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
做好科学教育,既能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也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探求欲,涵养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有的学校创新“四驱式”科学教育发展模式;有的地区充分发挥学校与校外基地两大主阵地作用;有的学校开展多层级社团、多样化项目,让科学融入学生成长……一起走进今天的“科学向未来”——
江苏省盐城市串场河小学:
让科学教育之光点亮童心
江苏省盐城市串场河小依托社团建设、项目支撑、空间拓展、评价改革等举措,在教育“双减”中努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三级社团,让科学与学生相“遇”
“双减”背景下,更需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多样的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求知欲。为此,学校在充分用好本校师资的基础上,与盐城市科技馆、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湿地博物馆等单位共建科学类社团群“小水滴科探营”。
校级社团,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自主报名参加桥梁承重、机器人拔河、创意纸飞机、编程机器人等社团项目。学校科学教师根据自身专长,分别承担一至两个社团的指导任务;校外特聘辅导员每周定期来校参与社团指导,定期开设科探营主题大课堂。
校级社团活动
年级社团活动设计“玩转科学”自选课程单,内含100余项科学小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班级社团是学校为低年级学生开设的科学体验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科学体验活动中,真正做到让科学伴随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
项目支撑,让科学与生活相“融”
“1+N”科创项目。聚焦“双减”,学校打造了从课堂到课外全域的科学教育链条,因地制宜探索“1+N”的科普实践样态。“1”指普及型的“流动科技馆”项目,定期展出,供学生自主探究,寓教于乐;“N”指丰富多样的校园科普项目。在校园科创节上,师生共同策划“神奇的摩擦力”“空气大炮”“玩转气球”等室外大型科学实验秀,给学生带来了惊奇与震撼。
校园科创节开幕(左),科学素养展示(右)
“360科学大课堂”项目。学校邀请来自各行各业、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100多名家长走进校园,参与社团活动,开设家长课堂,与学生分享“我们的牙齿”“食物与营养”“交通安全中的科学”等有趣、有用的科学知识。学校把家长课堂内容分类整理,形成多个主题和序列,让科学与儿童的健康生活相“融”。
“科普剧场”项目。基于科普剧创编与表演,学校申请立项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滋养童心:教育戏剧课程的校本建构”的研究,将科学知识和语文、艺术等学科有机融合。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一系列校园科普剧,并定期展演。
科普剧《盐小勺》
重构空间,让科学与社会相“通”
学校科学社团课程,除了在科学教室、科创室开展,还可以拓展更多的学习空间,把探索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世界。学校重构学习空间,让科学与社会相“通”,充分发挥科学教育的社会协同效果。
馆校共建群。学校与盐城市科技馆、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湿地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一方面,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走进这些场馆,开展实境学习;另一方面,学校定期邀请各馆辅导员走进学校,与学校科学教师共研科普课程,为学生带来“科学碰碰乐”系列科学实验、海盐文化课堂、“我们身边的中医药”等科普大课堂活动。
科普大课堂系列活动
假日研学路。学校设计6个年级12条科普研学之路,带领学生走进黄海滩涂、自然保护区、环保科创城、东风悦达集团、射阳盐场等实践基地,开展体验性、探究性学习。近三年来,有4000余名学生参与了研学活动。
科普研学
家庭实验室。学校多年来坚持建设“家庭实验室”项目,引领家长与学生开辟家庭实验空间,探索一系列有趣的家庭实验,在实验、观察、发现、思考中走进科学世界。全校4500多名学生全部参与“家庭实验室”项目,学习时空的拓展,更好地实现了“双减”背景下的“科学+”育人目标。
评价改革,让科学与成长相“适”
学校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核心素养维度,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综合性评价,采用“闪亮”“明亮”“晶亮”三阶递进的方式,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对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等,学校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让评价与“未来儿童”的发展需要相“适”,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评价体系,做到过程评价从“分离”走向“融合”,结果评价从“甄别”转向“赋能”,增值评价从“静态”走向“动态”。
润评价体系中的科学素养评价
陕西省西安市:
聚力未来,一体化推进科学教育稳步发展
西安市秉持科学教育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重、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协同发力、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并举的理念,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进部室及场所建设、强化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等举措,全力一体化推进科学教育稳步发展。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发挥学校与校外基地两大主阵地作用,打造多层次、多形式科学教育活动,以期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加强科学教育的推广和实践。
校企共育,构建科学教育新模式
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将企业优质资源融入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了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校本教材为蓝本,以科学课堂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途径,以科学教师为引导的科学教育新模式。
该校构建了“134科学教育体系”,通过“三进两结合一平台”教育实践,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开设“经·沥”大讲堂,定期邀请院士、科技专家、企业劳模、三秦工匠走进学校,开展专题讲座。集项目研发、设计、制作、展示为一体的“三中·科技”社团,通过跨学科融合,构建学校科学教育的长效机制。
科技兴校,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建设了高标准的科技实验楼和占地800余平方米的青少年科学院。科学院下设STEM、人工智能等六个学生研究中心,无人机、3D打印等近10门科技选修课及专业化社团供学生学习。
学校通过协同课堂、科技节暨学科节(理科专场)系列活动、多元分层科学类选修课、飞天大讲坛等形式,开展面向全员的创新思维培养和科普活动。推出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创新公益课、学科竞赛、 科创竞赛、学生课题、高校科学营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科学育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题”
浐灞第四小学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结合“双减”做加法,走出了一条多学科融合,形式内容丰富,家校社广泛参与的“一轻三纵四横”特色科学育人之路。
该校数智化建设案例被陕西省教育厅选为优秀案例,并搭建元宇宙展馆面向全省推广培训。理趣科学课堂、“一码当先”课程、国漫科普课程、数智科技艺术课程等不仅丰富了教学方式,也拓展了课堂半径。同时,学校还围绕教师培养、学生活动、科技社团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工作举措,全面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题”。
综合育人,让科学教育落地生根
鄠邑区新区小学注重“人才早期培养”,做到全学科融合、全学段贯通。在要素保障方面,建设了科学教室和信息技术教室,设立了“科技专家+学校科学教师”双师制教师团队,邀请鄠邑籍科学家雒建斌院士不定期给学生讲科学。在课程体系方面,构建了以“数学、科学、信息”为主,以“科学+”跨学科融合实施、以实践探究课为特色的全学科科学教育课程,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发问、勇于探究、乐于合作能力。学校还从4方面15项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解决科学教育“由谁评”“怎样评”的问题。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以科教育人才,以创新筑未来
作为区域内老牌科学教育特色办学学校,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持续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仅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科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科学教育高校专家指导团队,对学校科学教育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指导,形成了以科学类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以学生发展、教师培养为双翼,以学生科学普及、科技创新、教师师资建设和专业引领为四驱的“124”科学教育建设模式。
在科学农场挥洒汗水,亲身体验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在航模室里近距离观看火箭发射、空间站对接等航空模拟表演;在气象站里观测风云变幻,变身为“小小气象员”……学生们在科学的世界里徜徉,在有趣的互动中探索未知。
学生在科学农场上课
荒野科学课程
深耕课程建设,提高科普质量
早在10多年前,学校就已经建立了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体系,开展每周一次60分钟的全校“走班”学习活动。学校以校内科学类师资为主,每年选择10名左右科学类专业教师,因地制宜构建学校科学类课程与资源体系,加强综合课程开发,打造品牌校本课程。开展了科学小院士、荒野科学、机器人基础创客、人工智能机器人、文化手工创客、计算机编程与思维训练班等12个种类,高达29个班次的科学类课后服务课程内容。
目前,学校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立足学校科学办学特色,每年开展主题科技节系列活动,学生分年级参赛,科普普及率100%。为了给科学类、课后服务和社团建设等在软硬件建设方面提供保障,学校配备了科技馆、科学实验室、信息科技室、创客室、机器人室、航模室等18个科学类功能实验室,2块室外劳动种植基地,4个植物园和1个学校气象站等。
2024年,学校计划结合“劳动教育基地”“一碗茶园”“一片药园”“崇善园”“尚美园”等校内室外实践性园区提升建设,开展农作物、茶叶、草药种植实践活动,邀请高校、科协、高尖端企业相关领域专家到校讲座、授课,开展农作物、茶叶、草药种植实践活动,做科学种植社团“接地气” 的“真实性情景”教与学,力争在科学类课程建设、课堂提质、实验教学、馆校结合、实践育人等方面,形成更具代表性的科学特色办学模式。
车辆模型(遥控)课程
推行馆校结合,增加科普数量
学校广泛利用校外优质资源,与具有科学教育功能的机构(馆所、基地、园区等)建立常态合作,深入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请进来”有做法、有成效。学校充分拓展校内科学活动资源,因地制宜,建成了安徽省中小学唯一校内大型自办、自管的科技馆,馆舍面积达670平方米,已于2016年6月面向校内外师生和相关需要参观群体开放。在校学生在科学教师的组织下,至少保证每年2次到馆参观、实操。
为进一步有序做好“请进来”,把校内科普资源利用最大化,学校在面向集团校及周边幼儿园、中小学免费开放的基础上,自2024年开始打造每年校内馆“一馆万人”科学教育普及行动品牌,即每年校内校外人员进学校科技馆参观达10000人的目标。同时,学校在开放办学的态度下,把科学类专家“请进来”。如结合每年的防震、防火疏散演练活动,邀请地震局、应急救援局等专家进校指导、讲课等。学校还承办了全国科普日弋江区主场活动,让校内超千名学生与科学零距离接触。
“走出去”有想法、有目标。为了让更多的师生家长能“走出去”,学校搭建了校内校外、常态联动的家校社协同科学育人体系,与芜湖市科学技术协会、安徽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协会、芜湖市科技馆、芜湖市博物馆、华东光电研究所等馆所进行科教合作,结合游学、红领巾假日等活动,有序开展以学校、年级、家庭为单位“走出去”;开展校外科普实践学习活动,打造学校校外馆“百馆万人”研学实践特色学习活动品牌,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在进一步拓宽科学视野、培养科学兴趣等方面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