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农业农村部专门召开了一次“大棚房”问题常态化监管工作推进会。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会上强调指出,坚决防止“大棚房”问题回潮反弹,确保农地农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到底什么是“大棚房”呢?
大棚房是指一些工商企业、个人及组织借建农业设施或农业园区之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行为。其本质是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改变农业生产功能,触碰耕地保护红线和农地非农化。
国家层面十分重视“大棚房”专项整治。
早在2018年8月20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就联合召开动员部署会,部署在全国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已经先后组织开展3次集中清理整治,严肃查处一批占用耕地以设施农业为名搞非农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持续整治“大棚房”,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细化明确耕地“非粮化”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
这次会议重点强调了以下3个方面——
①强化日常监管。用好信息化手段提升常态化监管效率,指导各地每年对辖区内用于种植生产的农业设施、备案的设施农业用地开展一次全覆盖巡查,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
②强化稳慎整改。慎重稳妥、严谨准确认定“大棚房”问题性质,把准标准,严格程序,既不能随意扩大范围,也不能丝毫放松要求,对确属“大棚房”问题的要从严从快整治。
③强化堵疏结合。既要统筹开展常态化监管和集中清理整治各项工作,也要严格做好设施农业用地备案管理,协调加大对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合理用地保障,从源头上杜绝“大棚房”问题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