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履痕】甘肃 杨志河‖从避暑山庄看大清那些烂事

文化   文化   2024-09-04 19:45   山东  


从避暑山庄看大清那些烂事

文/杨志河

大凡一个中国人,如果学过点历史,经历过近代生活,就对大清朝有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记忆。可以说,清朝漫长的二百多年历史中,除了短暂的被称颂的康乾盛世之外,更多的时光是中华民族衰败落后挨打的历史,是磨难重重遭受苦难的历史,是闭关锁国封建腐败的历史,是一个让中国民族掉进苦难深渊的屈辱历史。总之,提起大清朝的那段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不产生愤懑和痛恨的。
这些惨痛的历史记忆,都是从小历史课老师传授给我们的,这种记忆始终不能忘怀。因为那一幕幕悲惨的历史罪证就书写在教课书里,就遗留在历史的烟尘岁月里,随便翻开那一页,没有不触目惊心的。留给后人的除了康雍乾盛世,更多的是充满着屈辱史的百年历程,自道光帝后清朝被西方国家随意欺辱,国家主权和人民的安危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因为近代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割地赔款,丧权误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国人受尽洋人的欺凌,“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庚子赔款”,清朝经历四帝损失土地众多,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地方中国都没有收复回来,很难相信这样的王国在弥留之际,竟然也会有造福后世的举措。因为从小种下的怨恨越来越深,对晚清政府痛恨之深,早已刻在我们的骨子里,铭记在我们的心中,那是抹不掉的历史烙印。
大清朝第一代开国之君皇太极,可以说是一位马上纵横驰骋的皇帝。他的一生是在与明朝作战中度过,曾先后五次南下伐明,为了入主中原统一天下,他每每亲冒弩矢、不避风雨,战场厮杀,是依靠屠杀明朝子民起家的君主。但他不仅仅是一个只知砍砍杀杀者,也有智慧的一面,在政治、经济、邦交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在位十七年,年仅52岁就去世了,带着入主中原,统一天下的梦想离开了人世。而他死后不久,他的儿子福临即顺治皇帝,终于实现了他的遗愿,率领八旗铁骑扣开山海关,直取紫禁城,满清从此开始了对中国长达200余年的统治。
入主中原后,大清皇帝最喜欢建园子,把皇家的享乐作为他们的最高奋斗理想。随着鸦片战争清庭的战败,西方国家意识到曾经的东方大国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于是纷纷对中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瓜分,在东北、新疆相连的沙俄,则在西北部不断蚕食清庭的土地,在蚕食掉西北44万公里的疆域后,新疆阿勒泰便彻底暴露在沙俄的视线中,而沙俄对于阿勒泰更是垂涎欲滴。当地政府发现沙俄得企图后,第一时间向朝廷求助,可惜此时的清廷早已是满目疮痍,自顾不暇。当时的清廷是慈禧当家,慈禧作为晚清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统治者。
她治理下的国民穷不聊生,可他们的奢华享受一点不能少。她也没有深谋远虑,对国土的失去依然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每顿饭依然是一百多个菜的吃着。大清皇帝在辉煌时期在北京建了圆明园,因此喜欢圆明园超过北京的皇宫,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住在圆明园里。据说,慈禧她一生花掉的银子1.600亿,平均一天600万,平均一顿饭就要上百个菜,只吃一两口就全部撤掉,到了夏天,只她一天就要吃掉300多个冰镇西瓜,而且只吃西瓜里面最甜的那一勺。生活起居上慈禧更是极尽奢侈,把水果当成天然的香薰,一年耗费掉15万颗苹果,慈一双鞋上镶嵌500颗珍珠,并且穿时不会超过3天。她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入葬时最外面穿的是龙袍,上面有皇帝独有的十二张文。
圆明园没有躲过英法联军的炮火,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历史啊真是不忍细看,皇家的奢侈有多么穷奢极欲,有多么的疯狂任性,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事,真是打破人们了的认知。
今年初春,我特意到承德避暑山庄走了一趟,看到了皇家园林奢华背后的历史烟云,更让我们看到一个远去的王朝的昔日辉煌背影。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设,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在清代历史上,避暑山庄是京城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是帝王消夏避暑、处理军政事务的重要活动场所,它见证了鸦片战争后咸丰皇帝签署《北京条约》、慈禧发动“辛酉政变”等众多历史事件,是研究清朝历史重要的的实物例证和科研基地。
当时建避暑山庄,动因是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发现八旗兵昔日那种骠悍勇猛、势不可挡的锐气已经荡然无存。为了警醒和督促,康熙下令“习武绥远”,即习武练兵,提高军队素质,安抚西北边疆各少数民族部落,以巩固大清江山。
康熙20年,他亲自率领八旗兵北上选址,建立了皇家猎场——木兰围场,并每年率领满蒙八旗兵及其政府各部官员到那里举行大规模的“秋狝大典”。为了满足大批人马的食宿休息和皇帝处理政务的需要,经过考证从北京至围场建立有20余座行宫,其中"热河行宫"是最大的一座,是康熙皇帝亲自"择址相地"而建的。热河行宫建立以后,康熙皇帝每年的夏秋季节都在这里驻跸。后来又经乾隆皇帝的扩建,热河行宫便成了规模宏大的“避暑山庄”。
每年秋天,由皇帝亲自率领王公大臣、各级官兵一万余人,来到“木栏围场”进行大规模的“围猎”,实际上就是一场军事浩大的演习,这让参演人员保持勇猛、强悍的作风,又对北方边境起到一个威慑作用。康熙把复杂的政治目的和军事意义转化了一片幽静闲适的园林活动。围绕山庄还建有一圈香火缭绕的寺庙,供来客们休息祈祷,严肃的政治和军事问题就在这烟火葱茏中解决了,这当然是康熙统御的高超之处。
康熙几乎每年都要到山庄一次,每次时间为二十多天的秋猎活动。他一生参加了十八次,每次围猎都是场面极为壮观。先有康熙选定每年轮换有狩猎的区域,然后搭建170多座大帐篷为“内城”,250多座大帐篷为“外城”,还有城外警卫。第二天拂晓,在上万官兵的齐声呐喊下,康熙一马当先,引弓射猎,每有收获便引来一片欢呼,然后从大臣、各级将士紧随其后。康熙躯强力壮,骑术高超,围猎时智勇双全,弓箭水平之高,每次收获最多,让随行者叹服。他一生猎物不计其数,都有历史记载。
到了晚上,营地灯火辉煌,篝火处处,肉香飘荡,人笑马嘶,这就是每年的皇家秋猎场景。
到了乾隆皇帝,山庄又是另一番景象。乾隆被当时的汉族知识分子称为圣君,他靠着人才济济的智力优势,靠着康熙、雍正给他奠定的丰厚基业,也依靠他本人的韬略雄才,做起了中国历史上福气最好的皇帝。山庄里他来得最多,他的足迹随处可见,他参加“木栏秋狝”,亲自射获的猎物也极为可观,但他的主要心思在边疆征战上,在避暑山庄和周围的外八庙中,记载着他的征战成果,有碑文为证。
乾隆好大喜功,把他的所谓“十全武功”镌刻在山庄里,还乐滋滋地自我欣赏,这样使得山庄里回荡着一些浮躁之气。在满、汉文化对峙基本结束之后,山庄里无处不洋溢着中华帝国的自得情绪。我在这里看到,江南塞北的风景全部在这里汇聚,他这个上天的唯一骄子在这里居住,他还下令编攥了一部综览全部典籍的《四库全书》,在这里存放,几乎什么也不缺乏了。乾隆不断写诗,据说,乾隆最厉害的是他一生写了4万首诗,比中国历史上诗作最多的陆游还多2万首,但是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可见他的自得和才华横溢,他的御诗之多,山庄内随处可见。
乾隆之后的大清朝就一代不如一代,窝囊到底了。时代已经进入十九世纪,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乾隆好大喜功,打了那么多仗,耗尽了国库,他重用的大贪官和珅又把国力糟蹋到了何等地步?事实上,清朝乃至中国的历史悲剧就在乾隆这个貌似全盛时期的皇帝身上开始,就在这山水宜人的避暑山庄内,已经惊世酿成。但此时的山庄内还沉浸在梦幻之中,而那些文化良知,也都在这梦幻中陶醉,没有一点警醒的味道。
嘉庆即位后,在避暑山庄读到他父亲那些得意洋洋的诗作,不禁长叹一声,父亲的诗真是深奥,他只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为人比较懦弱,一生都在面对内忧外患,最后不明不白地死在了避暑山庄。道光皇帝是在四十多岁继嘉庆之位的,他没有什么才能,他父亲死在避暑山庄,畏惧胆小的他也就不去那里了,让山庄空空地关了几十年,他有时也想像祖宗一样去打一次猎,打听能不能经过避暑山庄到“木栏围场”,回答没有别的道路,只好作罢。像他这样可怜巴巴的皇帝,似乎本来就与山庄和打猎没有缘分,鸦片战争已经爆发,他忧愁的目光只能一直注视着南方。
避暑山庄重新兴旺起来,就是在咸丰皇帝的到来。咸丰这次带来的银两特别多,他来到这里是逃难的,英法联军正在威胁着北京。咸丰这一来就不走了。他降生在圆明园,儿时父宠母爱,可是这种快乐时光没有维持多久,大清被英国的炮声敲开了大门,也敲碎了咸丰的美梦。
他十九岁登上皇位,开始咸丰时代。年轻的天子也曾励精图治,也曾踌躇满志,可是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外国的军舰一步步逼近,咸丰又恼又怕,他恨朝中没有能臣,他恨父皇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怨恨中他渐渐倦怠朝政事务。而立之年的咸丰,被逼以“巡幸木兰”之名,仓惶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亭住下。
烟波致爽,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以“四围秀岭,十里平湖 ,致有爽气”而得名。康熙皇帝在烟波致爽的定景诗中,描述了一个地理上“北控远烟息,南临近壑嘉”,季节上“春归鱼出浪,秋敛雁横沙”,建筑上“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天气上“炎风昼致爽,绵雨夜方赊”,农业上“土厚登双谷,泉甘剖翠瓜”,历史上“古人戍武备,今卒断鸣笳”的壮丽画卷,可惜他的后世子孙只看到了满目疮痍和内忧外患,嘉庆病殁、咸丰托孤、大权旁落、辛酉政变……大清王朝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一步步迈进了无底的深渊。
住在山庄的咸丰皇帝更怕过问朝政事务,他整日醉酒作乐,从胡闹中寻求刺激。他的十九位后妃满足不了他的欲望,又偷偷养了“四春”,四个汉家女人给他带来了耳目一新。多情的天子再也不愿意去看奏折,他把真正交给了一个聪明的女人去处理,这个女人就是当年的慈禧太后。他在这山庄里又批准了好几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但签约后还是不走,直到1861年8月22日死在这儿,他差不多住了一年时间。
咸丰死后,避暑山庄热闹了好些天,他死去时又把一个难题留给了慈禧太后。慈禧就是亲手葬送大清的罪魁祸首,我们可以从山庄变迁中,从园子里生活过的那些皇帝们身上看出,落后便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了,才能不被其他国家蚕食。
说明:写于2024年4月27日,从承德避暑山庄回来。
作者简介:杨志河,甘肃天水人。1956年元月生,中共党员,大学中文系毕业,政工师职称、部队团级干部,转业后为银行中层管理干部。从军24年,青年时做过部队军报记者、军区后勤部宣传干事、甘肃广播电台记者。曾受到兰州军区表彰的先进新闻工作者,荣立三等功,银行先进工作者。
1983年加入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出版过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等作品,还发表过中、长篇小说。长期坚持写作,作品多发表在杂志、报刊、网络等。为《西部文学》、《东方散文》签约作家,歌词作者,有多首作品谱曲传唱。

主         办:《东方散文》杂志社

顾         问: 林   非    贾平凹   万伯翱    韩石山    许  晨   石 楠   冯小军
社         长: 谭延明
总         编: 憨   仲
副   总   编: 蔡永祥   毛小东
总 编 助 理: 李   婷
编辑部主任: 白   冰
值 班 编 辑: 魏玉玲   曹  焱
选 稿 编 辑: 王炎欣
责 任 编 辑: 杨玉泰   国际军   张广利    许玉红   陈庆连   幽 子
统一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友情提示:①来稿限原创首发作品,投稿时,请将作品与作者简介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十天内微信平台未刊发可另投,今后纸刊所有文章均从大雅散文微信平台、东方新韵、东方文韵三个公众号选登。②文章图片除标明作者外,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之处请留言告知作删除处理。)  
         欢迎关注大雅散文,这是一个有历史责任担当的平台;

  欢迎加入东方散文,这是一本有民族文化传承的杂志。


大雅散文
《东方散文》杂志,国际刊号,季刊,创刊十年,不厚名家,不薄新人。追求诗意、哲思、生命力的新时代散文。 投稿信箱:dfsw123456@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