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期刊目录】《经济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摘要

学术   2024-06-11 21:01   上海  

  • 这是“金融学前沿论文速递”第1444篇推送

  • 编辑:李甜 审核:张瑞瑞

  • 仅用于学术交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发刊所有

转编于微信公众号:经济研究


目录

  • 结构变迁、效率变革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 税收政策支持与企业预期转变

  • 地方公共债务与企业不动产投资:效应与机制

  • 中国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测度方法、演进趋势与决定因素

  • 产业空间共聚、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兼议区域产业多样化集群建设路径

  • 劳动力成本上升与高科技企业创业——来自工商注册信息大数据的证据

  • 中国创新模式选择:自主创新抑或技术引进?

  • 环境目标责任制、环境治理与内生经济增长

  • 数字治理与现金转移支付瞄准效率

  • 收入再分配政策调节机制的探讨

  • 相对经济地位与生活满意度——来自脱贫攻坚实践的证据


1

结构变迁、效率变革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2024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Institute of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黄群慧(Institute of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杨耀武Institute of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杨虎涛Institute of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楠    玉Institute of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摘要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基于“科技创新—结构变迁—效率变革”这一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主线,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产业结构变迁逻辑;通过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国际比较,进一步从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角度论述了当前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逻辑;最后围绕建立新型生产关系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则方向。本文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机会窗口,中国已有的发展成就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充足的基础条件。未来要科学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优势,坚持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的方法论原则,围绕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主线,坚定不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虽然经济学界一直以来有大量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但目前还鲜有文献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研究新质生产力,本文的尝试具有一定创新性。


2

税收政策支持与企业预期转变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2024年第4期

万海远(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张   尉(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陈基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辛柯均(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




预期转弱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关注企业预期转变的微观基础,研究税收政策对提升市场主体信心的作用机制,提出增强企业预期的针对性措施。结果发现,组合式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了企业现金流,有助于提升正向发展预期,并扩张企业产能需求。超出意料的税收优惠会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增强企业市场信心,并将积极预期转化为实际的产出扩张,体现税收政策的显著积极作用。税收优惠能显著提振制造业及民营企业信心,尤其是税收返还比减征免征的信心提升效果更大,总体能起到显著的预期改善效果。近期要向市场释放持续向好信号,激发各类企业投资热情,引导企业对政策的合理期待,加快政策红利兑现,以增强企业发展预期。


3

地方公共债务与企业不动产投资:效应与机制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2024年第4期

谢申祥(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初    虹(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刘金东(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地方政府公共债务规模持续走高的同时,非房地产企业不动产投资也在不断扩大的典型特征,而鲜有研究对此进行相应解释。本文结合2007—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地方公共债务对企业不动产投资的效应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公共债务扩张显著推高了企业的不动产投资倾向,其背后的影响机制是地方公共债务扩张挤占了信贷资源,从而加剧了企业间的融资竞争,为了获得更有利的融资地位,企业被迫增加不动产投资以提高融资所需的抵押品。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公共债务扩张主要影响了成长期后的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不动产投资。本文的研究对于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4

中国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测度方法、演进趋势与决定因素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2024年第4期

蒋    为(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倪诗程(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吉    萍(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




要素自由流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壁垒仍然是国内大循环的堵点,阻碍了统一大市场与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本文在人口迁移选择理论的基础上,基于跨地区劳动力流动数量提出了一种反推相对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的测算方法,运用中国1990—2015年历次人口普查以及抽样调查数据,对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始终保持快速下降趋势,但在不同地区的下降幅度并不均衡;东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的下降幅度远高于其他地区,而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最为严重。进一步地,本文基于推拉理论将劳动力流动壁垒分解为自然壁垒与制度壁垒,结果发现虽然自然壁垒与制度壁垒均大幅降低,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下,自然壁垒的下降幅度远高于制度壁垒。在基础设施建设对削弱劳动力流动壁垒边际效应逐步递减的情形下,破除制度壁垒已经成为中国畅通跨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关键因素。本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支撑,为破除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了决策依据。


5

产业空间共聚、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兼议区域产业多样化集群建设路径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2024年第4期

陈    露(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

刘修岩(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


摘要




行业在地理上邻近非本部门的“技术知识池”能否有效提升其创新绩效?基于不同关联的地理邻近所带来的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在知识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实证检验了行业方向性空间共聚形成差异化技术知识池的创新绩效提升效应。研究发现,行业创新水平会受到产业空间共聚形成的多样化技术知识池的正向影响,在使用英国的产业共聚指数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后,结论依然成立。其中,知识溢出是产业共聚受到非本部门技术知识池影响的主要机制。主动共聚的创新溢出效应明显高于被动共聚,技术知识池对行业创新规模的提升效应略强于对行业创新质量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具有投入产出关联的行业间只有主动共聚才能显著提升双方行业的创新能力,而具有技术关联的产业共聚产生了明显的“寄生作用”。本文的政策意义是,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多样化产业集群时要充分考虑产业间选址的空间依赖关系和历史规律,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行业监管,实现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6

劳动力成本上升与高科技企业创业——来自工商注册信息大数据的证据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2024年第4期

彭俞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吴琬婷(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李建军(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昭示着人口红利的消退。然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也会有积极的一面,比如促进地区创业结构升级。本文利用2000—2017年间中国企业工商注册信息的三千多万条文本大数据,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构建了地区创业类型相关指标,重点考察了最低工资上涨对高科技创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上涨对高科技企业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对“进入壁垒”较低领域的高科技创业影响更为显著。其主要机制在于,最低工资上涨导致劳动密集型创业项目的利润率下降,使得创业者更倾向于选择劳动力成本不敏感的高科技创业项目。进一步分析表明,最低工资上涨对高科技创业的正向效应在经济落后和经营环境欠佳的地区更为明显,符合“波特假说”。本文结果揭示了最低工资上涨的一种“筛选效应”,即促使创业者选择依赖高技能劳动的高科技项目,从而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7

中国创新模式选择:自主创新抑或技术引进?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2024年第4期

谭    用(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邱    斌(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叶    迪(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綦建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以及不同创新模式影响企业生产率和销售绩效的供给侧与需求侧机制。本文采用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在展现不同创新模式异质性影响的典型事实基础上,将创新模式融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一步采用结构式估计和反事实研究,讨论企业创新模式选择所带来的生产率和国内外销售额变化。结果发现,创新将通过供给侧与需求侧机制共同影响企业生产率与国内外销售绩效,而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渠道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相比于引进国外技术,自主创新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相比于自主创新,直接引进国外技术将在出口市场产生更大的信号效应;提高中国专利的国际认可度将有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并增加出口总量;畅通国内大循环,降低国内贸易成本,可有效抵消“卡脖子”问题对中国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


8

环境目标责任制、环境治理与内生经济增长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2024年第4期

严成樑(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赵扶扬(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牛    欢(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环境目标责任制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确定,取决于其对环境质量的促进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抑制效应以及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支出效应的对比。适度的环境目标责任制能够改善环境质量,促进技术创新,提升社会福利水平。过高的环境目标责任则会使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的影响均呈倒U型。经济增长极大化对应的环境目标责任制高于社会福利极大化对应的环境目标责任制,从经济增长最大化状态制调整为社会福利最大化状态对应的经济增长率损失很小,说明不用担心环境目标责任制的经济增长抑制效应。在考虑地方政府的创新支出后,环境责任制通过挤出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阻碍经济增长。本文尝试运用内生增长理论的思路将中国特色的环境目标考核模型化,为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动态关系提供一个新视角。


9

数字治理与现金转移支付瞄准效率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2024年第4期

王军辉(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揭梦吟(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何    青(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摘要




在走向共同富裕和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呼声日益高涨。较高的瞄准偏误是扩大对居民转移支付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研究数字治理对现金转移支付瞄准效率的影响,对扩大对居民转移支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21年的五轮数据,利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上线这一冲击,研究了核对系统对低保瞄准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核对系统显著降低了低保的错保率,并且核对系统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核对系统主要通过降低审核工作成本、提高核查质量和提升资格认定过程的公正程度提升瞄准效率。核对系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在偏远、宗族势力强、人口流出比例高的地区效果更加明显。由于接入养老金信息,核对系统对降低老年家庭的错保更显著。核对系统虽然加大了低保清退力度,但对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排斥没有增加,也未增加低保清退引发的不满。此外,核对系统在降低漏保方面尚未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表明,核对系统为精准扩大再分配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10

收入再分配政策调节机制的探讨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2024年第4期

岳希明(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徐    静(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摘要




虽然同为再分配政策工具,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也即转移支付)存在诸多差别,其中之一是再分配效应的相对大小,具体而言,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应远远大于个人所得税。围绕两种政策工具的调节收入分配功能,本文首先探索了两种政策工具再分配效应相差悬殊的根源,然后通过考察政策工具规模和累进性的关联,探讨了两种政策工具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及其异同。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累进性是两种政策工具再分配效应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即转移支付的累进性取值远远超过个人所得税,最终导致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应远远大于个人所得税。第二,对于个人所得税规模(平均税率)和累进性的相关关联,一方面,规模和累进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累进性随个税平均税率的提高而减弱,二者是互为抵消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决定个税再分配效应上,规模因素较累进性更重要,因此在保证累进性的前提下,提高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是发挥个税再分配调节作用的关键。第三,转移支付的规模(转移支付率)和累进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的增加(即转移支付率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人群的瞄准性会逐步得到改善,二者是互为增强的关系;在扩大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的同时,有意识地将资金分配向低收入人群倾斜,是社会保障支出发挥再分配功能的关键,也是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一般规律。 


11

相对经济地位与生活满意度——来自脱贫攻坚实践的证据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2024年第4期

蔡宇涵(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黄阳华(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郑新业(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




本文借助中国脱贫攻坚政策对农村居民相对收入产生的外生冲击,利用中国贫困人口微观追踪数据库,在一个拓展的个体效用函数框架下探讨社会比较心理对人们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平均收入整体增长的情形下,家庭之间收入增速变化带来的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对生活满意度可产生显著影响,这一影响来自炫耀性消费、公共物品利用和社会资本积累三种机制。进一步实证研究表明,确保机会平等和提升资源可得性不仅能够直接提升生活满意度,而且可以间接缓解社会比较心理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本文为准确认识当代农村居民经济行为提供了新证据,为探索更可行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原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JJYJ/detail?uniplatform=NZKPT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公众号

☝点我试试



本“顶级期刊目录”系列搜索方法:关注后“进入公众号”,主页下方“期刊目录”—“经济研究”。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金融学前沿论文速递”精选推送国内外金融学顶级期刊最新论文。欢迎转载。本号由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徐龙炳、陆蓉带领的“上财金融创新团队”负责。联系方式:FinanEx@163.com。

分类检索文献:点击标题下面蓝字“金融学前沿论文速递”,关注,进入公众号,页面下方按“系列”、“领域”或“期刊目录”分类检索。

“系列”包括:国际顶级前沿、国内顶级前沿、ESI高被引系列、趣文推荐系列、中国市场研究、专题系列、平台及团队介绍、上财金融风采系列。

“领域”包括:资产定价、公司金融、行为金融、投资者行为、金融市场、金融中介、金融工具及其他。

“期刊目录”包括:JF、JFE、RF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

金融学前沿论文速递



金融学前沿论文速递
精选推送国内外最前沿的金融学论文。服务学术研究、投融资实务和政策决策,推动国内金融学研究快速与国际接轨。关注人数超过14万。本号由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徐龙炳、陆蓉带领的“上财金融创新团队”负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