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仙在家中指导徒弟唱戏。本报记者 李沛华 摄
马友仙秦腔代表作《断桥》剧照。(资料图)
扫码观看融媒报道
本报记者 冯战武 姚二曼
名人名片:
马友仙生于1944年,合阳人,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秦腔“马派”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代表作主要有《窦娥冤》《谢瑶环》《十五贯》《蔡文姬》《断桥》《三堂会审》《探窑》《红灯记》《洪湖赤卫队》等。她从艺70多年来,以独特的唱腔和艺术感染力,成为秦腔旦角艺术的一座里程碑,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被观众誉为“秦腔皇后”“秦腔百灵鸟”“人民艺术家”“秦腔常青树”等。
“我们当时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拿什么为人民服务,就要有一技之长,我自己就是用表演的一技之长为人民服务。为了更好地为党为群众唱戏,从艺这么多年我一直在不断努力。”11月15日,接受记者专访时马友仙说,“我们赶上一个好时代,我现在已经80岁了,要用这一点点余热,把秦腔艺术传承下去。”
8岁学戏 10岁登台
记者在马友仙家中采访了她,听说是家乡的媒体,她非常高兴。马友仙的衣着非常简单,针织衫上面搭了一条披肩,头发依然很浓密,皮肤白皙,说起话来声音清脆,采访中坐在椅子上的她背一直挺得笔直,让人很难将她与一位80岁的老人联系在一起。
“我8岁学戏,10岁登台,当初只是为解决生活的饥寒交迫。”聊起学艺的初衷,她语气中有着一丝沉重。
马友仙的父亲是合阳县保宁村人,早年为了生活举家迁往咸阳。马友仙就在咸阳出生长大,不幸的是在她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人拉扯他们兄妹5人,生活艰难。
“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咸阳大众剧团来学校招人,我想都没想就去报了名。”马友仙说,“当时年龄要求是9岁,为了顺利去剧团,只有8岁的她就虚报了一岁。因为从小喜欢唱唱跳跳,一点也不怯场,一首《秋收歌》征服了面试官,如愿成了剧团一员。”
就这样,瘦瘦小小的肩膀扛上铺盖卷开启了学艺之路。
学戏的苦直到现在依然刻骨铭心,马友仙说:“剧团的年轻演员每天要练四趟功,天亮以前第一趟,天亮以后第二趟,吃完午饭第三趟,吃完晚饭第四趟。练功不能偷懒,因为老师是要验汗的。他们很多时候是跟着剧团下乡,晚上演戏白天还要赶路,老师给学生说戏的过程,是伴着跋山涉水的脚步进行,边赶路边教戏曲。”
“下乡演戏睡马厩、庙台和农家门道是常有的事。有时就在马槽里面铺上麦草睡觉,冬天的时候雪花飘在了脸上。不像现在的孩子,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可即使条件再艰苦,对于当时的马友仙来说,也只有咬牙坚持,因为她没有别的路可选择。
在日复一日的练功学习中,马友仙逐渐成长起来。快毕业时,在训练班排练的《柜中缘》剧目中她扮演了许翠莲,第一次登台便崭露锋芒。
那时她个子小,跳柜盖时上不去,每次都需前台的师傅掐着腰抱上去,但她灵动的表演,动听的唱腔,赢得观众的喝彩。
一上场便有了观众缘,剧团更加重视对马友仙的培养,开始严格训练她的唱腔、发音、形体和表演。经过几年的辛苦磨炼,马友仙渐渐有了名气,无论是到县城、乡村,还是到工厂演出,只要她一亮相,台下的喝彩声不断,她成了咸阳大众剧团的一颗明珠。
一举成名 连演60场
1959年,15岁的马友仙迎来了戏曲人生最大的转折。她参加陕西省首届青年演员戏曲观摩会演,获得优秀表演奖,受到了各方关注。于是省上决定将她调进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这是西北地区秦腔艺术的最高学府,也是众多艺人向往的殿堂。
“咸阳大众剧团当时不愿意放人,省上给他们调入6名毕业学生和1名京剧教练,结果还是不同意,最后拨了8万块钱买了整套戏箱才让这次调动顺利进行。”马友仙笑着说,当时省上为了把她挖过来,费大劲儿了。
1960年3月进入省戏曲研究院以后,马友仙面临的第一关便是在全院进行汇报演出。“当时的二团团长李正敏给我重新排练了剧本《三击掌》,他是著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亲自指导我的唱腔。一个月后,院里的艺委会、全院领导,还有各团都来观看演出,紧张的我一直出汗,化妆的时候画不上油彩。”马友仙说,在团里领导和演员的安慰鼓励下,她才得以顺利完成。唱完以后等来的消息是直接进入二团演出。后来她才知道,过不了这关,就要重新回炉,这意味着要打回训练班从头开始。
转眼进入5月,马友仙又接到另一个不小的挑战。国家著名剧作家、戏曲作家田汉重新创作了《谢瑶环》剧本,省戏曲研究院决定让马友仙所在的二团来演。排队宣布角色,第一个角色谢瑶环定为马友仙饰演。“当时脑袋嗡了一下,我前面很多名角,我认为自己最多就是演个宫女。”这让马友仙倍感压力。
“《谢瑶环》的角色不光要把旦角所有的技巧唱腔表演到位,而且还要学会小生的道袍莽甩法,将女性柔美和男性的刚毅潇洒完美地呈现,这种跨界难度非常大。”马友仙说,自从接到角色,她就整天把戏靴穿上,练习靴子功,只要不排练旦角的戏,上班、吃饭她一直穿着。
仅仅一个月时间,等秦腔《谢瑶环》搬上舞台,连续演出60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其他剧种坐飞机来搬这个戏,云南、北京等全国各地都有,连续演了几个月。”马友仙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景象。后来她主演的秦腔《谢瑶环》被文化部认定为秦腔经典,录制成音像制品收藏于文化部中国戏曲资料库。当代著名书法家钟明善送给她一幅“马友仙的唱腔至刚至柔”的字画。
不断突破 确立“马派”风格
马友仙说她学戏是幸运的,这一路走来,她遇到了很多关心关爱她的恩师、挚友以及志同道合的爱人。
著名戏剧艺术家马健翎,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正敏,著名导演史雷、韩盛岫、李文宇,著名戏剧作曲家肖炳,著名演奏家杨满元等先生亲自指导和培养了马友仙。她的爱人是已故著名秦腔小生演员、著名导演编剧李继祖先生,在她表演《谢瑶环》时,传承了很多小生规范性动作。
马友仙吸收众家所长的同时,经过长期的磨炼和舞台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和唱腔。她非常注重程式的运用,但又不拘于既定的程式手法,把戏曲表演的程式创造性地融于人物的情感之中,特别注意细节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形象,如《窦娥冤》中的窦娥、《十五贯》中的苏戍娟、《红灯记》中的李铁梅、《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和《断桥》中的白素贞等。这些剧目被专家称之为秦腔的“经典作品”,在舞台上久演不衰。
观众这样评价马友仙的《断桥》唱腔:“到陕西没听过秦腔不算来过陕西,听秦腔没有听过马友仙《断桥》的不算听过秦腔。”
1990年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活动中,马友仙作为名家名段特邀进京演出,她演唱的秦腔《断桥》轰动京华,后被邀请进中南海演出。中国剧协这样评价马友仙的《断桥》:“过去有‘婺剧《断桥》天下第一桥’,看了秦腔的《断桥》,从此天下没有第一桥。”《北京日报》发表评论“古树苍翠,新枝茁壮”,并被收录到“年鉴大事记”中。
1993年,在陕西流派选拔赛中马友仙的艺术风格被誉为“马派”艺术风格。还不到50岁,马友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唱腔流派,除了自身天赋外,更多的离不开她的勤奋与刻苦。马友仙经常下班一个人躲在练功房偷着练,为此曾摔断了胳膊;为了更好地理解戏曲人物的内心,她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小说……
“能够得到各级领导、老艺术家对我的关心和栽培,以及观众对我的喜爱,我无以为报,只有低下头认认真真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学戏,才不辜负他们。”马友仙说。
言传身教 传递余热
2004年马友仙退休以后,将主要精力转移到秦腔教学,并为秦腔的传承、发扬而奔走。
她的学生遍布西北五省,大多是各剧院的秦腔演员,为培养这些学生,多年来,她撰写教学提纲,整理教学笔记和秦腔相关书籍,还经常辗转于西北各地的剧院排练厅,只为帮助学生将演出打磨得再细一些,为观众呈现一场完美的秦腔表演。
她时常和学生说,秦腔之所以流传千古,传唱不衰,是因为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秦腔是乡音,是来自田间地头的质朴演唱。秦腔艺人要走进群众,把西北人的豪迈性情、细腻的情感都放声唱出来。
“秦腔,要为人民而唱。”从艺72年马友仙始终为群众而唱,受到全国各地广大戏迷的拥戴。在她的影响下,学生积极参加惠民演出,纷纷深入当地的县城、农村搭台自发为基层群众演唱秦腔。
袁丫丫是“马派”众多弟子之一,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秦腔“四小名旦”、甘肃省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院长。“《谢瑶环》的全本戏我都传给了丫丫,后来给她们全剧团又排演了《谢瑶环》,2022年参加第九届秦腔艺术节获得优秀剧目奖。前段时间她打来电话说她们又有一本戏获奖了,我专门去看了演出,还给她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弟子取得的成就,马友仙无比欣慰。“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让当地更多人爱秦腔、唱秦腔,让秦腔在当地发扬光大,更好地得到传承。”
高茹也是马友仙的弟子,她曾经只是一名秦腔爱好者,如今在澄城县创办了自己的秦腔剧团,发展得红红火火,吸纳了不少秦腔专业演员和爱好者。“刚接触马老师时,没想到这么大名气的她如此平易近人,但凡有秦腔爱好者上门求教,她总是倾力指导。”高茹说,“这些年,马老师给了她很大的支持,才让她有底气将秦腔这个事业做下去。”
“现在我的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特别努力地把秦腔这个事业不断发扬光大,添砖加瓦,让秦腔文化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升华、不断地提高,这就是传承的意义所在。”马友仙说,“秦腔是我一辈子热爱的事业,现在我还要用自己的余热,把秦腔文化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