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算清楚“捷径”真的捷径吗?
文摘
社会
2024-10-09 09:01
上海
人性都有贪图“捷径”的天性,然而,最大的问题也正是如此:你真的算得清楚何为捷径吗?如果是一个项目,急功近利到达结果,这尚且是一件能够看得到、预见的事情,但坐标如果换成人的一生,“更低成本”与“目的地”究竟是什么?“更低成本”指慧眼识英雄、以敏锐的目光抓住茫茫人海中最利于发展、这个世界最需要的、最重要的内容,在了解局势的基础上找到更低成本的活法。人生是所有经历串联到一起的,肯定不是以当下作为坐标,需要以一生为单位的具有敏锐度、观察力的判断。“目的地”就更玄妙了,人生的目的地是什么?可能每个阶段所认为的不同:“活得久”——在今天这个时代可不容易:吃的健康、情绪良好、压力值在器官能力范畴之内、过着理想的生活、对于周遭一切有着客观的认识。“活得精彩”——那就更不容易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幻莫测、多样化十足、没有绝对的“正确”标准的时代,“精彩”是有时效性的,能精彩多久?永远有更精彩的!精彩一段时间,就不够精彩了。“善终”——十年前的病人基本上的诉求是“活着就行”“不疼就行”,现在临终者的要求可不一样了,要完成遗憾,要活得对得起自己,要有价值,善终,永远是以病人的需求为原则的,而社会越发达,人民的诉求越多,想要善终,是指每一个诉求都被满足。“快乐”——恣意的快乐,常常在童年有过,为什么?因为不需要自己承担生活的责任,当下找到心灵匹配的感受即可。而成年人的世界就大不一样了,是要在承担生活的责任、生活的经济所需、灵魂的满足的情况下的快乐。“平庸与安定的一生”——我们大部分都是平庸的,而快乐的人是“甘于平庸”,活得拧巴的是“平庸但是看不上平庸”,大概率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是不甘于平庸的人,甘于平庸的人都在广场舞里嗨,认识我的人大概率都是不甘于平庸的人。——所谓人生的目的地大抵这几类吧,我一个从事死亡教育的人,我的受众群体应该没有人的人生诉求是“不死”吧。这些“人生目的地”里,到哪个,都不容易。几十年前的家长觉得有一个好的文凭,一个特长就可以立足,为这样的目标寻找一条捷径尚可,可是如今的社会已经不够用了,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创造性、有人格魅力可能才能在如今的社会中活得自在而自知,以世界高速发展的速度,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生活方式,我们又能预测到吗?如果无法预测,捷径又有何意义?可能还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因为贪图捷径而要还的代价。
5000年来,所有朝代的兴盛与灭亡,其原因几乎一致,那些活得精彩的人的活法也基本是同样的规律——它是一个发展规律,就像盖房子都得是那么个顺序、植物的生长都是那么个规则、人的发育大差不差都是那么多年,那么个规律。一个儿童要在14岁发育完全,在此之前,一个儿童的功能、器官水平、感受能力都是破损的,何为捷径?即按照器官已经给他的能力和这个水平的状态合理的内容而行之。而不是按照当下社会的需要——社会会变,但器官是伴随你的一生,也是你一生的本钱,且违背了该年龄该做的事会改变一个孩子本身的功能和能力。一个婴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视力是模糊的——这是一生中绝无仅有的一次体验,不是缺陷,不是退化,是人初始的正常发展的起点——模糊的看待这世界,就是人的需求,这份感受是人活着无可取代的一种感受。为什么要给婴儿十足的安全感,因为第一次来到一个地方,同时视力模糊无法控制眼下的一切,此时,要顺应他此时的生命状态给予此刻他能力范围、舒适的方式,过早的教育——让他接受不在他生理承载范围内的内容即打破了正常的运作和负荷能力。大脑是人体的总控开关,在医学上,体征停止并不能绝对性的认定死亡,但是脑死亡就是真正的死亡,心脏都可以移植和更换,但是大脑不行,它是唯一,是人的一生都要依附的器官,人的所有思考、行为、情绪、感受、饥饿等全部由大脑支配,大脑决定着一个人的一切:因为吃的食物太多,消化系统并没有十足的能力完成储存和消化,需要动用其他功能一起,当动用了太多的功能,大脑缺血,就会有困的感觉,需要发射“休息”的信号来恢复脑血流量。而儿童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每一个功能都用,都在发展,都未成型,但是如果此时外界给了发育中的机体干涉,就会改变大脑正常的发育和每一个功能该有的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婴儿很有灵性,因为那时没有干扰,按照人体与生俱来、本身具备的功能在自然发展——人本身是很有灵性的,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和资源,只是外界没有顺应器官的发展而使得功能没有物尽其用而慢慢丢失。儿童正在发展中,在发展期间的器官水平是不完善的,不能按照成年能力来计算,在不完善的发育中若没有顺应器官发展规律给予相应的支持,就会改变它原有的本质。——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捷径”,人力是渺小的,人与生俱来的器官、人类的承托(大自然)、人类的发展轨迹(发展规律)——我们的根基都不是人说了算的,必须得了解它的规律才有可能“走对路”,而不是以当下社会的诉求,国家、政府、社会也得听自然之道的和人类与生俱来的。这才是真正稳妥的“捷径”,知道本源,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在清楚世界的规律、人体器官能力的基础上找到顺应它们这个条件的区间之内所谓更快捷的方式。若不以此为原则,所有的捷径都叫“投机取巧”,人类怎么可能算计得过宇宙?迟早得加倍偿还。
一颗树要想长出更多的果实,需要每一步根基打好,利用它自身与生俱来的属性、把它的属性发挥到最大功力,为我们服务。一栋房子需要把地基打好,为了未来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无法撼动,可以承载这栋房子里和房子外的一切。
——这是它们要打好地基的原因,都是为了未来的服务对象没有任何的隐患、获得更多的收获。所以才说:慢慢来才会比较快——慢慢的、稳步地、以最大承载量的能力去建造和打好基础,往后的日子就会发展快速,依托着自身稳固的根基茁壮成长、加速蔓延。那么人呢?人的这个“地基”指的究竟是什么呢?人的一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打好,才能供应人的一生的所有发生所用?人是一个感受性的生物,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经由感受——你周围的环境,雾霾或蓝天白云都会瞬间影响你的感受;一首歌、一本书、一段视频、一部电影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情绪……——所谓情绪管理,也并非是阴郁的情绪变得明朗,其中还有不被表面的美好所迷幻,不过分迷恋,恨也恨的有理智,爱也爱的深情而克制。我们一生中会有很多种关系,每一种关系都是不可取代的,友情就是友情的感觉,爱情再刻骨铭心,也与友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一种人生体验。从你肚子里走出来的孩子的情感就是与生你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不一样,他们同为至亲,可是感觉是不同的。每一种关系都给了人不同的体验,谁都没有办法代替谁——我们要在诸多不同类型的情感中都保持合理的界限、亲疏有则的立场、健康的关系,如何支配与管理,是一门很高的智慧。我们的一生中,甚至是每一天都在选择:选择自己的生活圈子、选择金钱能够带来的最大价值、选择影响你的人、选择城市、生活方式、工作、情感、价值观……每一次的选择就像消消乐,每一步的不同都决定着未来的走向和结果。压力与负重是伴随一生的事情,纵使在幼儿园也有属于孩子的压力,可能站在成人的立场上觉得这不算是在我们的标准里的一种压力,但是在孩子的视角里,它就是!压力与负重几乎伴随了我们的一生,我们要如何与之共存,以怎么的思维与逻辑去摘清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如何在这种状况中以最好的方式承接它也得到成长、在下一次压力来临能够有所不同。这是一生很重要的功课,因为它在一生中的频率太高了,总不能次次痛苦,次次被消耗吧。一生中会有很多我们能够预见和不能预见的很多事,比如失恋、破产、意外、伤害、死亡……这些所谓相对“重大事件”足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而“你”如何应对和使用这些事情,会是一个人成为一个人的重要砝码。痛苦的确是一种很不好的感受,不然你以为成长是坐在心灵成长课程里就能获得吗?成长有多美好,代价就应当有多不菲。所有轻松得到的,也无法享用太久。所有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我们所遇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资源,包括痛苦、疾病、缺陷。安乐死的经历的确是我人生很痛苦的一件事,我使用它为我自己的人生所用,利用人生之痛苦成就了一番事业,将一个专业做到极致——苦难这张牌最终的走向完全取决于你如何使用你的资源。中国历史与诸子百家是公开的、随时取用的、有巨大智慧和价值、告诉我们发展规律的公共资源,如何使用它,将是一个人不同的资源。——以上大概是生而为人一生所遇到的部分事情(当然远远不止),人的根基至少要服务于此,要建立怎样的能力,根基要根在哪里,这是人的根基,与房子的地基、树的初始种植一样重要。为我们的孩子打好基础,这是父母最重要的、也是给孩子最好的生命礼物。
其中的确有命的成分——你的父母和你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我们无法选择,而我的家庭配置恰好符合这个年龄的发展。首先是建立稳固的安全感和情感。我的确是一个小时候爱很足的人,所谓根基打好了,往后遇到再大的风浪,痛还是痛的,但是无法摧毁,因为有爱的种子扎根在土地上,再重大的创伤,你有根在土地里,土地就会保护你不被彻底撼动。
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时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的,很重要,它是一个幼苗在初建立时的水准的来源,而我在幼年时期,因为种种机缘我接收价值观的第一来源是老子和莎士比亚,所有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基于《道德经》和莎士比亚戏剧对于世界的价值观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我的母亲的确是没什么高深学识的人,但我却觉得是有智慧的,她说她这个水平教育不了孩子,所以她觉得我爱看书,我要什么书她都买给我(那个年代买书其实是有很大经济压力的事),15岁时,北京大学有“文学写作旅”,都是北大教授,孔庆东、曹文轩、钱理群、于丹、刘心武等讲文学,那个时候,20年前,学费4900元/10天(不含食宿,仅课程费)还真是天价,我妈借钱送我去北大,这一次学习,在15岁的年龄,给我的一生的思想和思维积淀了非常重要的良好基础。——在童年这个年龄,根据天地之道与人与生俱来的特质和属性,做有利于这个年龄、顺应这个年龄时的发展的事情,我称之为“走对路”。20岁这个年龄是用来干嘛的?用来无知和打破无知的。小学是用来完成“必须”、生存技能、最基础之基础的事情,拼音、数学、社会构成,都是在小学阶段完成的,语言、书写、日常所需、对社会的了解,这是基础之基础。中学是在基础之上建立更高层的认知和价值观,人活着仅仅有基础是不够的,此时是我们构建价值观的时候和应对这个世界的大部分内容。
大学是选择自己的方向,小学与初中是在完成构建,即所谓的根基建立好,这栋楼是美术馆还是廉租房,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大部分的距离都拉开在这个年龄,我们每个人做出了选择,我们将走向不同的轨迹,在为这条道路做好理论知识的累积。
但是这个阶段都基本上是“纸上谈兵”,尤其是中国教育,在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社会做着准备,纸上的与现实相差实在是甚远,这个阶段我们自以为获知了很多的知识,但是我们都基本上没有真正认识这个世界,所以在关起来的地方假设世界,这个阶段无知、迷茫、桀骜不驯都是这个年龄发展到这里正常应该有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要找一个干一辈子的工作、找一个要过一辈子的人,实在不是这个年龄能够驾驭的水平,20多岁,我才刚开始认识世界,还啥也不知道呢,我哪有能力规划一辈子?所以20多岁的时候我不停的换工作、不停地旅行,没有固定,20岁就不是用来固定的,你不认识你生活的这个社会和世界,你对自己和对周遭的环境都不了解,稳定下来也不是你期望的稳定,迟早会破碎。30岁是用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经历不同、探险的,如果按24岁大学毕业,30岁的时候已经认识真实的世界6年了,打破了书本知识,走入现实的世界,与之磨合、理解,磨合了6年,也差不多有个基础的认知,从纸上谈兵跨度到现实世界,基本完成了它们的传递,在理论和现实的交错中,价值观、喜好、自我的认知有了基本的稳固。于是有能力打开更多的世界,在见到更多的世界,才能理解自己,在此之前,都只是在建造基础,此时,才打开大门,被更多、更远的世界所滋养,人才坚定地站在这个土地上,才知道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世界养育我,我给它的回答。
对于世界的真相,不是我这个水平的人类该考虑的事儿,对于这个世界,我所知甚少。如果我说了什么,仅限于社会层面,社会会变,它只在一定条件之下有效。对于这个世界,“不知道”就是我最负责任的回答。我所做的所有工作,我都不敢称之为“公益”,何为公益?社会的公共精神利益,从社会全面的角度来看待我眼下的作为,都是微不足道的,我所从事的工作只是:世界你养育我,我对你的回应。人活在这个地球上一定会对地球有所损耗、你但凡是公民,国家就要为你花很多钱,国家和地球为你而有所付出和牺牲,你总得活的像个样子,才算不白吃那么多粮食、不白让国家给你交社保、不白消耗地球,我需要拿出一个能说得过去的回报来置换我对地球的消耗,我的工作只是为了置换而已,尚上升不到公益的层面。为了有一天不再需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当有一天“意义”是什么都可以,我都可以活得一如自己,这就是活着的意义。没有到达这个水平的时候,你也不可能知道人为什么活着,等你真正知道了,你已经不需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追寻答案仍然是匮乏的一种体现,而“不需要”即为丰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