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低估青少年
对于交响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这意味着不能只将目光局限在
那些所谓通俗的音乐,
而是应该找到
真正匹配他们认知和审美的作品,
放心大胆、循序渐进地
将最高演奏规格和品质呈现给他们。
水蓝,指挥家,新加坡交响乐团桂冠指挥、哥本哈根爱乐乐团荣誉指挥。
在新加坡交响乐团担任音乐总监期间,我常常会带领乐团前往学校、公园乃至商场和赛马场演出,通过讲演结合的形式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作曲家和作品,普及和推广古典音乐。
“休闲音乐会”(CasualConcert)是我策划过的一个系列活动,通常在周末下午举办,观众大多是没有聆听过古典音乐会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少年儿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演那些所谓的“普及音乐”,比如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轻骑兵》序曲或是轻音乐等等。恰恰相反,我安排的大多是一些“不普及”的严肃作品,比如巴托克的舞剧音乐《神奇的满大人》,我会先把舞剧的故事讲给观众听,再演奏整首音乐。中场休息时,所有观众都可以拿出预先放在每个座位上的小卡片,写下听完上半场之后脑海中浮现的问题——提任何问题都可以。下半场开始前,场务工作人员会回收这些卡片,随后我再结合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进一步讲解下半场的音乐。
我经常会思考:究竟什么样的节目策划,能有效地实现普及和推广的目的?我注意到,有些乐团尝试过演出流行音乐。但我的疑问是,这些观众最终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交响乐观众?我倾向于在普及活动上演出严肃的作品,但是需要引导新观众、小观众以轻松的心态、放松的着装前来聆听。实践证明,我们确实吸引了更多新加坡年轻的观众来到乐团的音乐季演出当中。
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我不觉得一定要用莫扎特、贝多芬、海顿的作品或是《摇篮曲》这类简单的旋律来作为交响乐的入门。更重要的问题不是音乐的复杂或简单,而是音乐的形象是否生动。我接触过不少青少年观众,同时我自己也有孩子,从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骑士之舞》到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他们很容易被这些音乐里强烈的节奏吸引住。我见过伦敦爱乐乐团设计的一份可以用作中小学音乐课的教案,正是使用了看似音符复杂至极、欣赏门槛颇高的《春之祭》作为素材,设计了一系列课堂活动。这些活动有的旨在激发孩子们想象音乐中的画面感,有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节奏背后的玄机和妙处,还有的能引导孩子们掌握曲式等方面的音乐知识。作为配套,他们还用《春之祭》里节奏非常突出的第二段和最后一段,制作了两支“拍手游戏”视频。
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欣赏能力的青少年观众,我们可以将视野拓宽一些,去寻找更多内容有趣同时音乐也有含金量的作品,来加深他们对于交响乐的理解。德彪西的儿童舞剧音乐《玩具盒子》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它的故事非常适合青少年,既有情节也有情感:芭蕾舞演员与士兵相爱,经历一系列曲折的过程后,结尾有情人终成眷属。在我看来,这类音乐最关键的是要生动,这样才能不只停留在“配乐”层面。德彪西的这部作品本就具有梦幻般的特点,能够完全与孩子的想象力联结在一起;音乐的节奏很多时候并不规则,配器与和声的色彩更是丰富。当然,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和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显然也在此列。演出这样的作品时,我们可以配合朗诵,为孩子们更形象地讲述这些故事。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为孩子们示范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的想象。就拿鸟的叫声来举例,从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到拉威尔的《达芙妮与克罗埃》,再到雷斯皮基的作品以及德彪西记录的各种不同鸟叫。这条线索可以一直延伸到当代,澳大利亚作曲家布莱特·迪恩的《田园交响曲》中也有生动的鸟叫。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将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联系在一起,激发他们对于交响乐的热爱。
总之,我们不能低估青少年对于交响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这意味着不能只将目光局限在那些所谓通俗的音乐,而是应该找到真正匹配他们认知和审美的作品,放心大胆、循序渐进地将最高演奏规格和品质呈现给他们。
文:蒋默然
插画:张晓牧
编辑: 褚慧超
美编:张琳琳
排版:凛凛
欢迎关注《国家大剧院》杂志
一起开启艺术的梦幻之旅!
订阅热线:010-66550836
广告热线:010-66550837
编辑部热线:010-66550830
扫码购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