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明 章立聪 杨宏宇 史雨洁
我们测算,2024年12月末,银行理财规模小幅回撤至30.35万亿元,环比降低约3500亿元。其中,现金理财规模下降近4000亿元,固收+理财逆势增长超2500亿元,但多为含权量较少的产品,混合类理财未见起色。展望2025年,我们预计在存款降息幅度全年可达70bps以上的情况下,银行理财性价比凸显,规模有望升至33万亿以上,其中固收+产品有望重新成为各大理财子发行的重点产品。
▍我们测算2024年12月银行理财规模季节性小幅回撤3500亿元至30.35万亿元,远低于2018-23年12月的均值6400亿(剔除22年底赎回潮影响)。
主要是因为股市波动对债市压制减轻、理财客户流失具有脉冲性难持续,同时新一轮存款降息下理财性价比凸显。而11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5000亿元至30.70万亿元,增幅仍远超市场预期;12月季节性降幅又远低于历史均值和市场预期,表明理财规模具有较强的韧性,对债市仍有较强的支撑。
▍究其原因,具体来看,我们认为12月理财规模回撤远少于预期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权益对债市的压制渐消、固收理财产品表现持续向好、固收+理财成为逆势增长2500亿的黑马。
存款降息持续推进,权益对债市的压制渐消。自2024年10月中下旬,我国各大银行大幅下调定期存款利率,随着存款降息的影响逐步推进,金融市场正经历着微妙的变化。这一政策调整促使资金寻求更高收益的渠道,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赎回情况有所缓解,进而减轻了权益市场对债市的压制效应。
理财产品表现向好,性价比持续提高。近期股市震荡,理财产品市场表现趋稳,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这反映出投资者信心在逐步恢复。与此同时,资金流动性的改善也为理财产品市场提供了更多活力,推动了产品价格的合理回升。在此背景下,各类理财产品的吸引力有所增强,市场参与者正积极调整资产配置策略,以应对理财产品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固收+理财成为逆势增长2500亿的黑马。12月10年国债利率下行约40bps,就2025年预期来看,纯债理财收益率势必持续下台阶,但渠道对理财收益和业绩基准要求具有较强的黏性,对投资端会造成较大压力。同时,权益市场虽然有一定震荡,但固收+理财目前拥有多种“+”的选项,转债、REITs、挂钩债券、黄金、股指、外汇的期权、被动ETF等,少量配置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厚收益,加上渠道端发力,固收+理财规模12月逆势增长约2500亿元,但主要是含“+”较少的理财产品,含权量较高的混合类理财仍不见起色。
▍我们预计2025年存款降息大致在3-4轮,累计幅度大致在70-80bps,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理财性价比仍会凸显,2025年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其中固收+理财仍有望成为各大理财子发行的重点产品。
2025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是“适度宽松”,我们预计OMO有40-50bps左右的降息空间,LPR有50-60bps的降息空间,银行将面临较大降息差压力,因此央行已经明确表示了降低存款利率的立场,其主要目的是减轻银行的净息差压力,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25年持续。预计2025年存款降息可能有3-4轮,幅度合计至少70-80bps,因此预计未来理财产品的规模将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同时,随着存款利率下调的节奏加快,理财产品性价比将变得更加突出,因此我们预期在2025年中,理财产品的规模有望恢复并达到新的高峰,全年规模高点有望突破33万亿元,其中固收+理财仍会成为各大理财子发行的重点产品。
▍风险因素:
测算结果由于数据可得性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距;市场波动超预期,理财赎回潮卷土重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银行理财监管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