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重阳节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而备受瞩目。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赏菊品糕,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对生活的热爱。而在这一传统节日中,白酒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在重阳节祭祖、登高、赏菊的习俗。这一天,人们带上饼、菊花和一些好运符,以及白酒,前往山上祭祖、登高、赏菊。这不仅是一个展示敬老、祈福、快乐的节日,更是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时刻。
白酒在重阳节中的角色
礼庆佳节
在重阳节这一天,白酒成为了庆祝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举杯饮酒,祝福家人和朋友幸福安康。白酒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为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和温馨。在重阳节的家庭聚会上,一杯白酒,足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亲情和友情在酒香中更加浓厚。
重阳下沙:酱香白酒传统工艺
对于酱酒酿造而言,重阳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重阳下沙,则是酱酒酿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在这个人们纷纷登高祭祖、祈求福祉的特殊日子,酿酒工匠们迎来了他们一年中最为关键的时期,那就是酱香型白酒新一个生产周期的起始——重阳下沙。
什么是下沙?
下沙中的“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沙子,而是指高粱,因外表呈酱红色,看起来像沙子一样,故称其为“沙”,是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所谓“重阳下沙”,是指在重阳节这一天,将新收获的高粱进行投料、发酵的酿酒过程。酱酒的酿造历来顺应天时,重阳下沙也是酱酒酒厂承袭千百年的传统酿造工艺。
为什么选在重阳节下沙?
原料优质:
重阳时节,正值秋收,茅台镇正宗酱酒的原料为红缨子糯高粱。它颗粒小,饱满,呈酱红色,看起来像沙子一样,为酿酒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水质正好:
赤水河水质清澈透明,富含丰富矿物质,重阳节至第二年端午节之间,河水由“赤”变“清”,清澈透明,水质是一年最好的时候,为酿酒提供了优良的水质。
气温正好:
此时气温开始转凉,正是酿酒的最佳时节,避开高温时节,使用人工控制发酵过程,培养有利的自然微生物体系。所以选在重阳时节下沙,顺应天时地利,是时间和空间的结果。重阳时节开始投料,标志着一个新的酿酒周期的开始。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品味酱香酒的醇厚与重阳节的诗意,感受这份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传统习俗。
重阳佳节,不仅是对老人的尊敬与关爱,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无论是酱香酒的下沙盛典,还是重阳节的饮酒习俗,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积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让我们珍视这个充满温情的节日,并继续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现在,不妨分享一下你和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之间那些充满温情、快乐且难以忘怀的故事吧?
欢迎评论区留言,小编将在留言中随机选出三位幸运粉丝(必须关注此公众号),每名获得金沙古酒·纪年1935品鉴酒一瓶。
制作: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