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最新进展对锂离子电池效能的显著提升

科技   2024-12-09 22:43   浙江  
摘要 - 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解决方案中,电池的热管理是保障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核心环节。本文对2023年和2024年开发的最新BTMS设计进行了全面总结,重点关注近期的进展和创新。主要目的是评估这些新设计,以确定关键的改进和趋势。近期,BTMS领域在提升热管理效率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在热电冷却(TEC)、空气冷却、相变材料(PCM)冷却以及混合冷却技术等方面。热电冷却技术因其经济性和环境可持续性而备受重视,其通过Peltier效应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空气冷却技术以其成本效益和维护简便性而广受欢迎,尽管在高温环境下效率有所降低,但通过结构优化显著提升了其性能。PCM冷却技术以其无需额外能耗和卓越的温度一致性而备受关注,但在高热负荷条件下,需与其他技术结合以解决热饱和问题。混合冷却BTMS通过融合多种冷却技术,弥补了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大幅提升了热管理的效率。

这些技术的进步为BTMS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洞见,旨在通过先进的热管理解决方案,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可持续性,确保锂离子电池在285K至310K的最佳性能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

1.简介 

1.1、能源与环境需求推动
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促使转向更安全、清洁和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而交通运输依赖化石燃料,导致能源消耗过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因此需要更清洁可持续的交通方式。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是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前景的解决方案。
电池热管理的关键作用: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和内部产热对其性能、寿命和安全性影响显著,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对于保护电池免受温度升高和内部热产生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中产生的内部热会导致温度分布不均,影响电池寿命和效率,热点常形成于电极附近。
1.2、BTMS的重要性
维持电池性能与寿命:BTMS对维持锂离子电池组(由多个电池以不同配置组成)的最佳性能和长寿命至关重要,电池效率高度依赖温度,有效热管理可解决温度不均问题,提升电池在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中的性能。
1.3、BTMS近期进展与分析
风冷技术改进:风冷方法不断发展,通过多种改进(如蜂窝结构、多进/出风口系统)提升性能,提高冷却效率和温度均匀性。  
液冷系统优势:液冷系统(特别是先进冷板和冷却通道设计)热管理能力卓越,仿生螺旋翅片和液冷板研究展示了其在散热和温度控制方面的显著增强。
PCM冷却特点:BTMS中使用PCM提供被动热管理,相变时有效吸热,混合PCM系统(与风冷或液冷结合)提高了热性能和能源效率。
热电冷却进展:热电冷却(TEC)近期进展集中于与其他冷却方法集成,实现精确温度控制和提高效率,能在高热负荷下保持电池温度在最佳范围。
图1.本文使用的电池组冷却分类
1.4、研究动机
创新成果涌现:2023 - 2024年研究人员提出更多创新BTMS想法,模拟软件和方法快速发展。
综合创新分析:本研究聚焦此期间创新,不仅分类传统冷却方法,还强调混合系统,通过分析新颖设计改进(如仿生结构、先进材料、优化几何配置)对性能提升的作用,对比技术经济方面,为未来研发提供见解,推动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中的发展,凸显了该研究对电池技术进步的重要价值。
2.BTMS研究的近期进展
2.1、研究方法概述
众多研究通过实验和数值分析广泛探索了各种形式的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科学家在电池、模块和电池包等多个层面进行实验,以研究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运行情况,许多研究者还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进行数学建模。实验研究对确定变量关系和理解参数影响至关重要,有助于有效控制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类别中的热性能。
2.2、风冷式BTMS
风冷方式特点与局限:风冷是BTMS的自然冷却方法,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具有简单、低成本、无泄漏担忧和易于维护等优点,但在高温环境下对电池包冷却需求的响应能力有限,尤其是自然风冷。
改进措施及效果
  • 风道改进:科学家们广泛研究了改变气流模式的风冷方法,如X型双进双出对称风冷BTMS,与对称风冷系统相比,显著降低了电池包的最高温度、温差和功耗;蜂窝型圆柱电池包配空气分配板和仿生散热器,降低了电池包内的最高温度和温差;基于热 - 流体耦合拓扑优化设计的多进/出风口冷却框架,提高了冷却效率和温度均匀性,适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 电池排列改进:非垂直结构Z型风冷BTMS,降低了电池的最高温度和温差,提高了冷却性能和温度均匀性;采用物理模拟和进化算法优化的交错排列BTMS,改善了锂离子电池包的热管理。
  • 添加翅片结构:使用径向翅片的锂离子电池风冷BTMS进行实验和计算分析,发现径向翅片可显著提高冷却效率;带导流板和脂质有机液体冷却剂的直流冷却BTMS,实现了较低的平均表面温度和温差,为高效电池热管理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2.3、液冷式BTMS
液冷系统分类及特点:液冷系统分为液体间接冷却(LIDC - BTMS)和液体直接冷却(LDC - BTMS,即浸没式冷却系统)。LIDC - BTMS利用液冷板吸收和散发电池充放电产生的热量,其热传递效率高,但受冷却板与电池接触热阻限制;LDC - BTMS使冷却液与电池直接相互作用,降低热阻,有效维持电池理想温度,延长电池寿命并减少热失控,但设计需精确解决冷却液容纳和系统密封问题。
优化设计及成果
  • 冷板优化:优化冷板对提高液冷系统热效率至关重要,如引入集成相变材料和蜘蛛网状液冷通道的混合BTMS,能在高放电率下保持电池模块温度低于40°C;菱形流道冷板提高了液冷BTMS的效率。
  • 冷却通道改进:改变冷却通道形状等可增强散热、确保温度均匀、降低能耗和优化系统性能。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液冷设计发现,迷你通道圆柱(MCC)冷却性能好但温度变化大、制造复杂,通道冷却散热器(CCHS)温度分布更均匀;集成仿生螺旋翅片和嵌入式集成冷板的BTMS,通过数值实验优化结构设计,提高了冷却和预热效率;平行三明治冷却结构,相比串联冷却系统降低了电池包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温差。
2.4、PCM冷却式BTMS
PCM冷却原理与特点:相变材料(PCM)冷却作为主动冷却系统的替代方案,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和储存大量热能来调节电池温度,提供被动热管理,减少冷却液管理风险,简化热管理系统,提高可靠性,有助于保持电池性能、延长寿命和增强安全性。但PCM完全融化后吸收热量能力下降,常需与主动冷却系统(如液冷或风冷)结合,尤其是在长时间高功率运行或高温环境下。
混合系统设计及效果
  • PCM - 风冷混合系统:将PCM与风冷相结合可减少电池包温度梯度和热点,如混合BTMS结合PCM和空气冷却,并采用仿生可变截面翅片,通过延迟空气冷却策略降低功耗;蜂窝状设计对蓄热冷却系统的增强作用;PCM覆盖棱柱形电池极片并通过Z型空气通道的创新设计,提高了热性能。
  • PCM - 液冷混合系统:PCM与液冷结合具有诸多优势,波浪形微通道冷板与PCM的混合系统,改善了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包的主动和被动冷却,保持温度均匀;利用复合相变材料体积变化控制冷却水流的被动热调节器,降低了最高电池温度,提高了温度均匀性和波动控制,展示了被动热管理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提升电池性能和寿命的潜力,该混合系统还具有传热效率高、温度均匀性好、可靠性高、节能、可扩展和可定制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电池应用场景。
2.5、热电冷却器BTMS
  • 热电冷却原理与优势:热电冷却器(TEC)利用珀尔帖效应通过电流驱散介质中的热量,具有设计轻巧、紧凑、噪音小、操作简单和寿命长等优点,在众多行业广泛应用。热电发生器(TEG)则利用塞贝克效应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 TEC在BTMS中的应用及成果:基于TEC的BTMS,其创新电池包设计结合了丙烯酸容器、铜支架、热电冷却系统以及液体和空气循环,显著改善了热管理,降低了电池温度;TEC - TEG混合BTMS,结合热电冷却和发电与强制空气,有效降低了单个磷酸铁锂(LiFePO₄)电池的表面最高温度。
3.讨论与总结
3.1关键发现总结
  • 风冷:风冷方式包括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具有简单、低成本和易于维护的优点,但在高温环境下效率显著降低。改进措施如风道改进(X型、蜂窝结构、多进/出风口等设计)、电池排列改进(如Z型和交错排列系统)和添加翅片结构(径向翅片和导流板等)能显著提高风冷BTMS的性能,有助于维持电池温度在最佳范围,提升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 液冷:液冷方法(包括液体间接冷却LIDC - BTMS和液体直接冷却LDC - BTMS)对电动汽车等高要求应用非常有效,其传热能力优于风冷,适用于高功率密度场景。冷板优化(如蜘蛛网状、迷你通道和菱形流道冷板)和冷却通道改进(优化流体流动、采用波浪形微通道、增加散热表面积、使用先进材料)可提高冷却效率,PCM与液冷结合的混合系统能进一步提升温度控制能力,确保电池在极端条件下性能稳定。
  • PCM冷却:PCM冷却提供被动热管理,相变时吸热,能有效维持电池温度一致,但长时间高功率运行需补充主动冷却系统。不同形状(方形、圆形、矩形)的PCM配置可优化特定温度范围的热管理,与风冷或液冷结合的混合PCM系统能提高温度调节和能源效率,尤其在高放电率时有效,创新设计(如先进翅片结构和优化配置)可增强传热效率、减少温差并延长电池运行时间,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 热电冷却:热电冷却器(TEC)利用珀尔帖效应有效控制温度,具有紧凑、低噪和长寿命等优点,适用于BTMS。混合TEC - TEG系统利用TEC和TEG的优势显著提高冷却效率,降低电池温度;TEC与PCM或翅片结合的主动 - 被动混合系统增强了温度调节和能源效率,在高放电率下有效;创新TEC设计(如双主动冷却系统和带冷板的TEC)提供了先进热管理解决方案,在极端条件下保持电池温度在最佳范围,通过与其他冷却技术集成和系统设计优化,可显著提升电池性能和安全性,适用于电动汽车等高要求场景。
3.2、冷却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评估指标定义:定义了冷却效率(CE,衡量冷却方法维持电池温度在最佳范围的有效性)、温度均匀性(TU,评估冷却方法保持电池包温度均匀分布的能力)、最大温度降低(MTR,冷却方法降低电池最高温度的程度)、能源消耗(EC,维持最佳电池温度所需能量)、系统复杂性(SC,实施和维护冷却方法的复杂程度)、响应时间(RT,冷却方法适应热负荷变化的速度)、成本效益(C - E,实施和运行冷却方法的总成本与性能收益的相对关系)、可扩展性(S,冷却方法适应不同电池尺寸和配置的容易程度)、安全与可靠性(SR,冷却方法增强电池安全和运行可靠性的程度)等关键术语,用于评估四种冷却方法(风冷、液冷、PCM冷却和热电冷却)的性能、效率和适用性。
各方法特点比较
  • 风冷系统成本效益高,初始和维护成本低,适用于对冷却性能要求适中且追求系统简单性的应用,但在高热负荷下效率较低。
  • 液冷系统冷却效率和可靠性高,适用于电动汽车等高需求应用,但成本较高且复杂,涉及能源消耗。
  • PCM冷却方法成本效益较好,运行成本低,系统复杂性适中,适用于需要持续热管理且能耗低的应用,如被动冷却场景。
  • 热电冷却方法性能高、控制精确,适用于对温度管理要求严格的高端应用,但成本和能耗较高。  
选择依据与混合系统优势: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取决于具体应用需求,包括性能、成本限制、系统复杂性和运行条件等。混合系统结合多种冷却方法可发挥各方法优势,实现最佳性能和成本效益。

扫描右边二维码,一起探讨AIOT/新能源

 
往期精彩回顾
电动汽车电池健康预测——从线性滤波到机器学习方法的演进与成效评估
聚焦安全:固定式电池储能系统的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
实践指南:如何优化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的SoC估计策略
深度探索:锂离子电池碰撞安全性的多层次研究与模拟分

LB说IOT
专注于AIOT、大数据、云计算、换电站、新能源等技术领域,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大数据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应用、企业信息化、智慧城市和信息安全服务等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