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仁济医院是上海首家西医院,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医院之一。2024年是仁济建院180周年,请随小编一起穿越三个甲子,重温这家老牌医院的前世今生。
老城厢开出了洋医馆
1843年11月,曾在澳门学过汉语,在广州、香港、舟山有过施诊经验的英国传教士威廉·洛克哈脱(William Lockhart,雒颉,雒魏林)来到上海。经过实地考察,他在墨海书馆创办人麦都思牧师的协助下,于1844年2月在上海县城大东门外开出了一家名头很大的施医馆Chinese Hospital,译成中文就是“中国医院”,当地人称之为“华人医院”,这就是仁济医院的前身。之所以取名“中国”,是为了区别那些只给外侨看病的私人诊所。
仁济医院初创时期的院舍
医馆开张之初,因经费短缺,只能租赁大东门外一处民居作为临时用房,规模小设备简陋。同年10月迁到小南门外南仓张家衖,条件略微好转,已能容纳20名住院病人。医院开办后,雒魏林以其高明的医术,良好的服务态度,加之对华人免费施医赐药的特色,很快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医馆还在本地遭遇饥荒时开设粥厂救济灾民,口碑日盛,求诊者络绎不绝。至1845年底,诊治病人已累计达到1.9万人次,苏州、松江等地患者都慕名前来。
仁济医院迁至小南门后,向市民散发的宣传单
施医种痘 传播西学
1845年,英国领事巴富尔与上海道台签订《上海土地章程》,在洋泾浜(今延安东路)至苏州河之间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租界,允许外侨购地建屋。随着病患剧增,原有医馆院舍已不敷使用,雒魏林决定将医院迁往租界。当年12月,他用行医所得200块银元,在今山东中路、福建中路间买下了一块约5亩半的地皮,又通过集资建了一座中式四合院作为医院用房。1846年7月新院落成,成立董事会,雒魏林当选首任院长,后主持院务长达14年,直至1864年回国。
1846年山东路院舍
当时该院诊疗仅限于简单的外伤处理,如脓肿切开、引流及眼疾治疗等小手术。还有一项重要工作便是种植牛痘,推广天花预防工作。因为太忙,雒魏林还聘请了本地华人黄春甫当自己的助手,黄春甫兄弟黄开甫协助管理医院事务。
雒魏林
黄春甫
上海开埠初期,国人对西医不了解,对种植牛痘更感到恐惧。黄春甫医生主动讲解科普健康和卫生常识,种痘手法也极为娴熟,还在江浙一带培养出了首批本地种痘医师,名声远播。在上海,他还协助雒魏林收治了大量鸦片成瘾者,成功帮助他们戒除了毒瘾。因为成绩斐然,雒魏林也被旅沪外侨誉为“仁济医院之父”,他生前还编著了《在华之教会医师——二十年经验之叙述》一书,在近代中国西医学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1857年回国休假前,雒魏林曾将医院托付给好友班哲明·霍布逊(Benjamin Hobson,合信)。仅过了一年,合信就因为脑中风辞去院长职务。但合信在墨海书馆管茂材等中国学者的协助下,先后编译出版了《西医略论》《妇婴新说》《内科新说》《全体新论》《博物新编》(合称《医书五种》)五部医学著作,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系统介绍西医理论的专著之一,被广为流传,有力推动了西医理论在中国的普及和传播。此外,他还募捐出版了800本中文医学字典和5000本现代医学丛书。更难能可贵的是,合信在介绍西医理论与技术的同时,还编入了经典的中医疗法。
1857年仁济出版的《西医略论》
仁济院史馆内珍藏的早期医书
定名仁济 建设新厦
合信院长辞职后,牧师顾惠廉和詹姆士·汉特森(韩雅各)医生先后主持院务。
1862年,“华人医院”将山东路福建路间的院址出售,在邻近麦家圈(今山东中路一带)购地2亩多建造了一幢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房屋作为新馆舍,取“仁爱济世”之义,定名“仁济医馆”,亦称“山东路医院”、“麦家圈医院”。1873年增建院舍,由著名旅沪英籍建筑师雷士德亲自设计。
1874年仁济医院男病房外景
20世纪初仁济医院在山东路的院舍
1894年,仁济医馆租借基督教会房屋又开设了拥有40张床位的女病房,由护士长海莉(Miss Halley)主管。也就在这一年,海莉小姐以女病房为基地,开始培训中国女护士,并于1914年正式创办了仁济护士学校,这是上海近代史上第一所专业护士学校。
1914年仁济护士学校全体护士合影
仁济护士学校所在地
1904年,伦敦教会派谈文卜(C.J .Davenport,笪达文)医生主持仁济医馆,历时长达22年,是仁济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院长。那段时期的上海,肺结核、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流行,小儿麻痹症、风湿性心脏病、胃溃疡、肺炎等为常见病,谈文卜作为内科专家,尤擅诊治这些疾病,享誉沪上。
谈文卜还聘请华商名流担任医馆名誉董事,请他们捐款补充医院经费。至1920年代初,医院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4科,床位已增至200张,1922年还从欧洲引进沪上首架X光机。
该院还一改自1844年创办以后长达60年的免费诊疗惯例,开始向病人酌情收取医药费,但仍免费医治贫困病人,医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24年,84岁的雷士德与仁济签订捐赠100万银两的协议,作为医院的改建费用,另捐4处房产,将租金收入弥补医院日常开销不足,以及为救济贫困病人之用。
1926年5月14日雷士德逝世,时任院长巴帕德森(巴德巽)遵从遗愿,筹建新厦。
1926年,上海市山东路地区规划图中标明了仁济医院的方位
1932年,仁济医院新院竣工启用,建筑为6层楼房,门诊、药房、病房、教学楼、手术室、研究院、医疗辅助室、宿舍一应俱全。设病房200张,后增至250张,其中头等和二等病房床位少费用贵,专为富人所备;三等病房较多,主要收治穷人。医院还从齐鲁大学医学院招聘了叶衍庆、兰锡纯等多名高材生,新设五官科、牙科、皮肤科等门诊业务,添置放射、手术、化验等先进设备,并在上海率先开设急诊室,其他医院也争相效仿。至此,仁济医院进入上海大医院行列。为纪念雷士德的善举,仁济医院一度被叫作“雷士德中国医院”。
1928年仁济医院新大楼建设工地
1932年仁济医院新大楼全景模型
雷士德创办的德和洋行设计建造的仁济医院大楼
华人主持 制订信条
抗战期间上海战事不断,1937年仁济医院开设全市最早的骨科专业病房,海归骨科专家叶衍庆任骨科主任。八一三事变爆发后,院内还设立伤兵医院,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夜以继日的抢救伤员。
1938年,毕业于仁济护校的左英建立了上海第一个医院地下党组织,后奔赴皖南参加了新四军,实现了从护士到战士的人生转型。如今,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左英护理奖”是上海护理界最高奖项。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1942年9月2日,日军在医院四周架设铁丝网,实行恐怖的“军管理”,包括医师、技师、护士在内的所有英籍职员被关进“敌侨”集中营。医院被强行接管,更名“同仁会上海诊疗班第二医院”,院长及其他重要职务均由日本人担任。叶衍庆、兰锡纯、钱建初等一批中国医生不与日伪沆瀣一气,先后离开医院。
20世纪40年代仁济医院骨科病房
抗战胜利后,仁济医院改为中英合办,聘请16位华董、9位美董主持院务。1946年5月9日,新董事会正式成立,时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颜惠庆当选董事长,陈邦典任院长。
颜惠庆当选后,对医院事务极其负责,亲自起草医院章程、修改年报等,还通过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出资宴请好友,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联络各界募集资金,提供援助,为医院贷款提供担保等。陈邦典院长任职期间非常重视医院管理,针对日占期间医界乱象,为全体医护人员制定了《医德信条》十二条。
1950年颜惠庆逝世后不久,陈邦典亦辞去院长,其弟陈邦宪继任。兄弟俩先后就任同一家医院院长,被医学界传为佳话。
仁术济世 薪火相传
新中国成立后,百年老院获得新生。上海在恢复经济、城市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广泛的全民接种牛痘,仁济医院此前的工作为消灭全市天花打下了良好基础。1951年7月,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消灭天花的大城市。
1952年11月,仁济由华东卫生部接办,改名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后多次更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1984年,仁济医院恢复原名,举行挂牌仪式
新生的仁济,在李裕丰、王森、黄铭新、欧阳仁荣、曹学敏、朱明德、范关荣等历任院长的带领下,在兰锡纯、李杏芳、江绍基、冯卓荣等一大批专家和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下,不断寻求发展突破,取得了许多临床医学成果,填补了我国医学界多项空白。心脏二尖瓣狭窄分离术,使心脏手术从心外进入心内禁区;低温麻醉下心内直视肺动脉脉瓣切开术,是我国心内直视手术的开端;低温麻醉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使低温直视心内手术上了新台阶;针刺麻醉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成功,是我国开创性医学成果。此外,国内首次成功施行的脾肾静脉吻合术、门腔静脉吻合分流术、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脾血回输新技术等,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20世纪60年代,黄铭新(右三)开展内科查房
1972年,世界首例针刺麻醉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现场
2008年5月18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仁济医院西院紧急收治11名灾区重伤员,并组织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四川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仁济打破地域发展限制,规模不断扩大,现由“东西南北”四个院区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组成,总核定床位2750张,临床医技科室54个,自主培养了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一座学科门类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多项荣誉,还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行业专家和领军人才。
1999年仁济医院东院落成开业,浦东结束没有三甲医院历史
180载春华,180载秋实。180年来,一代代仁济人秉持“仁术济世”的院训,在攀登医学高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接力传承,见证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蝶变,创造了中国医学史上许多“首创”和“唯一”,也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仁济医院今貌
山东中路仁济医院内的《仁济医德十二条》(倪洁婧 摄)
如今的仁济医院山东中路院址,依然保留了《仁济医德十二条》,时刻提醒着仁济人初心不改,为他人而非为自己,不思安逸,不顾名利,唯舍己救人而已。
图片来源:《上海市级专志·仁济医院志》、《黄浦年鉴》、交大医学院仁济医院官网、黄浦区档案馆等
作者:彭晓亮
编辑:黄凤芳
来源:黄浦记事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