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年末寒冬,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呼吸道感染疾病人群,在近期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中显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有不少感染人群出现持续发热、干咳不停等症状,可能是肺炎支原体这个“隐形杀手”暗中作祟。
如何判断是否感染了肺炎支原体?
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吗?
头孢类药物对支原体有杀灭作用吗?
个人及公共场所如何做好日常预防?
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介于两者之间,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病原体,同时它也兼具了病毒和细菌的一些特点。由于它生长的时候呈现分枝状生长,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支原体。它遍布全球,可对人体造成感染。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但5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多见。
就环境而言,因为肺炎支原体在自然界中不能独立生存,所以人员聚集的地方,比如封闭的环境下就容易感染,所以有时候会爆发一些流行,主要是在一些封闭,或者是半封闭的环境当中,比如校园、商场、饭店等场合。
典型表现
肺炎支原体作为一个非典型的病原体,它跟典型的细菌性肺炎比较起来有它独特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临床表现:一是高热,二是剧烈的干咳。
特别是在疾病初期,以及比较严重的时候,它的咳嗽非常厉害。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
1. 诊断标准:
临床上有肺炎的表现和/或影像学改变,结合 MP 病原学检查即可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病原学检查包括:
1)单份血清 MP 抗体滴度 ≥ 1:160;病程中双份血清 MP 抗体滴度上升 4 倍及以上;
2)MP-DNA 或 RNA 阳性。
符合以上任何一项或两项,即可诊断为支原体肺炎。
研究显示核酸和血清学 2 种方法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率,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开展联合检测。
2. 病原学检测:
1)血清测抗体方法(冷凝集试验 (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2)肺炎支原体培养;
3)核酸检测。
和流感有什么不同?
在早期,流感和支原体肺炎较难区别。因为多数流感和支原体肺炎的感染者,在早期都会出现轻微咳嗽、发热、咽痛等症状。
流感和支原体肺炎的共同点都是呼吸道感染。因此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流感患者的全身症状更重,比如会出现高热,且进展较快。
此外,还会出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而支原体肺炎患者,会随着支原体感染的病程进程出现剧烈的刺激性干咳,这是和流感不同的地方。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肺炎支原体感染不仅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还能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甚至引起肺外并发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常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当它的临床症状消失后,肺部影像学检查还可能有炎症表现。
如果孩子或成人出现以下症状,就需警惕支原体肺炎,尽早就医。发热以中高热(38-39℃)为主,并持续性高热。咳嗽为刺激性干咳,并持续数周至数月。在发热或咳嗽后,能看到患儿的呼吸速度,明显加快,每分钟可达40~80次。呼气时会发出短暂的口哨音同时伴有鼻翼扇动、反复“点头样”呼吸、唇周青紫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首选治疗药物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等。家长们所熟悉的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治疗完全无效。
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对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权衡利弊后可考虑二线药物治疗: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也叫美满霉素)。该类药物有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通常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
防护建议
目前尚无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做好预防至关重要。
1、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2、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或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等进行遮挡;
3、保持手卫生,注意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
4、做好室内日常清洁工作,注意室内通风;
5、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6、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佩戴口罩,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最后再提醒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切勿乱用抗生素,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哦。
参考文献:
1.感染病:真相与误区.张文宏主编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75/202412/t20241225_303508.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3,50(2):79-85.
4.赵顺英;钱素云;陈志敏;高恒妙;刘瀚旻;张海邻;刘金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J].传染病信息,2023,36(04):29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