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东 周欣平:美国消费转弱,年内仍存2-3次降息空间

文摘   财经   2025-01-19 09:08   广东  

 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核心观点

事件:

1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2024年12月美国零售额数据:

【1】零售销售环比为+0.4%,预期为+0.6%,前值由+0.7%修正至+0.8%;

【2】核心零售销售(不含汽车和汽油)环比为+0.4%,预期为+0.4%,前值+0.2%。

市场反应:

零售数据公布后,道琼斯指数、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收跌,三大指数分别较前一交易日收盘变动-0.16%、-0.21%和-0.89%。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5BP至4.61%,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4BP至4.23%。

核心观点:

12月零售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主因汽车消费转弱。12月数据环比增速录得+0.4%,低于预期的+0.6%,主要受汽车消费环比增速回落影响。11月下旬,特朗普威胁要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含汽车在内的商品征收关税,消费者加快购车节奏,规避后续车辆涨价风险,11月汽车消费环比增速升至+3.1%,但随着关税言论带来的脉冲影响缓和,12月汽车消费环比增速回落至+0.7%。

总体来看,12月零售数据回落,符合我们提示的2025年仍有两到三次的降息空间的预期。12月零售数据中,运动爱好、服饰以及杂货店零售业等分项表现较好,主要是来自假日消费推动,但持续性有待检验,1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也指向后续消费数据在高利率环境下有再次转弱风险。此外,同日公布的截至1月1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7万人,高于预期的21万人,前值由20.1万人修正为20.3万人,同样反映高利率环境下美国经济面临的压力。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超预期回落;地缘政治形势超预期演变。

一、零售数据低于预期,但核心零售数据有所回暖

12月零售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但核心零售数据回暖。从消费增速看,12月数据环比增速录得+0.4%,低于预期的+0.6%,但核心零售数据回暖,环比增速录得+0.4%,高于前值的+0.2%,指向实际消费动能仍有韧性。

分项来看,12月美国零售消费环比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到汽车消费转弱影响,12月美国汽车消费环比增速仅+0.7%,大幅低于前值的+3.1%。但在假日消费带动下,运动爱好(+2.6%)、服饰(+1.5%)以及杂货店零售业(+4.3%)消费均明显反弹。

为何12月核心零售与零售数据表现不一?12月零售数据转弱主要是受汽车消费拖累,主因特朗普关税言论带来的短期扰动。11月下旬,特朗普威胁要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含汽车在内的商品征收关税,使消费者加快购车节奏,规避后续车辆涨价风险,11月汽车消费环比增速升至+3.1%,随着关税言论带来的脉冲影响缓和,12月汽车消费环比增速回落至+0.7%。(详见2024年12月18日外发报告《如何理解11月偏弱的美国核心消费数据?——2024年11月美国零售数据点评》

但在扣除汽车消费后,核心零售数据回暖,运动爱好(+2.6%)、服饰(+1.5%)以及杂货店零售业(+4.3%)消费明显反弹,也反映出2024年美国感恩节较晚,使得“黑五”购物节横跨至12月,在得到11月“黑五”购物节分流以及12月圣诞节刺激下,这些品类的消费需求提振。核心零售数据回暖的表现,也与12月非农数据中,零售业新增就业从前值的-2.9万人大幅升至+4.3万人,推动非农数据的超预期回暖的印证。(详见2025年1月11日外发报告《假日消费回暖,驱动美国就业超预期升温——2024年12月美国非农数据点评兼光大宏观周报(2025-01-11)》

总体来看,12月零售增速回落,符合我们一直提示的2025年有两到三次的降息空间的预期。一方面,12月零售数据中,运动爱好、服饰以及杂货店零售业等分项表现较好,主要是来自假日消费推动,但持续性有待检验,1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消费数据在高利率环境下有再次转弱风险。此外,同日公布的截至1月1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7万人,高于预期的21万人,前值由20.1万人修正为20.3万人,也反映高利率环境下美国经济面临的压力。

另一方面,特朗普上任后,将大概率开启加征关税,但移民政策是相机抉择的,减税政策需等待国会批准,这意味着特朗普政策并非全盘托出,其带来的“再通胀”风险是阶段性可控的。(详见2024年12月30日外发报告《为什么我们认为2025年美联储将超预期降息?——解构美国系列第九篇》


二、12月美国零售数据回落,主要受汽车消费转弱影响

(一)特朗普关税言论带来的脉冲刺激消退,12月汽车消费环比增速回落

12月零售数据转弱主要受汽车消费(环比+0.7%)影响。11月下旬,特朗普威胁要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含汽车在内的商品征收关税,使得消费者加快购车节奏,规避后续车辆涨价风险,11月汽车消费环比增速升至+3.1%,随着关税言论带来的脉冲影响缓和,12月汽车消费环比增速回落至+0.7%。

(二)假日消费回暖,运动爱好、服饰以及杂货店零售业消费增速反弹

在得到11月“黑五”购物节分流以及12月圣诞节刺激下,运动爱好、服饰以及杂货店零售业等品类的消费需求提振,环比增速分别录得+2.6%、+1.5%和+4.3%,也与12月非农数据中,零售业新增就业从前值的-2.9万人大幅升至+4.3万人,推动非农数据的超预期回暖的印证。但展望来看,考虑到这些品类消费回暖主要来自假期消费的短期刺激,持续性有待检验,高利率环境下有再次转弱风险。

三、零售数据公布后,年内仍存2-3次降息空间

总体来看,在零售增速回落以及初请失业金人数抬升的情况下,美联储继续降息必要性提升。特朗普成功当选后,其主张的关税、移民、减税等政策组合,使得市场担忧2025年美国经济将面临“再通胀”风险。但从消费数据来看,12月零售数据转弱,也再次支持美联储进一步降息。此外,同日公布的截至1月1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7万人,高于预期的21万人,前值由20.1万人修正为20.3万人,也反映高利率环境下美国经济面临的压力,相应零售和初请失业金数据公布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5BP至4.61%。

零售数据公布后,CME 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预期最早2025年6月降息25个BP,概率为44.7%,1月和3月保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分别为97.3%、70.1%。


四、风险提示

美国经济超预期回落;地缘政治形势超预期演变。


End


相关阅读


高瑞东 刘星辰:美国核心通胀回落,降息预期升温

高瑞东 周欣平:假日消费回暖,驱动美国就业超预期升温


高瑞东 赵格格:穿越危机启示录——日本50年资产价格复盘



好书推荐




光大宏观 高瑞东团队




高瑞东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董事总经理,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10月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对经济工作建言献策。
赵格格
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6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经济、人口问题及中美关系。在《Economics Letters》、《中国金融》等发表文章多篇。对古代经济史、地缘政治博弈尤感兴趣,通过缜密推理,不断提升对社会运转本质的认知。
王佳雯

英国剑桥大学金融与经济学硕士。8年证券研究工作经验,专注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财政政策和地方债务,资产配置领域研究。在《中国货币》发表多篇文章。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经验,具备基本完善的宏观利率研究框架和视角。

刘星辰
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士、数量金融硕士,4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等主题。本硕期间均荣获国家奖学金,擅长通过底层数据挖掘、推演、论证宏观问题,在《中国金融》、《中国改革》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
査惠俐
上海财经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聚焦资产配置方向,致力于从数据中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资产配置研究。
周欣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士,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院优秀学位论文等荣誉。聚焦美国GDP拆分与预测、零售数据、非农数据,研判海外经济趋势,探究货币政策脉动。
周可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职于上海市WTO事务咨询中心,在《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上海经济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曾获《北理工学报》年度优秀论文。聚焦出口、出海以及非美经济体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寻求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擅长对经济数据和投入产出关系的拆解和定量分析,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高瑞东宏观笔记
对全球宏观和金融市场的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