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的庐山会议后,邱会作、李作鹏、黄永胜、吴法宪等人,各自向毛主席做书面检讨。看过邱会作的检讨后,毛主席亲切地开玩笑道:“我死后,你就当中央主席。”一旁的周总理也表现得很满意,似乎是觉得可以。
这样的玩笑,黄、吴、李等其他作检讨的人都没得到过。邱会作的特殊待遇从何而来的呢?
邱会作出身“双一”(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是毛主席十分了解、非常看重的嫡系干部——这是无可避免的人之常情。除了跟毛主席十分亲近外,他跟周总理的关系同样很密切。
1929年年初,毛主席领导红军下井冈山,到兴国、于都一带开辟一块新的红色根据地。当地群众争先恐后地站到红旗下,加入革命的队伍。其中就有邱会作的一家三代人。
邱会作参加革命时,年仅15岁。家里穷营养不足,导致他长得很瘦弱,但架不住脑子灵活。每次上面交待下来的任务,他既会说好话保证,又能切实地完成好。
邱会作没念过书,但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在参加革命后,他有意识地频繁接触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分子,向他们请教东西。不过两三年时间,他就学有所成,宣传标语写得有模有样,革命顺口溜也是编得朗朗上口。
因此,邱会作不到20岁,就做上了红五军团宣传队长。红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壮大,各项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增设,其中就有负责后勤的供给部。20出头的邱会作,一下就被任命为军委总供给部政治指导员。
历次反“围剿”都参加了的邱会作,因在长征前夕遵照上级命令,做了些准备工作——销毁部分带不走、将会资敌的物资,被抓走差点杀头。
在执行这项特殊任务前,叶季壮带着邱会作去见周总理。这项任务,是周总理亲自面授机宜向邱会作下达的。这是他们的初次接触。在此之前,他们彼此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
周总理见到邱会作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啊,你就是邱会作吧,名字我早知道了。”做完销毁工作后,邱会作在总供给部部长叶季壮的带领下,回到瑞金向周总理复命。
复命时,周总理对邱会作满口赞扬,说他不容易,还夸他“这样年轻,思维能力这么强,大有前途”。
后来因为销毁工作过于机密和重要,邱会作突然就被抓去将要杀头,幸好路上偶遇周总理。邱会作没有求救,只是用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周总理不放。最后,周总理开口救下了他。
这份救命之恩邱会作当时没有言谢,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周总理见到他也没有主动交流——两人见面只握手不说话。
长征至延安,旧事重提,周总理跟邱会作说:“你当时的眼睛直盯盯地望着我,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后来的日子里,邱会作不止一次向周总理表达谢意,感念他的救命之恩。
邱会作知道“毛泽东”这个名字的时间很早,1929年刚参加革命时就天天听到。长征前,邱会作见过毛主席两次,但都没有交谈:第一次是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打响的当天,第二次是1934年年初的一次大会上。
他们真正认识和熟悉,得从长征说起。中革军委新成立一个行政和伙食单位,邱会作成为照顾毛主席日常饮食的工作人员之一。两人就此开始朝夕相处。
邱会作跟毛主席的交谈,源于有人说“虱子也有官兵之分,科长(即邱会作)身上的虱子就比我们的大”,邱反问:“那毛主席身上的虱子是不是黄豆那么大?”碰巧在路边休息的毛主席听到了,大声插话道:“哪个说得?到我身上抓个这么大的虱子来看看。”
大家哄笑,邱会作跑到毛主席身边。他们过去没有交谈过,但毛主席对邱会作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开口就道出他的家乡具体位置,说起他家的具体情况,还讲自己在他爷爷的茶摊上喝过茶。
接着,毛主席跟邱会作聊起兴国的革命历史。从这以后,两人渐渐熟悉起来,毛主席称呼邱会作“小兴国佬”,邱会作也敢在毛主席面前吹吹牛、讲讲大话。长征路上的休息时间,毛主席常和邱会作等工作人员闲聊,天文地理、古今历史,无话不谈。
邱会作说,毛主席不擅长讲笑话,但历史小故事讲得特别好,每到宿营地,大家都会抓紧做完分内工作,然后围到毛主席身边听他讲话。毛主席还教过邱会作学文化知识。
长征这段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经历,对邱会作的人生有着非常重大意义。毛主席的很多话,邱会作都铭记在心,没有忘记。他不断学习的习惯,也是在这时候养成的。
1970年的一天,毛主席一手拿着邱会作的书面检讨,一边说:“这是你自己写的吗?” 邱会作回:“是我自己写的。”毛主席没有说话,一旁的周总理帮忙肯定是他本人写的,还夸他写得不长但生动清楚。
毛主席还记得邱会作的过去,说:“是啊,他的文化就是背认字牌背出来的。我们在长征路上就很熟悉,那时候他还很年轻。”
周总理接着说:“我在瑞金的时候就同他熟悉了。长征路上,他是照顾我们生活的青年小科长呢。”毛主席带着感慨地“啊”了声,说:“不简单,报告写得很不错,字写得也不错嘛。我死后,你可以来这当中央主席。”
一听到“死”,邱会作立马站起身来大喊:“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这是那个时代的特色,毛主席对此不置可否,只是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