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创新 | 卷首

教育   2024-11-26 08:40   北京  

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是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创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是破解当前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


要把“教联体”建设作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通过“教联体”联结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管护等育人责任有关的各类主体,包括政府、学校、街道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单位等,明确其各自职责任务,实现教育责任的“大整合”;通过“教联体”动员利用各方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大合唱”;通过“教联体”拓展教育空间、实施教育项目,构建社会教育的“大载体”。要推动以“教联体”为抓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打造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大本营”。


要通过建立“教联体”,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发力、同向同行,有效破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促进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的形成。一是要聚焦强化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索创新“开门办思政课”,优化馆校协同机制,在实践育人上加强协同联合。二是聚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有效干预,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在医教互促上加强协同联合。三是聚焦强化学生健康体质,加强体育锻炼,强化近视综合防控,探索创新有效方式,在体教互融上加强协同联合。四是聚焦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强化学生关心关爱,密切家校常态沟通,在家校互动上加强协同联合。五是聚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深化青少年读书行动,提升科学素质,强化劳动育人,在社教同频上加强协同联合。六是聚焦守牢校园安全底线,抓好校园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强化风险处置,加强综合治理,在警校同步上加强协同联合。


要建立健全“教联体”保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尽责机制,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与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社区街道、社会资源单位与学校建立工作对接机制。二是明确责任单位的具体职责。要以学校为圆心,与周边具有教育职责和教育资源的街道、社区、企业、高校等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明确“教联体”成员应各自承担的具体育人职责。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会同相关部门将协同育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谋划推动,完善经费、人员、场地等方面政策保障。四是强化队伍保障,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落实落地。五是健全责任体系。要努力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创建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考核体系;把推进学校协同育人作为学校班子成员述职评议考核指标;将学校的家长学校和家委会建设运行情况纳入省级教育督导内容。


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要充分认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系统施策,扎实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落地生根。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主任)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2024年第21期
文章作者 | 张志勇
责任编辑 | 施久铭
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教师如何从优秀走向卓越?|荐读
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教育部发布指引→
程猛等:县域教育的两种“超越” | 封面主题
教育部举办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讨班

欢迎订阅


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杂志官方订阅号。《人民教育》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全国性教育主流媒体,拥有73年历史。定位“思想高地、行动智库”,宣传解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引导社会教育观念,提供专业解决方案,推动教育现代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