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着自己的孩子,仿佛孩子就是我

文摘   2024-07-31 09:00   上海  

我们爱着自己的孩子,仿佛孩子就是我。这几天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梳理我们与孩子,我们与童年自己之间的关系。


1、把童年的渴望和期待迁移到孩子身上



很小的时候,我们渴望自己被父母如此这般地对待,这种渴望是如此热切和真实,于是,我们把童年对父母的渴望,对生活的期待,一一迁移到了我们孩子身上。我们以为我们的孩子,也像童年的我们那样,如此热切和真实地渴望父母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对待我们。


我们把我们童年未被满足的期待无意识地百分百地复制粘贴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我们以为我们的孩子也像童年的我们那样,渴望一条粉红色的连衣裙,一双红色的带蝴蝶结的皮鞋,一条白色的连裤袜,一支紫色的自动铅,一个彩虹皮球。


那时的我们,需求既原始又简单:希望大白兔奶糖一次吃个够,红烧肉,红烧猪蹄,冰棍儿,汽水吃个痛快,西瓜一次吃到直不起腰。


也幻想过年穿上新衣的模样,希望有自己独立的书桌,书桌是书桌,餐桌是餐桌,每次写完作业,作业本的背面能像其他同学的那样清清爽爽,没有菜渍和油迹。


2、不断地满足孩子像满足童年的自己



我们如此这般地努力,把我们童年的渴望,一一在孩子身上实现。于是,ta们有许多条粉红色的连衣裙,穿不过来的白色连裤袜,堆积如山的玩具。每到夏天,冰箱里塞满了各种冷饮,国产的,进口的,怀旧的,网红爆款应有尽有。


生日这个月,早早地开始计划给孩子准备生日礼物,挑孩子喜欢的买,想要几个买几个,生日蛋糕得定制,在家过生日没有仪式感,那就预定场地。


家里一年四季放着各种糖果,大白兔奶糖却被打入冷宫,压在零食最下层,无奈只好自己拆开未开封的大白兔,剥一粒含在嘴里,熟悉的奶香味依然唇齿留香。


看来,大白兔奶糖只牵引着我们这代人的味觉,它们与现在的孩子不熟。


看着干干净净的作业本背面,这是多么重要的进步!谁曾知道,书桌和餐桌分开使用,是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我不用担心老师对我家庭环境的评价,也不用担心交作业发作业时,同学从我的作业本上闻出的菜味儿。


小时候,我们渴望吃西瓜一次吃个够,我们以为我们的孩子也想一次吃个够。于是,我们把西瓜削好皮,一片片切好,装进大果盘、放在孩子面前,我们以为孩子会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喜欢吃西瓜,享受西瓜带来的满足感。但是,孩子对我们递过去的西瓜无动于衷,有时还会无情地把递过去的西瓜推开。


3、我们童年的缺失与渴望,与孩子无关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以为:我们缺的孩子也缺,我们渴望的孩子也渴望。



事实上,我们童年的缺失与渴望,只是我们自己的缺失与渴望,跟孩子无关。



作为现代孩子的父母,再也不要一厢情愿地把我们以为缺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他们会对我们强加的东西敷衍,反抗或者逃离。



但是很多父母看不清这一点,只是一味地补偿孩子,就像在补偿童年的那个自己,更是错把眼前的孩子当成了过去的自己。



在一次又一次与孩子受挫的互动中,我们逐渐失去耐心,变得困惑,愤怒,失望,甚至绝望。而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我们成了剥夺孩子自主成长的家长,无形中我们也在操控孩子的成长环境。



过多的物质满足与爱的给予,会让孩子在爱的笼罩下感到窒息。每个孩子,只需父母好好照顾自己,互相关爱对方,好好活,活开心。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将受益终生。



4、把救赎童年自己的心收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把这份对童年救赎的心收回到自己身上,把我们自己像养自己的孩子那样重新养一遍,用心地去满足曾经一个个没被满足的小小愿望。



这是每个人幸福成长的路径,用爱孩子的方式爱自己,爱伴侣,这一份关爱,是我们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我们爱孩子,也只是因为孩子要借由我们这个爱的榜样去感受爱,表达爱,学会爱,最后传递爱。


除此之外,我们什么都不是。



  ~~~~~~~~本文完~~~~~~~~


我是你身边的心理咨询师,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就可以联系上我。


如果您身边有需要心理辅导的人,请转发给他们,所有的利他,最终又会回到利己。


带着觉知成长
以文字记录成长~以绘本表达情感~以身体探索生命~在生命探索的过程中~狠劲地活出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