。

我们理解,特朗普一方面利用25%的关税高压,挤压贸易对手国谈判空间,给其执政政府造成恐慌,短期快速达到谈判目的;另一方面,这也可以看做是一次政治谈判的压力测试,为未来向欧盟、日韩等可能启动的贸易和非贸易谈判预演。这也意味着:

第一,特朗普2.0时期,关税将从传统的贸易工具,变为了美国对外谈判的通用性武器和杀手锏,其适用范围将大幅增加。

第二,本次交锋中,特朗普选择推迟关税加征,但并不意味着放弃关税这一选项,后续一旦特朗普不满意加墨两国“表现”,随时可能会祭出关税武器。

对于资产价格而言,长期利好美元和黄金。

  • 首先,美元小幅升值可以抵消关税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如美国财长贝森特1月下旬在国会听证会表示,4%的美元升值可以抵消10%左右的关税压力。其次,特朗普不确定的关税政策将削弱非美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期,加大美国和非美地区的收益率走扩,进而支持美元和美元资产。

  • 其次,2月1日对加墨中三国的关税落地后,黄金价格上涨,2月3日特朗普宣布取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关税后,黄金继续冲高,指向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黄金成为全球资金避险资产的主要选择。


三、中美交锋:见招拆招,中方打出综合性反制牌

3.1  影响:拖累中方总出口0.6个百分点,推高美国CPI 0.23个百分点

我们测算,本轮10%对华关税大概拖累中国总出口0.6个百分点:

  • 首先,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后,美国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整体加征13%的关税[1]

  • 其次,2018年至2023年期间,中美贸易摩擦拖累中国对美出口金额年化增速5.2个百分点,拖累总出口金额年化增速约0.9个百分点。

  • 其三,进行简单线性外推,10%新增关税则拖累中国总出口增速0.6个百分点[2](以上具体测算过程,详情请参考报告《特朗普胜选将如何扰动我国出口?》)。

特朗普于2025年2月1日取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长期实行的关税豁免,预计加征关税对华实质性影响会大于前文的测算。最低限度(de minimis)”关税豁免条款是指当特定货物的价值或数量处于较低水平时,可免除全部或部分关税及相关税费的征收。2016年美国国会将小额免税额度从200美元提升至800美元,此后对美小额商品进口暴增,这一政策也被称为“进入美国的方便之门”。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2024财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微量货物总量约达14亿包,Temu、Shein等折扣在线零售商是其增长的主要推动者。

对于美国方面而言,10%对华关税预计会推高美国通胀0.23个百分点[3]

  • 首先,从美国进口金额看,2024年1-11月,来自中国的商品占比为13.8%。若不考虑进口结构的变化,10%新增关税将导致美国进口商品价格上涨1.38%。

  • 其次,2023年,美国进口商品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6.7%。若进口价格涨幅完全转嫁给消费者,美国进口商品价格上涨1.38%,则对应CPI上涨0.23个百分点。

3.2  中方回应:多行业、多手段综合反制,增大谈判筹码,辖制特朗普行动

2月4日,中方宣布一系列回应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对谷歌发动反垄断调查、稀土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

第一,商务部宣布,自2025年2月10日起,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包括:

  • 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

  • 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加征关税时,我方对美的关税反制基本是对等反制,不仅是在税率上对等、也在规模上基本对等。而这次我方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清单共计80项产品,对应2023年、2024年前11个月自美进口规模为215亿和135亿美元。

第二,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第三,商务部、海关总署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2024年7月,商务部就曾对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实行过出口管制措施,只不过当时表示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当年12月,中方升级稀土出口管制,严控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的对美国出口,并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本次中方进一步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对仲钨酸铵等25种稀有金属产品及其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第四,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发布公告,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

美国PVH集团是全球第二大服装集团,其中在华广受大众知晓的子品牌为CK和Tommy Hilfiger。2024年9月24日,中方就已宣布对美国PVH集团启动不可靠实体清单调查。

因美纳则是全球基因测序领域的龙头企业,自2019年起,因美纳在德国、丹麦等国家对华大智造及其子公司发起多项专利、商标侵权诉讼案,华大智造亦在美国提起针对因美纳的反垄断诉讼。

对比特朗普第一任期,美方对我方加征关税后中方反制关税,本轮我方对美打出了综合性的反制牌。在范围上,不仅涉及到了美国传统的能源业、汽车业、纺织业,也涉及到了互联网、生物医疗的新兴产业;在手段上,不仅包括关税措施,也通过升级稀土出口管制来进一步反制美国。

我们理解,中方没有选择如同美国一样对整体自美进口产品加征反制性关税,而是将特朗普所引发的关税风波的影响,尽可能辐射到多个行业,一是通过综合性的回应释放出“不惧美国加征关税”的信号,二是将在美国政坛和产业界引发多重反应,以此来辖制其动作,也为未来的谈判留下空间和筹码。

3.3  展望:预计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关税节奏将偏缓,下半年取决于内政进度

在10%关税落地后,下一步对华关税怎么走?我们认为,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关税节奏将偏缓,2025年下半年的节奏,则取决于特朗普内政的推动进度。

第一,特朗普此前宣称将对华加征60%关税,本次落地为10%,本身便是一个偏缓加征的信号。

第二,根据特朗普就职首日签发的行政备忘录《America First Trade Policy》及2月1日签发的行政命令《Imposing duties to address the flow of illicit drugs across our northern border》显示,美方将展开对于中方第一阶段协议、中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的评估和审查。特朗普下一步的对华出牌,也有赖于相关评估结果。

第三,为配合2026年中期选举,特朗普不会急于在任期第一年和盘托出其政治措施。短期来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表态已经可以让其在移民和芬太尼问题上向选民“交差”。而接下来,其内政方面的最大任务是在年底顺利延续减税法案,因此,外交方面的下一步“出牌”预计要随内政推动的顺利程度而相机抉择。

而在2025年下半年,如果特朗普内政推动受挫,则有可能加速对外挤压的节奏。


四、风险提示

美国经济超预期回落,全球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End


相关阅读


高瑞东 赵格格 周欣平:野心与现实——特朗普首日新政评述


高瑞东 赵格格:穿越危机启示录——日本50年资产价格复盘

高瑞东 赵格格:明年还有多少降息空间?


好书推荐






光大宏观 高瑞东团队




高瑞东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董事总经理,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10月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对经济工作建言献策。
赵格格
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6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经济、人口问题及中美关系。在《Economics Letters》、《中国金融》等发表文章多篇。对古代经济史、地缘政治博弈尤感兴趣,通过缜密推理,不断提升对社会运转本质的认知。
王佳雯

英国剑桥大学金融与经济学硕士。8年证券研究工作经验,专注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财政政策和地方债务,资产配置领域研究。在《中国货币》发表多篇文章。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经验,具备基本完善的宏观利率研究框架和视角。

刘星辰
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士、数量金融硕士,4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等主题。本硕期间均荣获国家奖学金,擅长通过底层数据挖掘、推演、论证宏观问题,在《中国金融》、《中国改革》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
査惠俐
上海财经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聚焦资产配置方向,致力于从数据中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资产配置研究。
周欣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士,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院优秀学位论文等荣誉。聚焦美国GDP拆分与预测、零售数据、非农数据,研判海外经济趋势,探究货币政策脉动。
周可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职于上海市WTO事务咨询中心,在《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上海经济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曾获《北理工学报》年度优秀论文。聚焦出口、出海以及非美经济体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寻求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擅长对经济数据和投入产出关系的拆解和定量分析,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高瑞东宏观笔记
对全球宏观和金融市场的思考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