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生物,还是朋友

健康   2024-11-06 09:20   浙江  

回头上岸


作者:西北哽
从“再也不信”到“又是朋友”,投资者对信达生物态度的改变只用了一个礼拜。
周日晚上,信达生物披露公告,表示由于股东“反馈不同看法”,公司已经决定:不再继续转让子公司Fortvia的股权。

这个消息让信达生物周一股价大涨,表明市场对公司停止转让是认可的,股权转让风波一片乌云消散。

前后一周时间,信达发生了什么?
11月4日,信达生物董事长俞德超在电话会里解释了决策的原委:公司很早就确立了国际化路径,Fortvita是专为出海而生的,只是时机和方式可能没有得到股东的认可,既然如此,信达选择尊重市场意见

俞德超感慨:能引起这么大的讨论。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1Fortvita 成色几何?


过去一周里,投资者对Fortvita众说纷纭。有的称这家公司拥有信达多个管线的海外权益;有的说很快信达将实现重磅BD。
只有信达内部最清楚Fortvita的现状。114日的电话会上,公司仔细分析了Fortvita手中的主要资源:
被广泛看好的PD-1/IL-2融合蛋白IBI363,今年9月刚拿到FDA的快速通道资格。但IL-2全身毒性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案,到底能不能成功,现在不可能有明确答案。

另一款进度靠前的CLDN18.2 ADC,编号IBI343,针对胃癌的后线适应症已经纳入中国的突破性治疗。但这个品种,信达主要想推的是胰腺癌适应症,并且刚拿到FDA快速通道资格,只是数据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论证。
其他的双抗、adc、自免等药物都在非常早期,暂时没有数据信息。

表面上看,两个品种的FDA快速通道,的确给Fortvita加分不少。但实际上这种资格认定,并没有想象中的含金量那么高。
FDA每年都公布五种审评加快通道的实际数据。因为各种加快资格的申请,企业都是要向FDA交费用的,这钱可不能是一笔糊涂账。有机构统计过:2011到至2020的十年间,FDA快速通道资格申请成功率是:
67.6%

信达内部认为,Fortvita更像是一家海外初创型biotech,其财务状况和业务现状是能匹配的。在此前的文章《信达生物惹了谁》中就分析过:是不是捡了便宜,还不一定。


2国际化决心不变


国际化是信达生物进入第二个十年后的既定长期规划。公司很早就评估过适合出海管线,以及未来的预期市值,趋势都是向上的。
然而2022年PD-1信迪利单抗的出海失败,的确给信达一定打击。在那之后信达生物明白:出海这件事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Fortvita公司的平台地位就是那时才确立下来的。

然而,时过境迁。当初设计的发展路径,在今天遭遇地缘政治、融资环境的巨大变化,自主出海难度只增不减。

(摘自GlobalData《2024年生物制药行业现状》
俞德超和其他管理层入股出海平台,不亚于希望寻找信达的第二曲线,希望通过自己的增信,吸引投资人关注Fortvita。毕竟自己身家在其中,今后开展NewCo等新形式融资的时候会更有说服力。

正知此事不易,才需躬身入局

今后的出海之路都是自己要去一步一步趟的,市场应该给信达更多的耐心。

信达生物的管理层在电话会上明确:短期内Fortvita不会有融资计划,但公司的国际化的推进计划不会改变。


3业绩增长仍是主线


国际化是信达尚不可及的星辰大海,但是在国内市场,信达生物基本上已经迎来了商业化的爆发点。
今年第三季度,信达生物产品销售总收入超过23亿元,同比增长超40%。最早进入医保的PD-1信迪利单抗市场领先地位日益稳固,其他产品也随着医保的快速准入优势获得了市场覆盖。

肺癌治疗是信达目前最有优势的领域。算上正在等待审批的引进品种利厄替尼,信达旗下的品种覆盖了三代EGFR-TKI、KRAS G12C、PD-1、ROS1、VEGF等多个靶向药物,基本上国内biotech里的最强阵容。

因为有了信迪利单抗等打下的市场底子,信达后上市的新品导入速度明显加快,这也是信达的优势之一。

(信达主要管线,摘自2023年年报)

在电话会上,俞德超还着重介绍了信达几个在审评中的管线。
治疗甲状腺突眼的替妥尤单抗是中国首个申报上市的IGF-1R抑制剂,今年5月上市申请获受理,有望填补60年来的治疗空白;IL-23p19抗体匹康奇拜单抗,能实现当前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最长给药间隔:每12周注射一次。

信达目前的管线里,有5个品种等待上市,3个新药进入III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这表明,老是被人说“创新药二哥”的信达生物
创新底蕴仍在。

学会倾听投资者的声音,信达值得更多耐心和等待。
必须要赞一个!!

VIP说
和健康相关的,都是个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