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 ”,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 ”。
(2)《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 ”。
(3)历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攻中原。《过秦论》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答案】(1)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课后小题。
所谓钝感力,其实就是面对非议时所体现的一种通透与豁然;就是面对困境时所拥有的韧劲和耐力。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那些内心敏感的人,往往更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精神内耗的泥淖:一点异常情况,都会让他内心惴惴不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觉得( )。
这世上从来没有人有义务时时护你周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有人喜欢你,也总有人会讨厌你。别人如何看待与评价我们,我们无法左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换个角度去看待那些让你耿耿于怀的人,和那些让你难以释怀的事。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 )的,在前行的航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眼前就会变得( ),所以不必害怕。当你拥有了“钝感力”,你就拥有了一个能抵御外界负面影响的坚实盾牌。
越在低谷中,越要一次次妥善处理好内心的冲突;越在难熬时,越要千百倍地呵护自己脆弱的身心。当我们历经世间沧桑,尝遍人生冷暖,往往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调整自己,理顺各种关系的过程。
当你真正理顺了自己与物欲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你就会真正懂得:关系顺了,人生也就顺了;人生顺了,心也就安了。
(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草木皆兵;一帆风顺;豁然开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当你真正理顺了自己与物欲、他人以及自己的关系,你的心也就安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①原句连用三个“理顺了”“自己……的关系”的句式,形成了排比,句式整齐,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改句只是简单交代了所要理顺的三方面的关系,读起来没有朗朗上口的感觉;②原句分号前后两个句子,在“关系”与“心安”之间,用“人生顺了”连接前后,形成前后相承的逻辑关系。改句陈述中少了“人生”这个环节衔接前后,与原句相比,内容上有欠缺,也缺少了表达的节奏感和流畅感。
(3)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喜欢安静的生活,不觉得孤独。我有许多事可做:读书,写作,钓鱼等等。
B.姐姐要报考医学院,将来做一名医生,妹妹未来要做一名中学教师:她们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C.我想:无论如何也要帮助这个学习困难的学生,坚决不能让他掉队。
D.这个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门外有一个圆形的水池,里面养着各色鲤鱼,游来游去。
【答案】D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课后小题。
心衰是被称为“生命的绊脚石”,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严重者危及生命,造成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根据数据显示,约有50%左右的心力衰竭在诊断5年后死亡,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
① ,把全身的血液抽上来,然后再泵向全身。而一旦水泵出现问题, ② ,就会导致人体组织器官出现缺血或者淤血,从而引起疲乏无力、下肢水肿、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各种临床表现。
天气逐渐变冷后,到医院就诊的老年心衰患者大多有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病史,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心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与气候变化,昼夜温差大有关;二是有些老年患者未遵医嘱,生活上不注意保健,抽烟、喝酒、暴饮暴食。 ③ :第一是夜间不能平卧;第二是咳嗽咳痰,甚至胸闷气喘;第三是尿少,腿肿。我们需要尽早关注这些心衰征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老年人在冬季受气候寒冷等因素影响,在出现胸闷、气喘、活动能力下降等临床表现时,就需要及时就医,积极加以预防和治疗。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①心脏就像我们身体的一台水泵;②血液抽不上来或者泵不出去;③心衰发病有三大信号。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造成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严重者危及生命。有数据显示,约有50%心力衰竭患者在诊断5年后死亡,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解析】①“根据……显示”句式杂糅,修改为“有数据显示”或“根据有关数据”;②“约有50%左右”错误,数词前后不能有重复表示约数的词语,去掉“约”或者“左右”;③“死亡”前面缺主语,“心力衰竭”后加主语“患者”;④“严重者危及生命,造成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逻辑的先后顺序不当,修改为“造成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严重者危及生命”。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道德经》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在《老子今注今译》中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智慧的人是不多言说的,多说的就不是智者。
苏洵《衡论·远虑》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指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以“不言与尽言”为主题,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此题的思辨性体现在要引导考生思考“不言”和“尽言”之间的二元关系,“不言与尽言”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看似矛盾实则相互补充。题目材料具有一定的思辨性,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容易激发考生的思考。考生需要在文中体现他们的思辨能力,在写作过程中,要对“不言与尽言”进行有理有据的讨论,而且讨论要结合考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来进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摘自《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知”通“智”,“知者”即“智者”。,根据材料所述,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在《老子今注今译》中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译为:有智慧的人是不多言说的,多说的就不是智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摘自苏洵《衡论·远虑》,“知”是“知道”的意思,意思是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一般用于与人交往时要做到坦诚恳切。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更是大力提倡要“尽言”,并且更进一步指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即说话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需要以此为戒!由此分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中的“不言”并不等于不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中的“尽言”并不等于“乱说”。在现实生活中,智者并非是不言,而是不夸夸其谈,并非不说,而是视情而说。一个有品德的人,需要注重修养,谨言慎行。“知无不言”不仅可以帮助朋友解决问题,还有助于加深友谊,特别是对于有利于国家、社会、民生的问题,我们要敢于建言献策,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然,我们一定要提高分辨能力,不要随便发表未经查实查证的各种消息,这就需要我们在“言无不尽”之前要详细地了解实际情况,有利于安定团结的话要说,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能说。言语是一种需要被约束的自由。“不言与尽言”关键在于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我们发声时,我们要坚持原则,做到多言、敢言、乐言;但对于未知全貌的事情要慎言、少言、不言。
【参考立意】1.智者敢言,言者有智;2.智者因时而言,言者随事而制;3.智者不言炼心志,言无不尽行正道;4.胸有丘壑智者不言,肩负重任言无不尽。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4年3月)高三语文试卷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同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令人唏嘘。
B.首联简洁地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为下文事件的跌宕推进做了铺垫,行文周密。
C.颔联写久别重逢,同司空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不尽相同。
D.诗歌以朴素自然见长,诗中的情景和细节,描写细腻逼真,使人读来如在目前。
【答案】B
(2)古人说:“唐人行旅聚散之作,最能感动人意,信非虚语。”(宋·范晞文《对床夜语》)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答案】①情感深重动人。诗歌通过写在乱世里与表弟十年重逢旋又离别,既写了二人深挚的亲情爱意,又写了聚散艰难的人生哀伤,还表现了国家混乱,世事维艰的深重悲叹。②情在言外,含蓄蕴藉。诗歌对相逢记叙完整,对二人重逢进行了细腻的细节描写,但是每当要抒情时却以写景含蕴。全诗不言情字,但情深义重,含蓄蕴藉,感人至深。③组织婉转曲折,情感起伏跌宕。诗歌前两联写诗人与表弟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有惊喜之意。颈联两人热烈长久地交谈,表现了对亲人社会的牵挂,表明他们情谊的深长。可是转眼又要“言别”,又陷入更加沉重的悲伤。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因与人聊天心生向往, 渐入梦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适《燕歌行》中“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两句描写了边塞黄昏时衰草连天、 孤城落日的景象,令人不禁想起古人描写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京口瓜洲一水间,即使站在北固山下,也可以有这样的视角。京口就是脚下的镇江,瓜洲是对岸的扬州。两座城市,隔着这一条江水,遥遥眺望。扬州林立的高楼 ① ,一个巨大的电厂的烟囱赫然挺立着。当地的一位作家指着斜对岸的江岸说,那儿,就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地方。看着那云烟模糊的景象,令人有 ② 的恍惚之感。
斜对岸的瓜洲古渡口,也早已没有漕运的船只停泊,被改造成一个景区,只有寻找历史的有心人,才能从寂寞的江面上看到舳舻千里的昔日辉煌。而岸这边,京口的古渡口也早因水位变迁而废弃。它被挖出来,封在厚厚的玻璃下面展示着,供过往游人凭吊和感慨。元朝诗人行端攀上当年的北固山形势尚依然,而今天,东西两侧水面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翠绿的树,是行道的地砖,是脚步轻快的二十一世纪的行人。
北固山还是那座山,山头的北固楼,已经重建了多回。不绝的游人吟咏着辛弃疾的怀古词,登临斯楼,看满眼风光,看滚滚长江,斯人斯景斯怀,在时间的流逝里,被悄悄地埋进过往,成为新的历史。
(1)请在文中横线空缺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历历在目;今夕何夕(恍如隔世)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只有寻找历史的有心人,才能从浩淼的江面上看到过尽千帆的昔日辉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过尽千帆”化自唐代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中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句,原句移情于景,表达的是幻想破灭的落寞之情,与“浩淼”一词的情调不谐,无法传达长江昔日的辉煌景象,并不符合“寻找历史的有心人”的心境。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几位青年作家考编一事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和反感。他们考取的是武汉市文联下属的事业单位,武汉市文学艺术理论研究所的文学创作岗,两位作家分别以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这几位青年作家考编惹人厌,主要是因为两宗“罪”。一是人们嫌他们作为社会竞争中的优胜者占了本就抢手的国家事业单位正规编制名额。
另外,是人们认为他们这种“写现实主义题材,却吃了现实的红利”的人,背叛了某种东西。有读者就说, ① ,现在亲手把读者的梦毁了。
可见,公众对作家的期待是很高的,纵使许多当代自称为作家的人的学养和道德不见得会高出社会平均水平。对比古代社会,虽然 ② ,但今天的社会意识对作家的认知,经过现代化、市场化的价值淘洗,毕竟已经不一样了。高傲不羁如李白,不断地行卷,向当权者推销自己,大概也不会这样惊诧众人。
图片如今,社会对作家的想象似乎是某种独立人格,追求自为自在,灵魂高贵,不将自己寄生于体制,更不必说依附于种种限制性条件,应当自居于边缘, ③ 。
也就是说,作家的文学写作所关照的人群及价值立场,应当和他的个人选择与公共表现是一致的。不一致就意味着是假的,在道德上是不好的,因为是“不真诚的”。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对作家“真诚”的期待,看起来美好,却并非理所当然。
在很多现实情境里,被赞许的真诚是可以的,和它是应该的,又或者它是好的,并不是一回事。借用美国文学批评家特里林的话:“英雄就是看上去像英雄的人,英雄是一个演员,他表演他自身的高贵感。”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划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这几位青年作家考编惹人厌,主要是因为两宗“罪”。
B.特里林的话:“英雄就是看上去像英雄的人,英雄是一个演员,他表演他自身的高贵感。”
C.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D.二诸葛还要请区长“恩典恩典”,一个交通员把他推出来了。(《小二黑结婚》)
【答案】A
(2)请在文中横线空缺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答案】①他们本是造梦的人;②文人同样是被供养;③不与主流价值模式合流。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社会对作家的想象似乎是具有某种独立人格,追求自为自在,灵魂高贵,不将自己依附于种种限制性条件,更不必说寄生于体制。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第二部分讨论了几位青年作家“考编”引起的争议,反映了人们对生活中的道德真诚的关注。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思索?
请结合以上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材料第一句借试卷部分,引出“青年作家‘考编’引起的争议”的话题,并引导大家关注思考 “生活中的道德真诚”。第二句对写作的要求。写作时可以联系生活经历或见闻,写一篇记叙文以反映生活,通过事件反应思考和主张。更可以写一篇议论文,以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就后者而言,要把住话题里边 “对生活中的道德真诚的关注”的视点要求,仔细深入思考。不论采用哪种形式,要紧扣试题话题中心,围绕试题提供材料,回视语言文字运用题Ⅱ,注意原材料提供的更加广泛的思考空间,联系现实,真诚表达。
【参考立意】
几位青年作家“考编”与道德真诚没有关系。
作家应该有担当,树立道德真诚的典范。
作家在道德行为上应该与自己在作品中表达的主张保持一致。
道德真诚是全社会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