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叶渐黄,金桂飘香满学堂|五育课堂活动(二)
文摘
2024-10-17 11:30
云南
“教育的质量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人的质量。”为进一步探索五育融合”的新路径,促进课堂教学有“知识”到“素养”的深层次推进,本周学校继续搭建五育课堂平台,让老师们在公开课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展示教学特色。
彭璐璐老师在《悦探宋韵之印刷术》一课中,以学生们书写“人”字为起点,带领同学们进入了印刷术时代,随后深入至古诗,伴随着书写内容的增多与复杂度的提升,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宋代活字印刷术的话题,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古代印刷技术对于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播的重要性。学生们在反复调试与尝试中,不仅掌握了活字印刷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巧,同时也认识了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历史,更深刻理解了这一伟大发明对于促进信息传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作用。当看到自己亲手印刷出的作品时,学生们无不感到自豪与满足,仿佛亲身参与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之旅。李琳清老师在寓言故事《坐井观天》这一课中,带领孩子们通过提取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辨析理由,读懂对话,感悟寓言哲理点要有据可循。在课堂中,李老师还带领孩子们通过趣味活动:比一比、飞一飞、编一编等方式,联系实际生活经验,让孩子们读懂这个故事的寓意。 俞雨欣老师执教的《在牛肚子里旅行》,通过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感悟来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变化;接着再让学生顺着旅行路线去感受两个主人公的真挚友谊;最后让学生讲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整堂课思路清晰,结构紧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学生既能在生活中找出很多角,但又不清楚到底角是什么样的图形,在学生脑中的表象只留在实物上,没有一个具体的图形概念。严思琦老师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在课堂中严老师安排了“认、描、画、做、变、比”等活动,让学生由自主探索寻找角,观察角的共同特征,到规范地画角、创造角,再比较角的大小,逐步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整个课堂严老师将观察、操作、实践、演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环节中,调动学生多感参与,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抽象概括。 张超老师执教的《葡萄沟》生动有趣,课上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带领孩子们去到既遥远又陌生的新疆吐鲁番,感受新疆景色秀丽盛产水果,老乡热情好客的场景,张老师在教学中,强调体验型学习,力求将教学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亲身经历去感悟、体验新疆的特点。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切实解决了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激发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和喜爱。 杨璧榕老师利用Judy 和Nick两个同学们熟知的卡通人物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My home》这节课中学生们纷纷兴致勃勃的当起了小侦探,在做任务赢奖牌的同时操练了新单词和句子。杨老师整堂课重难点突出,寓教于乐,教室里充满了同学们洪亮的朗读声。 汤祎老师在《望天门山》一课中,以“品味诗人笔下的山水中国”为线索,带领孩子们继续跟着书本去旅行。汤老师在执教过程中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古诗的特点,展开有梯度的教学。从读出节奏,到读出韵味、读懂意思,环环相扣。在想象画面的基础之上感受诗中景物之美、色彩之美。孩子们在课堂中游览了气势雄伟的天门山,体会到楚江水的波澜壮阔,感受到了祖国的壮美山河。 杨冰伦老师执教的《暮江吟》是白居易所作的一首写景佳作。课堂伊始,杨老师从说法不同,写法不同,意思不同三个方面带领学生了解古诗中古和今的用法差异;再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美景画面,感悟诗情。这首诗让学生们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无尽力量和美好,终能体会“一切美好皆我所见。” 夏宁璐老师在课程的开始,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学习新知做铺垫。夏老师通过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讲解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练习,使学生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计算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学交流提供了平台,在评课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在研究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图文:数学组
编辑:余 珺
初审:科研与信息中心
二审:吴亚敏
终审:彭璐璐、王译苑
招生电话:6839 6099
监督电话:6859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