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版本?

文摘   2024-12-06 07:50   北京  












文 | 杨  靖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的《黄河大合唱》,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音乐本身。它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苦难、抗争与复兴的决心。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象征。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


1938年,中华大地烽火连天,外敌入侵,生灵涂炭。那年11月1日,刚满25岁的光未然率领演剧三队第一次渡黄河,波涛汹涌的黄河给这位诗人和他的战友们留下了极为震撼的印象。光未然开始了《黄河大合唱》的构思。“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既是他对当时目睹的景象的描述,也是战士奔赴前线时豪迈心情的写照。就在这黄水汹涌、惊涛拍岸的黄河边,一个伟大的艺术创作开始酝酿。


    不久之后,光未然因需治伤来到*延安,他仅用五天时间,创作出了四百多行词作,并设计了八个乐章的大合唱布局,将其命名为《黄河吟》。


    在延安,光未然与老友冼星海惊喜重逢,他邀请星海参加抗敌演剧三队的创作会。1939年3月11日晚*,在延安西北旅社的窑洞里,光未然一口气朗诵了自己创作的八段歌词。冼星海被深深打动了,他立刻决定要为这些词句谱写激昂的旋律。他激动地说:“我有把握写好它!”



受到光未然的词作《黄河吟》强烈感染的冼星海,胸中燃烧着创作的激情抗敌演剧三队的队友邬析零在渡黄河时记录下来的激昂的船夫号子,成为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中《黄河船夫曲》的重要音乐素材*。从1939年3月26日开始至3月31日,冼星海六天六夜不眠不休,一举谱成《黄河大合唱》。


为什么《黄河大合唱》

会出现不同版本?


  在世界音乐史上,伟大音乐作品在成稿后,仍由作曲家本人多次修改,或在作曲家逝世后由其他音乐家进行调整和修订的现象,并不罕见。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抗战时期的延安,物资的极度匮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冼星海作曲技术的发挥,所以作曲家本人对首演版进行了修改。可是,冼星海在创作《黄河大合唱》后的第六年就因病去世,未能如愿将《黄河大合唱》修订到最佳状态。因此,在“莫斯科版”传回国内后*,冼星海的学生和其他音乐家基于对他风格和意图的理解,对原作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编,以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表演需求和观众的期待。这是作曲家们对这部伟大作品所做的奉献,增强了《黄河大合唱》的生命力,使它成为一部能够跨越时代的、传承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持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同时,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传唱不衰,也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黄河大合唱》

到底有几个版本?


   以下是笔者在研读收集到的多篇专家文章之后,对《黄河大合唱》版本问题进行的整理和归纳:


  延安版 

  冼星海亲笔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正式首演,自此,《黄河大合唱》唱响了延安、唱响了华北,唱响了全中国。


在延安首演的这个版本的《黄河大合唱》,后来被称为“延安版”,是用简谱写成的。当时延安物资匮乏,没有像样的乐器,冼星海的编曲、配器也受到条件所限。


1939年4月12日在《黄河大合唱》首演的前一天,冼星海与演剧三队和鲁艺乐队合练后的合影。(引自邬析零的文章《<黄河大合唱>的孕育、诞生及首演》)。前排中间穿深色衣服的是冼星海。基本上不戴帽子的是抗敌三队合唱队员,戴帽子的是鲁艺乐队队员。*

  莫斯科版 

  冼星海亲笔

由于全国各地学唱的激情高涨,冼星海很想采用更方便演唱和演奏的五线谱对《黄河大合唱》进行精细化、交响化的改编。1940年5月,冼星海受党中央派遣前往莫斯科,所以,《黄河大合唱》的改编,是1941年春,他在莫斯科完成的。

冼星海在其《创作杂记》中写道:“各地不论前线和后方都想演大合唱,所以我老早就想把它写成五线谱,用交响乐队伴奏合唱,比较简谱所写的更好些……1941年春,我很顺利地把它完成了。这种配器去欧美各国都可采用……同时这个作品保留了民族特色。”他在莫斯科重新编排的《黄河大合唱》,扩大了配器规模,还增加了序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莫斯科版”。


  冼星海亲自设计的《黄河大合唱》乐谱封面

   莫斯科“第二版本” 

 

1945年,当中国人民沉浸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巨大喜悦中时,40岁的冼星海却因病在莫斯科英年早逝。1955年10月30日,苏联政府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厅举办了“冼星海逝世10周年”纪念音乐会,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翻译成俄文,还请苏联音乐家尼·鲍乌艾尔在冼星海“莫斯科版”的基础上重新配器,由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和共和国国家合唱团演出,斯塔谢维奇指挥。这个版本删去了序曲,恢复成八段。

次年,1956年5月28日,在莫斯科又举行了一场《黄河大合唱》的演出,主要由当时正在苏联留学的中国音乐家担纲:李德伦担任指挥,严良堃担任独唱和合唱的艺术指导,郭淑珍演唱了其中的《黄河怨》。

著名俄籍华裔作曲家、俄罗斯功勋艺术家左贞观先生推断,1955年和1956年在莫斯科的两场《黄河大合唱》演出,使用的都是由苏联作曲家鲍乌艾尔重新配器的版本,左贞观称之为“《黄河大合唱》的莫斯科第二版本”。这个版本的全套乐谱至今仍保留在莫斯科爱乐协会的图书馆里。

  进城版李版

 李焕之

主持改编

新中国成立前,冼星海在苏联的部分手稿被送回了中国,其中就有他1941年在莫斯科重新配器修订的交响合唱版《黄河大合唱》(即莫斯科版)。冼星海的学生李焕之见到手稿特别兴奋。* 但是,李焕之很快就发现,冼星海在莫斯科改编的这个版本,使用的是宏大的交响乐思维,需用庞大编制的乐队演出,而且篇幅很长。这对于建国之初新中国的专业合唱队和交响乐队的技术水平来说,难度太大了,而且作品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经过改编调整才能使用。

李焕之是冼星海在延安鲁艺时的学生和同志。从冼星海完成《黄河大合唱》的那天起,李焕之曾为《黄河大合唱》首演的排练倾尽全力。在这期间,他与星海有过直接的、密切的切磋、探讨,因此他是非常熟悉冼星海的创作思路和写作方式的。1940年,冼星海离开延安后,再演出《黄河大合唱》时,就由李焕之担任指挥。并且在此后的数年间,李焕之一直在为更好地排演《黄河大合唱》而做着各种努力。

1949年建国前夕对《黄河大合唱》的修改,是为了在中华全国文艺界联合会成立大会上的演出,当时还特别成立了一个由李焕之主持的、包括任虹、张非、李德伦、严良堃、姚锦新等人的小组。李焕之的思路是:在整理和参考冼星海“莫斯科版”手稿的同时,保留“延安版”的合理性。由李焕之主持修改的这一版《黄河大合唱》被称为 “李版”或“进城版”。

然而,对《黄河大合唱》的修改绝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李焕之特别强调:“一时看不准其效果上是否动听的部分可暂不用,仍以延安版本为基础。(——李焕之1999:《黄河大合唱纵横谈》)” 可见他对修改《黄河大合唱》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因此,修改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复斟酌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理由推断,在建国初期的几年中,由李焕之参与组织和指挥的重要演出中使用的《黄河大合唱》的版本,是不断改进中的“李版”。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51年7月中国青年艺术团出国经苏联到东柏林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友谊与和平联欢节的过程中,曾在莫斯科和多个苏联、东欧城市演出,节目中就包括由李焕之指挥的《黄河大合唱》。

1955年,《黄河大合唱》“李版”由总政文工团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演出、拍摄,制成舞台艺术片。在电影中,合唱由交响乐队伴奏,时乐濛指挥,电影字幕显示“音乐顾问:何士德、李焕之“的字样。这部舞台艺术片展现了包括冼星海莫斯科版的序曲和加上了交响乐伴奏的延安版除第三段之外的七段演唱。


  1955年,总政文工团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联合演出、拍摄的舞台艺术片《黄河大合唱》

  中央乐团版 

  严良堃

主持改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词作者光未然受到冲击,《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也受到质疑和批判,以至于多年不能演出。后来,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合作,根据《黄河大合唱》创作了钢琴协奏曲《黄河》,受到群众欢迎,使冼星海激昂的旋律得以器乐曲的形式回响在舞台上。

直到1975年,《黄河大合唱》才被批准为纪念冼星海逝世30周年再登舞台。于是,中央乐团组成由严良堃主持、作曲家田丰、施万春、陈兆勋等人组成的创作小组,对《黄河大合唱》进行整理和改编,保持了“延安版”的框架、“莫斯科版”的主要乐思,对乐队的编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并且重新进行了配器,除去了原作中不合理和明显的笔误,乐章前的朗诵则重新添加了配乐,形成了“中央乐团演出本”。这一版本接近《黄河大合唱》延安版的气质,音乐形象更加鲜明,而且适合从专业院团到非专业团体的演出需要。所以,这个版本一经诞生,便获得了业界与观众的认可,不仅让当年的纪念音乐会收获满堂喝彩,更随时间的推移成为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受欢迎的《黄河大合唱》演出版本。

但是,1975年的“中央乐团演出本”只有7段演唱,不包括第三段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1986年,在词作者光未然的请求下,严良堃安排作曲家施万春多次与朗诵者瞿弦和、琵琶演奏者张强探讨、磨合、试奏后,确定了恢复第三段的方案——把延安版使用的伴奏乐器三弦更换为表现力更强的琵琶,由施万春完成配器。瞿弦和朗诵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受到了词作者兼延安时期朗诵者光未然的肯定。至此,《黄河大合唱》的“中央乐团版”,便以“八段体”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传颂至今。


  瞿弦和讲述恢复第三段《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过程

  上海乐团版和瞿版


1987年,李焕之根据五十年代的“李版”和冼星海的“莫斯科版”,又为上海乐团修订、改编出一个演出版本,人称“上海乐团版”。这版的全部顺序和段落依照冼星海的“莫斯科版”, 包括序曲,共9段。上海乐团演出过一次。

此外,还有一个由瞿维编订的钢琴伴奏版《黄河大合唱》*




 

       到了二十一世纪,《黄河大合唱》更加深入人们的文化生活。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演出《黄河大合唱》的热潮持续不断;无论是专业团体还是业余团体,演出的水平都在提升。


        八十多年的岁月,没有使《黄河大合唱》黯然失色。这部伟大的作品,反而因为融入了历史的回声而愈发魅力无穷。了解《黄河大合唱》诞生的历史背景,回顾其不同版本的由来,会帮助我们通过音乐更深刻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参考和引用文献*:
1. 《<
黄河大合唱>的孕育、诞生及首演》,作者邬析零*
2. 《<黄河大合唱>各版本的产生和流传》,作者:严镝
3. 《严指挥领我诵“黄河”》作者:瞿弦和
4. 《<黄河大合唱>在苏联》,作者:左贞观

5.  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导赏纪录片《 向传唱八十余年而不衰的《黄河大合唱》致敬》
6.  电视纪录片《黄河大合唱八十年》(CCTV13)
7.《大家|冼星海:用音符吹响革命号角的人民音乐家》(《人民艺术家》杂志,作者:小鱼儿)
8.《归去来兮  永远的光未然 》(《人民艺术家》杂志,作者:薇薇安)

9. 《严良堃,唱合唱,倡合唱》(作者:姜太行)
10. 百度百科词条“黄河大合唱”



    本文有幸得到《黄河大合唱》研究会多位专家的指导和审核,特此致谢!
    本版稿件已经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更正了2024年9月2日本文首发稿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修改过的内容在本稿中以粗体字和*标做出提示,恳请各位读者朋友留意。
















加微信  mashangfenghou99
可申请加入

瑛乐之友音乐爱好者群,

瑛乐知音郑式指挥法学习群,

瑛乐合唱交流群、教育交流群。




瑛乐知音  精彩回顾











    瑛乐知音是郑小瑛教授个人授权的自媒体,发布或转载郑小瑛教授的演出、授课、活动和接受采访的相关文章、音频、视频资料,讲述音乐和音乐家们的故事。


关注瑛乐知音, 交往知音朋友。
请为老艺术家点赞!



瑛乐知音
郑小瑛教授个人授权的自媒体,发布或转载郑小瑛教授的演出、授课、活动和接受采访的相关文章、音频、视频资料,讲述音乐和音乐家们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