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一代”升学落幕:娃满意,妈懊悔

教育   2024-08-19 00:02   上海  

编者荐语:魔都“名额分配”和“民办招生改革”新政下,2020小升初的娃成为“摇一代”。解读新政后,大家有各自的选择,有人觉得自己娃“自招”去四校的概率高,也稳妥一些,选择了择校或摇号;有人选择家门口初中,觉得“名额分配”靠中考高分也能进入四校,且概率更高。4年后中考结束,盲盒揭晓,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毫无悬念地“自招”去了心仪的高中,有人通过“名额分配”有幸去了四校八大或其他市重,有人滑档去了不愿意提的学校。“摇一代”现在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尽快适应未来高中的新生活。本文记录对口孩子的成长,也希望能给阅读本文的家长们一些借鉴。文中红色字体均为作者的反思。



等待的夏天,特别漫长

日子过得很快,感觉昨天几个相熟的妈妈们还在一起讨论初中是对口还是摇号,而眼前老大已中考结束,正在做高中的大礼包。

日子又过得很慢,这个夏天每一天都难熬。6月后,中考、等出分、等录取结果、等分班考......干等最要命,忙起来确实不会那么焦虑。老大中考后,烈日下的暑假班充斥着每一周。

老大说觉得自己考得还行,于是我的等待夹杂着期盼,又带着几分忧虑,因为老大时不时又说自己这题那题好像失误了。让人辗转反侧,夜不能眠......

中考结果出来的那一刻,老大和爹欣然接受。陪笑的我转身后是满心的愧疚和落寞。我知道,因为我们不了解升学情况,老大曾因我们的决定一次次错过了机会。

家有两个娃,这些年全心陪娃的我习惯了自我总结,总想写点文字,记录孩子和我的成长。记录大娃曲折的学习经历,来慰藉我的亏欠。希望在总结后,我们能成长得快一些,毕竟高考是更大的考验。


孩子情况:

大娃,比较温和,步子比较小

初中:普通公办,校排很好(实际没用)

高中:市重实验班


家庭情况:

爸爸:理科男,工作很忙,兼职理科答疑

妈妈:文科女,全职,负责学习规划及文科辅导,目前完全转后勤


学习情况:

语文:有较厚的阅读和古诗文基础,初中语文较省心,基本能稳定90分

数学:8年级开始高中课程,9年级全力中考,中考结束继续高中数学并尝试高联一试录播课

英语:有原版阅读基础,阅读有优势,和市区孩子比词汇不够


本文主要记录老大普通公办的学习经历,老二从小就规划择校,在文中仅是客串。两个娃不同的学习路线。记录孩子的成长,同时也是记录一起成长的我们。


小学,从鸡血区到躺平区

带着“爱拼才会赢”的抱负在“有容乃大”的魔都,拼尽全力,落地生根,实现了1+1=4。

带老大是很用心的,胎教早教,用过当时很盛行的“闪卡”和“巧虎”;一切都是照书养,均是“高配”,亲子阅读从未间断,踩过各种素鸡坑:金宝贝、智慧学堂、乐宁英语、知名画画机构、钢琴......晚婚晚育,养娃感觉像造航母一样。


1.换房到躺平区,成为异类

计划中来临的老二,让蜗居日渐拥挤,我们没有考虑教育资源的情况,就这样放弃地段换了面积。现在依然记得搬家时,孩子刚中考结束的老同事说的那句话:“等你孩子中考时,你一定会后悔的”。但当时的我犹如飞蛾扑火,完全没把这句话当回事,开开心心住进了新家。

【反思:从鸡血区到躺平区,解决了居住舒适度问题,但是忽视了教育环境问题,给日后的鸡娃制造了不少困难。】

到了新的生活环境,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大找数学机构,奈何郊区太佛了,竟然没有奥数机构!那时有点落差,因为工作和原来的生活,接触了相对积极的圈子(现在看也不算真鸡娃圈)。一年级下,学前一直上机构班的老大总算进了一家新开的奥数机构,用的某思的教案。娃凭借较厚的启蒙基础进了创新班,成了她们的第一届学员。爹很开心,欣然陪读,回家会和我分享补习班上的趣事。娃是校内班上唯一有参加奥数培训的孩子,同学妈妈应该是觉得我这个外区来的太鸡血了,总是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

老大在补习班适应得很快,当时也是班上唯一能入围杯赛的女生。但有件事我当时一直没想明白:老大一直可以入围各种数学杯赛的决赛,但决赛永远没数字奖......我没有深究原因,一是因为工作忙加上通勤时间长,数学划给爸爸管了;二是我当时完全不知道有择校这回事,更不知道择校主要看数学,对数学自然不够重视。就觉得孩子学点数学,拓展一下思维蛮好的,校内可以很轻松,于是老大就这样不紧不慢地学着。

【反思:虽然我们像是躺平区里的异类,但还远远谈不上鸡血。一年级时朋友想拉我进城去考XES的综测,我考虑自己上班通勤时间长,不希望孩子也这样折腾,就拒绝了。这或许是孩子和择校路线的第一个分岔口。】


2.毅然全职,撸起袖子自己干

搬家后,路上通勤时间4H+,回家老二缠着我;爹只管了老大的数学,语文和英语他不擅长就没管,两个娃的学习陷入了长时间的混乱阶段,我最终毅然全职陪娃。白天主要陪学前的老二,晚上陪老大。爹只负责数学,我负责路线规划及文科辅导。重新分工后,爹明显轻松很多。没想到理科的爹竟然喜欢历史和古诗文,给我丢了本《古诗文大会专辑》让我带老大学古诗文。这个比赛很难,三年级那一年试水,老大初赛就阵亡了,但有了这一次经验后,我开始和娃一起努力,四五年级老大古诗文获得二等奖,飞花令也成为了家里的保留节目。就这样我走上了自鸡语文的路。

不得不提的是英语,一年级误入某妈的卖书群,开始没感觉有啥要买的。后来老邻居推荐了某外教在线课,入群后有专业的英语路线指导,于是我在买书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RAZ、SAZ、Who was、Where is、Wonders、《牛津树》《加州科学》《树屋》《树屋百科》......书房堆不下了,爹默默地买新书架。老大上着外教课,我自己带《新概念》。跟风买的小托福资料却一直闲置了,因为不知道择校,不知道可以在简历上用小托福成绩背书,只是以为小托福是一套类似RAZ一样每家必备的资料。

英语原版书籍的阅读基础和外教课程的辅助,让老大在郊区一直保持英语优势。

三年级的时候,机构数学班上有两个孩子转到市区去上课,他们走的时候想拉上我,我想想路上太折腾就拒绝了。

[反思:这两个孩子XSC均择校成功,而我的决定,或许是孩子和择校路线的第二个分岔口。]


3.XSC,反复纠结后的决定

全职后,我时间自由了,有比较多时间陪孩子。老二的学前启蒙加速前行,老大的校内优势明显,曾经好几次300。四年级老大凭借校排的优势获得了区优(一个年级就一个名额),据说区优可以申请SW的面单,但我对SW基本不了解。

【反思:有原版阅读,也有小奥基础,手里还有区优,如果当时提前了解SW的配置要求,应该是来得及追赶的。而我再一次错过了择校的机会。】

老大的校排让我们浮想联翩,舒适的居住环境让我们日渐慵懒,以至于一直停留在舒适区的温水里,从来没有进城去看世界。

四年级第二学期,我和爹听了机构的XSC讲座,听着老师慷慨激昂的介绍,我们心潮澎湃;但在回来的路上,我们沉默了很久后一致认为:两个娃同时升学,老大不择校估计是比较好的选择,这样可以保存体力,同时兼顾两个娃。

四年级,进城的那两个同学团课导引5和导引6,名师上课,她们带上了我。

摇一代,我们周围学习好的孩子真的几乎都没有择校,散落在家门口的“好班”,周末大家在培训班聚集。培训班上几个妈妈碰头,大家一拍即合:择校省下的费用用来补课,中考通过名额到区进入好高中,这样性价比最高。就这样,2020年,老大小升初,老二幼升小,均在家门口。

[反思:直到老二重来一遍,我才明白老大那会我就没进真的鸡血圈,如果明白择校的意义和配置要求,就不会几次都错过机会。】


初中生活,和想象的不一样

1.六七年级,优势明显

数学继续上两个地面班,名师亲授和XES的自招A,大概提前一年的进度。名师不愧是名师,思路很清晰,带着学生现场举一反三。郊区XES的自招A,只有10来个娃,汇集了几个学校排名靠前的孩子,也基本上都是以前培训班的同学。在这个班上,我认识了其他4个妈妈并成为了战友,一起并肩了走过了初中4年,最后5个娃去了不同高中的实验班。

老大小学阶段喜欢看书,3年级到5年级古诗文比赛打下了不错的基础,我继续带着提前学初中古诗文和现代文精读;英语有原版书阅读的基础,在上XES的自招英语课程。

各科的提前学,让老大优势非常明显:6年级的校排非常好,连着两次年级第一。

老大学习走上正轨,我开始集中精力鸡老二。老二绝对是站在老大的肩膀上的,老大时我们驻足于郊区不肯进城补课,老二时觉得郊区的机构吃不饱了,我带着老二进城,成功考入跨级创新班,每周公交进城,30多公里也不觉得远。

我和爹暗喜:当年XSC的选择真明智,两个娃学习都步入“正轨”了。

SJ到来,XES不得不退场,两个娃的学习只能换方案,老大数学继续名师班,物理跟着某老师团课。一直读两个数学班,突然变成一个班,心里发慌。老二因为机缘巧合,进入了真的鸡娃圈,遇见了很多贵人(此处略),突飞猛进。那时才明白老大的学习一直太浅,所谓的机构自招班根本够不上自招。

【反思:老二的学习步入正轨,并且进入了真的鸡娃圈,和市区头部娃同步了,而老大的校排则完美地迷惑了我们。】


2.八年级,开始奋力追

老大7年级结束的那个暑假,老二正式开始初联,让老大一起做卷子,没想到一直校排前3的老大竟然吃力!那一刻天旋地转,觉得自己这算哪门子鸡娃,抽屉里老大从小学到初中一摞的奖状让我语塞。那个暑假,我停掉了老大的《市北资优生》,改成奥精。老大很听话,认真上完数学课的同时把奥精8的ABC卷都刷完了。

8年级秋,某高中提前培养选拔考试,老大落选后有些泄气。当晚,我给老大报了自招专题课程,四校自招真题比想象的难很多,老大有点招架不住。爹说这就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再结合了高一的内容。我联系客服,加了高中基础。就这样,老大一周三节数学课,初中接近尾巴、自招专题、高中基础。数学课都是网课,爹和老大是同桌,学了高中的三角函数,回头做自招专题的三角函数部分,确实很轻松。8年级一年,老大很辛苦,收获也很大。

班主任知道我们在学高中课程,非常反对,见一次面就找我谈一次,觉得我们颠倒主次,初中就应该集中全力应对中考,等中考结束了再学高中也来得及。那时我已经在睿爸的初中群和数学小组,见多了提前学的牛娃,周围也有成绩很好的学长,因为没有提前学高中,通过裸考进入四校后发现差距巨大,高一不得不奋力追,所以我们还是决定继续读高中数学。

8寒和8年级结束的那个暑假,除了上课就被一模卷填满。8寒,因为圆的部分还没全部学完,一模卷留了24和25题,其他都让娃做掉了。

[反思:一直以为跟着机构自招课程,难度是够自招的,但没想到在初联面前如此不堪一击。也庆幸,8年级加了四校自招专题和高中基础,提前赶进度,同时把一模卷提前刷了,没想到毕业班时间这么紧张。]


3.九年级,课外时间被校内填满

9年级,老大每天晚饭后都要补觉半小时,然后才有体力写作业。各科老师都拉足马力,校内作业奋笔疾书也至少要干到晚上10点半,手慢的做到12点。老大根本没时间补课外,高中课程和自招专题课程只能停下来。一模(9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马上来临,尽管我知道往年普通公办的孩子,哪怕一模区排很好,自招也基本走不掉,但是到了自家娃,还是抱有幻想,寄希望于老大一模能考好,从而能有自招机会。

语文吃老本,初中基本都能90分左右(满分100),8年级我带着老大,提前把9年级的古诗文文言文弄完了。以前文章精读都是我自己找历年一模或者中考题,备课后给老大讲。但备课实在太累了,后来发现小笼妈的语文小组,比我讲得更全面更专业,我就放手了。9年级开学的时候,老大校内语文很轻松,挤出时间,两周看一次小笼妈的现代文精读。

一模语文139,超出了我的预估,小笼妈的功劳很大;数学145,卡在最后一题的第三问;英语147,和平时差不多;但没想到物理化学严重拖后腿,直接扣掉15分,让我们措手不及。一模考砸的春节很难熬,那时我不知道物理化学问题该怎么解决。老大做完二模卷,继续复习高中数学,老二则在看高联录播课。老大碰到实在想不出的题,放下年龄差的羞涩,去找老二求助,老二就屁颠屁颠过去讲解了。老二寒假在小托福冲刺,我给老二讲语法,老大听了直摇头:“你怎么简单的都不会啊?”老二不甘示弱:“下次你数学有不会的别找我。"两个娃路线不同,也各有自己的优势科目,大部分时间能友好相处,还能互相答疑。

9下开学,我找了朋友解决了老大理化问题,也找到了问题,就是孩子看见比较新颖的出题方式就容易慌神,做题速度变慢,经常做不完,还有因表达不完整被扣分。理化花时间多了,数学花时间就少了,文科继续吃老本靠晨读和晚读解决一部分内容。二模(9下的期中考)结果出来,理化进步很大就扣了4分,但是数学因为23题第三问被卡住,做24题慌乱中看错题目,整题被扣分。二模的区排和一模差不多,但发现了老大心理素质不够强大的新问题。

【反思:其实我早就知道,普通公办的孩子想自招很艰难,基本没机会,哪怕一模考很好,没强背书还是很难。但作为父母,亲身经历时仍然会抱有一丝希望,尽力尝试。】

二模结束后,四校和八大的校园开放日设在周末,班上同学纷纷报名。那天学校的培优班没几个人,老大很慌张,回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妈妈,大家都去校园开放日了,就我没去,是不是他们到时候就自招走了啊?我和老大说:你就安心中考,这才是我们可行的升学通道。

【反思:二模结束后,我很清楚老大是没有自招机会的,中考即将来临,孩子的心理素质也不够强,我不希望她被没有结果的事情所影响。周围有不少参加校园开放日后飘飘然的孩子,最后中考滑档。】


中考,是多方面的考验

整个6月,不管孩子和父母都是紧张的。中考就在眼前了,觉得除了帮孩子调整心态,别的好像我也干不了什么。

一、考前孩子过度紧张,我的解决方案

1.增加父母的一对一陪伴

考前一周,老大一直喊太热,开了空调也睡不着,即使做完作业了,也要熬到11点半才入睡,睡前都会问我:妈妈,你觉得我能考好吗?好几次睡到半夜跑我们房间说睡不着。也许孩子考前有说不出的焦虑,我让爹带着老大整理归纳数学的压轴题,忙碌转移了过度的焦虑。

那几天各公号开始作文题友情猜测,我和老大一起讨论作文角度,老大很开心。

考前3天,学校停课两天,我让爹请假了,因为我一个人顾不上两个娃。确实,一对一的陪伴是最好的镇定剂。

2.增加心理加持

学校开了考前动员大会,在教室门口每个娃都跳起来触摸了悬挂的粽子(一举高中)。老大抱回了一束向日葵(一举夺魁),手上带着老师送的幸运手链。

我把老友送的带“一举高粽”标签的小粽子别在老大的透明考试袋上。严肃了好几天的老大冲我笑了。


二、中考,出了点小意外

中考第一天,比我高半个头的娃在穿鞋,马上要出门了,我张开双臂:“要不要妈妈抱你一下?”一直取笑老二太黏糊,老是要和妈妈拥抱的老大楞了一下,很羞涩地回应我的拥抱。“没事的,认真看题就可以。”日益圆滚的我已挤不进旗袍,无法给孩子一个“旗开得胜”的寓意,只剩下考前的叮嘱。

第一天的物理题目比较灵活,我担心老大像一模那样翻车。没想到9下朋友的训练很得法(考前还发了创新题给娃参考),老大物理考完很开心,让我发信息给这个朋友表示感谢。

也许吃坏了肚子,也许过度紧张,老大晚上开始胀气,吃了药后肚子还时不时咕咕叫。

第二天,老大明显紧张很多,出门时脚步有点慌张,那天老二机构阶段测。我一颗吊着的心,牵着两个娃。等待就是一种煎熬,我在市区不停发信息给校门口等待接老大的爹。老大觉得自己考得还可以,就是考数学的时候有点紧张。

(校车来了,爹马上给我发信息)


三、中考后的煎熬

我让爹和老大自己估分,因为我不敢面对。估了两天都估不出分数,我就着急了。老大自己估了个保守分,然后连着两天,每天和我说错一个,我一下不淡定了。“娃到底估多少分?”我电话正在出差的爹。“没事没事,这题就扣1分,不会全扣。”一直乐观的爹永远都是家里的擎天柱。

填报志愿,老大很理智也很坚定,到区不填四校,填八大就好。因为老大觉得四校更适合老二这种老早就规划择校的孩子,而自己的进度和深度都不够,就算侥幸去了四校肯定也很虐。到校两个志愿,把自己更想去的学校填在前面,出录取结果时,大家都以为我们填错志愿了。整个填志愿的过程,孩子坚定自己的想法,我们觉得老大长大了,比我们大人还理智。

出分了!果然数学又看错题目了,比平时低10分,其他科目和估分差不多。分数比目标学校去年的分数线多3.5分,我们全家都以为稳了,哪知今年卷到无边,最后差1.5,落到到校第一志愿。爹查的结果,因为全家都没胆子查。知道结果的那一刻,老大笑了,安慰我说:妈妈,没事,这个适合我,八大平行班和那个四分都不如这个实验班,接下来我努力考进实验班!

这1.5分的差距,让我落寞地背过身去,偷偷抹了把泪。确实,我很不争气地掉眼泪了,我想到未来俩娃需要分开陪伴了。那一刻,我的懊悔和酸楚开始泄洪:从小学开始,那一路的岔路......

分班考,娃说有把握。实验班如愿!


回顾,成长下的愧疚

中考落幕,老大收到录取通知书,她是满意的,开始做高中的大礼包,复习机构的暑假课,空了还看了点高联的录播课;而我背着娃偷偷地写下懊恼和愧疚。

我会埋怨自己:如果我当年没有认知差,清楚路线,老大能进城补课;如果择校,哪怕三公也好,也许今天的老大会更好.....

但老大宽慰了我:我和老二的路线本来就不一样,现在我选择了喜欢的学校,去了想去的班级,现在的就是最好的。暑假进城补习,我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也会尽快弥补自己的不足。

希望尽全力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让他们求学少一些曲折。每个父母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老大的弯路完全来自我的认知差和信息差!

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会带着老大披荆斩棘,从小规划择校!

接下来,立足当前,和老大并肩迎接高考!

【篇尾补叙:小学只卷校内,经常300且数学弱的孩子,8年级开始很吃力,中考严重滑档。郊区的孩子主要精力卷中考,小学奥数班里择校的孩子,虽然中考成绩没有留在郊区的高,但自招成功了。老大的中考成绩也没有班上全力冲中考的孩子高,但暑假更容易适应市区高中课程补课,分班考也较轻松,老大很庆幸自己8年级开始了高中课程。初中开始高中课程,这条路无憾。】




公众号长期征稿,细节请参考征稿函20240804

需加群请在公众号菜单回复“加群”,加魔都群请在公众号菜单回复“魔都群”。进群请先看群公告,没有按照规定修改群昵称和长期潜水的群友会被移除。
我的专辑

小学数学鸡娃系列


小笼妈语文


匿名爸奥数


Eddie爸启蒙


鸡娃系列家长篇


学习方法


群友分享


睿眼观察


目标与规划


十时谈教研


群活动


每日总结

睿爸小屋
鸡娃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