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结构之美——力与形的和谐交融

企业   房产   2022-07-15 17:30   北京  


导 读NO.226
数学之美在于“简洁、纯净、浑然天成”,有人说它是神的语言,揭示万物真谛;文学之美蕴含在那些诗词歌赋的不朽篇章中,在生离死别和爱恨情仇的夹杂中寄托着悠远的梦;音乐之美直接让人沉醉在天籁的琴声里,时而乱石惊空,时而空灵婉转。万事万物都有着它的美,但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建筑结构之美,它是一种和谐,将抽象的情怀和理念通过具象的结构进行呈现,是力学与美学的和谐统一。


       ▲ 图1 《蒙娜丽莎》与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黄金分割


看了很多关于建筑设计的文章,讨论的题材大多为科技与人居、环境与生态、东西方文化等内容。由于文化、美学、科技等概念与生活联结更紧密,阅读者可以迅速代入自我认知,很容易积累收获的喜悦感。然而纵观各类关于结构设计的文章,通常首先映入眼帘的关键字是这样的:“弹塑性”、“抗震性能化设计”、“超高超限工程”、“有限元分析”等。专业且精深之感扑面而来,让大部分非结构专业的群众们顿生高山仰止之情,探索欲随之大减,主要原因是各种专业术语和抽象的概念不易理解,难以深入共情。我最近在阅读了一些讲“数学之美”的文章后受到启发,抽象复杂如数学一旦结合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来阐述,则能让人耳目一新。当数字、方程与美轮美奂的几何图形有机结合时,可以直观地让人体验数学的美,无论是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图1,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希腊雅典的帕特农神庙,都鲜活地展示了黄金分割的现实应用。因此今天我们不谈纯理论,咱们也来点偏文艺范儿的内容,通过结构形态设计的一些经典案例及其蕴含的精髓来领略下结构之美。

建筑结构的『形』是『力』的图解化表达

一字型一字型』的突击的话

在计算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对静力平衡的研究来源于学者们对自然物、身体、实验的观察以及不证自明的公理的假设与论证。在静力学中基本的物理量、力、力偶、力矩以及约束条件问题都已经发展完善后,工匠及学者开始利用形图解、力图解组成的交互图解(图2)来解决力学平衡问题。图解 Diagram 在希腊语词源中为 Diagramma,是由 dia(通过、用、凭借)与 gramma(写、画、记录)组成,其内在含义中既有“图”的概念,又有“揭示、表示和制造”的动作涵义。图解这个词本文中提到较多,它是实现设计思考的图示化方法和过程演绎。

▲图2  荷兰学者斯蒂文的力学平衡图解

首先重点介绍下图解静力学中非常经典且神奇的“悬链线”(图3)。悬链线是一种双曲余弦函数曲线而非抛物线,其标准方程为:y=a cos(x/a)+b。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为了彰显宗教的神圣与辉宏通常采用大型穹顶,但是由于材料的局限性拱顶会出现变形、开裂的问题,而悬链线理论则是专注解决拱坍塌问题的一剂神丹妙药。将悬链线倒置过来看就是拱形,如果模拟出与实际拱形比例近似的悬链线,就可以以悬链线为参考线得到准确的拱形曲线,为修缮穹顶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利用悬链线逆吊找形的方法后来还应用到圣家教堂的设计中(图4),高迪在 1883 年圣家族教堂的设计中将教堂平面图按 1:10 的比例画在一个木板上,然后将它放在工作间的屋顶上并从有柱子的地方吊线,在吊线上加铅袋,铅袋重量是拱实际承重的万分之一。铅袋使吊线下垂形成悬线,最终变形稳定后形成建筑的外轮廓,将模型照片翻转过来,就得到建筑结构的准确构形。这创意是不是像魔法一样神奇?

▲ 图3  悬链线的函数图像


 ▲图4  圣家教堂的设计源于悬链线逆吊找形方法

18世纪圣彼得大教堂(Saint Peter’s Basilica)(图5)的修复工程中,威尼斯物理学家乔瓦尼·波黎尼利用 32个不同重的球状荷载悬垂在绳索上,产生与实际拱形比例近似的悬链线,再将以悬链线为安全矫正的参考线,根据格雷戈里推力线理论,处于参考线内部的结构则视作安全,由此判断圣彼得大教堂拱顶结构的安全性。由此看出早在18世纪中期工程师已经通过实验方法及数学分析沟通了力学理论与建筑结构形态的联系。

 ▲ 图5 圣彼得大教堂穹顶(左)及其力学图解分析(右)

发展到 19 世纪中叶,以杆件组合为主的结构力学分析首先在桁架结构中发展并成熟,在此基础上,材料力学也进入了结构理论发展中,杆结构拉压、弯曲、扭转变形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结构内力简图开始作为工程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弯矩图、剪力图、扭矩图、应力图都是材料力学发展中的重要图解。构件的内力图直观反映了结构需求的大小,若结构的形态与内力图吻合,从哲学层面来看属于顺势而为,符合自然规律的建筑结构具备和谐的美感。比较经典的案例可以参见福斯铁道桥(图6),福斯桥主通航孔桥由三个“纺锤型”悬臂桁架及两个钢桁架挂梁组成,整体桥形态类似于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下的弯矩图(图7)。理论上按照弯矩图外形设计的结构,斜腹杆内力为零,虽然结构弦杆承受了很大的轴力,但在整个跨度内构件内力值分布均匀。当时为了说明这个桥的受力体系,设计师做了一个真人试验进行演示(图8)。建成至今,经历120年福斯湾的强风海潮和两次世界大战,福斯铁路桥仍巍然不动,它留给后人的是震撼、惊叹、敬畏,还有深切的理解。

 ▲ 6 福斯铁道桥实景照片

▲ 图7 福斯铁道桥整体弯矩图示意

▲ 图8  福斯铁道桥设计师进行真人受力演示
在结构形态设计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力学理论与结构技术的进步催生了“静力学的形图解”、“材料力学的内力呈现”、“数值运算下的形态模拟”三代技术工具,极大地丰富和扩充了结构体系形式。建筑与结构的设计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连的,伟大的建筑方案不能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的,自由化的几何形式始终是要建立在结构理性之上,遵循力学逻辑与构造逻辑,而不能过分追求形式而导致结构本体的缺失。

建筑结构的『形』反映『力』的传递方式





力流概念的出现,源于结构师向建筑师提出理性思考的呼吁,力流概念最初的提出并非为了适应结构的专业分析,而是利用建筑惯用的可视化的图解来解释结构内在的作用机制,试图让建筑师清晰地理解结构原理。力流图(图9)是对传力过程的抽象与简化比喻,德国建筑师海诺恩格尔将力流(Force Flow)解释为结构接受荷载(Load Reception)、传递荷载(Load Transfer)和释放荷载(Load Discharge)的过程。这些抽象箭头式的力流就像水流一样,可以清晰、简洁地描述出荷载的传力路径。力流最重要的特征是:优先走刚度较大的路径,力流路径越短,构件累积变形就越小,从而刚度越高。所以我们追求尽可能短的力流路径,也就是所谓的“直接传力”。

▲ 图9 日本结构师金箱温春利用力流图解探索不同结构体系类型的转换和区别

在引入了“力流”这个概念后,我们通常用应力线(图10)表示力流的路径,应力线的疏密代表力流密度,即应力的大小。是不是看着有点像中学物理里面的磁感线?所以更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大道相通,就如同世间万物从微观来看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一样。

▲ 图10 简支梁在点荷载下的几种应力图解

在结构形态设计中,应力线与应力云图不仅能够作为判断与评估结构效能的依据,来解决复杂结构尤其是面系结构的内力分析问题,应力图其本身也意味着力流轨迹,并且具有的线性网格特征,同样也能够作为结构形态的设计依据。马德里赛马场(Madrid Racecourse)看台结构设计(图11)是应力线应用的经典案例。西班牙著名结构师托罗哈(Eduardo Torroja)热衷于采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空间薄壳结构,在西班牙内战前后等困难时期主张用最少的材料、最低的造价完成优美的作品。

▲ 图11 马德里赛马场看台设计
应力线意味着材料有可能首先破坏的路线,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混凝土无法承载拉力导致在拉应力区域可能出现结构破坏,因此拉应力轨迹线通常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配置走向的依据,其具体方法通常是结合图解静力学以及力学计算,对应力线进行简化,将其拉应力线转换为杆系模型来进行钢筋配置,即拉压杆模型。爱德华·托罗哈通过钢筋的配置与应力线的拟合,依据应力线的方向以及疏密关系确定钢筋的排布以及间距,最终以 5cm到 14cm 的截面厚度支撑了悬挑12.8m 的屋面(图12-a、图12-b)。

▲ 图12-a  马德里赛马场看台应力线轨迹


图12-b  马德里赛马场看台应力规则化网格


几何形态是『力』的机制转译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很多植物通过改进自身形态来增强抵御外力的生存能力,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我们可以充分借鉴,道法自然。现在来列举几种植物通过几何形态来增强结构性能的方式,例如蒲叶通过小的褶皱增加强度(表1-a),而贝壳通过起伏的壳面形成空间褶皱进行空间抵抗(表1-b)等。通过几何形态抵抗外力的自然结构,本质上是形式引导荷载传递的表现,因而在建筑结构形态中模拟相似的形式动作也具有类似的效应。树干的根部与大地固接,而顶部的另一端不断生出方向不同的新枝干,树干极易产生扭转而破坏,许多树木通过树皮、藤枝以及树干姿势形态上的扭转来形成空间上的抵抗(表1-c),这个作用机制在建筑结构中非常适合两端支撑环境不同的结构,例如复杂高层结构。

▲ 表1 不同几何形态的自然结构原型及其力学机制

   节选自王倩博士的《从技术到设计》


自然界的褶皱结构是一种以几何形态表象的力学现象,通过向褶皱形态的进化,这种物理性的形态褶皱背后则是力流的聚集和合成的方式。如果从结构材料汇聚层面理解“褶皱”,则意味着材料向不同方向的汇聚与延伸,来实现力流传递到更大的范围与更多的路径,因此结构焦点是在折叠的过程中解决好因材料在汇聚与延伸过程中导致的应力集中问题。当然,自然结构形态转译到建筑形态过程中也存在力学差异性,自然结构形态中形与力关系可以看做一种思路的启迪,在类比研究中同时需要结构分析与评估,以判断与修正在建筑结构形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本文以抛砖引玉的方式从内力图解、力流方向、形态转译三方面阐述形与力的关系,“形”是“力”的图解表达这个理念非常重要,希望大家看完此文再去欣赏古今中外的经典建筑时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看山是山”,因为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看山不是山”,缘于开始用心去观察世界,看破一些假象;“看山终还是山”,悟道后对世事有自己追求、认知与反省,已然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无论是读书也好,还是阅读公众号也罢,主要目的是大家在欣赏文章过后能有一定自我的认知感悟,并常以空杯心态去学习思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也非一日之功。




注: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版权归铁建地产营造社所有,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
转载注明出处铁建地产营造社(CRCCREDC-YZS) 多谢配合!


- 往期精彩推荐 -







配套的地理分步



铁建地产营造社
中国铁建地产倾力打造的资源整合平台、产品研发平台、业内交流平台,致力发展成为集团产品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人才培养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