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何妨被理解为一种通用的语言,跨越国别、种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凭借不屈与共生的力量,筑起人类意识的高塔。」
奥运的季节降临,世界的目光聚焦在第33个动感的夏天。
跨越时区,透过屏幕,直播平台里直击赛场,社交媒体中实时讨论,每个人都试图找寻最恰当的姿态加入这场体育盛事,有关赛场最前沿的资讯与故事在互联网一一端铺展开来。7月27日,在射击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决赛中,00后组合黄雨婷/盛李豪为中国队射落首金。小将们“A阿条本条”“光靠干饭就”的可爱网名吸引了一众目光,评论区纷纷出现祝贺阿条姐干饭哥的留言。主流媒体们随即淡定圈出网名,发布“中国选手黄雨婷@A阿条本条/盛李豪@光靠干饭就 夺冠”的喜讯,欣然陪同大家玩起“光靠干饭就夺冠”的梗,被网友们赞为不扫兴的大人。无论是运动员的心态,还是媒体报道的角度,抑或观众们给予的反馈,褪去几分的严肃与升腾起来的幽默鲜活在悄悄累积。(2024巴黎奥运会海报/法国插画家Ugo Gattoni)此外,掀开场上的一角,运动员们竞争外的惺惺相惜、个体的泪水与遗憾、跨越年龄与空间的相遇等等奥运故事,也纷纷走出了唯成绩论与宏大叙事的像素化表达,流淌进新的河流里。小将们的上场不是大张旗鼓的庄严呐喊。他们是作为初生牛犊的新一代运动员,也是作为鲜活个体的自己本身。与记忆惯性中的“本人肖像”+“真实姓名”不同,首个比赛日央视新闻发布的赛程安排中,阿条姐、干饭哥、忍不了姐、卡皮巴拉哥凭借有趣又抽象的网名让网友们忍俊不禁,点进主页,卡通、萌宠、动漫元素占据着头像……新生代风味扑面而来,松弛、可爱、锐气自然流露。赛场上,他们沉着冷静、简单专注。训练外,他们浓人/淡人属性尽显,追星、电竞、克服社恐、为习题与考试发愁,青少年人体育之外的爱好与苦恼都没有因为运动员的身份被隐藏与掩盖。而在他们的自我表达之外,媒体更加轻盈的报道角度、网友们被拉近的距离与喜爱,与之共同构成了新的奥运叙事。从运动员到自己,从符号到个体,走出单一的评判标准,照见运动员硬壳之下的柔软与鲜活。去像素化的叙事风格不止有幽默一种,也不仅限于00后小将的故事里。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张雨霏遗憾摘铜,三分钟的采访里没有堆砌“接受遗憾、再接再厉”的耳熟能详。面对镜头,她不吝展现自己对于前50米速度之快的满足与惊喜,也不掩藏对于后50米的失望。泪水光明正大地流下,在向对手表示祝贺的同时,她大方袒露自己渴望“有一项属于自己的世界纪录和100米蝶泳冠军”的野心,也直面无法释怀这份目标而给自己带来的压力。这一届的奥运会里,更多的可能性被允许出现。胜利不是顺理成章与理所应当,失败无需被淡化与遮掩,野心与遗憾可以同时存在,集体荣光与自我实现同样值得珍视。当镜头不止瞄准成功的瞬间、不囿于应对挑战克服困难而获胜的涅槃、不再为健儿们镀上常胜将军的金身,故事便从传奇到传记、从造神到回归人。当失意与泪水被从容地记录、蜿蜒辗转与野望压力被显性化地表达,聚焦于人物的高光便缓缓柔化为真实笼罩人物的弧光。这时,视线那头的观众也添了份平和与包容。展露松弛、卸下标签是一种姿态与活力,直视胜利、庆祝成功是一种强大与能力,直面遗憾、拥抱失败是一种底气与伟大。不做描摹身份的刻板主义,不做造神又毁神的极端主义,用真实与轻盈重组鲜活立体的叙事,这是体育的故事走到这个年头的一股心流。
从开始,到现在,每个时域的体育故事里都不乏“交手”,与队友对手交手,与自己的运动生涯交手。很长一段时间里,“竞技体育,菜是原罪”都作为一句互联网口号频频出现,像是某种证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证词,以彰显所谓的“公平”。在这个尺度之下,竞争的焰火熊熊燃烧。登上世界的擂台,与对手是鲜明对立的两头,战胜与超越是通往新的阶梯的唯一准绳;在通往世界擂台的路径里,队友也成了对手,在狭窄的通道与有限的名额之间,每一个黑马的横空出世都可能取代另一个人的位置。代表卢森堡参赛的61岁乒乓奶奶倪夏莲在女单32强赛遇到国乒主力孙颖莎,有人替倪奶奶的运气惋惜,过早的相遇也许让高龄选手的奥运旅程缩短了距离。但是作为对手的她们面对采访却轻松喜悦——满怀期待,相互学习,享受比赛,如此而已。日本泳坛天才少女池江璃花子战胜病魔重返赛场,赛后,中国游泳运动员张雨霏与其相拥而泣。张雨霏说,“我觉得她这一次站到奥运赛场,可能比上一次承受了更多的压力。看到她成绩一步步回升,我挺高兴的。”(对抗背面的惺惺相惜/孙颖莎倪夏莲 张雨霏池江璃花子)从想象回到现实,她们不仅是为不同代表队参赛的对手,更是共享竞技之路、追逐共同热爱的同行者。在新一届的奥运会上,在场上与场外,对于通往世界赛场的道路上“队友竞争关系”的想象也逐渐消解,被更真诚的视角取代。全红婵与陈芋汐是双人跳台上熠熠生辉的双子星,但是在单人赛中却少不了被比较。早前,总有营销号解读,天才少女陈芋汐与横空出世全红婵之间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关系,此消彼长,压制与不甘,被书写成充满抓马的针锋相对。在央视纪录片《绽放巴黎》中,镜头直击想象与对抗的背面,两人彼此间的惺惺相惜与相互成就逐渐被看见。“特别幸运,有一种我背后有她的感觉”,陈芋汐说。就像是亚马逊热带雨林中,蝴蝶与乌龟之间迷人的共生关系,蝴蝶通过喝龟眼泪来汲取必需的钠和矿物质,而乌龟则受益于蝴蝶清洁眼睛。对于运动员的“彼此之间”,意义往往存在于对抗的背面,相似的路径赋予他们彼此感知伤痕与共享欢喜的能力。在竞争与热爱的潮起潮落间,他们相互补给、向上攀岩。而将目光投射向运动员个体运动生涯本身,他们也在与自己对抗,与时间对抗,与人类的极限对抗。无论是对运动员自己,还是对真情实感爱着竞技体育的观众而言,这个过程里从不缺少无法重来的遗憾和刻骨铭心的伤痕。但仍然很多人在了解竞技体育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竞技体育。因为它是一面镜子,是人生的映像。训练场上的挫折、突破、放弃、坚持映射到观众的人生之镜上,总可以捕捉到相似情绪的剪影。运动生涯里,竞技状态与年纪不是正相关的一条线。最后一次抵达顶峰之后,也许接下来的每一步向前也只能是后退。2019年,刘诗雯终于在世锦赛夺冠,这是她不断调整竞技状态、咬紧牙关、蛰伏与挑战之后职业生涯里又一次峰值,但此后,伤病、手术、年龄的多重压力接踵而来,她从未放弃前行的步伐,但向前再向前也难以抵达自己的巅峰。然而,热爱让她与乒乓事业始终同频共振。今年,她以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的身份走到了巴黎,让热爱与责任在另一片土壤中扎根。体育从来不只是体育,而是一种教育。前行的步伐,在场上也许只能是退后的一步,但是在场外,对于体育事业而言,永远可以在另一个舞台更进一步。在镜面的人生里,这又何尝没有教会我们,在走过人生的高光时刻之后,如何去面对“往日不再”。
体育的意义似乎瞬息万变,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势而动。流淌进时间的河里,途径何处又被谁添加了新的注脚?近20年前,学者汪民安提出,“体育绝非对战争的克服,友谊在体育中一再被强调,恰好是为了掩盖体育的战争本性。”在他看来,和平年代里,体育竞赛代替战争以满足征服的欲望。这是彼时他眼中的体育奥义。时至今日,在崭新的体育语境里,在以上的探讨中,体育的奥义却似乎无关权力与征服、战胜与欲望,而更趋向于“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一股力量。(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盛会结束后,所有人都不愿离场,手拉手一起欢呼)所有流淌的粒子都是时间的轨迹,体育精神也许并非是在时间的漩涡里瞬息万变,流变着的仿佛只是视线的轨迹,是人类审视的视角。“他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这是史铁生在《我的梦想》中出于个人意识提及的想象与期待。但是在此刻,在竞技场上,这份期待在悄然实现。相较于某一身份代码的个体战胜另一身份代码个体的对抗性质而言,由个体组成的群体面对共同热爱的事业、共同面临的挑战时的共情、共鸣、共生正在更有力量地书写人类的命运。来自四川凉山的15岁小将杨思琪驾驭着她的海在浪花中创造历史,而她在9岁开始学习冲浪之前从未见过大海。勇气与热爱同她一起丈量从大山到大海的距离,海浪成为世界的赋词。“恐惧是生物的本能,勇气是人类的赞歌。”奥林匹克官网把杨思琪冲浪的照片放在了主页,作为人类意志的缩影。传说中,人类曾想联合起来修筑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扰乱的人类的语言,使人们无法交流与沟通,计划由此失败,通天塔没有建成,人类各散东西。然而在今天,体育何妨被理解为一种通用的语言,跨越国别、种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凭借不屈与共生的力量,筑起人类意识的高塔。也许还有盲目、舆论、偏见、误解的寥寥杂音试图扰乱人类的语言,但是在人类意识不断凝聚的道路上,在体育奥义与灼灼视线流淌进下一个四年与岁岁年年的里程里,高塔却总会愈高愈稳,总有筑成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