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
《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总目录
(括号内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刘卓红 牟修新(1-5)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马 援 侯 波(6-5)
中国理论:缘何提出、有何指向、如何建构…… 关 锋(6-15)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贡献……李 捷(5-5)
论邓小平的大历史观……陈金龙(5-19)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义释读、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 郭跃文(5-27)
·名家专论·
良知学——物的证成或遗忘…… …杨儒宾(5-38)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
洋学者与中国的相遇:卜凯农村调研的西学意识与比较意识 …… 李金铮(2-5)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 贺雪峰(2-26)
从个体流动到组织推拉:劳务协作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以SN东西部协作为例……谢治菊 陈香凝(2-40)
科技创新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及实践路径…… 王兴国 吴 梵(2-54)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内涵…… 张占斌 付 霞(4-5)
新质生产力催生机制与发展路径——“技术—要素—产业”分析框架……王廷惠 李 娜(4-14)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管理的政治经济学……王贤彬 李书娟 黄亮雄(4-26)
·全球治理研究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全球海洋治理的国家参与:一个比较分析框架…… 陈伟光 孙慧卿(4-37)
“区域”概念的形成与合法性问题:基于分类框架的比较……李 优 张宇权(4-48)
·经济学·
数字经济中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与新范式…… 欧阳日辉(1-15)
数字消费补贴与公平竞争政策……钟 洲 蔡跃洲(1-27)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刘志铭 童 琳 钟华明(1-37)
数字普惠金融的收入分配效应:马太效应抑或涓滴效应?…… 汪虹希(1-48)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举国体制……周 文 李吉良(3-5)
大国技术创新规模优势的测度、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变……欧阳峣 袁 礼(3-15)
产业升级的“第三种机会窗口”:逻辑理路与典型化事实……邓久根 田亚彩(3-31)
外需视角下扩大消费的国际循环路径研究…… 刘金山 杜 林(3-43)
“双碳”目标下中国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 陈诗一 许 璐 吴海鹏(5-63)
环境信息公开能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环境绩效的视角…… 邵 帅 陈 祥(5-75)
我国财政政策跨周期转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基于省级财政支出视角……刘金全 刘 君(5-88)
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与中国产业升级…… 夏杰长 袁 航(5-100)
塑造新能源产业鲜明新质生产力特征…… 林伯强 李旻旸(6-28)
新时代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武文霞 朱建峰(6-36)
ESG责任履行能否助力股票市场稳定:耐心资本的视角……桂荷发 李 刚(6-47)
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跨区域投资的影响研究……黄远浙 杨文豪(6-59)
·哲学·
隐性认同机制:当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同质性——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卷解读…… 张一兵(1-58)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新论……李 珍(1-70)
人性善恶的情感脉络——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兴起与道德之善的科学化…… 卢俊豪(1-78)
宋明儒学诸概念的意义演变及其关系——以“宋学”“道学”“理学”为中心的考察…… 连 凡(2-62)
阳明心学立志工夫论的五个向度…… 郭 亮(2-73)
超越与经世:熊十力人生哲学的两大面向…… 王晓洁(2-83)
如何做哲学:进路与思考……杨国荣(3-55)
儒家传统功夫论的继往与开新(笔谈)…… 倪培民 杨儒宾 陈立胜 王 正(3-63)
张载论气的结构与运作机制…… 安 鹏(3-75)
遭遇现代性:从荀子看传统道德教化的当代境遇及其价值…… 吴之声(3-83)
孟子政治论的关键词及其理论问题 ……黄俊杰(4-60)
陈亮“事功之学”的哲学贡献及其现代价值——以重思“朱陈之争”为中心 …… 高瑞泉(4-76)
《论语》的言与教 …… 陈少明(4-90)
《老子》“宠辱若惊”章新解——基于简帛古本《老子》的讨论……赵乾男 丁四新(6-72)
体道者之“独”——道家对人之超越性问题的一种探索…… 宋德刚(6-82)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
张海鹏与辛亥革命史研究……王凤青(1-88)
清末孙中山提出五权学说的时间节点及政治指向…… 安东强(3-93)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行者”绰号与革命形象…… 彭 剑(3-107)
林家有先生与孙中山研究… 赵立彬 谷小水(5-114)
·台港澳研究·
“北伐”与“南征”:郑成功抗清战略的权衡——再探“郑成功应李定国勤王会师愆期”问题…… 黄俊凌(2-92)
冷战初期台湾当局与印尼的“非正式”联系(1950—1954) ……许 浩(2-106)
“共构殖民论”辨析:荷据时代台湾的大陆移民与荷兰殖民者之间的关系考察…… 陈 思(4-99)
以“小组为本党之基本组织”——中国国民党退台后的基层党务组织及其运作实态(1952—1969)……郝天豪(4-114)
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实践探索与经济治理模式调整…… 蔡赤萌 董书慧(6-91)
抗战时期澳门华人的家国情怀表达研究…… 陈 敏 夏 泉(6-106)
·历史学·
“清党”后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的蜕化…… 李 翔(1-104)
1930年代初期中国致公团体内的派别及政治趋向…… 石 瑶(1-122)
由爱家而爱国:民国初年读书人关于政治与伦理的思考……赵妍杰(2-117)
新旧之间——康有为的封建观 …… 翟 宇(2-132)
20世纪上半叶华金栋对藏南的地理调查及其影响……张 皓(3-118)
“新政协运动”概念再探讨…… …莫岳云 李晨钢(3-138)
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司法接管及政策调整……李在全(3-150)
新文化运动的漫延及局限——以《新人》与少年中国学会的调查为视角……桑 兵(4-127)
晚清“秉笔华士”群体的滥觞——对近代早期传教士中国助手群体及其编译出版活动的考察 …… 元 青(4-146)
日本中共建党史研究之发轫……… 张会芳(4-159)
清末哲学译介与文化自觉…熊月之(5-123)
1908年日本在华领事馆“本邦布教者及布教状态”调查研究 ……付海晏(5-136)
“廖案”以“许案”作结:蒋介石崛起的预演……张 生 陈志刚(6-118)
以传统释革命——论20 世纪20 年代梁启超与戴季陶的传统新诠…… 王 锐(6-132)
“时断时续”:外来推力作用下古巴华文教育的办学历史及特点 …… 杨新新(6-147)
·文学·
“雌风吹动革命潮”:晚清女报与革命诗潮……胡全章(1-135)
近代中国外来语入诗现象及其诗学意义…… 张振谦(1-144)
新时代要重视新诗功能文体学研究…… 王 珂(1-155)
尺度转换与重构:文学研究的新焦点…… 刘 英(2-151)
战国秦汉时期“贬屈论”的嬗变谱系与价值维度——兼论“文”“儒”相分视阈中的屈赋评价……李 伟(2-159)
通体与仁民爱物:西方通体性理论的缺陷及其补充之道……南宫梅芳(2-169)
后羿形象的衍生与文化内涵的建构……刘全志(3-165)
重新发现《樵歌》:晚清民国时期朱敦儒词史地位的确立…… 孙启洲(3-175)
五四学人对《金瓶梅》的重评及其背后的新文学话题…… 王小惠(3-187)
西方在华侨民演剧之发端及对晚清“曲界革命”的先导作用——英属东印度公司在澳门的演剧活动之考证与研究意义 …… 范方俊 田妮芝(4-177)
“凑戏”现象与红色文艺发生学 …… 宋剑华(4-191)
论陈彦的戏剧观 …… 胡读书(4-204)
比较文学文献学:五山文学唐风地名的来源与使用…… 张哲俊(5-153)
世界文学格局与汉语新文学格位…… 朱寿桐(5-173)
《穆斯林的葬礼》与20世纪8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问题 ……王本朝(5-183)
十七年时期中国作家游记中的西方形象…… 赵小琪(6-162)
文化风景的现象学研究……李 莉(6-178)
美国当代非裔小说中的旅行叙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追求 …… 田俊武(6-189)
·社会学·
工农联盟的巩固与国家权力展演:《新湖南报》与“向占梅讨论”…… 郦 菁 吴奕佳(1-166)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能提升政治参与吗?——基于政策反馈理论的实证研究……张 雨 朱亚鹏(1-179)
共情与默会:一项常人方法实验…… 王 赟(1-197)
自我的封闭与敞开——休谟论同情 ……王 楠(1-210)
从嵌入到互构:中国安宁疗护本土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涂 炯 梅 笑(2-181)
平台经济背景下的劳动过程理论:挑战与新议程…… 魏海涛(2-199)
《自杀论》与人性的两重性…… …迟 帅(2-211)
战争的社会理论:一战期间及战后马克斯·韦伯的精神劳动刍议 ……何 蓉(3-199)
理解个体的社会-历史生命:试论狄尔泰精神科学的方法意涵 ……马志谦(3-212)
社会政策变革:一个认知社会学分析框架的提出……柳静虹(3-224)
调节型文化与调节型社会——对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关系的一种思考……郑 震(4-214)
权力渗透与基层回应:对五六十年代天津街道生产的制度分析 ……林 盼(4-225)
质性资料分析中的质性远读策略…… 王 宁(5-192)
中国数字游牧的生成、实践与维系——基于“流动基础设施”的视角……王炳钰(5-206)
从界限到界域: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话语变迁……赵万林(5-222)
自然与历史之间:孟德斯鸠论现代国家构建的“精神”…… 张 旭(6-197)
不朽与人伦:从殷周鬼神观的转变看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基础 ……李松涛(6-209)
地域文化影响生育意愿吗?——基于方言的经验检验……黄君洁(6-221)
·法学·
论仲裁协议对代位权行使的影响——兼评《合同编通则解释》第36条……王利明(1-221)
关于债权让与的争论及其评论……崔建远(1-230)
合同格式条款效力的法律控制——以《民法典》合同编及其司法解释为中心…… 孟 强(1-243)
论定金罚则的法律适用——《合同编通则解释》第68条释评……王叶刚(1-261)
民法视域下紧急避险的司法认定与裁判路径……宋宗宇 何文浩(2-224)
论个人信息处理“合同所必需”的二元构造与要素确定……孙志煜 李 蕤(2-239)
公私合作视域下PPP协议纠纷解决机制研究……邓敏贞(2-251)
意向书法律效力的体系研究…… 陈奕豪(2-262)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原则……王 轶(3-240)
民营经济专门立法的理据、定位及体系表达……陈云良(3-247)
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及其法治保障……江必新 曹梦娇(3-26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法典中的创造性转化…… 王 雷(4-238)
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承继与超越……狄亚娜(4-250)
有限公司中夫妻股权单方处分的效力认定及其救济……冉克平 陈丹怡(4-261)
离婚诉讼中股票期权收益的分割规则…… 石一峰(4-273)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领域法学的功能担当……刘剑文(5-237)
领域法的体系构造与价值定位……侯 卓(5-254)
财税法的领域法进路与范式革新…… 熊 伟(5-270)
户籍的重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成员资格确认标准释论 ………温世扬 刘 昶(6-239)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立法模式研究…… 张一雄(6-254)
国家荣誉制度构建的理论维度与法律路径……李 涛(6-265)
法官惩戒委员会认定违法审判责任的困境及其因应…… 洪丹娜(6-275)
·青年论坛·
以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 李 晨(1-274)
从朱熹到周程:陈献章的学思历程及其儒学传统…… 董恭博(2-272)
一种非化约主义的法本体论何以可能?……谢可晟(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