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关于“五险一金”的新闻不少,社交媒体上许多相关的搜索词和结果,也反映了大家对这个话题的诸多疑惑。
“五险”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一金”指的则是住房公积金。事实上,在14.1亿中国人,7.1亿就业的人口中,只有23%拥有完整的“五险一金”。
而拥有“五险一金”的打工人里,真正了解这个体系,知道如何计算缴额,重视这项社会福利的人可能并不多。
“五险一金”缴多少该怎么计算?每个月缴的钱,还能拿回来吗?钱越缴越多吗?少缴、断缴的后果是什么?
换城市工作,已缴的“五险一金”能不能转移?外卖骑手、滴滴司机……灵活就业怎么上社保?网红、主播、达人……新一代网络就业者如何保障自身权益?
失业后可以领取失业金吗?为什么异地医保的报销比例很低?横向对比美国、北欧与近邻日韩,我们可以朝着怎样的方向改变?
🎧💰
音频节目《我有一个问题04》
已在看理想App上线
在这档节目中,经济学者梁捷,金融与法律研究者聂日明,从政策制定、运作原理、个人决策等角度,深入探讨“五险一金”,这个跟我们密切相关,却未被我们全面了解的复杂问题。
节目支持买一赠一,所有购买的朋友都可以将额外赠送的那一份,送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收听。
无论你是毕业不久的都市打工人,还是不坐班的自由职业者,或是企业雇主、全职中产、低收入群体……不管你的社会角色怎样,“五险一金”都与你的福利保障息息相关。
这档节目从现实问题出发,教你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你用好“五险一金”,同时让你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个风险社会。
讲述|梁捷
来源|看理想音频节目《我有一个问题04》
01.
五险一金的本质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复杂的关系。比如户口关系。你的户口在哪里,你能不能在北京、上海落户?比如档案关系。你的档案在哪里,是在老家的街道还是人才市场中心?
平时我们感受不到这些关系的束缚。而且现在大家的流动性大,比如很多听众都有海外经验,到国外读几年书,再工作几年,那户口、档案、组织似乎和自己都没什么关系。
但是,假如你要在中国国内办一些事情,这些“关系”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你想要工作,结婚,离婚,买房,买车,孩子读书,都需要把这些关系理顺,众多关系中也包括了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由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管理,一般简称人社局,像北京每个区都有,也有规范的网站,可以网上咨询。它们最上级领导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很多年轻人在找工作时都很关心五险一金,关心自我的福利,这是一件好事。上班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马克思曾经说,上班就是工人出卖劳动力换取金钱,资本家则用金钱购买劳动力。
这个模型放到中国就显得太简单了。因为在中国,上班可能意味着帮你解决户口;上班意味着帮你解决子女上学;上班意味着隐性福利;上班意味着有五险一金。上班后面包含很多事,绝不仅仅意味着收入。所以不管因为经济下行还是因为自我意识觉醒,年轻人关心五险一金总是一件好事。
五险一金的本质是保险,是社会保障,也是社会福利,而且并不是所有就业人员都有五险一金。
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总人口是14.1亿,中国的总体就业人口是7.4亿左右,城镇就业人口4.7亿,其中,有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人2亿多不到3亿,有公积金的人大约1.6亿。折算一下,只有23%的打工人拥有完整的五险一金。
中间的缺口是什么?是大量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的人群。对于这些人群,企业不会为之缴纳五险一金。个人当然可以自己去缴,但灵活就业人群的收入原本偏低,五险一金可能构成不小的负担。
02.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大家应该理解“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如果是劳动关系,单位必须为你缴纳五险一金;而如果是劳务关系,单位就不会为你缴纳五险一金。也许有人会问,外卖、快递小哥与公司是怎样的关系?这是非常经典的《劳动法》问题。
一般来说,个人只要没有与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就不被视作劳动关系,公司自然也就没有义务为你缴纳五险一金了。所以有些正式骑手和外卖小哥因为与所在平台签了劳动合同,就会有五险一金,或者至少有其中的一部分;但还有很多外包的骑手就没有这些保障了。
但无论如何,我们要看到,中国拥有五险一金的打工人比例在不断上升,制度正在趋于完善。比如全国基本养老的参保人数已经达到10.71亿人。中国一共14.1亿人,其中包括3亿左右60岁以上的人,绝大多数都已经参保。这就是说,绝大多数中国人在年老退休之后,多多少少都能领取一些养老金。
当然,有养老金并不表示养老金足够支持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但有总比没有好,关于有多少养老金才够生活的话题,我们会在后面的节目详细讲。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毕竟是世界上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对于14亿人的大国而言,还是挺不容易的。
以上说的都是宏观数据。但对个人而言,到底要不要交五险一金?每个月到底要交多少五险一金?
一共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有正式工作,书面签署了劳动合同,不管你是体制外还是体制内,对于五险一金尤其五险都有明确法律规定,少缴就违反《社保法》,虽然人社局过去不一定严格追究,但这是违法的。
有关部门随时可以追究,甚至倒追补缴;另一种情况是自由职业,这时你确实需要考虑是否缴纳五险,到底缴多少,这是可以选择的。这两种情况,我们在后面的节目里都会再详细为大家做进一步解释。
03.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应该缴纳五险一金?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工资那么复杂,又是基本工资,又是绩效工资,年终奖也不确定,经常自己也搞不清楚每月到底多少工资。而社保又与工资收入挂钩,人社局真的能搞清楚我们应该缴纳多少社保吗?答案是肯定的。
大家这些年也许有体会,个人所得税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过去的各种个税漏洞正逐渐被堵上。社保与个税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保局与税务局的数据也在打通。
从前些年开始,国家就在计划把社保征收的权力逐渐转交给税务部门,因为税务体系是最严密的,对企业与个人的信息掌握得也最全面。所以在未来,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保也会变得更透明。
目前,我们的收入已经变得很透明,五险一金会根据你全年的总收入进行计算,不管这些收入叫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年终奖还是什么补贴。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上半年看看工资卡里每月到账收入还挺高,到了下半年,突然降了下去。背后原因很简单,社保局每年6月份调整你的社保缴费基数。所以上半年是按照你前年总收入进行代扣代缴五险一金,而下半年就按照你去年总收入进行扣缴,社保缴费基数发生变化。
如果你去年大幅涨薪,那么今年下半年缴纳的五险一金就会提上来,实际发到手的钱自然也就降下去了。
所以,对于有固定工作的人而言,根据《社保法》,你不能少缴五险一金。你如果追求加薪,五险一金必然随之提高。虽然现实中确实普遍存在少缴五险一金的企业,但我们必须指出,这种情况是违法的,而且正在逐步纠正,税务部门大数据的使用和政府职能的调整,也会让这种现象越来越少。
如果大家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建议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对于自由职业或者灵活就业者而言,倒是可以考虑自己应不应该缴纳五险一金。五险一金是对于未来的保险,但如果缴费压力太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品质,不缴也是一种选择。
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经济学的体系里思考,可以用成本收益比较进行思考——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去缴;如果收益小于成本,就不去缴。
多缴多得,少缴少得。如果你现在多缴一些社保,按照更高标准缴纳社保,未来获得的养老金也会高一些。每个人自行计算、权衡得失即可。但在现实中,成本容易计算,收益却不容易计算。所以在《什么是五险一金?》的节目里,我们争取多讲一些五险一金的具体含义及其计算思路。
04.
社保为何越缴越多?
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越来越高,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养老保险自然就越缴越高。个人缴得多,企业缴得更多,社会总体的养老金池子越来越大。
即便如此,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未来还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可见的未来,我们不要指望社保缴纳比例会有显著下降。
与此同时,我们个人感知与经济发展可能并不同步,这是一个需要独立思考的问题。比如站在社会层面来看,今天人们的工资水平要高于10年前人们的工资水平,更是高于20年前人们的工资水平,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但是经济也存在周期和波动,比如前些年在大厂工作,年薪百万,而这两年从大厂“毕业”,很难找到年薪30万以上的工作。
收入降低了,所要缴纳的社保也会降低。如果收入略高于社平工资,但没有高过三倍,那么社平工资的调整与你关系不大,而且未来你获取的养老金也会随之提高。所以根据自身经验去批判“社保越缴越多”不太合理。
从长期来看,社保多缴,对自己和社会都有利。与“社保越缴越多”相比,社保缴纳不公和最终的分配不公,可能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