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用户充电习惯如何加速或延缓电动汽车电池老化

科技   2024-12-15 21:35   浙江  

摘要 - 本文深入探讨了用户充电习惯对电动汽车电池长期退化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一个基于现有文献的系统化简化电池老化模型,该模型采用微分计算方法精确处理电池状态的微小变化。模型的关键输入参数包括电池的充电状态、温度以及累积的全等效循环次数,而输出则为电池的健康状态。该模型经过雷诺Zoe 41kWh电池制造商提供的实验老化数据的严格识别与验证。此外,电池的电热模型和老化模型与车辆牵引模型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系统模型,并通过实际车辆的测量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这些模型的准确性。能量宏观表示(EMR)形式主义作为一种创新的方法论,将所有子系统模型的相互作用以一种统一且有序的方式进行了整合。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充电间隔和电池充电状态(SoC)对电池老化的具体影响。通过模拟五种不同的充电场景,同时控制驾驶阶段和充电电流的一致性,研究发现平均SoC是影响电池老化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相较于每日充电,每四日充电一次能够将电池健康状态降至80%的时间延长36%,这主要是由于较低的平均SoC水平。在本研究的所有场景中,每日的行驶里程保持恒定,以确保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简介

1.1、电池老化模型研究现状与本研究目标

电池老化模型有多种类型,电化学模型用于分析但难以与其他子系统连接,经验黑箱模型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识别,半经验模型因在识别和互联方面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本文采用半经验模型。电池老化指标之一是容量随时间下降,其老化受驾驶、充电和停车(日历老化)影响,可通过管理充电(如优化充电功率)减缓老化,已有实验表明高SoC时电池老化更快。本研究旨在探究用户充电习惯(充电时间间隔或起始SoC)对电动汽车电池老化的影响,创新之处在于将电池老化模型作为电动汽车子系统,考虑停车、驾驶和充电等所有模式,基于不同子系统互联构建系统模型。 

1.2、简化半经验老化模型的构建与系统整合

所提出的简化半经验老化模型包含电、热和老化部分,SoC和温度依赖关系源自相关文献,能量交换累积效应来自其他文献。模型通过微分计算容量损失变化,输入包括电池SoC、温度和全等效循环次数,输出为电池健康状态(SoH)。采用能量宏观表示(EMR)形式组织系统模型,通过功率流在不同图标间的表示以及积分因果性,便于多物理子系统互联和有序交互。在第二章,利用电动汽车NMC电池制造商的实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并通过实验结果对各子系统进行验证;第三章提出并研究不同场景,模拟比较10年电池老化情况(对应车辆典型使用时长),依据文献和工业政策以SoH达到80% - 70%作为更换电池参考,通过比较研究估算达到80%SoH所需时间。

2.电池与车辆模型构建及相关参数识别与验证

2.1、电池老化模型

模型构建原理:基于文献开发的系统导向简化老化模型含两部分,考虑电池荷电状态(SoC)、温度、时间和全等效循环次数(NFEC)对老化影响。第一部分用线性关系描述SoC对老化影响、Arrhenius定律描述温度影响、含分数指数z描述时间影响;第二部分考虑充电/放电电流下的FEC数量对老化影响,老化是两部分之和。采用微分形式计算容量损失变化,通过积分得到累积容量损失,进而得出电池健康状态(SoH),并给出各变量微分表达式及离散化公式。

表1.确定了由于SoC、TBat和t而引起的老化定律参数。

图1.与实验日历老化结果的识别

SoC和温度依赖关系识别:利用雷诺Zoe 41kWh电池(LG Chem NMC 63Ah)的实验老化结果(对应日历老化,无电流、温度恒定)识别模型中SoC和温度相关参数(A、B、E_a、z),通过全局数据拟合得到参数值,在SoC为5% - 90%、温度25°C - 45°C范围内进行识别,用决定系数R^2和相对误差评估模型准确性,R^2在SoC高时较好,SoH平均相对误差为0.23%。

图2.日历老化容量的相对误差

k_FEC识别:用电池制造商进行的充放电循环实验(电流变化、环境温度恒定在25°C和45°C)数据,结合已识别的其他参数,通过数据拟合识别k_FEC,其值为98.0 10^-3 % FEC^-1,模型与实验SoH结果接近,SoH平均相对误差为2.20%,模型适用于25°C - 45°C温度范围。

图3.SoC估计SoC a)和温度b)的演化
图4.与累积FEC的识别
图5.关于容量作为FEC函数的相对误差

老化模型验证:用同一文献中的另一个老化测试(快速直流充电)验证模型,决定系数为0.89,SoH平均相对误差为2.24%。 

图6.快速充电周期老化模型的验证

图7.快速充电循环下容量的相对误差

2.2、简化电池电热模型

研究车辆电池简化为等效大电池,由96个串联电池和两个并联分支组成,模型参数包括开路电压OCV_Bat、等效串联电阻ESR_Bat、热容量C_ThBat、热阻R_ThBat。电池电热模型用能量宏观表示(EMR)组织,基于功率变量,考虑焦耳热效应计算加热功率,重新组织温度演化微分方程以满足EMR积分因果性,计算熵流qS3和qS4。模型模拟温度与雷诺Zoe实测温度对比,平均误差0.25°C,相对误差4.7%(归一化后),电池电压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 

表2.蓄电池电热模型参数

图8.简化电热模型结构

图9.电池电热模型的EMR

图10.在22 kW充电过程中佐伊电池温度的变化

图11.uBat的模型与实验比较

2.3、车辆牵引、充电和停车模型

牵引模型已开发并在雷诺Zoe上用EMR组织和验证,给出车辆参数(如空气动力学阻力系数、迎风面积、车辆质量等)。简化电动驱动部分,用EMR表示为多物理(机电)能量转换元素,给出驱动电流、车辆速度、电池电压和车轮力等关系方程,考虑制动策略(60%制动为电制动),底盘为能量积累元素,道路为阻力源,用参考速度作为车辆模拟输入,通过控制器调整总力,耦合通过分配元素实现,模式选择器控制车辆充电、驾驶或停车模式,充电器用恒流恒压(CC - CV)策略等效源表示,停车阶段用零电流等效源表示。

表3.所研究的EV的参数

图12.利用EMR实现全EV模型

3.全模型集成与充电场景模拟分析

3.1、全模型集成与多时间尺度问题处理
用能量宏观表示(EMR)统一表示各子系统,通过图形描述(图12)连接子系统形成系统模型,电池电流来自车辆牵引或充电器,SoH更新实际电池容量。采用WLTC 3级驾驶循环作为驾驶阶段输入(日行驶46km,含城市、郊区和高速公路部分),充电电流6.7kW AC,环境温度20°C,模拟给出电池电压、电流、温度、SoC和容量损失变化(图13)。车辆与老化子系统动态特性不同形成多时间尺度系统,耦合且相互依赖,模拟困难且耗时。虽可采用相同时间步长模拟,但老化部分使全局模拟时长增加10倍,本研究采用多步方法(在MATLAB Simulink中实现,将系统分为快慢子系统,快动态时间步长10ms,电池老化模型时间步长100s)解决此问题。 
图13.WLTC驱动循环a)电池模拟电压b)、电流c)、温度d)、SoC e)和SoH演变f)
3.2、日常充电场景(固定间隔)模拟分析
研究不同日常充电场景(S1 - S3,初始SoC分别为100%、60%、30%,基于退化容量计算),模拟10年SoH演化(图15)。结果表明SoC越高老化越快,10年后SoH降解从15%(S3)到28%(S1),差异达1.9倍(相同驾驶距离下)。虽保持低SoC可减缓老化,但充电站通常将电池充满,用户提前停止充电不实用,后续研究更长充电间隔以更实际地降低SoC。 
图14.每日充电场景下的电池SoC演变
图15.日常电荷的SoH演变
图16.不同充电间隔下的电池SoC演变

3.3、不同充电间隔场景模拟分析
固定初始SoC为100%,研究不同充电间隔(如每2天S4、每4天S5)对电池老化影响,与每日充电(S1)对比,模拟10年(图17)。结果显示每4天充电相比每日充电,10年后老化降低19%,每2天充电与每日充电老化差异不明显(降低5.7%),充电间隔长使平均SoC降低,老化减缓,这些趋势在第一年结束时也有体现(图18),S1和S4的SoC演化接近,S5的SoC下降更多。 
图17.不同充电间隔下的SoH演变
图18.使用一年后的容量下降
3.4、达到80%SoH的综合分析
合成分析确定影响老化的主要因素,固定电动汽车日行驶距离,以充电间SoC变化为变量,用平均SoC代表场景,研究达到80%SoH的时间与平均SoC关系(图19)。SoC越高,达到80%SoH的时间越短,这是老化模型中SoC依赖关系的直接结果。不同场景下达到80%SoH的时间不同,如每4天充电(S5)需8.6年(行驶(144 10^3km)),每日充电(S1)需6.3年(行驶107 10^3km),时间延长36%。   图19.容量与平均SoC达到80%的时间
3.5、扩展到US06循环的研究
采用US06循环(主要为高速公路循环,累计里程12km)研究,其自热低,SoC演化略低于WLTC( - 6.5%对比9%)。研究相同场景下的老化结果(图21),与WLTC相似,较低的FEC量被较高的SoC随时间的变化所补偿,观察到相同趋势。
图20.US 06简化表示
图21.US06循环的SoH演变
4.总结
电池老化模型构建与验证:提出基于温度、SoC和全等效循环次数(FEC)的电池老化新模型,采用微分方法处理老化动态因果性。用雷诺Zoe 41kWh电池实验数据识别模型参数,并用单独循环老化结果验证,模型SoH值平均相对误差为2.24%,适用于温和至高温环境,不适用于低温。
模型耦合与充电场景模拟:将电池电热模型与老化模型耦合,并与已验证的车辆牵引模型连接构成完整模拟模型,研究雷诺Zoe充电间隔对电池老化影响。在相同驾驶条件(每日2次WLTC循环)和充电电流下,模拟不同SoC场景10年,发现保持低平均SoC可延长电池寿命,该趋势在一年内明显,US06循环研究进一步证实。如每日驾驶距离相同,每4天充电相比每日充电,达到80%SoH的时间延长36%。

扫描右边二维码,一起探讨AIOT/新能源

 
往期精彩回顾
高级电池管理系统: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对比解析
无人机电池性能优化:电化学阻抗被动跟踪与主动干预的深度剖析
深度解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最新进展对锂离子电池效能的显著提升
深度探索:锂离子电池碰撞安全性的多层次研究与模拟分

LB说IOT
专注于AIOT、大数据、云计算、换电站、新能源等技术领域,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大数据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应用、企业信息化、智慧城市和信息安全服务等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