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基维生素 D 检测的 4 大临床意义——最新解读

学术   2024-11-28 20:30   浙江  


维生素 D(V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VD 本身没有生理活性,人体摄入及自身合成的 VD 需要先后在肝脏及肾脏中进行羟基化修饰,转变为 25-羟基维生素 D [25-(OH)D]、以及 1,25-二羟基维生素 D [1,25(OH)2D] 等活性形式。


图 1 维生素 D 的代谢

注:25OHD:25-羟维生素 D;1,25(OH)2D:1,25-二羟维生素 D


其中 1,25(OH)2D 又称活性维生素 D,是 VD 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而 25-(OH)D 是 VD 在人体内主要的循环形式,也是反应维生素 D 营养状态的最佳指标。


现如今 VD 缺乏和营养不足在人群中仍普遍存在,全球约有超过 10 亿人群的血清 25-(OH)D 水平达不到维持骨骼肌肉健康所推荐的的水平。因此,监测 25-(OH)D 水平,可以评价钙吸收情况,确定 VD 作为基本健康补充剂的治疗方案,协助临床诊断和防治疾病。


我国维生素 D 相关临床应用共识指出人群维生素 D 营养状况判定指标如下:


表 1 维生素 D 营养状况判定指标及参考值



25-(OH)D的临床应用


1、维生素 D 缺乏与骨质疏松症


VD 缺乏可导致钙、磷和骨代谢异常,并可引起继发性甲旁亢,甲状旁腺激素(PTH)介导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强度和骨密度降低,血磷降低又导致骨骼矿化受损。儿童及青少年骨骼矿化受损,可引起各种骨骼畸形,被称为佝偻病。成年人骨骼矿化受损被称为骨软化,易被忽视。


VD 缺乏还可引起肌肉乏力,儿童出现行走和站立困难,老人容易跌倒,从而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因此,对于佝偻病、骨软化、骨质疏松、慢性肾病、肝衰竭、吸收不良综合征、妊娠和哺乳妇女、跌倒史的老年人、脆性骨折病史的老年人、长期阳光暴露不足的人、肥胖的儿童和成年人(BMI > 30 kg/m2),以及其他易发生 VD 缺乏的患者,应该定期行 25-(OH)D 检测,理想的血 25-(OH)D 水平也是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获得最佳疗效的前提。


2、维生素 D 缺乏与肿瘤


一项纳入 500 名明确诊断的白种人肿瘤患者的横断面研究发现: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66.8%)存在 VD 缺乏(≤ 30 ng/mL),即使是在有补充 VD 的患者中,也有 31.6% 的患者存在维生素 D 缺乏症。年龄较大、头颈癌或鳞状细胞癌、姑息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患者或有胃肠手术史的患者都是易发生 VD 缺乏症的因素。研究还发现患者可以从监测和补充 VD 中受益,维持适当的 VD 水平可以降低死亡风险。


另外有研究证实,25(OH)D 可通过与维生素 D 受体结合后,在调节细胞分化、肿瘤生长、肿瘤转移等方面发挥作用。当 VD 缺乏的状况持续存在时,可能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因此,维生素 D 缺乏症的诊断和适当补充应成为癌症患者日常护理的常规内容。


图 2 VD 浓度在癌症人群中的百分比分布



相关病例 1:乳腺癌 + 重度骨质疏松患者


患者,女,66 岁,因「全身骨痛 6 月余,加重 10 天」入院。

患者 6 月前于外院行右侧乳腺癌保乳根治术 + 右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 + 乳房内腺体重建,术后及放疗后出现全身骨痛,以两侧胸部肋骨疼痛为主,伴头晕、头痛,伴胸闷,伴双下肢麻木,怕冷,夜尿增多,4 次 / 晚,伴全身乏力。10 天前患者自觉全身骨痛较前加重,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重度骨质疏松」收住我科。

全身骨显像(全身 + 脏器断层 + CT 平扫):1、胸椎侧弯;胸椎退行性变。2、右侧乳腺术后改变。3、余全身骨显像未见明确高代谢骨转移瘤征象。腰椎 CT 平扫: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查:左侧髋关节 T-score:-0.7,骨量流失;腰椎 T-score:-3.1,骨质疏松。

25-(OH)D 检测结果:27.8 ng/mL。


患者诊断:1、绝经后骨质疏松;2、右侧乳房浸润性导管癌。

图 3 患者 1 的 25-羟基维生素 D 检测结果

病例分析:

VD 缺乏症在肿瘤患者中非常普遍,即使在补充 VD 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 VD 缺乏,因此肿瘤患者的 25-(OH)D 监测极为重要。许多研究表明 VD 血清浓度与乳腺癌风险呈负相关,尤其是在绝经后年龄组,这可能与绝经后体重增加及肥胖使 VD 缺乏的风险提高有关。

该病例中患者在确诊乳腺癌前并未进行相关 25-(OH)D 检测,随着由于年龄增长、女性绝经等问题,本就很大概率会出现 VD 不足甚至缺乏,再加上肿瘤因素影响,继而发展成为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及时补充 VD,并将血清 25-(OH)D 水平维持在能预防骨折的最低值以上(30 ng/mL)。



3、维生素 D 缺乏与糖尿病肾病(DKD)


我国南方慢性肾脏病(CKD)合并 VD 不足患病率:1~2 期 CKD 患者为 92.3%,3~5 期 CKD 患者为 96.7%;我国 2 型糖尿病患者中 VD 不足患病率:男性 56.5%,女性 76.1%,VD 不足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且,较低水平的 25-(OH)D 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相关。VD 也被发现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抗氧化应激、调节炎症免疫反应、保护足细胞、延缓肾脏纤维化等多种途径延缓 DKD 的进展。


一项囊括 1619 例糖尿病患者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VD 缺乏与 DKD 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比值比(OR)=1.85]。对 1814 例 CKD 患者进行的横断面研究中发现:低血清骨化三醇水平与糖尿病的发生、低肾小球滤过率和高尿白蛋白 / 肌酐比值有显著关联,提示维生素 D 缺乏可能和糖尿病及 CKD 的进展相关。另外,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 D2 在 DKD 患者中具有改善蛋白尿和肾功能、调节血糖、血脂、炎症和免疫等作用。维生素 D3 具有降低蛋白尿水平的作用等等。



相关病例 2:糖尿病肾病患者

患者,女,66 岁,因「发现血糖升高 10 余年,头晕、气促 1 周余」入院。


患者 10 余年前患者体检发现血糖升高,具体不详,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有「糖尿病」,予以「二甲双胍」治疗。未规律诊治,未规律监测血糖。1 周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气促,伴视物模糊、四肢末端麻木,伴乏力、纳差,伴泡沫尿,为进一步诊治,患者到我院就诊,门诊拟「2 型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收治入我科。

检验结果:肌酐:351 umol/L,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11 mL/(min・1.73m2),乳酸脱氢酶:415 U/L。25-(OH)D 检测结果:12.9 ng/mL。甲状旁腺激素 (PTH) 9.52 pg/mL↓,血钙 1.96 mmol/L ↓,尿肌酐 6253 μmol/L↓,尿微量总蛋白 4904 mg/L↑,尿微量白蛋白 2628 mg/L↑。


患者诊断:1、2 型糖尿病;2、2 型糖尿病性肾病(G?A?);3、慢性肾功能不全(5 期)

图 4 患者 2 的 25-羟基维生素 D 检测结果

病例分析:

糖尿病肾病是 2 型糖尿病常见的一种临床并发症,是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近年来不少研究显示维生素 D 与 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关,维生素 D 不足或缺乏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很高。

在本病例中,患者十余年前诊断糖尿病后未规律治疗,导致出现糖尿病肾病,且目前已经进展至 CKD 5 期。对于这种情况,应及时、规范、合理应用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防止进一步骨代谢和矿物质紊乱,出现肾性骨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远期预后。

对于存在维生素 D 不足或缺乏的 CKD 1~5 期患者,指南推荐首选维生素 D3,并建议补充维生素 D 达到血清 25(OH)D > 75 nmol/L 或 30 ng/mL。




科学审核

副主任医师 田建卿

首发:丁香园检验时间
投稿邮箱:zhangshengmei@dxy.cn

参考文献:

[1] 夏维波,章振林,林华,等。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 [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 11 (1):19.

[2] 程群。维生素 D 缺乏现状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认识 [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2, 011 (001):5-10.

[3]Kapała A, Szlendak M, Grochowska E.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 - Investigation of vitamin D concentration in Caucasian cancer patients. what is the adequate dose of vitamin D for these patients? Clin Nutr. 2021 Jun;40(6):3852-3858.

[4]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维生素 D 实践方案专家协作组。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实践方案 (2019 版)[J]. 中华内科杂志,2020, 059 (002):104-116.

[5] 张丰睿,陈青松综述,廖晓辉审校。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J]. 现代医药卫生,2023, 39 (9):1539-1545.


丁香园妇产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手术技巧、临床指南、前沿资讯,关注妇产时间,一个属于妇产医生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