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 let thy feet millenniums hence be set in midst of knowledge” ——Tennyson |
这句刻在大英博物馆大堂地面上的文字是英国桂冠诗人Tennyson的诗句,我最喜欢的中文翻译是:愿汝至此千年,徜徉知识殿堂。
最近频繁进出大英博物馆,因为馆藏实在太多了,一次根本看不完。为了方便快速地进入展厅,需要提前预订好门票,只带手机和一瓶水,这样可以丝滑进馆。
大英博物馆的设立源自1753年,内科医生兼收藏家Hans Sloane爵士留下遗嘱,将其毕生收藏的7万多件藏品捐赠给乔治国王二世。后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大英博物馆法》,采用发行彩票的方式筹措资金,购买藏品以及博物馆的馆舍,于是就有了眼前的“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正门建筑是根据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帕特农神庙的样式修建的一座希腊复兴式建筑,其特点就是“柱子”加“三角形山墙”。
希腊复兴式建筑
观光游览时很容易错过的是山墙里的雕刻,它从左到右讲述了人类文明的变迁。
最左边雕刻的是两只猛兽:鳄鱼和狼。旁边是赤身裸体的原始人类。
人类的旁边是一尊屈膝下蹲的雕像,它长着一双翅膀,是介于人神之间的天使。天使手中提着一个金色的神灯,这是神传递给人类的重要物证,象征着神开启了人类的智慧明灯。当人类拥有了智慧,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力就可以逐步提高了。
天使的身后是穿着简单兽皮的人,左边的人物牵着猎狗,右边的人物在驱赶着被驯化的牛,这代表了人类进入了农耕文明。
再右边是一系列身着华丽服饰的女性雕刻,分别代表着希腊的诸位天神。
第一位手中拿着角尺,代表人类建筑艺术的诞生。第二位手里拿着锤子,她的胳膊下有一件已经完成了的古代希腊人物的头像,代表了人类雕刻艺术的诞生。第三位是站立的女神,右手杵着一根黄金权杖,左手拿着画板,代表了人类绘画艺术的诞生。第四位也是位居正中央且最高大的女神,同样地右手杵着黄金权杖,其左手捧着一个球,脚下躺着一个金色的球形物体,这里我们看到了“黄赤交角”,这说明天文观测已经出现,代表了科学艺术的诞生。再右边出现了唯一的一位男性雕像,他的右手下有一块壁板,上面刻画着三角形,代表着几何的诞生。其右边还是一位站立的女神,她左手拿着权杖,右手拎着一个面具,代表了戏剧艺术的诞生。再往右是两位坐着的女神,分别拿着七弦短琴和竖琴,分别代表了音乐艺术和诗歌艺术的诞生。
山墙中最右侧的人物依靠着一头大象,身边还伏着一只狮子,象征着人类经过多年的学习,站到了食物链的顶端、世界的巅峰。
接下来就随我走进大英博物馆吧。
一进门正对面,就是阅览室(Round Reading Room)。头顶是欧洲最大的玻璃顶广场,由3,312块不同形状的玻璃组成。设计师是诺曼福斯特,北京T3航站楼、横跨泰晤士的千禧桥等等,都是他的手笔。
在19世纪50年代初期,因为需要一个大型阅览室用于阅读和藏书,所以当时的图书馆主管Antonio Panizzi建议在博物馆的空旷区域修建一个圆顶的阅览室,并且说:
我希望一个贫困的学生能够拥有与这个王国中最富有的人相同的条件,去满足他对知识的好奇心,追求理性的探索,查阅相同的权威著作,深入研究最复杂的问题。
进入到阅览室里面才会发现用于读书的地方并不是很多,相比四周的书架,巨大的穹顶显得更为壮观。我个人觉得这也浪费了太多的空间。
阅览室里有很多著名人物留下过他们学习和创作的痕迹,包括卡尔·马克思、阿瑟·柯南·道尔爵士、奥斯卡·王尔德、乔治·奥威尔等等。
出了阅览室往右,可以看到克尼多斯狮子(The Lion of Knidos)。这尊石狮子重达7吨,出土于古希腊的一座城邦。该城邦位于今天土耳其的西南部,靠近爱琴海。
石狮子趴在卡里亚(Caria)王国的国王摩索拉斯(Mausolus)的陵墓上,象征着王权、力量和守护神的形象。
不过此时它的表情看上去是那么的忧郁,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如此坚硬的石头都被时间打磨得没有了棱角。
整个博物馆大概有90多个展厅,时间有限则要怎么看,看什么呢?我的建议是先看“镇馆之宝”(Don't miss)。官网的电子地图上清楚地标注着它们的具体位置,可以自行打印出来,或者在馆内捐赠5镑获得一份。
下面这尊雕像叫拉玛苏(Lamassu),它们守护着古代亚述城市和宫殿的入口。我在大英博物馆里见到两对儿,四只。这是在Nimrud的王座厅门口两侧的一对雕像之一。
有趣的是,如果从正面看,它是立正的姿态,但是从侧面看,它又是在行走的样子。这就是那时候工匠的智慧,想通过“五条腿儿”体现雕像的静与动。
大英博物馆中最著名的镇馆之宝当属第四展厅的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它身上从上到下分别刻着古埃及象形文字(Hieroglyphs)、古埃及草书体(Demotic script)和古希腊语(Ancient Greek)三种文字。
英国学者托马斯杨(Thomas Young)以及法国学者商博良(Jean-Francois Champollion)破译了已经失传的古埃及象形文字。而这一发现打开了古埃及历史的大门,使后人得以阅读古埃及的各种文献和碑文。
想要拍摄一张无人的照片,需要第一时间冲进左手边的埃及馆展厅!
石碑上的内容是公元前196年3月颁布的一项皇家法令,由埃及托勒密五世(Ptolemy V Epiphanes)颁布。这项法令主要涉及国王对神化、神庙和祭司的优惠政策以及对百姓减税等信息。
这本“翻译词典”是不是很神奇。根据旁边展板上的介绍,这种象形文字大约早在公元前3250年开始被使用,直到大约公元300年后失传,因此这个时期的古埃及历史就被“雪藏”了。
最有意思的是展板中提取了石碑上的一段符号解释给大家,包括如何发音以及具体释义。这件藏品非常值得近距离观察,去感受2000多年前的文明。
在写这篇小作文的时候,面对罗塞塔石碑的照片,引发我思考了一件不重要但很奇妙的事儿:谁刻上去的呢?接着我就自行脑补了一系列场景。
最上面一段儿以古埃及象形文字记录,这种文字只有祭司和法老掌握,他们会亲自拿着凿子在巨头的石头上刻字吗?
但为了让古埃及普通民众能明白象形文字说了什么,祭司和法老们又安排人以草书体“翻译”成中间一段文字。不知道是还想记录点儿啥,还是石头选大了,总之下面还空了一大片,没等着补点内容,罗马人就打了过来。
此时罗马帝国的宗教是多神教,他们占领了埃及,文化随之入侵,相应的文字被迫调整。但是大概是他们也热爱古迹,看到托勒密五世的这块丰碑,抓一个当地人翻译后觉得不错,正好下面还有一块空地儿,干脆就以古希腊文字“翻译”了一下。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罗塞塔石碑。嗯,这样故事逻辑就能自洽了。
另外不记得是哪个展厅了,还有罗塞塔石碑的复制品,可以伸手触摸这件复制品。大厅的纪念品商店还有很多关于它的文创,袜子、领带、马克杯等等,喜欢的话可以“捐”一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