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2.10
2024
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增速5.4%
香港籍船员可到船籍港为深圳的船舶上任职
达飞集团在上海港完成第100次LNG加注
增至10条!“舟山—荆州”粮食江海直达航线开通
京唐港区两个30万吨级散货泊位获批建设
浙江组建一支强港基金
全国首个船岸协同开展移动式岸电箱接电模式在宁波舟山港正式落地
琼州海峡水域首个商渔船联管中心揭牌
辽港集团获颁港口绿色甲醇仓储国际认证
“广州南沙港—重庆果园港”冷链海铁联运班列首发
“长江班列”接续成都中欧班列回程箱数突破2.7万标箱
广西探索实施高速公路自主差异化收费措施
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亚洲最大耙吸挖泥船正式开建
混合滚装船“ECO SALERNO”轮在江苏扬州交付启航
达飞与沙特签署谅解备忘录开发港口物流项目
达飞即将开通中美洲西海岸海运专线
世贸组织:四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温和增长
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增速5.4%
近日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获悉: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从2018年占全国比重23.9%提升到了2023年的24.4%,今年前三季度增速达5.4%。长三角“万亿城市”从2018年的6个增加到目前的9个,占全国比重超1/3。从质量看,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8年的2.81%上升到2023年的3.34%,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第五,南京集群排第九。
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长三角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快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组建了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快,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已支持企业购买创新服务超7000次,支持金额超1.7亿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联合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在全国每生产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4辆来自长三角地区。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有序推进,已有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和应用实现跨省“一网通办”,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至今年10月底已惠及超4600万人次,减少群众垫付超70亿元。
香港籍船员可到船籍港为深圳的船舶上任职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发布公告,正式启动香港籍船员到船籍港为深圳的船舶上任职试点工作。
根据公告内容,香港籍船员持有效的 “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与 “海员雇佣登记簿”,可向深圳海事局申请评估换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从而获得在船籍港为 “深圳” 或 “中国前海” 的海船上担任除船长、大副、轮机长、大管轮之外职务的资格。同时,为保障船舶运营的顺畅与安全,公告明确要求,在船籍港为深圳的船舶上任职的香港籍船员需熟悉内地相关法律法规,并具备良好的中文沟通能力,确保香港籍船员在工作中更好地与内地船员协作。
达飞集团在上海港完成第100次LNG加注
日前,达飞集团旗下集装箱船“达飞巴塔哥尼亚”轮,在上海洋山港完成了液化天然气(LNG)加注。此次加注是在货物装卸的同时完成的,此外,还创造了中国最大单次LNG加注量新纪录:11500立方米。
这是达飞自2022年与上海港签订LNG加注协议以来,在上海洋山港完成的第100次同步作业加注。2022年3月,达飞和上海港曾成功完成了中国首单“船对船”LNG同步作业加注。
增至10条!“舟山—荆州”粮食江海直达航线开通
12月6日14时许,“江海直达11”轮在宁波舟山港老塘山作业区完成8500吨豆粕装载作业后,启程前往湖北荆州,预计于本月15日到达荆州李埠港,标志着“舟山—荆州”粮食江海直达航线正式开通。至此,宁波舟山港舟山港务有限公司粮食江海直达航线增至10条,增强了宁波舟山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能力。
“舟山—荆州”航线首航船“江海直达11”轮是江海直达“运力池”新增船型,设计载重1.1万吨。因长江季节性水位关系,目前荆州李埠港万吨级海船已无法满载通航。“江海直达11”轮投入该航线运营,可有效缓解枯水期长江港口运输困难问题。
京唐港区两个30万吨级散货泊位获批建设
日前,唐山港京唐港区51号、52号散货泊位工程项目获得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成为京唐港区建港以来首个30万吨级泊位项目。河北港口集团官微发布消息称,这是自2022年10月重组成立以来,首个完成核准的重大项目。
京唐港区51号、52号散货泊位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京唐港区第四港池北侧岸线东段,拟建设2个30万吨级散货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泊位长度826米,设计年通过能力2560万吨,主要接卸货种为铁矿石、镍矿等金属矿石。作为京唐港区加快码头大型化、深水化转型升级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已经被列入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重要规划,属于国家重大工程。
该项目建成后,将提升京唐港区大型船舶接卸能力,推动该港区大宗干散货作业集中化布局,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集疏运体系,提高大宗散货绿色疏港比例,助力唐山港打造综合贸易大港。
浙江组建一支强港基金
12月9日消息,宁波市甬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于近日正式完成一流强港建设发展基金签约。强港基金目标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由浙江省委省政府动议指导,省级、各地市市级国企共同出资组建,重点支持港产城贸联动发展、航运服务业发展、高端绿色船舶建造、航运大数据软件开发与运营等领域,推动港航产业创新与上下游资源整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
甬元投资作为强港基金宁波方出资主体的牵头单位,按照省市强港办相关会议工作指示,主导基金筹建阶段各项工作,成功确保强港基金组建如期完成。后续甬元投资将继续建设投资项目库,积极做好出资及投后管理相关工作,以资本为纽带链接港航产业创新与资源整合,高质量、高效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宁波市政府投资基金参与组建强港基金,将省海港集团丰富的产业体系与宁波市优势港口资源充分结合,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工具形成有机合力,共同赋能我市港航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借助强港基金充分挖掘相关产业链发展潜力,因产引资,由点至面发挥“港、基、产、城”多方共赢的带动效应,助力宁波市港航产业集群提能升级,推动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全国首个船岸协同开展移动式岸电箱接电模式在宁波舟山港正式落地
12月6日15时许,靠泊在北二集司2号泊位的“第一使命”轮成功通过海洋网联——宁波舟山港新型移动式岸电箱接通岸电,标志着全国首个船岸协同开展移动式岸电箱接电模式正式落地。
据悉,新型移动式岸电箱操作模式即船舶在港靠泊期间,把岸电箱吊装上船用作临时岸船连接系统,实现岸电的接驳与使用。在一定区域内,新型移动式岸电箱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转移,为未配置船载岸电设施的船舶提供更完善的船岸配合模式、更便捷的操作方式、更高效的接受电服务。
琼州海峡水域首个商渔船联管中心揭牌
12月5日,琼州海峡水域首个商渔船共管联合指挥中心在广东徐闻揭牌成立,为进一步推动琼州海峡水域船舶协同治理、提升客滚运输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联管中心按照“政府牵头主导、职能部门统筹、属地部门落实”工作原则,由湛江徐闻海事处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沿海11个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形成水上交通和涉渔船舶安全执法监管合力,将在保障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联管中心采用“联合指挥机制”,以会商联络、信息共享、工作协同为三大抓手,定期通报琼州海峡水域安全执法监管工作情况,分析研判存在问题及相关管控措施;水域内船舶基础信息互联互通,船舶位置信息常态化交换,对船舶发出的安全预警、航行警告由“联管中心”统一定时、跨监管领域发布;开展水上交通安全联合执法和海上新业态涉渔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提升海上应急救助水平,持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安全治理大格局。
辽港集团获颁港口绿色甲醇仓储国际认证
近日,营口港四公司获得由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颁发的港口绿色甲醇仓储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简称ISCC EU)证书,成为我国北方首家获得该项国际认证的港口企业,标志着辽港集团在绿色低碳领域实现了新突破,成为具备装卸、仓储、分拨能力的全流程绿色甲醇燃料港,进一步提升了辽港集团北方绿色甲醇中转基地核心竞争力。
ISCC是一个对原材料、产品的可持续性、追溯性以及温室气体管理的认证体系。ISCC EU是ISCC体系中的一个特定认证类型,它专门针对进入欧盟市场的生物能源及其原料,是绿色产品进入欧盟能源市场的强制认证,适用于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简称RED II)中规定的生物燃料、生物液体和生物质燃料等产品的可持续性标准要求。
“广州南沙港—重庆果园港”冷链海铁联运班列首发
12月6日,一批满载巴西进口冻牛肉的“冷链专卡”从南沙冷链装卸完毕后到达南沙港南站,即将搭乘渝穗海铁通道,一路奔赴1800多公里外的重庆果园港,这标志着广州港成功开行首趟“冷链海铁联运班列”,广州港多式联运建设开启新篇章。
此趟冷链海铁联运班列在中铁特货的大力支持下,采用新型“4+1”无人值乘发电箱车组,实现了“门到门”全程冷链运输的创新举措,让冻牛肉运抵重庆后,实现快速到达、快速分拨。广州港集团、中铁特货和广铁集团作为国企和央企,充分发挥各自领域优势,整合码头和铁路资源,将冻品食物从南沙冷链“大冰箱”通过铁路送入家家户户的“小冰箱”。
南沙港区,作为华南进出口冻品主要分拨港口之一,配备5000余个冷插,丰富的远洋、近洋航线,可大批量满足进出口冻柜的堆放要求。南沙冷链设计总库容22.7万吨,拥有冷链查储一体化资质,可为各类进口生鲜、冷冻货物快速查验提供安全高效的保障,大幅度降低客户综合物流成本及物流链时效,提高生鲜货物附加值,24小时多渠道沟通模式,让通关更快、费用更低。
“长江班列”接续成都中欧班列回程箱数突破2.7万标箱
从蜀道集团获悉,截至11月底,“长江班列”累计接续中欧班列集装箱27950标箱,持续助力四川向西开放。“长江班列”和中欧班列有效衔接,成为了最大“增量”,10月份中欧班列回程发送集装箱84839标箱中,“长江班列”衔接10348标箱,占比超过12%,创单月接续量历史新高。
中欧班列回程货源通过“长江班列”铁水联运,从成都运输至上海在原来15天的基础上减少至10天左右,进一步缩短订单交付周期,提高运输时效和资金周转率,大幅提升客户满意度。
未来,“长江班列”将进一步发挥联运优势,主动连接“一带一路”重要城市节点,打通四川“西拓”“东接”大通道,为助推四川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贡献力量。
广西探索实施高速公路自主差异化收费措施
今年以来,广西高速公路部门根据《广西高速公路实施差异化收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在实施分路段、分出入口、分车型、分时段、分方向、分支付方式六项既定差异化收费措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自主差异化收费方案,进一步促进交通行业降本增效,助力物流“跑起来”、人气“旺起来”、经济“活起来”,初步实现“降费引流,多方共赢”目标。截至今年10月底,全区享受自主差异化优惠的车辆达366.59万辆次。
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亚洲最大耙吸挖泥船正式开建
12月9日上午,振华重工为中交疏浚集团建造的两艘30000方舱容等级耙吸挖泥船项目在振华启东海工举行铺龙骨仪式,标志着南通又有两艘疏浚利器正式开建。首制船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工交付,建成后该船也将成为我国自主研制的亚洲最大的耙吸挖泥船。
此次建造的两艘挖泥船是中交疏浚集团为其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中交广州航道局统筹统建。按设计,该船总长约195米,型宽38.5米,型深18.0米,挖泥吃水13米,最大泥舱舱容约35000方,最大挖深120米。该船主要适用于长江口、珠江口和其它沿海港口航道的疏浚、吹填以及深水取砂工程。
该系列船型主要适用于长江口、珠江口和其它沿海港口航道的疏浚、吹填以及深水取砂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我国30000方舱容以上耙吸船的空白,可极大提升中国在国际高端疏浚领域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混合滚装船“ECO SALERNO”轮在江苏扬州交付启航
12月8日,全球领先混合滚装船在江苏扬州交付启航。这是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苏)有限公司为意大利航运巨头格里马尔迪集团建造的新一代混合滚装船“ECO SALERNO”轮。当日,在海巡艇的护航下,“ECO SALERNO”轮缓缓驶离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苏)有限公司码头,安全通过码头前沿重要水域后驶往目的港口,这也标志着扬州地区高附加值船型建造交付进一步拓展。
“ECO SALERNO”轮是格里马尔迪集团绿色第五代(GG5G)系列的第13艘混合动力滚装船,可运输超过7800米车道滚装货物(大约500辆拖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新一代环境友好型短海货物滚装船,采用了最新的碳减排技术,拥有多项创新性节能环保装置,与早期营运的滚装船相比,碳排放量至少减少一半,具有节能环保、货物装卸灵活高效等特点。
达飞与沙特签署谅解备忘录开发港口物流项目
日前,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之际,达飞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德与沙特投资部和运输与物流部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这份谅解备忘录重点关注海运、空运和内陆物流的发展项目,旨在推动沙特港口码头和物流的发展。协议侧重于扩建红海的港口基础设施,并开发物流服务和多式联运平台,以增强该国的内陆物流能力。
双方本次签署谅解备忘录的共同愿景是,将达飞定位为沙特港口和物流战略的关键参与者,为实现沙特2030愿景和国家经济多元化计划做出贡献。
与此同时,据劳氏日报报道,苏伊士运河的船舶通行量在2024年11月创下红海危机开始以来的新低,仅有840艘船舶通行这一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要塞,环比下跌4%。但是,红海南面出口曼德海峡的集装箱船通行量在2024年11月达到了220艘,这是自2023年12月中旬班轮公司大规模撤离红海以来所记录的最高数字。也就是说,集装箱船在逐渐回到红海,且船舶在红海区域内港口靠泊。
达飞即将开通中美洲西海岸海运专线
日前,达飞轮船宣布即将投入运营一条全新航线。该航线为周班服务,专门服务于中美洲西海岸地区,完全由达飞轮船自主运营。该条航线由达飞运营的两艘专线船组成船队,连接亚洲和中美洲西海岸,提供周班直航环线服务,将依次挂靠拉萨罗卡德纳斯港、卡尔德拉港、科林托港、阿卡胡特拉港、夸特扎尔港、拉萨罗卡德纳斯港。首航计划将于2025年1月2日出发。
世贸组织:四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温和增长
世界贸易组织12月9日发布报告说,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温和增长。然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和贸易政策的不稳定,给全球贸易复苏前景蒙上阴影。
世贸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102.7,高于基准点100,但比今年9月发布的103略有下降。这一数值表明,全球货物贸易在第四季度保持稳定增长。
(中华航运网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