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的风,怎么也吹到了朋友圈?

文摘   2024-11-09 14:30   江苏  


菜可以预制,没想到“朋友圈”也能预制了!


最近一个热词“预制朋友圈”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本期“字里行间”就来聊一聊这个词。



所谓“预制朋友圈”,指朋友圈的图片、文案并不是当下拍好、想好的,而是提前策划、事先预制好的,只待一个合适的特定的时机点击发布。


起初,“预制朋友圈”只是各大美妆博主、生活博主跟风获取流量的方式之一。随着网络扩散,很多网友“出去玩一次能发5年”“一天拍照,剩下六天都不用化妆打扮了”,就见怪不怪了。一些网友过生日,其实在这之前就已P好照片、排好文案,等的就是生日当天动动手指就OK了。还有的博主在翻看相册时发现以前没来得及发的照片,也就再择个时机发出来分享。久而久之,“预制朋友圈”成了很多人的常态。


当下,朋友圈成为了社交分享、展现自我的公共舞台。在朋友圈以“出片为王”的今天,“预制朋友圈”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选择,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社交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先来聊一聊“预制”为什么开始流行。预制本是工业生产领域的创新,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比如现在不少预制建筑,即用流水线生产产品的工业化方式来组装建造房屋的预制构配件。


前阵子,“预制菜”触发大众敏感神经。“预制菜”是一种工业批量化、标准化生产加工的食物,只需简单加热或烹饪,即可获得美味的餐点,极大节省了烹饪时间,因其快捷便利受到人们欢迎。除却一部分预制菜的卫生不过关,大多预制菜的品质还是可控的。然而,预制菜对食材的新鲜程度几乎没有要求,有些预制食材被食品工业经过再加工,虽然可以提供卡路里、填饱肚子,但味道不对了,吃不出食材原来的存在感。尽管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却剥夺了烹饪的乐趣和家庭的温馨。


“预制”是工业和科技越来越发达、节奏飞快的现代生活的一个隐喻,它反映了我们对速度和效率的追求。



再说“朋友圈”。工业、科技、城市化的发达恰恰导致了现代社会人的处境愈发原子化,人与人之间现实联系减弱,愈来愈宅,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络寻求链接、情感支持。微信的发明者张小龙初衷之一便是帮人们缓解孤独,其开启界面就是一个人孤独地仰望着星球,极具象征意义。


我们会把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如生日、朋友相聚,拍照、分享到朋友圈,这是生活仪式感的体现。对于琐碎和庸常的每一天而言,生活中毕竟还有自己能支配的那部分,这即意味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存在被看到和被认可


旅行中的“打卡”“出片”也颇值得玩味。如果说从前人们目标还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今去的地方“出不出片”成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风景中的自我主体性被凸显出来,“我来过”这个行为本身,是一种向世界(朋友圈)宣告自我存在的意义。



吊诡的是,朋友圈作为个人现实生活的延伸,在向他人和世界宣告“自我”和“意义”之时,看似人际链接更紧密,实则内蕴着疏离。


当朋友圈的点赞评论取代了真实交流互动,完成一次次情感代偿,人们会误将朋友圈内容与真实生活画上等号,导致朋友圈与现实生活的边界模糊与深层割裂。当朋友圈收获大量点赞时,会产生自己很受欢迎的错觉,其实有些点赞和评论可能只是出于礼貌或者跟风;也会因“这条点赞量这么少,是不是大家不喜欢我?”而患得患失、心生焦虑,实则朋友可能因忙碌根本没时间打开朋友圈。


小红书关于“社交焦虑”的帖子


面对种种人际压力,我们选择了“预制朋友圈”。人们没有足够的精力、耐心去即时制作一个精彩的分享内容时,“预制”一份被认可的完美“朋友圈”,在忙碌的生活中提前安排好这一切,就成了一种内心的渴望与情感的诉求。


出于对理想自我的追求和对社交认可的渴望,人们在朋友圈分享,一边渴望被了解,一边又担心自己的分享不够精彩,希望通过不断更新状态,以维持自己的社交形象。“预制朋友圈”可以用最低成本,在朋友圈呈现出最完美的生活状态——随时随地营造出“热爱生活”的人设。



不可否认,“预制朋友圈”为人们平乏生活打开了一扇透气的亮窗。但若“预制”过分上瘾,朋友圈发布则成为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精装游戏”。人们既要考虑如何通过内容吸引关注,又要避免过度炫耀或暴露隐私,等等,诸多考量、反复斟酌,发布便少了从容、自信。


由此,我们陷入越为其所累、越选择“预制”,越“预制”、越为其所累的虚假心理怪圈此即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所指出的,技术过度发达,会将世界视为一种资源,整个自然界和人类本身都转变为可控的对象,导致了支配性的世界观,而人们真实的日常生活则被遮蔽


“预制,让我们反思,我们是否愿意被压缩的时间和程式化的生活方式支配?即便我们回不到传统社会二十四节气缓慢而自然的时间节奏,我们是否可以在科技带来的便利和生活的真实丰富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放慢脚步,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寻找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美好。

当“预制“由工业进入生活、朋友圈,更触发了我们对人际关系本质的思考。朋友圈即便可以“预制”,我们也应珍惜与亲朋好友即时、真实,也更富真情实感的线下交流。我们应认识到朋友圈只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而非生活的全部,我们应保持对生活的感知与表达能力,让社交媒体成为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桥梁而非隔阂。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过:“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他真是哲人,他反着告诉我们,记忆比“预制”,更能抓住生活的“本真”。


文/编:杨  铖
编审:孙   健
监审:周贤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华夜归人
新闻视觉设计/图片、校对/美文欣赏、夜猫子的心灵驿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