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巴金:杨万里弃官归隐思想考论|202411-29(总第2893期)

学术   2024-11-07 18:01   河南  


 感谢杨巴金先生赐稿 

引用时请注明出处



杨万里弃官归隐思想考论


文 / 杨巴金


作者简介:杨巴金,现任江西省吉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江西省宋史研究会理事,中国科举学研究会会员,江西省杨万里研究会副会长、解缙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理事,省作协会员,吉安市周必大思想研究会理事,省级“非遗”杨万里故事传承人。已发表学术论文28篇、庐陵文史考析文章160余篇,题诗拟联180余首(副)。出版《庐陵史事考述》《杨万里家族纪略》《江西地方珍稀文献丛刊·吉水卷》《家刻本〈诚斋诗集〉校注》,主编《文章节义话解缙》。


弃官归隐是指某人离开官场,依赖于乡间的山水田园而满足其志存高远的一种淡泊生活。自古以来,儒家虽倡导文人士子以匡扶天下为己任,却也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保全志节。杨万里作为一名出身贫困、饱读儒家经典的士人,刚出道时也有“少也愿仕”“千里来为五斗谋”的强烈愿望,但当其人生理想和抱负破灭后,又不时发出“何时乞我自由身”、“何日归欤解钓船”的内心呼唤,并最终实现归隐。杨氏归隐家乡南溪后,并不是一味的消极避世,而是一种迂回的入世。即使在他乞祠乡居的15年里,时时难以忘怀的仍是国家安宁和百姓生活。本文试图从杨氏《诚斋集》中涉及弃官归隐内容的诗文入手,从弃官过程、归隐原因、社会意义三方面考论其归隐思想。


一、杨万里先后五次弃官


庆元六年(1200)九月,已弃官回乡8年之久的杨万里为时任南昌知县的长子杨长孺回信,信中谈及自己仕履中的五次弃官:“然吾平生寡与,初仕赣掾,庀职一月,有所不乐,欲弃官去,先太中怒,挞焉乃止。后三立朝,三弃官;至江东漕,遂永弃官,是时吾年六十六耳。”下面先就其人生中的五次弃官作简要分析。


1、第一次弃官

绍兴二十六年(1156)春,杨万里赴任人生仕履中的第一个职务赣州司户参军,负责掌管户籍、赋税、仓库交纳以及离婚案件所引发的财产诉讼等方面事务。任职还不到一个月,因工作与上司意见不合,觉得自己不合流俗而厌恶官场,便想效仿老师王庭珪要弃官归隐。说到王氏弃官,杨氏后来题作《卢溪先生文集序》说:“调茶陵丞,与上官不合,弃官去,隐居卢溪者五十年,自号卢溪真逸。”可见杨氏的骨子里是很认同老师弃官归隐的做法。庆幸的是,其父杨芾听后大怒,“挞焉乃止”。假若不是杨芾用棍棒打他,杨万里真的有可能会弃官而去。笔者认为,杨氏第一次弃官,是其率真性格的使然,是其弃官归隐思想的萌芽时期。因为他的长子杨长孺后来初次入仕,担任零陵县主簿时,循例去拜见州长官、丞相之子赵谧,而赵氏“冷面”待客且公事公办,致使杨长孺“退而抑郁几成疾。以书白诚斋,欲弃官而归。诚斋报曰:此乃教诲吾子也,他日得力处当在此”。可见,杨万里内心并不认同儿子弃官的做法,并对其所受“委屈”耐心开导,有助于其心志成熟。

2、第二次弃官

淳熙二年(1175)夏,在家“待次”漳州知州的杨万里接到诏令,被改任常州知州。因为彰州的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相对较差,为回避“嫌贫爱富”之说,杨氏按照官场通常惯例向朝廷上奏辞呈,表示不愿赴任,并请求乞祠在家。事后他题作《待次临漳,诸公荐之,易地毗陵,自愧无济剧才上章丐祠》诗表达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亦岂真辞禄,谁令自不才?更须三釜恋,未放两眉开。道我今贫却,何朝不饭来?商量若为可,杜宇一声催。


诗中说,他并非真的想要辞官,作为读书人谁不想报效国家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何况因为家贫还需要自己去做官而养家糊口。但转念一想,自己虽然家贫,却没有穷到无米下锅的地步。假如能得到各方面的认同或许可,那么杜鹃的一声啼叫,就是唤“我”辞官回乡的催号令了。笔者认为,杨氏第二次弃官仍是其归隐思想不成熟阶段,即1156年春至1188年三月。

3、第三次弃官

淳熙十五年(1188)三月,时任秘书少监的杨万里因高宗配享名单的拟定而严厉谴责洪迈,并斥责他无异于指鹿为马,此前宋孝宗曾两次审阅并认可这份名单,由此还联想到昏庸无能的秦二世,说:“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此得罪孝宗。杨万里眼见皇帝与权臣苟且偷安,不思中原恢复,朝廷政事被近习把持,不少忠臣被排挤出朝,自己是有志不能舒,内心极其痛苦,于是一面上书皇帝请求辞官,一面写信给刚任命为零陵县主簿却仍在“待缺”的杨长孺,要他赶紧回湴塘老家修葺房子,作好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的打算。孝宗毕竟是弄权高手,事后虽未批准杨氏辞官,却被削去直秘阁职务,安排出任江西筠州知州。

4、第四次弃官

绍熙元年(1190)十月,《孝宗日历》修成。依循旧例,应由秘书监杨万里为该书作序,丞相留正不予采用却另命他人作序,于是杨氏自劾失职,先后上奏《秘书省自劾状》《奏报状》,主动请求弃官回乡。此事后来被光宗亲笔批字慰留,才告一段落。不久后,杨氏又遭留正暗算,被排挤出京,出任江东转运副使。期间曾有多名正直大臣上疏请留,如中书舍人倪思曾打算抗旨,将敕命封还给皇帝。杨氏得知消息后,连忙写信制止,且说:“死无良医,幸公哀我。得并‘别作商量’之说免之。”笔者认为,杨氏第三、四次弃官,是其归隐思想基本成熟阶段,即1188年四月至1192年八月。

5、第五次弃官

绍熙三年(1192)四月,朝廷打算在江南地区推行流通“铁钱会子”。这是一种纸币,因为发行量过大,存在财富急骤缩水等问题。杨万里接到诏令后,立即上疏痛陈利害,还两次拒不奉诏,并上札辞官。刚开始时,宋光宗认为此举能增加朝廷收入并增强国力,对杨氏之举也甚为疑惑,后来才逐渐认识到此举之弊。八月,光宗因念他是东宫旧人,且兼顾其思乡情绪,于是被改任赣州知州。杨氏上札称疾不能赴任。不等朝廷批复,杨氏就毅然乘船返乡,并题诗曰:“出笼病鹤孤飞后,回首金陵始欲愁”(《发赵屯,得风,宿杨林池,是日行二百里》)、“寄言杜陵老,不用剪吴松”(《自金陵得郡西归,晓发梅根市,舟中望九华山》),表明他这次辞官并非像那些迫于外在压力而退出官场者,而是其内心深思熟虑后的人生抉择。杨氏第五次弃官是其归隐理想的实现阶段,即1192年八月之后。


二、杨氏归隐的原因探析


杨万里弃官归隐家乡,既有他个人性格的内在因素,又有师友影响的外在因素,还有社会环境的客观影响,正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才最终导致他弃官归隐。


1、“我本山水客”的自然本性

杨万里自幼热爱大自然,喜爱山水田园。“餐翠腹可饱,饮绿身须轻”(《明发陈公经过摩舍那滩石峰下》)、“有酒唤山饮,有蔌分山馔”(《轿中看山》),时刻想着与大自然的山水林田园融为一体。杨氏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他出生并成长于湴塘村,28岁中进士,66岁回乡归隐,期间候职场、丁父忧和丁继母忧、探亲休假等,在家乡比在外头的时间要长许多。湴塘村南有朝元岭、笔架山,北有后龙山、北山,南溪水自西向东蜿蜒从村前流过,村庄周边有二、三十口水塘,优美的自然风景铸就他“山水客”的自然本性。即使他在外地任职而生活于城里,内心喜爱的仍是乡间生活。如任常州知州时,每天“过午,吏散庭空,乃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余诗材”,最终突破江西诗派的樊篱,开创“诚斋体”,自成一家。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杨氏的归隐思想是与其思乡恋家情怀交织在一起的。比如家乡的南溪,“行尽南溪溪北涯,李花看了看桃花”(《与刘景明晚步》)、“南溪旧风月,千万寄相思”(《送子仁侄南归》),《诚斋诗集》中此类含有“南溪”字眼的诗有55首,无“南溪”字眼却是描绘其景物,如《溪边回望东园桃李》诗等有40余首,含有“南溪”字眼的散文有13篇,《诚斋集》中涉及南溪的诗文共有100多首(篇)。再如,他对家乡的东园、三三径、万花川谷、钓雪舟、云卧庵、“诚斋”书房、北山、东山、鹧鸪山、天柱冈和云际寺等,歌咏家乡景物的诗文共有六、七百首(篇)。杨氏应邀为别人作记作序,常自称为“诚斋野客”,以村野之人来暗喻自己的归隐理想。由此可见,杨氏对大自然的山水是流连往返的,对家乡的田园溪塘更是情有独钟,最终放弃“轩冕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2、“无求不必位三公”的师友影响

杨万里身边师友的言行对其归隐有着直接的影响。据南宋节义名臣胡铨说,其父杨芾有三次入仕做官的机会却不肯接受,“隐吉水之南溪,号南溪居士云。家无田,授徒以养,暇则教子”,杨芾的言传身教,对少年杨万里的心理发展和性情品德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绍兴二十四年(1154),杨氏中进士后回家乡拜见族中长辈,因他少年时代多是“从先君宦学四方”,以致有相当一部分族人不相识,再言及他童年时与人钓鱼游玩之地,“则茫然不可寻矣”,这时族叔兼学友杨辅世批评他说:“廷秀乎?子吾乡廷秀,非异县廷秀也。子归乎?与吾白首竹林,吾乐也。于是某始有归志。”再如,老师王庭珪的归隐是杨氏终生效仿的榜样。隆兴元年(1163),归隐多年且已85岁的王庭珪被孝宗强请到杭州,担任国子监主簿,时间还不到一个月,王氏就以年老体衰为由提交辞呈,而那时正是杨氏仕途积极要求上进的时期,师生俩在京城首次见面,杨氏特意题写《宿徐元达小楼》作为见面礼,诗曰:

楼迥眠曾著,秋寒夜更加。市声先晓动,窗月傍人斜。役役名和利,憧憧马又车。如何泉石耳,禁得许喧哗?


诗中表面是写旅馆因为临街而早夜吵闹,影响别人休息,其实是暗喻自己因热衷功名,导致自己与老师淡泊宁静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后来老师离京时,杨氏又题作《送王监簿民瞻南归》相赠,并以老师“青霞成癖”的超世形象作为对自己俗气求官的一种自嘲。

此外,与杨万里一生交往密切的都是一些有名望、重气节的人,如青少年时代的老师王庭珪、刘安世、刘廷直、刘才卲,入仕之初的张浚、胡铨、张九成,中晚年时期的周必大、朱熹、陆游、张栻、范成大、尤袤等人。杨氏终生以高洁的品质赢得了师友们的赞扬,周必大称赞说:“学问文章,独步斯世。至于立朝谔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当求之古人,真所谓浩然之气;至刚至大,以直养而无害,塞于天地之间者。”

3、“直不中律”的耿介品格

杨万里厌倦官场,与其正直刚毅的性格密切相关。“为爱荷池日日来”(《西园晚步》)、“莲入新秋何更瘦”(《晚酌》),他喜爱荷花,希望能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自身品质的高洁。据统计,《诚斋集》中共有咏荷诗至少有178首、词1首。杨氏曾声称自己:“平生太疏放,似黠亦似痴”(《暮宿半途》)、“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夜读诗卷》),这种不流俗的性格,必然使得他的仕途极为不顺。又如,乾道九年(1173),吉水县八都人曾无已赠送一幅《渔浦晚归图》给他,杨氏阅览后触景生情,想到朝中小人得势之现状,内心油然而生要辞官过清净生活的念头,并提笔为该画题跋:“浦,吾里;舴艋,吾宅;黄帽郎,吾侣也。苒苒京尘,于今三年,偶开曾无己此轴,风烟惨淡,波涛汹欻,欣然振衣登舟云。”俨然一幅马上动身去隐居的样子。庆元四年(1198),杨氏写信给族弟、杨邦乂的孙子杨梦信说:“某不幸,平生多以忠信获罪于人。”可见,他也已认识到自己性格在仕途中的不利影响。在即将实现归隐理想之际,杨氏还特意题作《和渊明<归去来兮辞>》诗和《归去来兮引》乐府以言志,并发出“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的内心呼唤,颇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范。晚年时,杨氏又题诗自赞:“禹曰也有性气,舜云直不中律。自有二圣玉音,不用千秋史笔。”丝毫没有为自己品性及作为有后悔或自责之意。

4、“世与我相违”的黑暗官场

杨万里不愿在黑暗官场中与人同流合污,以及对国事的彻底失望,是其归隐的最直接原因。刚入仕之初,杨氏曾以积极作为的姿态体现其入仕的热情。乾道三年(1167)初,杨氏带着精心写成的《千虑策》前往京城谋求差使,此事虽是无果而终,但《千虑策》的影响力是震惊朝野,以致丞相虞允文有“东南乃有此人物!某初除,合荐两人,当以此人为首”的赞语。后来杨氏曾题作《归欤赋》来表白自己入京途中求职的矛盾心态:内心既有“归欤,归欤,岂南溪之无泉兮,南山之无蕨”的内心呼唤,又有“谒帝久而乃觐兮,岂不就于一列”的现实需要,于是自己仍不得不继续踏雪前行。又如,乾道五年(1169)底,杨氏给好友、严州知州张栻题写赠诗:“还将著书手,拈出正君心”(《寄张钦夫二首》),冀望于“得君行道”,自己在仕途上能有所作为,从而造福天下百姓。然而,外有强敌的虎视眈眈,收复中原的希望极其渺茫,内是国势日衰,朝政被近习掌控,诸多忠臣被排挤出朝,皇帝和权臣们苟且偷安,这样的黑暗现实必然致使这位庐陵名士如坐针毡,如《忧患感叹》(其二)诗曰:

老去情怀已不胜,愁边灾患更相仍。胸中莫著伤心事,东处销时西处生。


诗中充分表现出杨氏的内心痛苦与无奈:身在黑暗官场,若要独善其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只能是辞官归隐。再如,杨氏所撰作的珍贵佚文《五一堂记》中说:“余尝燕居,深念天下不难治,独患为者不能,能者不为。二者每工于相违而憎于相遭。天下之难治,不在此其将焉在……亦又驭风骑鹤,餐朝露,酌天浆,以往乎山间也。余愿从之游焉。”他以家乡螺陂人萧岳英甘于归隐的高风亮节来表白心声:自己虽时刻不忘国家之理政治乱,但现实生活中真正有才者得不到使用,无用之辈充斥庙堂,与其继续这样在黑暗官场里混日子,不如早日归田赋闲。




三、杨氏归隐的社会意义分析


第一,折射古代知识分子“仕”与“隐”的矛盾情结

“仕”与“隐”,既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两大出路,又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一个矛盾情结。“隐”则独善其身,占据道德之制高点;“仕”则兼济天下,展现济世之大才略,这两种思想倾向始终在杨万里内心激烈碰撞着,经过长期的痛苦挣扎,最终使他作出人生抉择,义无反顾地走向归隐。这里有必要强调三点。首先,杨万里早期也有强烈的入仕愿望。他52岁时作诗回忆少年时代在阜田镇高守道先生“松下斋”求学苦读的情形,说:“忆年十四五,读书松下斋。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侪。虫语一灯寂,鬼啼万山哀。雨声正如此,壮心滴不灰。”那时杨氏就由单纯的读书兴趣,开始转变为有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现实中的困苦生活丝毫压不倒他勃勃向上的追求劲头,相反,孤寂的书院、漫长的寒夜、愁人的雨滴反而成为他修炼心志的最佳载体。“我昔如汝长,壮志在四方”(《得寿仁、寿俊二子中途家书》)、“不应久闲散,便去羡功名”(《秋日晚望》)、“我岂登名晚?今仍作吏卑”(《送施少才赴试南宫》),这些诗句均可表明:尽管杨氏当时官位低下,却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主观愿望。其次,杨万里极具治政理事之才。杨氏思乡恋家,甘于归隐,但决不是官场中滥竽充数的无能之辈。他是从赣州司户参军这种低级地方掾吏开始做起,一步一个足印,继而县丞、知县、知州、朝廷文官,最后担任颇有实权的转运使等,可谓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事务无不打理过,所到之处无不声誉卓著。他任奉新知县时,不用刑狱,通过与民约法等举措,从而顺利解决赋税征收问题,“罢逮捕,息笞箠,去囚系,宽为之约,而薄为之收。行之一月,民无违者”,这是杨氏给丞相虞允文的信中汇报他实施新政所带来的可喜局面,此前接连有五任奉新知县尚未任满,就被县人攻讦为有罪而遭到罢黜;在高安、常州等地,重视兴教立学,推行文明教化;在朝廷,以“人才最急先务”,向丞相王淮上《淳熙荐士录》,推荐朱熹、袁枢等60名人才,为贤能之士开辟晋升之路;在广东,带兵剿匪,一举获胜,被孝宗褒扬为“书生知兵”“仁者之勇”。再次,杨万里归隐后仍是心中有忧。杨氏归隐南溪后,日子过得怡然自得,这自是不必多言,但是他的内心真的感到快乐吗?答案是否定的。“今日偶不饮,无事亦有思”(《饮酒》)、“归来依旧鸣未了,知向何人诉不平”(《晚归再度西桥》)、“十载人间乐与忧,几曾半点到心头”(《醉吟二首》),《退休集》中有很多类似的诗句,折射出杨氏归隐后的内心忧愁。随着权相韩侂胄的势力日盛,杨氏忧愤成疾。开禧二年(1206)端午节后,族侄杨士元来拜访他,当“言及邸报中所报侂胄用兵事,先臣万里失声恸哭,谓奸臣妄作,一至于此,流涕长太息者久之,是夕不寐,次朝不食,兀坐斋房”,“至若文节,年六十余,已悬车告老将二十载矣,闻一权臣擅国,遂至饿死” 。可见,杨氏并不是一个没有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的彻底的归隐者,他归隐后的所思所为,符合道家所倡行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


第二,揭示南宋朝廷“中兴北伐”梦的破灭

宋室南渡后,收复中原故地、中兴宋朝政治是上至皇帝权臣,下至文人学子的普遍理想和共同追求,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南宋皇帝及主和派对偏安一隅、北伐未竟的现状越来越自我满足,致使力主抗金的文人士子的爱国情怀越来越失望。“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初入淮河四绝句》)、“不是澹庵谪南海,姓名那得许芬香”(《跋符发所录上蔡语》),这些振聋发聩的爱国诗句,即是杨氏对收复中原的极力渴望,以及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强烈不满。淳熙十六年(1189)底,杨氏以接伴金朝贺正旦使的身份来到宋金交战的淮河前线,途中在镇江金山小憩,并在此写下著名的爱国诗篇《雪霁晓登金山》,作者在诗中先是赞美金山之美,却以“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作为结尾之句。因为金山之顶建有吞海亭,到南宋时,这座亭子的作用仅仅是“每北使来聘,延至此亭烹茶”,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气撼乾坤的长江和傲然挺立的金山,能不替这样的主人而感到羞耻吗?“两窗两横卷,一读一沾襟”(《夜读诗卷》)、“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竹枝歌》),出于对国事的彻底失望,杨氏心中的“中兴北伐”梦宣告破灭,内心对辞官归隐曾经有过的徘徊和犹豫也不复存在。再如,庆元元年(1195)初,朱熹曾力荐已归隐3年的杨万里再度入朝任职:“只有此老尚可极言,以冀主之一悟,不知其有意否?已作书力劝之。万一肯出,经由更望一言,此宗社生灵之计,非小故也。”杨氏出于对国事的彻底失望,不仅自己不肯出来做官,反而写信规劝朱熹、陆游不宜出来做官。果然不出杨氏所料,陆、朱二人后来重新入朝做官没多久,或借故遭罢黜,或草草被打发回家,均落得灰溜溜的结局。此后,随着南宋国内经济的几近崩溃,外有蒙古族的虎视眈眈,内无刚正大臣的匡扶,南宋王朝必然走向了衰败。

第三,彰显庐陵文化最突出的地域特色——文章节义

吉安素有“人文渊薮之地,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这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杨万里、周必大、胡梦昱、文天祥等乡贤的古文经术、忠义气节闻名而分不开。从南宋开始,庐陵士人普遍把研读儒家经典与修齐治平结合起来,出则为忠臣,处则为节士,入朝经国纬世,退守著述施教,逐步彰显出庐陵鲜明的地域特色。杨万里的诗文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乾道六年(1169),周必大赠诗说,“诚斋诗名斗牛寒”(《奉新宰杨廷秀携诗访别次韵送之》),后来又说他“执诗坛之牛耳”(《跋杨廷秀赠族人复字道聊诗》);嘉泰三年(1203),陆游题诗云:“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还3次提议推举杨氏为诗坛盟主;姜夔说,大自然的一切,大至日月山川,小至蜂蝶花草,无不被他收拾入诗,而且涉笔便有谐趣,以致“处处山川怕见君”(《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类似的赞美诗句还有很多。至于杨万里的气节,考功郎李道传就其谥号问题向朝廷建议说:“他人之文,以词胜;公之文,以气胜。惟其有是节,故能有是气;惟其有是气,故能有是文也。”自宋以降,庐陵就多有刚直忠烈之士,“生其地者,或出而仕,霖雨苍生;或退老田园,整躬饬行,矜式闾里,与前贤后先辉映”,他们忠贞正直、爱国忧民、宁折不弯的性格特征,逐渐成为后世吉安人所追随的道德典范,与当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是一脉相承。


第四,揭示杨万里家族“诗书继世,清白传家,忠节闻名,仁爱孝悌,心系天下”之精神内核。

杨万里的气节是“逆折奸萌,矫厉具臣”,其“学问文采,固已绝人”,其操守是“狷介之守,尤为难得”,应当说,他的学问造诣、人格魅力与其家学渊源所分不开。杨万里的一世祖杨辂官虞部侍郎、吉州刺史,二世祖杨鋋官海昏县令,此后有八代先祖未曾入仕,却都是崇文重教、潜德修行之人,如其曾祖父杨希开,虽未中举入仕,却立志振兴家族,个人出资兴办学堂,聘请两位先生来教育族人,“同族中奉公存、梧州推官文明皆贫,公为之代束修,给衣食以玉成之”;祖父杨元中是“经明行修,师范学者,德党泽厚,治于后人”;父亲杨芾精通《易经》,是吉水县远近闻名的藏书家,其百里负米、舍命救亲的事迹收录于《宋史·孝义传》;长子杨长孺,官广东经略安抚使兼广州知州时,以俸禄七千缗“代下户输租”,晚年爵位至庐陵侯,去世时竟无以为殓,衣衾棺材全是亲友捐赠。此外,庐陵杨氏家族中如宋代的杨丕、杨纯师、杨存、杨邦乂、杨炎正,元代的杨学文、杨允孚,明代的杨季琛、杨惟敩、杨民服、杨必进、杨以伦,清代的杨振鳞等,其道德文章、忠节清廉均堪称世人之典范。就庐陵杨氏家族而言,杨万里不仅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是具有里程碑的标杆人物,诚如他评价族叔祖杨邦乂所说:“公之名岂待族谱而后传?而族谱得公则为光荣也。”这句话也极适合于评价杨万里。优秀家风家规的训育,逐渐形成以“诗书继世,清白传家,忠节闻名,仁爱孝悌,心系天下”为内核的家族文化。假如从文化源流的角度来说,杨万里家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又是庐陵文化乃至江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  语


杨万里弃官归隐思想的内涵极为丰富,他年轻时是怀着“壮心滴不灰”的宏愿进入仕途,正如他告诫长子杨长孺时所说:“先人门户冷如冰,岂不愿汝取高位。”纵观杨氏38年的仕履经历,他先后五次提出弃官,最终以“我本山水客”的夙愿压倒“澹无轩冕情”的心愿而实现理想,诚如他向朝廷上奏所说:“少也愿仕,老而志衰。”杨万里作为南宋著名的士大夫,当为官行事涉及到他的人生准则时,必然会秉承“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之准则,毫不犹豫地放弃仕途追求,以维护其磊磊大丈夫之气。

杨万里弃官归隐家乡后,并不是一味的消极避世,而是一种迂回的入世。即使在他去世的前夕,还深沉发出“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的心声,令他时刻难以忘怀的仍是国家安宁和百姓生活。


丨延伸阅读丨

杨巴金:《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考议

杨巴金:杨万里画像及其像赞诗文考略

杨巴金:杨万里《过扬子江》诗考议

杨巴金:《宋史翼·杨长孺传》辑补丨202310-50(总第2505期)

杨巴金:天下人人读之  学者人人师之——试析杨万里诗文中的欧阳修论

杨巴金:杨万里佚文《唐南平忠武王高公重修墓碣铭》辨伪

杨巴金:杨万里佚文《倚富萧氏族谱序》辨伪

杨巴金:杨万里佚文《故富川居士罗子高行状》考论——兼与杭州师范大学方爱龙教授商榷

杨巴金:半山绝句当朝餐——杨万里与王安石的咏史诗比较

杨巴金:《家刻本<诚斋诗集>校注》出版(附序、跋)

杨巴金:《宋史·杨万里传》订误——兼与周启成老教授商榷

杨巴金:杨万里佚文《复斋记》考辨


宋史研究资讯

微信号:songshiyanjiu

邮箱:txq1627@126.com

扫码关注我们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宋史研究资讯
汇集宋史研究领域的各种讯息,包括专家讲座、学术会议、新书推荐、期刊论文、论文答辩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