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停止跳动67分钟的心脏,在新安置的人工心脏的带动下,重新恢复了生命的活力。10月18日,本报记者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一院)心脏临床医学中心,见到了这位恢复健康准备出院的患者马先生。今年51岁,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终末期心衰,成功接受了人工心脏植入术同期主动脉瓣置换术,这也是云南省首次在植入人工心脏的同时,开展的主动脉瓣替换手术。
据介绍,从2014年至今,这名男患者已多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先后植入了6枚冠脉支架、2枚药物球囊。但近几年来,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逐渐加重。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壮可介绍,3个月前,患者因肺部感染再次发生急性肺水肿入院。经过医院积极救治才脱离生命危险,但此时,患者已发生了严重的缺血性心肌病并进展至终末期心衰,整个心脏几乎没有收缩力,跳不动了,还合并主动脉瓣中度返流、多器官功能不全。
“如果把患者的心脏比作一棵植物,那现在的状态不是缺水,而是枯萎了。”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熊达介绍,心脏移植是传统的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方法,但供体缺乏导致大部分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救治而丧失了生命,人工心脏(左室辅助装置)的出现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为了更好地救治这位患者,省一院启动了心脏临床医学中心的疑难病例联合查房讨论程序,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大血管外科共同探讨救治方案,确定植入人工心脏同时置换病变的主动脉瓣是目前的最佳治疗方案。”
在手术前,医务处牵头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制定手术方案及治疗计划。经过术前评估和准备,心脏大血管外科在麻醉手术科的全力支持下成功为患者实施了人工心脏(左室辅助装置)植入及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非常顺利,患者的心脏仅停止跳动67分钟以后就由新安置的人工心脏带动着恢复了跳动和活力。
术后,重症医学科接手了患者的术后监护工作。医院医务处处长陈国兵介绍,由于患者冠心病病史长、病变特别严重,术前心功能极差且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所以术后恢复过程真正考验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及多学科会诊协同救治患者的能力。术后,院领导亲自查房,并由医务处每日组织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呼吸与为重症医学科、药学部、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临床营养科、放射科、超声科、中医科等多个科室专家,每日为患者联合查房,多学科专家连续多天每天会诊制定治疗方案,为患者的顺利康复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目前,患者已转到心血管内科继续康复并准备出院。
10月18日上午,记者见到基本痊愈的马先生,他已经可以携带着人工心脏的体外装备包下地散步,基本能达到出院回家休养的标准。随着人工心脏与患者自身心脏的逐步适应磨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必将越来越好。
据介绍,省一院心脏临床医学中心于2019年成立,其心衰中心是全省唯一的国家心衰专病中心单位,收治大量重症及终末期心衰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可对心衰患者常规开展二尖瓣缘对缘钳夹术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微创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李洪荣介绍,心脏大血管外科在2005年就已经开始开展心脏移植手术。近年来,心脏临床医学中心更是着力发展人工心脏植入技术。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宏介绍,本次采用的国产人工心脏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全磁悬浮血泵,安置在患者心脏上的泵体和一个核桃差不多大小,重量仅90g,体外装备包重量也只有0.8kg,电池续航长达33个小时。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赵燕介绍,患者是位货车司机,他目前恢复中的舒适性和体验感良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磨合后,患者在日常生活完全自理的基础上可进行适量的运动康复,不需要服用抗排异药物,重新回归社会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