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东 周可:出口增速为何超预期?

文摘   2025-01-15 08:41   上海  

 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核心观点


事件

2025年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2024年12月进出口数据:

【1】出口(以美元计)同比上升10.7%,预期上升7.1%,前值上升6.7%。

【2】进口(以美元计)同比上升1%,预期下降1%,前值下降3.9%。

【3】贸易顺差1048.4亿美元,预期982.6亿美元,前值974.4亿美元。


核心观点:

2024年12月,我国出口增速超预期,一是低基数效应,二是海外需求旺盛拉动出口。海外需求增长具有广泛性,除韩国外,我国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同比增速均上升。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增长可能源于关税和码头罢工风险下的双重“抢进口”。分产品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交通运输设备出口同比增速上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落。


向前看,短期出口将保持温和增长,需要关注年内海外需求节奏的变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尚未落地,进口商为了规避高关税影响,进口计划前移,在短期内拉动我国出口需求。但我们认为“抢进口”利好节奏是渐进的,考虑到进口商面临高利息下的资金约束、货物季节性、库存情况等现实因素,时间点不会太过于靠前。参考上一轮特朗普加征关税时期的出口节奏,大部分需求将集中在关税落地前2个月左右时间内释放。关税政策落地后,美对华进口需求将大幅回落。整体节奏来看,2025年出口同比增速或前高后低。


出口:外需回暖叠加美“抢进口”拉动我国出口超预期

2024年12月我国出口(以美元计)当月同比上升10.7%,较2024年11月扩大4个百分点,高于wind一致预期的7.1%。出口环比上涨7.6%,高于2019 -2023年同期水平。一方面,低基数效应抬升出口同比增速读数。另一方面,受到主要发达经济体降息、“抢出口”等因素的影响,海外需求旺盛拉动我国出口,12月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普遍有较大幅度增长。


2024年12月,我国对三大贸易区域美国、欧盟、东盟出口当月同比增速均走高。具体出口产品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交通运输设备出口同比增速上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落。


进口:政策释放国内需求,进口同比增速转正

2024年12月进口当月同比增速转正。2024年12月,我国进口当月同比增长1%,较11月回升4.9个百分点,环比表现也强于季节性规律。国内需求开始回暖,PMI指数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显示前期逆周期调节政策效果正在逐步见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及“两新”、“两重”政策有效释放了国内消费品和投资品需求。分项来看,重点商品中橡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大飞机、铜材进口保持较高同比增速,煤炭、汽车零部件进口同比增速转负,医药、塑料、半导体进口同比增速转正。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地缘冲突超预期。

一、 出口增速为何超预期

事件:

2025年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2024年12月进出口数据:

【1】出口(以美元计)同比上升10.7%,预期上升7.1%,前值上升6.7%。

【2】进口(以美元计)同比上升1%,预期下降1%,前值下降3.9%。

【3】贸易顺差1048.4亿美元,预期982.6亿美元,前值974.4亿美元。

核心观点:

2024年12月,我国出口增速超预期,一是低基数效应抬升出口同比增速读数,二是海外需求旺盛拉动我国出口。分区域来看,海外需求增长具有广泛性,除韩国外,我国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同比增速均上升。其中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增长可能源于关税和码头罢工风险下的双重“抢进口”。分产品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交通运输设备出口同比增速上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落。

向前看,短期出口将保持温和增长,需要关注年内海外需求节奏的变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尚未落地,进口商为了规避高关税影响,倾向于进口计划前移,在短期内拉动我国出口需求。但我们认为“抢进口”利好节奏是渐进的,考虑到进口商面临高利息下的资金约束、货物季节性、库存情况等现实因素,时间点不会太过于靠前。参考上一轮特朗普加征关税时期的出口节奏,大部分需求将集中在关税落地前2个月左右时间内释放。关税政策落地后,美对华进口需求将大幅回落。整体节奏来看,2025年出口同比增速或前高后低。

二、出口:外需回暖叠加美“抢进口”拉动我国出口超预期

2024年12月出口增速超预期。2024年12月我国出口(以美元计)当月同比上升10.7%,同比增速较2024年11月扩大4个百分点,增幅高于wind一致预期的增长7.1%。12月我国出口(以美元计)当月环比上涨7.5%,增速较11月大幅抬升,并高于季节性水平(指2019-2023年同期均值,下同)。一方面,低基数效应抬升出口同比增速读数;另一方面,受到主要发达经济体降息、“抢出口”等因素的影响,海外需求旺盛拉动我国出口,12月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同比增速普遍有较大幅度增长。

分区域来看,2024年12月我国对美国、东盟出口同比大幅上升,对韩国出口同比下滑。2024年12月,我国对三大贸易区域美国、欧盟、东盟出口当月同比分别上升15.6%、8.8%、18.9%,涨幅较11月分别扩大7.6、1.5、4个百分点。对美出口同比涨幅超预期是受到双重“抢出口”的影响,一是特朗普关税政策预期下,部分企业选择提前进口以规避高关税的影响。二是美国东部的码头工人协会(ILA)威胁在1月15日进行集体罢工,部分进口商为了避免供应链中断,选择提前进口。通常来说每年的10月-次年1月是美东航线的淡季,但2024年12月美东航线运价指数却较11月上涨1.1%,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进口商对罢工风险担忧下的进口策略调整。

具体出口产品方面,2024年12 月劳动密集型产品、交通运输设备出口同比增速上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落。

  • 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七大类产品当月出口环比均实现正增长,纺织品、家具、 服装、塑料制品当月出口同比增速为正,分别增长17.2%、3.1%、6.2%、4.2%。箱包、鞋靴、玩具由于基数效应出口同比增速为负,但环比录得正增长。

  • 消费电子方面,家用电器、音视频设备、液晶平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均同比正增长,分别增长14.1%、5.5%、6.3%、9.5%,而手机出口同环比降幅明显,环比下降33%,同比下跌15.8%。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为4.3%,较10、11月小幅回落。汽车出口当月同比增长12.1%,增速较11月上升19.8个百分点。

  • 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速较11月上涨了10个百分点至15.6%。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增长29%,涨幅较11月上升15个百分点。


出口拉动率方面,机电产品仍然是拉动出口的主要分项。机电产品中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通用机械设备、汽车零配件、汽车、家用电器分别拉动出口增长0.53、 0.46、0.38、0.35、0.34 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主要拉动项为纺织品和服装,分别拉动出口增长0.64、0.29个百分点。


三、进口:政策释放国内需求,进口同比增速转正

2024年12月进口当月同比增速转正。2024年12月,我国进口当月同比增长1%,较11月回升4.9个百分点,增速高于wind一致预期的下降1%,环比表现也强于季节性规律。国内需求开始回暖,PMI指数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显示前期逆周期调节政策效果正在逐步见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及“两新”、“两重”政策有效释放了国内消费品和投资品需求。

分项来看,重点商品中橡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大飞机、铜材保持较高进口同比增速,煤炭、汽车零部件进口同比增速转负,医药、塑料、半导体进口同比增速转正。2024年12月,橡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大飞机、铜材进口分别同比增长45.7%、56.8%、79.0%、33.7%,且较11月增速进一步上升。煤炭、汽车零部件进口同比增速由正转负,分别下降11.1%、30.5%。医药、塑料、半导体进口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分别上涨5%、2.8%、5.8%。


四、展望:关税落地前“抢进口”效应将缓慢释放

2024年12月,我国出口增速超预期。一是低基数效应抬升出口同比增速读数,二是海外需求旺盛拉动我国出口。分区域来看,海外高需求具有广泛性,除韩国外,我国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同比增速均上升。其中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增长可能有双重“抢出口”的影响。分产品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交通运输设备出口同比增速上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落。外需方面,2024年11月美国、日本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PMI回升,欧盟制造业PMI回落至荣枯线之下,全球制造业PMI自7月以来再次回到荣枯线水平。
向前看,短期出口将保持温和增长,需要关注年内海外需求节奏的变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尚未落地,进口商为了规避高关税影响,会将进口计划前移,在短期内拉动我国出口需求。但我们认为“抢进口”利好节奏是渐进的,考虑到进口商面临高利息下的资金约束、货物季节性、库存情况等现实因素,时间点不会太过于靠前。参考上一轮特朗普加征关税时期的出口节奏,大部分需求将集中在关税落地前2个月左右时间内释放。关税政策落地后,美对华进口需求将大幅回落。整体节奏来看,2025年出口同比增速或前高后低。

五、 风险提示

国通胀数据超预期,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地缘冲突超预期。



End


相关阅读


高瑞东 周欣平:假日消费回暖,驱动美国就业超预期升温


高瑞东 赵格格:穿越危机启示录——日本50年资产价格复盘


高瑞东 刘星辰:核心CPI缘何回升?



好书推荐








光大宏观 高瑞东团队




高瑞东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董事总经理,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10月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对经济工作建言献策。
赵格格
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6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经济、人口问题及中美关系。在《Economics Letters》、《中国金融》等发表文章多篇。对古代经济史、地缘政治博弈尤感兴趣,通过缜密推理,不断提升对社会运转本质的认知。
王佳雯

英国剑桥大学金融与经济学硕士。8年证券研究工作经验,专注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财政政策和地方债务,资产配置领域研究。在《中国货币》发表多篇文章。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经验,具备基本完善的宏观利率研究框架和视角。

刘星辰
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士、数量金融硕士,4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等主题。本硕期间均荣获国家奖学金,擅长通过底层数据挖掘、推演、论证宏观问题,在《中国金融》、《中国改革》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
査惠俐
上海财经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聚焦资产配置方向,致力于从数据中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资产配置研究。
周欣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士,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院优秀学位论文等荣誉。聚焦美国GDP拆分与预测、零售数据、非农数据,研判海外经济趋势,探究货币政策脉动。
周可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职于上海市WTO事务咨询中心,在《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上海经济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曾获《北理工学报》年度优秀论文。聚焦出口、出海以及非美经济体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寻求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擅长对经济数据和投入产出关系的拆解和定量分析,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高瑞东宏观笔记
对全球宏观和金融市场的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