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苹果丢掉了自己的传统艺能

财富   2024-11-13 16:02   江苏  


1

苹果的迷失


10月28日,全球亿万用户翘首以盼的苹果 iOS 18.1 联合苹果牌智能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开启推送,与此同时包含更多下个版本的 AI 功能的 iOS 18.2 beta 也同期上线。


今年 Apple Intelligence 曾在苹果WWDC 2024上迎来“高光时刻”,也被给寄予厚望带领 iPhone 16 掀起一波全球的AI换机狂潮,但随着研发周期的拉长,苹果智能最终成为分批次、分地区发布的期货产品。


第一波苹果智能仅支持英语(美国)地区的用户,但是目前除大陆外的地区都可以通过“暗改”手机地区设置来偷跑,大陆地区的用户则由于国行硬件识别的原因无缘首发体验。iOS 18.1 作为正式版系统,Writing Tool、New Siri、通知内容总结、端侧消除功能等此前预告的功能实现了搭载。


先说优点,苹果智能简洁易用的产品设计风格依旧值得称赞。


应用频率最高的 Writing Tool 完全集成在苹果自带的输入法中,相比于其他厂商需要联动额外的 AI 助手窗口的解决方案,苹机基于输入法的的 UI 交互简洁明了,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户可以在任何需要输入文本的APP界面中快速实现文本AIGC 编辑,无需做额外的拖拽、复制,通过主动冒泡弹出的方式最大化降低了用户的理解成本,并且不大幅改变原有用户的操作习惯。此外,通知内容总结功能能够用两行文字来概括同一个app重复通知的要点,与原有的弹窗通知提醒UI几乎保持一致;AI 照片修图集成在原有的图片编辑板块中,这些新功能的加入都能够融入系统已有的模块中。


其次,苹果一以贯之维护用户隐私符合其品牌特质。


苹果区别于其他手机品牌地一大特征就是其对于用户安全的保护做到了极致,苹果智能也同样承诺保护用户隐私。由于苹果智能涉及到端云一体化的模型架构,特别是还要联动OpenAI等第三方大模型,苹果采用私有云计算的解决方案,其中涉及了诸多例如端到端加密、自研服务器芯片、多层审查机制等一系列技术来实现用户数据的保护。



然而从消费者使用体验的维度来看,当前苹果的简洁设计风格以及隐私的保护并没有给用户带来眼前一亮的体验。更糟糕的是,在用户真正实际体验智能之后他们却发现,当前苹果智能的水平与已发布过的 AI 产品相比已经十分落后了,这与苹果在发布会上的高调宣传形成了巨大反差。


近期我们广泛搜集外网早期用户的使用反馈,大致有九成以上的用户都在表达失望的情绪。高频反馈的问题有:苹果智能“幻觉”现象十分严重,通知总结的文字胡乱编排、Writing Tool 无法正确感知用户意图、New Siri 理解能力差等问题,当前苹果智能甚至对于日常的自然语言理解都出现了能力的短板。美国科技媒体 The Verge 更是发文批评苹果智能“远不及(苹果的)承诺”。


下面是两个例子:



这则消息第一个资讯应当是Facebook 接受了超过 100 万美元的广告费,这些广告传播了与选举相关的虚假信息,而不是苹果智能理解的Facebook花了100万美元去散播谣言。



第二个bug来自于Writing Tools,'Hanging on Still' 应当是还在“继续仍然坚持”,而苹果智能却认为应该回复“很抱歉听到这个消息”。


我们认为苹果智能缺陷的原因来自于两点:苹果自研大模型性能的落后、应用侧垂类场景微优工作量的不足。


在大模型性能方面,我们援引10月底彭博社资深苹果分析师古尔曼的资讯,他透露当前苹果内部评估自家的 AI 技术落后行业至少两年,当前苹果真正的挑战在于首批 AI 功能并不令人眼前一亮。他还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当前 OpenAI 的 ChatGPT 在回答问题时比 New Siri 准确率高出 25%,且能回答 30% 更多的问题。苹果在8月官方公布的大模型性能报告显示,苹果云端大模型取得了超过 GPT-4 的成绩,本地模型性能则落后于 GPT-3.5-Turbo 性能相当。因此我们分析认为苹果智能的落后可能来自于端侧小模型上明显的差距。


苹果软件负责人Craig Federighi在对近期《华尔街日报》采访中表示,苹果智能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隐私”,因此会将大部分工作放在本地处理。我们认为苹果注重隐私的出发点可能导致其对于云端大模型的调用策略过于保守,从而强调性能较弱的端侧计算,因此导致性能短板高频暴露



第二个原因就是苹果并没有对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全面的微调和优化,而这,本来应当是苹果的传统艺能。苹果自乔布斯时代开始,其发布的每一代产品都要进行长期的打磨,宁愿晚于同行发布也要保证“零失误”。


Apple Pencil 就是苹果依靠精细化打磨,后发制胜,赢下市场的一个经典案例。


在 Apple Pencil 之前,手写笔的市场份额主要由微软的Surface Pen和Wacom主导。前者的设计思路是强调通用性,能够在多个设备上使用,因此Surface Pen不得不对每个设备适配不同的屏幕特性,这种适配意味最终使得用户在Surface Pro和Surface Book等不同设备上使用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灵敏度不统一的问题,体验略显生涩。


Wacom 手写笔最初是为专业画家、插画师量身打造的,它的手写精度和压力感应名声卓著,但是由于Wacom专注于硬件精度的提升,因此它在生态整合的能力上相比微软和苹果而言则是差之千里。


在 2015 年 Apple Pencil 首次亮相时,苹果已经失去了市场的先发优势,要打动用户,不是靠速度,而是靠体验的极致优化。


Apple Pencil 推出之后没有选择兼容广泛的设备,而是深度绑定于iPad,依靠同期推出的 iPad Pro 的高刷新率屏幕,实现了几乎无感的画笔反馈延迟,在实现“手到笔到”的畅快感的同时,还提供了极致精细的压力感应和自然的倾斜识别。在生态上,iPad 天然具有软硬件集成的优势,当时伴随Apple Pencil一起爆火的还有Procreate绘画软件,该软件联动Apple Pencil有很多便捷的操作模式,对于创作者而言体验性价比远超专业的 Wacom 设备。


苹果“慢工出细活”的策略最终造就了 Apple Pencil 的成功,使其不仅仅是一支笔,而是一种专为iPad而生的、直觉般的创意工具。在手写笔市场的竞争故事中,Apple Pencil走了一条专注的道路,赋予了用户深度且流畅的体验,传达出苹果产品哲学的核心:慢即是快。



但如今,苹果选择匆匆发布漏洞频出的苹果智能,呈现出的急躁态度,让自家用户感受到了巨大的反差。


当前苹果手机用户坚持选择苹果,主要原因在于苹果拥有高度整合的生态系统,从硬件到软件,都能提供无缝衔接的用户体验。在技术上,虽然苹果在诸如快充系统、指纹识别、屏幕刷新率等功能和硬件参数上落后于安卓阵营,但是苹果专注抠细节,持续打造细致、稳定、流畅、安全的软件服务是其用户保持极高品牌忠诚度的核心。


当前我们认为苹果客户流失转而投奔安卓的核心矛盾点不在于 AI 产品性能的落后,而是在于过早发布一个漏洞频出的软件产品,这样的行为反而会打击苹果客户的信心造成品牌形象的退步,这相比于技术的落后更加致命。



2

当小米开始卷手感,OPPO开始搞灵动岛,留给苹果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苹果迷失的外部因素则是因为国产手机厂商的快速崛起,特别是在AI产品能力上的大幅领先,给苹果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在刚刚过去的 10 月,国产品牌密集的手机发布会给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由内而外地“向苹果致敬”。从清一色的直角边框设计,再到“果味”十足的音乐、运镜广告宣发素材,都在向苹果看齐。


而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国产厂商不仅学会了模仿苹果的“皮”,也学到了苹果的“核”。


我们看到以堆硬件参数闻名的小米已经打磨细节,开始强调用户体验了。


握持手感这个抽象的概念成为各大评测媒体、终端经销商对于小米15手机最先提到优点,他们都表示小米15的手感相比于前代提升了不止一个等级。在设计上小米15边框采用了四微曲半包的设计,以1:1的比例进行内部模组的重心排布,从而实现了手感的调优。在屏幕上,小米也开始不卷参数了,开始强调实际的用户体验,以 3200nit 的峰值亮度打败了其他厂商所谓更高品质的屏幕。


我们还看到苹果手机最深的护城河——多端一致化的系统生态当前正在被国产品牌突破。


国产厂商一致开始转攻操作系统,从底层开始打通多设备生态实现无缝衔接、一致体验,随着华为鸿蒙NEXT、小米HyperOS、OPPO ColorOS、vivo OriginOS等操作系统的实现了多设备的灵活互动、数据的跨设备的流转,甚至小米、OPPO已经能够实现了和iPhone之间的“碰一碰”互传及“隔空投送”,OPPO 还推出了类似“灵动岛”的流体云功能,小米人车家统一的生态持续深化,我们能够看到,苹果OS间闭源一致化的生态似乎已经成为各厂商的品牌标配。



最后在AI层面,国产手机厂商聚焦升级构建端侧AI智能助理,手机的 AI Agent 模式初显,一句话执行一系列操作正在成为现实。当前行业已经形成共识,认为 Agent 将代表 AI 手机的最终形态,并取代我们传统的基于图形界面(GUI)的交互形态。


荣耀 MagicOS 9.0 带来了端侧智能体yoyo,基于yoyo用户能够实现手机的“自动驾驶”,实现点外卖、订酒店、买火车票的操作;小米升级超级小爱,强调“记一下”功能,能够自动填充表单,主动根据环境控制空调、窗帘、灯光的状态,还可以和小米汽车互动;VIVO蓝心小V结合PhoneGPT,能够实现根据用户需求,主动拨打电话为用户订座的功能。



苹果何时才能推出 AI Agent 的端侧产品仍然还是个未知数,但预计明年4月上线的 iOS 18.4 苹果智能将上线屏幕感知功能将是个重要节点,因为屏幕感知将是以视觉大模型为基础的 AI Agent 产品运行的基本前提,因此 iOS 18.4 将会是苹果能否真正实现手机端侧 Agent 的关键时刻。


3

尾声


在当前的 AI 手机创新浪潮中,国产手机厂商以迅猛之势崛起,在硬件设计、系统生态和人工智能等方面不断突破,向全球市场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力,曾经引领创新潮流的苹果,如今在AI领域却显得步履蹒跚。


刚刚度过 64 岁生日的苹果 CEO 蒂姆.库克在最近的一则访谈中,他再度强调苹果的价值观是:“Not first,but best”。


库克提到,苹果不是第一个研发AI技术的企业,而是以最适应客户的方式去开发AI。苹果更注重用户的体验,而不是去竞争行业的领导者。但愿当前对苹果智能的批评,最终能如库克所言,“从长远来看甚至都不会成为注脚”。


- END -

新财富
标杆评选,连接资本圈;财富资讯,服务资本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