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偿功能 | 有代价的需要偿还的人生
文摘
社会
2024-10-02 09:00
陕西
我们的人体是一个周全的系统,它为了让全身的器官正常运行,它需要有很多种机制,就像备用电一样,它不可能只有一种道路可走,当一个功能不能用的时候不能让身体停止运作而设计出来的“代偿功能”:当本职器官(本来这个器官就是负责这个功能的运作)不能使用或能力匮乏时由其他器官代替,但代替器官的运作不是它的本职工作,属于“加班”行为,会损耗自己,它叫做“代偿”,顾名思义它是有代价的、需要偿还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疾病发现就是晚期的原因:并不是突然生病,是长时间使用了代偿功能,现在是连代偿都用完了,没有任何支持系统可被使用了。这也是自己不能诊断自己,所谓“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你不可能知道,你觉得没有症状,可能是使用了代偿功能,你要甄别你是否使用了代偿功能,没有症状不等同于健康。因为这个年龄的身体机能决定着他的能力就是如此,所以有的时候小朋友其实挺无辜的,他的器官还未发育完全、免疫系统还不完善(要到14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他现在的器官水平无法胜任某些事情,小朋友爱吃零食也是因为这样,器官不健全,身体的调节能力不完善。儿童生长发育不完全,有些事无法胜任和承受,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儿童承受了太多他的器官能力没有能力承载的,打破了他的整个系统,在发育的过程中带来的损伤或发育不完全,成人以后都会要加倍偿还。
我只认准一个标准:发展规律,器官的发展规律、人性的发展规律、自然的发展规律,人是被这个世界养育的,国家、时代、社会都要遵循世界的规则,而器官的规则与人力无关,人对此也必需无条件遵守。比如为什么这些年我们都在谈“热爱”?因为它最符合人性,因为你热爱,所以会焕发出没有上限的热情,热情会让我们创造出人无法预知的东西。——这是人性特点。而按照社会的标准,人如果在其中得不到快乐,人失去了活力,就在走下坡路。人性是先天,先天是什么?毫不费力,生来就有。顺从生来就有的特质,就会走的比较容易,如果硬要去做自己不擅长的,就活的很辛苦。你去做你不具备能力的事情,就要多消耗自己,这种消耗都是有代价的,这是人生的“代偿功能”。因为自幼读老庄,让我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社会会变,社会一变所谓“正确”的事情就会变,而世界的规律、宇宙的规律是永恒的,遵循着自己的天性、依照人性的特质、服从于器官的准则——这条道路最靠谱,如果要跟着潮流,那永远追不上。历史上从早年的禅让制,到后来的天命论,到诸侯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都是因为社会变了,“正确”和国策就变了,社会没有恒定不变的规则,一切规则都依照于当下的社会现状。所以我从历史中寻找规律,跟随规律,而不是当下正确的事情,更保险。没有遵循规律的、做了你能力范围之外的、不符合你的人性和天性的事情,必然会有负担,这个负担就是“代偿”。比起“正确”,我觉得“适宜”更应该是一个标准,天底下肯定不会有一个理论适用于所有情况,何为正确?有一年春节福利院有个小孩明显生命已经走到尾声,大概率过不了春节,而我妈非常希望我回家过年,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留在福利院,于福利院和孩子来说,我是天使,于我妈来说,我就是魔鬼。如果以“正确”为标准,人就活的很痛苦,于那个临终儿童来说,我留下来陪她度过最后的日子,是“正确”的;于我妈来说,姥爷当时身体不好,可能这是最后一个春节了,也是“正确”的,如果以“正确”的标准,左右不是人。但如果以“适宜”为选择标准,就很容易有答案。所有你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都是打破了你整体的器官平衡,所有的失衡都有损害,只是目前使用了代偿功能——即还可以由某些能力支撑着,但是它是有时效的,时效到期,你要支付的成本就是彻底性的。做自己最适宜的,“热爱”需要“能力”,热爱能够使能力更容易形成,但最终能够让“热爱”变成滋养的是能驾驭起热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