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沙东为什么买“Keytruda Killer”!!
健康
2024-11-21 15:28
浙江
9月份WCLC上康方发了Harmoni-2的PFS data,0.52的HR震动了康方和smmt的股价。但是Merck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是在给这个药泼冷水的状态,认为他们对于PD1+VEGF已经做了足够的研究。他们说“Good to see someone to push boundary of science. few points->1-CN only population, tki don't translate to western population, 2-PFS looks good but don't translate to OS data, 3-trial design against keytruda mono for PDL1 1-49 population, but it is not soc.”
其实这些都是大家都应该已经知道的。特别是CN only和PFS dont tranlsate to OS。但是并不是所有PFS都不能translate到OS,PFS在一定条件下是很有可能转化成OS的,这个meta analysis做的很多,大家可以搜来自己看,我就不在这里列举了。总的来说,就是PFS的绝对值差异必须足够大,对照组crossover到用药组的比例不太高,和药物的安全性不太差的情况下,是有很大概率能够转化成OS。同时我也不担心这个是CN only的临床,如果做过实际运营就知道,phase I/II比较容易manage data,but phase III 50-60个临床中心,300-400人的临床,你想manage每一个医生,每一个病人是需要比telsa中国还要强的执行力。可能能manage几个center,但是想要manage所有,对执行力的要求高的难以想象。原来我也犯过类似的错误,60个中心以为问了6-7个具有代表性的就能得出结论,结果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做医药投资必须要避免想当然。最令人担心的,还是anti-angio在亚洲人里的performance比欧美人要好很多。比如在Avail临床里的OS analysis for subgroup,这个是phase III 1L non-sq NSCLC的病人,both 7.5mg/kg,和15mg/kg亚洲人都比白人药好很多。但是两组亚洲人的人数都不多,可能方差会比较大。但至少能看出,如果从OS的角度看,抗血管治疗对白人来说效果并不太好,但是对亚洲人可能是有效的。但是似乎在post-tki的setting下,亚洲人并没有体现特别的优势。如果看Impower150这个临床的subgroup analysis,人数很少,只能作为参考。虽然说的是1L病人,但是在EGFR+的setting下面,70%的病人是接受过一线TKI治疗的sensitizing的突变,主要指的就是exon 19 del和Leu858arg,这两个占了整个EGFR突变人群的80%以上。虽然人数少,但是应该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这么看下俩,OS的HR和康方发的Harmoni-A的data是类似的,并没有体现出欧美人和亚洲人的差异。不过这个分析的问题是,在这个subgroup里,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亚洲人,因为EGFR+的病人本来是亚洲人居多。所以虽然merck嘴上很硬,但是心理也知道自己的理由不是100%站得住脚,甚至大部分理由都不太站得住脚。小公司怕做错,大公司怕错过,所以必须买一个“keytruda killer”。其实市场上的PD1/L1 X VEGF的药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个药都是112。112以贝伐为骨架,屁股上接了两个scFv target PD1,20mg/kg的用量上来看,根据分子量计算,是match了贝伐在1L NSCLC中的用量15mg/kg,但是他的半衰期是 6.60±2.05days,beva的半衰期在15mg/kg 大约是在20days。所以相当于一个短半衰期的beva,因此beva相关的AE比beva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PD1的角度来说,虽然AUC是类似的,但是CMAX AK112比K药就要高了5x左右。可以理解为使一个高Cmax的PD1 +一个短半衰期的贝伐这个组合。高Cmax的PD1可能有一些好处,但是并没有确凿的证据。RO只能看外周血,但是对于肿瘤内部的penatration,可能高的Cmax是有一些好处。
上面三个,分别是宜民昂科,普米斯和AK112,下面是merck买走的礼新的专利截图。从相似程度上来说,应该是礼新这个和AK112比较像。AK112,PM8002和礼新这三个药的股价都是beva作为骨架。但是从剂量上来说,PM8002并不比其他PDL1的Cmax要高,这点并不像AK112,还是一个正常剂量的PDL1+一个正常剂量beva这个组合。宜民昂科的IMM2510和AK112是最不像的,从抗体设计的角度可能他要更“美”一点,但是具体work的机制和112有可能很不一样。首先他target的是VEGFR1- D2,所以阻断的并不仅仅是VEGFA,而是可以阻断多种类型的VEGF。其次他的PDL1是在Fab端,Fab有一定概率target VEGFR,还有一定概率阻断PD1/PDL1,也有可能同时阻断。同时Fc保留了ADCC的功能,可以杀伤表达PDL-1的肿瘤细胞,和表达VEGFR1的细胞(包括血管内皮细胞)。所以这个安全性和有效性profile应该会非常不同。至于这两个靶点之间有没有协同,是不是能够达到比如血管正常化,阻断肿瘤外围血管,让血管在内部生长,从而促进免疫细胞的panetration就是一个目前无法验证的概念。年初去美国,有很多人不相信,不过也有一些免疫学家非常相信。届时只能等到看OS和global trial的时候才知道。但是总是,merck买了一个和AK112最像的药。他会怎么开发呢?首先咱可以确定的是,他不会因此放弃264,因为谁也无法保证AK112 combo 化疗比264 combo PD1要好,再加上264已经是亲儿子投入太多,就更不可能。更有可能的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分开target不同适应症,一种是combo。如果分开target不同适应症,肺癌这个适应症大概率只会开展一小部分,毕竟肺癌的60%已经被264围攻了。如果把还没开的,比如PDL-1阴性的患者,但是如果单独开还要和BMS + BL01D1 PK,也不一定PK过。所以如果分开适应症,大概率应该肺癌仍然留给264,双抗去做一些,比如肝癌,MSS CRC,HNSCC之类的传统Beva + IO能work的地方。重要的适应症,比较有可能是的做combo。但是combo需要看到一定证据才会开始。所以什么时候开始呢?是否药等到AK112把harmoni-3做出来?或者至少等明年Post-tki的topline data和harmoni-2的OS出啦以后再做决定?等harmoni-3肯定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因为那样时间会太久,如果成功。merck的双抗再开始做,等到上市意义也不大了。但是如果现在直接开始做,那就以为这根据他们的DD他们的认知,这个药非常有价值,CN only的临床不是问题,没有OS也不是问题。这看上去也不太可能,打脸不太能打成这样。我觉得最大概率还是会等明年的OS,post TKI的data是不是重要我不确定,因为毕竟有270个病人可以直接用中国data,有可能更多的是等待看白人和亚洲人的一致性。这个临床是否能看到OS的HR目前也不太确定,但是希望是和中国是一致的。明年上半年对于这些药企来说都非常关键,期待A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