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2025 年第1期
全新彩印,欢迎订阅
专题:全民阅读实务分论
图书馆与数据治理
史云贵 于兴尚 徐中阳 冉连:公共数据治理:影响因素框架构建与关键要素分析
卢加文 陈雅:授权运营视域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路径研究
焦延杰:公共文化数据分类分级实践探索——以国家公共文化云为例
顾琳 王贵海:我国图书馆数据研究:现状、演进、热点与趋势——基于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
李涵 郭瑞昭:数智时代地方新型智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理、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
刁羽 薛红: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图书馆学科服务变革
宫兆晖:智慧图书馆背景下海外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展与经验
工作研究
李永丽 张怡宁 李健:文化传承视域下图书馆跨界合作服务研究
黄佳玲 陈梦星 张婷玉:公共图书馆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与路径创新——以湖南图书馆为例
张垒:公共可及: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新趋势、新模式与新路径
历史文献学家伦明书文化事迹的现代人文意义探析
徐雁
摘 要:本文通过追溯著名藏书家、续书楼主人伦明书文化情意的源起,回望了其在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期间,为实现续修《四库全书》的愿景,不遗余力访购古书的书文化事迹,揭示了其为我国历史文献保护和整理所作的贡献,阐发了其中所蕴含的学术价值与现代人文意义。
关键词:伦明 续书楼 伦明全集 续修《四库全书》 通学斋
乡贤嵌入乡村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生产的样态与逻辑
文立杰 纪东东
摘 要: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和大力推进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双重背景下,乡贤参与乡村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生产的探讨成为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乡村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多是对存量空间的再利用并融聚了浓郁的乡村记忆,是对标准空间的全面超越并凸显了乡村文化治理共同体的积极作用。乡贤嵌入乡村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生产呈现两类基本样态:一是被公共阅读项目所动员,二是主导私有公共阅读空间生产。与前者“动员—被动员”的逻辑相比,后者的参与逻辑更为复杂。田野调查发现乡贤主导私有公共阅读空间生产呈现如下逻辑特征:乡贤基于自发性进行私有公共阅读空间生产,当乡贤个人的自发行为转变成乡村文化治理各主体的共同实践,地域社会内的新公共性就此产生;为集聚更多地域以外的社会资源以保证私有公共 阅读空间生产的可持续性,乡贤尝试通过功能扩张来获取更多社会关注,在这一过程中资本逻辑开始膨胀,私有公共阅读空间的生产资料化对其公益性带来了挑战。综上提出如下建议:正确处理政府与乡贤的关系,正确处理私有公共文化空间与福利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保持公益性与追求利润之间的关系。
“分地”理念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以中文游记图书阅读推广为中心
陈凯璇
摘 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游记图书作为阅读和旅游的纽带,适宜作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对象。文章基于“分地”理念,以中文游记图书为中心探析其阅读推广方略。首先对“分地阅读”理念和“游记”的文体概念进行阐释,进而从阅读推广的内容、主体及理论指导的角度分析该工作的意义所在,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广措施:鼓励图书馆与旅游产业合作、设立游记主题图书馆和主题书架、举办游学阅读活动及举办其他主题活动。
关键词:分地阅读 游记 图书馆 阅读推广 文旅融合
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馆员能力建设研究
李海燕 程通
摘 要:儿童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分众、分级、分龄阅读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增强儿童阅读服务效能具有关键作用。文章基于维度、内容、价值三个角度,揭示了儿童阅读推广馆员能力的内涵与推进其建设的意义,并从行业发展、儿童阅读推广服务、儿童读者需求保障三个层面着手,厘清了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馆员能力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最后提出了定位核心价值、铸就专业力量、提升读者体验、强化馆员提升以及构建系统规划等针对性策略。
摘 要:公共数据作为一种新型数据资源,其治理机制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识别和分析公共数据治理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我国公共数据治理的学术创新和研究进展均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涵盖基础保障、标准规范、组织管理、战略布局等 4 个维度、共16项影响因素的公共数据治理影响因素结构框架,并采用 DEMATEL方法识别分析了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公共数据治理的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进而构建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②政策法规、基础设施、资金保障、平台标准等 9 项影响因素均为公共数据治理的关键影响因素,今后应予以重点探究。最后就上述关键影响因素的发生机理和边界条件进行结果讨论、管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公共数据 公共数据治理 扎根理论 DEMATEL方法
卢加文 陈雅
摘 要:授权运营为公共数据开放注入新的活力。作为授权运营的载体,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授权运营工作的发展质量。文章调研 10 个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现状,基于授权运营视角构建分析框架,从授权服务、授权数据和政策体系对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进行详尽分析,旨在为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各省级公共数据平台的开放程度不高且存在差异,政府应从完善平台的授权运营服务、加大平台内数据开发力度和优化政策体系三方面进一步推动平台发展。
关键词:公共数据 授权运营 数据开放平台 数字中国
公共文化数据分类分级实践探索——以国家公共文化云为例
焦延杰
摘 要:数据分类分级是兼顾公共文化云数据共享 / 开放和数据安全的重要途径。目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数据安全法》和各地的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等多种数据分类分级框架并存。上述分级框架要求不一且存在不兼容的问题,容易造成公共文化云平台数据管理标准混乱,不利于保障数据安全和加强机构数据融合对接。文章梳理了现存分类分级框架,以国家公共文化云数据为例,提出一种更具兼容性的综合数据分级法和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分级保护要求。
我国图书馆数据研究 : 现状、演进、热点与趋势——基于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
顾琳 王贵海
摘 要:文章以 CNKI 的期刊库作为数据统计源,以 CiteSpace 和 Excel 作为分析工具,利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图书馆数据的相关研究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我国图书馆数据相关研究主要经历了早期探索、信息技术发展、数据驱动、跨学科合作研究和数据伦理研究五个阶段,图书馆数据的内容与资产、存储与平台、治理与监护、挖掘与小数据、安全与伦理、素养与馆员等均为此领域的研究热点。数据驱动的图书馆智慧生态的构建、图书馆公共数据的识别与开放、图书馆数据流失与保全及图书馆数据的标准化与法治化建设等亦有望成为此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图书馆数据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数据治理
数智时代地方新型智库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理、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
李涵 郭瑞昭
摘 要:地方新型智库在推动各培育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数智技术的深入应用为地方新型智库培育新质生产力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实践理路,使得地方智库在引导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激发各类生产要素创新发展等方面实现了质的跃升。然而,数智技术赋能地方智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仍面临着技术落后与数据质量较低、人才与资源短缺、体制机制不完善、创新生态不成熟等一系列现实困境。为此,应从突破技术壁垒、破除人才资源限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使地方智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释放更多效能。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地方智库 新型智库 数智技术 智库
数智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路径创新研究
许建兵 张媛艳
摘 要:文章对国内外图书馆智库服务现状进行了调研,认为当前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存在智库资源难以保障、数智技术运用不足、智库专业人才匮乏、智库产品竞争力不强等现实困境,提出数智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和服务的创新路径包括做好顶层设计、建设智库专题资源库、加强数智技术应用、增加数智人才储备、深化智库服务品质、畅通沟通渠道、引入合作机制等。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新型智库 智库服务 数智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图书馆学科服务变革
刁羽 薛红
摘 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影响,对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探析图书馆学科服务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必要性和挑战性的基础上,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图书馆学科服务融合发展进行剖析,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应用进行展望。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通过其强大的生成性功能嵌入学科服务平台的技术端、管理端、用户端等层面,以此推动学科服务的智慧化转型。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图书馆 学科服务
宫兆晖
摘 要:文章探索了智慧图书馆背景下海外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发展经验,明确了“智能化”与“智慧化”概念,并从知识检索、资源组织、智慧场馆、智慧服务等四方面分析了海外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应用案例。我国图书馆 AI 实验室建设刚起步,而在海外它已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关键。未来将深入研究技术原理并借鉴优选案例应用于我国人工智能实验室,以期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实验室 智慧图书馆 智慧服务
文化传承视域下图书馆跨界合作服务研究
李永丽 张怡宁 李健
摘 要: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梳理图书馆跨界合作服务的典型案例,主要包括古籍保护服务、传统节日礼仪服务、传统技艺服务、传统艺术服务和传统医药服务等,在此基础上总结文化传承视域下图书馆跨界合作服务的问题和服务形式,构建文化传承视域下图书馆跨界合作服务模式,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 跨界合作 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公共图书馆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与路径创新——以湖南图书馆为例
黄佳玲 陈梦星 张婷玉
摘 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主要路径,其次介绍了湖南图书馆践行文旅融合的业务概况和创新实践,总结其具有以文化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塑造旅游形象和促进文旅研 究等实践特点,最后从细分读者群体、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创新创意文化和加强跨界合作等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文旅融合 路径创新 研学
公共可及: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新趋势、新模式与新路径
张垒
摘 要:高校参与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供给是其发挥优势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演变探究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理念的形成,从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四个维度和三个层次阐释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可及性的内涵,并探讨其可及性提升机制和模式,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与策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可及性的本质是供需关系协同,要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合作的整体设计和分布式供给模式,坚持供给侧数量与质量的协同,需求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服务体系中国家和地方的协调。
关键词:公共服务 可及性 高校 知识产权 信息服务
关注公众号
获取本刊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