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振动态|李振武:不一定要做大,但一定要做强

学术   2024-12-31 10:08   上海  

                理     振    动    态                 

本文根据李振武律师在宝山
律所主任2024年终会议上的发言整理









我今天的分享,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

1.小而强:强在典型案例、个人品牌和垂类专业化;
2.小而独:独在位置、设计和文化;
3.小而专:专在认知、专业和垂直领域。
中小律所虽然规模较小,但不止于“小”。

通过精准的定位和清晰的策略,我们同样可以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发挥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各位领导、同仁:

非常荣幸能够在此次会议上向各位分享我的一些思考与经验。
我们律所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律所,成立于2023年7月。能够在这里发言,我深知更多是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业务具有一定特殊性——我们专注于文化娱乐法业务。这一领域涉及明星艺人、网红等职业以及影视剧、音乐等行业,特色鲜明,也因此获得了更多关注与期待。
今天,我想围绕“中小律所的发展策略”这个主题,与大家分享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中小律所要做到“小而强”




1. 强在典型案例

成立以来,我们非常注重积累典型案例。我认为,这不仅是对律所专业能力的肯定,更是司法系统对律师价值的认可。过去一年,我们所完成了两件极具代表性的案件:一件是被北京互联网法院评为“涉网络暴力八大典型案例”的施某诉胡某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涉及一位cosplay选手因网络暴力提起的诉讼;另一件是被上海松江法院评为“涉影视行业十大典型案例”的施某与江某某名誉权纠纷案件。

这些案例的认可,不仅提升了律所的知名度,也为我们赢得了同行及客户的信任。因此,我认为,中小律所应更加注重打造自己的典型案例。相比于自我宣传,典型案例更高效且权威。

2. 强在个人品牌

中小律所主任的个人品牌往往是律所发展的重要基石。成立律所以后,我更加明确地将我本人的个人品牌与律所品牌相结合,通过在专业领域的积累和精准定位,使自己成为律所的名片,做自己律所的代言人。我的经验是:通过强化个人品牌,更好地推动律所整体发展。

3. 强在垂类专业化

从执业初期开始,我便选择专注于文化娱乐法领域。虽然在实践中也接触过其他案件,但对外始终坚持娱乐法的专业标签。通过长期的聚焦,我逐渐在娱乐法领域内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甚至同行也愿意将相关案件转介给我。我深信:只有在某一垂直领域做到极致专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差异化竞争;当专业标签足够鲜明,同行也会变成你的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二、中小律所要做到“小而独”




“独”是中小律所差异化发展的另一条关键路径。在实践中,我认为“独”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独在位置
地理位置处于郊区并不一定是劣势。以我所为例,选址在近郊区宝山。这一位置对于文化娱乐法领域的客户来说,有时具有优势:隐私性强,开车交通便利。与中心城区相比,过度繁琐的电梯转乘、没有隐私性质的早晚高峰公共区域,给更注重隐私性的文化娱乐法客户带来不便。
2. 独在设计
如今,律所的装修设计正成为吸引客户和传播品牌形象的重要方式。相比于大律所追求“高端严肃”“看起来很贵”的装修风格,我认为中小律所可以在设计上突出“温馨友好”甚至“网红打卡”特色。
特别是在近郊区,我们可以以较低成本打造独栋、具有设计感的办公场所。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客户体验,也有助于律所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形成口碑。
3. 独在文化

律所文化是长期发展的基石。我始终认为,律所不仅仅是服务客户的机构,更是服务律师的机构。律师是律所的核心资产,律所的文化应以律师为中心,营造温暖、友好的工作氛围,使每一位律师都能感受到归属感与成就感。一个独特的、以“人”为核心的律所文化,能够成为律所吸引人才和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中小律所要做到“小而专”




1. 专在认知

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始终强调“法商结合”。作为律师,我们不仅仅是法律问题的解决者,更是客户业务发展的伙伴。通过站在客户业务的角度,结合法律与商业逻辑,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

特别是在面对企业客户或高净值客户时,律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战略伙伴,而非单纯的服务者。这种认知上的提升,是我们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2. 专在专业
文化娱乐法并不是一门独立的法律领域,而是多个法律领域的结合,例如民法、公司法和知识产权法。基于这一特点,我对律所内律师的要求是:在娱乐法的框架下,进一步选择更细分的领域,建立个人品牌。例如,律师可以专注于音乐版权、直播带货合规,甚至宠物博主的自媒体纠纷。通过深耕这些垂直领域,我们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显著竞争力。
3. 专在垂类
真正的专业化需要长期积累。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律师可以通过持续的内容输出和精准的定位,在垂直领域内快速建立影响力。我看到有些律师通过持续更新小红书等社交平台,针对特定领域发布专业内容,从而形成了高度差异化的个人品牌。这正是中小律所实现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最后的思考:律所与律师的关系




过去一年,我们所从零发展到10位同事。虽然规模不大,但我也清晰地认识到,如果律所继续扩大规模,我可能会从专业律师转型为管理者,而管理并不是我的强项。因此,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将律所保持在适度规模,并专注于打造专业化的建构。

我深信,律所发展不应盲目追求规模化,而应更注重专业化、差异化,通过“强、独、专”的策略,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竞争力。



潜在客户服务



如果您有相关法律咨询,可以加入我们的“潜在客户群”,我们将在群内为您提供前期的专属法律咨询,扫码即可加上小助理,会自动回复您企业微信群。




娱乐法爱好者服务



在为客户服务同时,基于创始人的学术研究体系,我们也提供了“娱乐法训练营”服务,长年为娱乐法爱好者提供学习基地,我们会在这里打卡学习、收听课程、提交作业、还有线下聚会。目前已经聚焦了超千人爱好者,拥有两个专属学习群。长按上方扫描二维码即可加入,希望您能在这里找到您的同行者。

STAR & TMT



星娱乐法团队由上海理振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李振武律师带领的多名精英律师组成,团队负责人李振武律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具有演出经纪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行业资格,同时系上海音乐学院法律教师、上海仲裁委员会、长沙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专业领域为娱乐法、电子竞技、游戏产业、MCN与直播、个人品牌建设等行业之知识产权、民商事诉讼与仲裁、常年法律顾问等专项。


在为内容创意者和文创企业服务期间,团队已成功代理多起涉及肖像权、名誉权(含法人名誉权)、经纪合同解约纠纷、行业合同纠纷等,多起案件入选北京互联网法院、上海松江法院等典型案例。


团队长期从事娱乐法相关法律事务,笔耕不辍,本公众号运营近十年来,创作了近千篇娱乐法领域专业文章,成为娱乐法爱好者的聚集地。


团队负责人李振武律师同时也是法律领域KOL,曾荣登“微博十大法律新星大V” “知乎法律创作之星”等荣誉。


星娱乐法团队始终秉持“法商结合”的服务理念,擅于以谈判代替诉讼,比起后续纠纷解决,团队更倾向于非诉讼合规事项,真正做到案结事了,维护客户在行业内的名誉和资源。


添加公众号回复“1”获取文娱行业合同模板和电子书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加入娱乐法训练营

我们就想为行业做点事儿

星娱乐法
专注为红人和文化企业解决法律问题,也是娱乐法爱好者精品资源整合学习社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