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广东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道武

企业   2025-01-02 14:46   广东  

作为广东省内河航运发展排头兵、粤港澳大湾区水上交通运输主力军和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先行者,广东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航集团”)主要业务领域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又将如何顺应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船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港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道武。


精耕“港口物流、投资、运营与管理及水上运输”“航道投资、建设、养护、运营与管理”两大主业,积极稳妥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培育主业;


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致力打造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先进高端船舶研发与制造商。



《船报》:2024年,港航集团主要业务板块取得了哪些发展成效?

张道武:


港航集团是广东省属唯一专业从事港口航运物流投资运营的大型骨干企业。在精耕“港口物流、投资、运营与管理及水上运输”“航道投资、建设、养护、运营与管理”两大主业的同时,港航集团正积极稳妥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培育主业。


聚焦港口、航线、运力、战略、技术、品牌六大优势,港航集团实施“1358”发展战略,突出“港航特色”“港澳特色”,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港航支撑、贡献港航力量。


突出港澳特色,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大湾区为立足点,港航集团充分激发下属驻港企业活力,成功在香港拓展了水上公共交通项目、机场航空辅助业务、工程物流业务;积极投身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建设并加快建设琴澳立体交通枢纽、南沙仓储等基础设施;布局东南亚港航、仓储物流业务网络,助推“粤贸全球”“粤贸全国”计划实施。


发挥港航特色,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港航集团完成液化天然气(LNG)单一燃料动力船队与内河货运船队的专业化整合、近远洋船队船舶和船型的优化调整,新建投运“蓝海豚23”号纯电动游船、更新水上高速客运和香港本地渡船,使自身传统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把握发展机遇,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2023年以来,港航集团携手中交广航局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平台公司,打造省级现代化海洋牧场链主企业;投资汕尾的“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科研示范项目,首创了深远海吊笼养殖模式,填补了国内波纹龙虾养殖的空白,是国内首个零碳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为新能源和渔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范例。


聚焦互联互通,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将“百千万工程”做深做实、出新做足,港航集团加大在粤东西北的投资力度,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互联互通。2024年9月,旗下珠江船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竞得开平市工投货运港口有限公司51%股权,为江门开平市激活临港经济新动力、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推动形成港口群联动协同发展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构建“制造+研发”平台,因企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大力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港航集团以研发引领制造、以制造服务研发,已全面掌握大型碳纤维船舶建造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粤港澳大湾区水上客运绿色转型及船海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作用。



《船报》:港航集团将如何顺应航运、造船绿色化智能化趋势,大力培育发展高端船舶研发与制造能力?

张道武:


绿色化和智能化是当前全球航运和造船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港航集团而言,机遇更多、空间更广,但挑战并存。港航集团将下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向重大场景转换效能,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贡献力量。


一是发挥三大创新平台作用,着力开拓相关高端船舶市场。港航集团将充分发挥旗下“中威公司”“数字港航”和“港航科研”三大创新平台作用,整合珠江船务粤兴船厂和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应急保障基地等资源优势,把准制造研发智能化方向。


中威公司作为先进复合材料船舶制造商,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多个突破,拥有15项专利授权,全面掌握了大型碳纤维船舶建造的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40米以上碳纤维船舶整船建造的技术空白。截至2024年10月,该公司已累计建造并交付14艘碳纤维复合材料高速船舶,11月交付了全国最大载客量500客位客渡船“新明珠3”号。数字港航也取得了自研项目驳船管理平台、川岛小程序等24个软件著作权。港航科研持续在船舶研发设计方面提供更多智慧方案。在高端船舶设计、制造、维修和保障等领域,港航集团全速推进,争取作出新的成绩。


二是加快船队绿色化转型,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运力布局。港航集团将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低碳、零排放的船舶技术,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老旧船舶;积极探索智能化运输解决方案,持续优化船舶调度和运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加强与国内外先进造船企业及研究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绿色船舶的研发和制造。2024年,旗下蓝海豚旅运公司投运第二艘纯电动游船,促进了“珠江游”向绿色新能源船舶更新迭代。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及融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港航集团将继续鼓励旗下科技型企业通过内部挖潜、技术转让等方式筹集资金,积极寻求外部融资,确保资金渠道清晰、分配合理、成本控制有效。同时,加大对创新平台投入,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项目研发,开发出更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船舶产品。


四是加强政策解读和把握,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一方面,争取上级对科技型企业予以扶持,出台相应考核政策,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激发和保护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持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建立科研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科研团队整体实力。目前,港航集团先后完成了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家“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2家“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港航集团将紧盯目标、善作善成,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致力打造成为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先进高端船舶研发与制造商。


《中国船舶报》深度阅读

湾区兴业谱新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原创内容,未经本报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文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使用、转载、发表。已经本报授权使用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如有,不得违反该作品限制声明,且需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注明“来源:《中国船舶报》或《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以及作者名称”。如违反上述声明,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微信号发布注明来源的转载稿件或翻译稿件,转载或翻译目的在于传递及交流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报赞同文章观点,亦不对文章真实性、数据科学性等负责。如有单位或个人对本报转载或翻译稿件的上述内容存在质疑,请直接联系原著作权机构或个人。


3. 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微信号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中国船舶报
《中国船舶报》官方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