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长期关注千江月文艺
相,指所观察的情状、形貌,又指起辅助作用的人。省視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相在佛学中,是想法和观念的意思。也有现象的意思。比如金刚经中的四相就是现象的意思。相这个字,就是现象,文字上是现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来说就是观念。人相和众生相的概念很相似,主要就是区分你我。区分个体与整体。金刚经中说到四相。我这里说的相,是我们生命的貌相。也就是人们口语中的实相。一个人的相貌与容貌,它不仅仅包括人的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还扩展到人的身材、衣着以及言谈举止等外形。相貌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涵盖了人的外在特征和整体形象。相貌不仅仅局限于面部特征,它还包括了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和气质。因此,一个人的相貌不仅受到先天遗传的影响,还受到后天生活习惯、穿着打扮等生活、文化因素的影响。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众生相,就是现在学术名称所谓社会人类,在佛学的范围都属于人相,众生相。我相又分两种,一种是人生命的个体,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所谓相,就是观念。就是说你有这种想法和观念。佛教中的“相”是指:所有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感觉到的、头脑思维、想象到的都是“相”。一个人的性格品德、精神气质,往往在容貌上一眼就见了底。一个人要为自己中年以后的长相负责,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心念的善恶,会改变着你的相貌。人的长相,是与生俱来的,怎样解释相由心生呢?所以说一个人中年以前的相是父母决定的,但以后的就是自己的命决定的。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顺的人面相柔和善美;性格相对粗暴的人总是一脸凶相;术不正、暗地里坑害别人的人,总是寝食难安体弱多病;心胸狭隘的人大多尖嘴猴腮、双眉紧蹙。而那些显得特别年轻秀美的人,一定单纯品性善良,这是长期的心与行为的修炼在脸上的投影,因而相貌也预示着该人未来的命运。有慈悲心、有爱心的人,往往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光芒。王阳明说:相由心生,你的外表藏着你的人生之道,你的脸就是你的命。每个人的气场都不相同。你的相就与你的生长环境、眼界、格局、做事风格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人日积月累的生活习气,一点一滴形成在身上的,不是随意就可模仿或想掩盖就能行的。在处事与交往中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都会随时将你的自性“相”显示出来,而形成你的行为“相”。一个人的容貌,就是她心地的样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外在相貌会随着内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道德经》中提到“心生万相”,强调心的能力和影响力。在《道德经》中,老子指出“世事无相”,强调心的能力和影响力,认为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决定了我们所经历的万千相貌。此外,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心”的概念包含脑,心的力量和影响力是巨大的。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人的情绪和心态会影响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从而影响他人的感知和评价。例如,一个经常生气的人会留下眉散而杂的面部特征,说明其缺乏专注和主见。又如,一个易怒的人经常发火,久而久之会在眉与脸颊的肌肉上留下痕迹;一个没有自信的人眼光经常下摆,眼皮松弛。这些面部特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内心状态,也会影响他人对其的看法和评价。又比如一个人长期乐善好施积德行善,久而久之,哪怕是一个面相丑陋的人,也会慢慢变得有“福相”;相反,哪怕一个人天生就有“福相”,如果他缺乏善心,那么他的福相也会逐渐消失。《黄帝内经》中也提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说明心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佛语“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即人的相貌会随着内心的善恶而改变。你心里是怎样想的,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貌的变化。相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定的变数,但我们知道当下不必细数此生常风,知道吹过的才有意义。不能“着相”,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事物的本质。心生相时,不可着相,更不可住相生心,而应于相自度,离相自见,才是知还本之道。当我们过分在乎某样东西,就说明我们逐渐“着相”了。而着相,恰恰是世人痛苦一辈子的根源。随着金钱至上的观念普及,随着物欲横流的势头加剧,现代人基本都“着相”了。六祖慧能曾经写过一首家喻户晓的佛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指的是人之智慧;明镜,指的是清晰、无染、通透的觉悟;尘埃,指的是杂念,也就是日常的烦恼、胡思乱想。翻译成今天的大白话就是这样的:智慧并不依赖于外部的一切,它只存在于人心当中。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实体,皆为虚妄。既然如此,又怎么可能存在烦恼呢?民间自古就有一种说法,破相之人必有大相。破相不是指五官的损坏,留下疤痕或其他缺陷,影响个人形象和运势。我们这里说的“破相”对个人的命运有负面影响,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灾祸。在佛教用语中,破相指破除一切妄相而直显性体。通过破除一切虚妄的表象,达到真正的觉悟和超脱。一切时一切处,所有呈现的事物,都是我们的心性的显现。心之外寻相,相之外寻心,就不必去寻了。还去着什么相啊?还到处去求什么?还搞什么法、什么功?一切法都是方便,没有什么实法。搞别的法门,就是在外围绕圈子。我们每个人内在都具备完整的自我和所需的资源,无需通过外界的获取来满足自己。相和性如同镜子和影像,无镜也无像,无像也无镜,镜子一定能现影像,不显像的就不是镜子。相即是心,故时时见性,不必到外边去找了,明白这点即为见性。不懂我们就生活在道中,不认识真心,尽管你发大神通,还是迷盲,你也破不了当下的相。一切事物,确实是虚妄。不过,人心糊涂,容易“着相”,自然就会烦恼丛生。世间本无痛苦,可由于存在缺陷的人性,所以产生了痛苦。要想将来的自己比现在好,就要学会实现自我价值,让自己活得清醒起来。通过向内观照和修行,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通过外界的物质或认可来获得。心本幻变,执不能恒,一切有相,本来无常。在见有相而不取于相,应万变而如如不动。什么都不想要,“相”就会由量变到质变,越来越好地显像,自然就是长相即心相了。认识心可以起一切妙用(注意这里说的是妙用),可以发光,不能发光的就不算心体,光就是心,心就是光,合二而一就是开悟了,明白了,就不着相了。所谓“相”,即我们平日生活中所见一切事物之表象。我们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投射。其实,一切表象都是虚妄的,并非真实的。我们的内心不要被那些虚妄“相”所蒙蔽,不要执着于那些妄想。要回归内心,找回灵魂深处的那片净土,思想背后的那个初心。才能让我们有觉知地活着,才能活得自在,活得真实,真实做自己,不断遇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凌代琼,安徽铜陵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多次获全国各类散文奖。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80多万字。
《千江月文艺》系林清平和海内外相关报刊编辑联手打造的文艺公众号。致力:1、向相关报刊荐稿;2、每年编纂出版《千江月文艺》精选。
《千江月文艺》投稿指南
一、说明:
1、散文、随笔、小说、杂文、评论:单篇800字以上;
2、新诗:5首以上;
3、旧体诗:10首以上。
4、稿后均需附作者简介、生活照片1张
二、投稿:
邮箱:qianjywy@163.com 微信ymyxzjq