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病疗法系列第17期
中医治血液病:治血、养血、破血、生血
一诊情况:林同学,17岁的女高中生。2021年5月份上旬因为反复发烧住院治疗,检查有肝脾肿大,经过治疗之后退烧了,其间有服药治疗过肝脾肿大,但6月底复查依旧显示有肝脾肿大。既往史:多囊卵巢综合征、肺结节。
治疗三周后复查,恢复正常
根据患者本人的自诉,将以上所有症状录入中医大脑,选取“脾肿大”为主症,经过计算,中医大脑推荐了大黄蛰虫丸为主的处方。
服药一周患者反馈:吃药之后排出黑色大便,脸上的痘痘好些了。三诊复查检查报告显示:脾已经恢复正常大小。
初诊:林女士,55岁。十年前开始血小板低。挂了甲泼尼龙,口服环孢素,血小板仍只有3×10^9/L,好像对激素无反应。
目前住院。眠差,平素大便黏、食冷易腹泻,近1周多大便偏稀,绿;口渴、口苦;手臂和腿部仍有紫色瘀斑,且量血压会导致新增皮下密集出血点;抽血会导致皮下大量出血,成大片瘀斑;上午血压低、下午复常。
根据患者提供情况,将以上所有症状录入中医大脑,并选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主症,经过计算,中医大脑推荐如下处方。
二诊:患者反馈血小板升到42。月经量少色暗红(前几次量多色鲜红)。大便好转,无腹泻。仍晨起血压偏低,下午正常。口苦减轻。舌头瘀点消失。守方一周。
后续效不更方,直至四诊,复查血小板为123。甲泼尼龙片及环孢素继续减量。
至最近一次复查,血小板恢复正常,月经过多及经期延长亦好转。持续治疗。
王阿姨,68岁。2022年6月16日首诊,自诉:查出白血病、恶性淋巴瘤1月,白细胞增多,全身多处淋巴肿大。恶热、口干渴想大量喝水、喜冷饮,自汗。予清退内热,同时兼养气阴。配合“问止消瘤丸”克制淋巴瘤。
药后患者适应,持续守方,症状也持续好转。至十四诊时复盘,考虑患者血常规检查指标进展缓慢,为加速疗效,予加“问止龙胆麝香丸”和“问止黄黛丸”增抗癌杀白细胞功效。
守方二月余后复查,反馈白细胞从50多降低到30多。自觉淋巴瘤缩小。效不更方,自觉症状持续好转。
下来,准备从中医角度给大家来讲一讲中医是怎么认识血液及治疗血液病的。
首先来看几个名句。《景岳全书》:“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再次强调,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现代医学所说的脾脏,完全两码事。中医说的脾更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完全不能把它等同于现在所说的脾脏,这是西医传到中国后翻译出现的错误,不能直接把它俩划等于号。中医讲的脾是气机升降的脾,那么张景岳这句话说明人身上所有的血液都是由吃进来的食物经过中医的脾脏化生而产生、变成精微,所以这里说明血的生成跟营养物质有直接关系。
在这里告诉各位孕妇、小朋友,长身体以及身体太虚的朋友们,千万要注意,不要觉得贫血了,身体虚了,喝点中药就行了。不对的,贫血或者是血象低的患者,最关键的是得配合食补食疗,也就是说如果连吃进去的水谷精微、血肉有情之品都不够的情况下,怎么去生血,没有优质原料了、仅靠喝中药有用吗?恐怕很有限。所以对于成长期的小朋友或是身体极虚的患者,或者是血象低、贫血的患者,建议要吃一点营养的东西。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景岳全书·血证》:“盖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无所不及。”血这个东西在中医看来跟五脏六腑有直接的关系。这里我把几个概念提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第一个,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饮食物吃进来后首先到达胃,经过胃的腐熟消化之后,经由脾运化,把这些生成血液的营养物质往上输布给了肺,肺再朝百脉。
心主血脉
在现代医学里面,血液生成有一很关切的环节,要在肺里交换氧气,这点中西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一致的。血液里面的精微物质要经过肺,把吸进来的氢气、氧气进行交换,然后通过肺主治节的功效宣发推给了心,再回归到血脉。血管和心脏的搏动很多时候需要宗气的化生,宗气就来源于肺和水谷精微的结合,所以叫做心主血脉。
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咱常人的血液在血管里面布散走行,有收有放,比如白天去跑步,甚至遇到应激情况,这时候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和精气神来应,大量的血液要往外跑,给予支撑能量,这时候就需要靠肝脏来调节这个功能。也即是说当安静的时候,大量的血液会藏到肝里。但是当出现应激情况或需大量活动的时候,血液会更多地往外布散,这就是靠肝藏血的力量。当我们动怒之后,为什么会吐血、呕血、咳血,就是肝火炽盛,过度疏泄了,导致肝藏血不利,血不循经而吐血。所以对于因大怒、暴怒产生的吐血、呕血,多需镇肝清肝。
脾主统血
在血液里,为了保持血液不外溢血管,或者保证受伤之后能立即凝血,在西医学讲的是血小板的功效,但在中医里讲的是“脾主统血”的功能。当我们受伤之后,血不跑出来能马上凝固,这是脾气固摄的力量。中医有一句话叫“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古时遇到大失血的患者,当时没有抢救设备,那个年代会用“独参汤”,独参汤就是用老参或者是人参浓煎后给患者喝下去,很多时候患者的出血很快就能止住,这就是通过补气的力量来固摄住血液。
肾藏精生髓
“肾藏精生髓”,也就是说肾主骨髓的生长。当肾精足了之后,它就能化生更多的血液。为什么老龄人容易得再生障碍性贫血,跟肾精的亏空有很大关系,没法依次途径产生更多血液以储备。
汗血同源、津血同源
中医认为汗液、血液都是由吃进来的水谷精微化生出来的,所以汗和血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源的,也就是说汗液大量丢失也会影响到血液的生成。当身体过虚或者是有贫血的情况下,千万避免去跑马拉松或者是在跑步机上搞得大汗淋漓,很多养生机构说排毒就要大量出汗,这绝对是在误导人。如果本身月经很少或体虚状态,就不要去健身房里弄得大汗淋漓了,只要微微均匀出汗、让气血流通起来就够了。大量的发汗后,往往很容易产生心率的混乱。为何?我们讲“心主汗”。当汗液大量脱失,会影响到血液的生成,所以反而会让体虚或贫血的人群感觉到越来越累,贫血还一直好不了。这个即是“汗血同源、津血同源”的道理,所以请各位一定注意,运动到大汗淋漓并不是个好习惯。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说:“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也就是说当患者已经出现大量出血,或者是大量出汗情况下,这时候就不要再用攻伐、破血化瘀的方法,就是这样的道理。
血者,神气也
《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也就是血能化神,只要有充足的血液濡养,思维就会敏捷,记忆力也会增强。所以血虚的人容易出现记忆力下降、健忘,提不起劲,没法正常学习生活。所以称“血者,神气也”。
肝藏魂
我们讲“肝藏血”,晚上睡觉的时候大量的血液要藏到肝脏里面,只有把血藏好了才能安静的入睡。如果出现了血虚的情况,晚上睡觉时候肝脏里面就藏不好血液、阳气也没法依附回肝脏了,会出现魂也失藏的情况,容易出现各种噩梦,甚至梦鬼等等。这一般是阳虚加血虚的情况导致肝不能藏魂,经常会梦到一些奇怪的事物就是这个道理。
血主濡之
《难经》说:“血主濡之。”强调血有濡养的功效。《金匮钩玄·血属阴难成易亏论》说:“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是以出入升降,濡润宣通者,由此使然也。”眼睛有血的濡养才能看清东西,耳得血的濡养才能听得到声音,包括手掌以及四肢关节也需要血液的濡养才可发挥正常的运动功能,可见血液对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还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血属阴难成易亏”,也就是血属于阴,属于有形的物质,生成不易,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血液,不要让它轻易亏耗掉。
离经之血亦是瘀血
最后给大家讲一讲中医对血液的另外几点认识。《血证论》说:“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指出了一观点,当身体一旦出血,如脏腑的出血、胃的出血、或是脑络的出血,一旦出血之后都是淤血。因为一旦出血就没法按照正常的血循环被身体所代谢,而会停滞在脉道内外变成淤血。所以对中风的患者,我们一般会用到大黄、三七等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化瘀的药,才能把淤血散掉,所以这是中药的双向调节功效,用西药是很难达到的。
旧血不去,新血不生
《血证论》说:“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瘀血之去,则新血日生。”一旦出现血虚,但是大量地吃阿胶、吃当归,但补血却一直补不上的时候,要注意身体是不是有淤血了,比如说两目暗黑,肌肤甲错、看到小腿上的皮肤像鱼鳞一样,或者是身体有疼痛,或是长了包块,这些情况下一般是体内有淤血停滞,导致新鲜的血液长不出来,那么这时候再怎么补都没用,得先破而后立,祛瘀血而生新血,这是中医治血法里很重要的理念。
《本草纲目》说:“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这是李时珍说用好丹参,能像“四物汤”一样给补血,机理是先去掉淤血,之后再给补充新血,既“去瘀生新”的道理。
“炭药”止血
《十药神书》是早期治疗肺癌、肺结核的专著。里面提到了“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的经典观点。“见黑则止”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中医止血药中有一类很神奇的“炭药”,即把药物煅成黑炭后,能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
热迫血行
日常水遇到热之后会沸腾,那么身体里的血液也一样,一旦身体里面产生了火热,就容易出血。各位有没有觉得一上火了之后就很容易牙龈出血、流鼻血、痔疮出血,这是身体有热导致迫血妄行。所以很多出血病症,都有火热的病机所在,故很多时候治疗出血,需要用到凉血止血药。
血冷则凝
血冷则凝,一旦天气转冷或是身体阳虚的时候,血液就比较容易凝固,最容易产生淤血,所以防治瘀血要重在温脉养血。
基于上述,《血证论》提出了几个观点:“止血、消瘀、宁血、补虚”那么也正对了我们今天的主题“养血、治血、破血、生血”。下来再具体串讲一下血液病的主要病机。
气虚
刚才讲到血液病的病机概要,从中医讲可以凝结成这么几个点。第一个就气虚,特别是脾气虚、肺气虚,气虚了血液就没法被凝固,所以可以用一些补气药来摄血,如黄芪、人参等。
阳虚
当出现阳虚失血或血虚时,就需要用一些温阳药来固摄或补养了,如用炮姜、炮附子等。
阴虚
阴虚之后可能导致火热内生,迫血妄行,要用滋阴凉血药,如白茅根、侧柏叶等。
血虚
血虚就要补血,因为血液病难免会出现血虚的情况,处方就很多了,比如四物汤、归脾汤等。
淤滞
我们说出血会产生淤滞,所以止血外还要得用一些活血化瘀的方法,如在止血药中配合三七、大黄、川芎、水蛭等药。
火热
火热很容易导致出血、动血,火热病症可以用一些凉血药、清热药,如白茅根、侧柏叶、犀角、生地黄等。
毒聚
如果这个血液中火热特别厉害,蕴藉产生了癌毒而失控,则可以“以毒攻毒”,比如用青黛、雄黄、蟾酥一类来抗血中的癌毒。
1. 身体日渐虚弱,长叹"今不如昔",精神倦怠、肢体酸沉、少气无力、嗜卧懒动;
2. 弱不禁风、经常感冒,或感冒经久不愈、常有低热,甚或高热;
3. 头晕、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甚则晕厥;
4. 面色苍白、萎黄、虚浮,唇舌淡无血色,结膜色淡,或见眼窝黯黑(俗称黑眼圈),或面色赤红紫黯而无光泽;
5. 毛发枯槁不泽、脱发,指甲平塌凹陷、易折易裂,皮肤干燥皱缩、弹性较差,口腔糜烂、牙龈肿胀,舌面光剥无苔;
6. 肌肤常见出血斑点或青紫斑块,轻微刺伤、划伤即出血不止,碰撞挤压、皮下即见大片青紫瘀斑;
7. 经常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及舌面紫黯血泡,女子月经过多如崩如注或不分周期淋漓不断;
8. 胸骨、胫骨压痛,四肢关节疼痛或骨痛;
9. 腹胀,肝、脾、淋巴结肿大;
10. 血液及骨髓检查异常。
中医的治证原则一般就3点:分期论治、对因论治、专药论治。
分期论治
分期论治,一般来讲,血液病多分为急性和慢性期,如果是进展很快的,多会用温病的方法,如用凉血、清营等这一类的方法,但不是绝对。如果是慢性病、病程比较长了,一般我们会用到温阳补虚、滋补肾阳一类的方法。
对因论治
对因就是要解除它的病因。比如说是营养不良导致了贫血,则要着重增加营养,如果是放化疗导致的,就尽量减少放化疗,着眼根本原因论治,称之对因论治。
专药论治
病症专药,也就在用药的时候,既要遵循传统的辨证论治,更要有一些辨病论治的手段。而且治疗血液病,可酌情适用对血液有特异性的药物,具体往下会做进一步介绍。
• • • 还没结束,请看下篇 • • •
👇 领取直播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