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慈恩的历史课(23)|北宋文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宝藏:苏轼、欧阳修、辛弃疾

文摘   2024-10-09 09:01   上海  

Part 5

中国盛世之宋朝



03

北宋文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宝藏


 苏轼、欧阳修、辛弃疾




本集介绍


苏轼、欧阳修、辛弃疾是影响我整个人生成长非常重要的人。

都说苏轼的天生的乐天派,曾经我也这么以为,但走完“寻觅苏轼之旅”,走过他的老家眉山、北宋都城开封、苏轼被贬谪的黄州、惠州、儋州,明白先天因素并不多,更多的是苏轼这个土壤的培育。

造就了苏东坡的,与天生不全然有关,是他的家庭基底,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他是在一个有爱的家庭、在鼓励式教育里长大,中国父母的那种对比、打击、总嫌孩子不够好的特质,苏轼一点都没有,所以他在一个超良性的环境中长大。


这一节课,我们讲讲“环境”,我常常说:不要和消耗你的人来玩,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潜在影响,就是那个土壤,一个恶劣的土壤,人怎么能够独善其身?


把自己的所有环境都养育成良性土壤,不让自己有任何苟且的空间。


欧阳修是一个有高贵人格的人,他也曾是我成长过程中在人格建立中很重要的一位导师,他不惜牺牲自己去成就他的学生,他好像就是那个站在宇宙中心,只顺应发展规律,没有个人利益之说,不偏不倚,不被社会和名利场所影响。

我曾经回忆过我的“苦难史”一次次走出来的原因,大抵就是自幼读北宋文人的思想,骨子里也潜移默化有了很多影子,是那些深邃的人格魅力影响了我的一生。


辛弃疾和很多文人不一样,文人多少是有着浪漫感的,对于山河大川,对于细腻的情感,是更为挚爱的,然而辛弃疾却从少时到死只有一件事:为南宋而战。常常觉得历史真美好的原因是,在中国历史上见证了不同类别的高贵的人格,辛弃疾的词充满了悲怆,但在“悲”中又看到了很多希望,那种希望就是信仰,儒家的信仰,也是士大夫骨子里有着的对于光明的永远的不放弃。

此生未完成
纪慈恩,临终关怀循证医学者、死亡教育工作者、儿童福利院康复师。著有《遗愿清单》《真真:带着女儿的遗愿去往世界》。死亡是小事,活在当下才是大事,生与死只占人生的两天,而当下却是人生的全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