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前几天,医疗界有个热搜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关于234家企业中标第十批药品集采,原研药企均出局的事儿。集采没有原研药,也就是说以后想到医院开原研药会变得非常困难,就连医生和主任医师都得去外面自费买。
之后,在12月14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对2024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明确了2025年工作的八大重点。小编发现,就医院里面消失的原研药啊,明年很可能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回归。
会议上说了2025年医保工作的重点,大部分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了,但是有两个重磅的新内容,值得大家关注,一个是医保丙类目录的政策和落地,一个是积极支持商保。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首先,什么是医保丙类药品?
医保一共就“甲、乙、丙”三类药。甲类是基础药,报销的比例最高;乙类是档次稍微高点的药,报销的比例比甲类低,拿降压药举例,硝苯地平是甲类药,非洛地平就是乙类药,而像创新药、保健品和现在大部分原研药,就都是丙类药了。丙类药是属于自费药,医保是不报销的。
1.甲类药品
“甲类药”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品。
该甲类药品目录由国家统一制定,各地不得调整。
报销比例:100%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注意,是100%纳入报销范围,不是100%报销一分钱不花,因为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后要按一定比例报销。即甲类药品报销金额=药价*报销比例。
举例来说:
某甲类药品100元,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除去住院和门诊的起付线不说,按照80%报销比例计算。那么报销100*80%=80元,自付100-80=20元。
2. 乙类药品
“乙类药”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目录”价格略高的药品。
该乙类药品目录由国家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医疗需求和用药习惯,适当进行调整,增加和减少的品种数之和不超过国家制定的“乙类目录”药品总数的15%。
报销比例:70~90%
即需要先行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之后剩余部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按一定比例报销。即乙类药品报销金额=(药价-药价*先行自付比例)*报销比例。
举例来说:
某乙类药品药价100元,先行自付比例20%,还是抛却住院和门诊的起付线不说,按照80%报销比例计算。那么报销(100-100*20%)*80%=64元,自付36元。其中医保保险范围为100-100*20%=80元。
3. 丙类药品
“丙类药”其实就是不在“甲类”“乙类”药品目录以内的药品,就是“目录外”的,非临床必需、价格较高的药品。
丙类药一般包括:保健品类、高档药、新研制的药、抗癌进口药等。
报销比例:完全自费的药品。大部分地区无论住院还是门诊,都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医保丙类目录的政策和落地
积极支持商保
二者之间有啥联系呢?
之前很多商保是医保的补充险,受医保框架的约束,你哪怕商保能够报销你自费的部分,医生也不会给你开这部分自费药,因为医保身份的患者他首先要遵守这个规则。
而医保局现在要干个什么事呢?就是要把丙类药形成一个目录,在医保体系外联动商保体系去给大家报销丙类药,所以以后甲类乙类药跟医保配套,丙类药跟商保配套。用官方术语说,这就叫推动多层次保障体系。
这对商保来说或许是一个巨大的院内机会,而且这次国家医保局2025年医保工作任务中,商业健康保险、商业保险、还有商保,这三个词一共出现了七次。
大家觉得,2025年商保的业务能不能破万亿呢?
编辑:Pot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